◆ ◆ ◆ ◆ ◆
“故事新說——故宮博物院藏明代人物畫名品”正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為全港首個中國古代人物畫展。展出的81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其中14套為國家一級文物,涵蓋14世紀中期至17世紀中期,不乏“明代四大家”唐寅、文征明及仇英等名家大作,是明代曆史、文化和生活的寫照。
“故事新說”展覽共分四期,每期為時約3個月,展示約20套展品,大部分是首度對外展出,展覽将舉行至2024年11月30日。
從文物保護角度出發,古代書畫類紙質或絹本文物,對光照、溫濕度十分敏感,多數文物展品在此次展出後,要回到故宮博物院休眠數年。
尤為難得的是,展覽中多件“國寶級”畫作手卷均采取全卷打開的方式,友善觀衆觀摩“尋寶”。一件件承載着明代曆史底蘊和生活氣息的畫作,聯結着古與今、中與西,在觀衆的欣賞和解讀中再現生機。
活動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獨家贊助、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以下為部分重點展品賞析。
《明宣宗朱瞻基行樂圖》(局部),佚名,明,十五世紀中晚期,絹本設色手卷,縱36.7厘米,橫690厘米。
明代宮廷繪畫中有一類為表現帝王生活和重大曆史事件的作品。此卷描繪的便是明宣宗朱瞻基便服檐帽在禦園觀賞各種體育競技表演的場面。畫面上從右至左依次為射箭、蹴鞠、打馬球、捶丸、投壺及皇帝起駕回宮場景,各段之間,以宮牆或屏障隔開。場面宏大繁複而又具體入微,生動地表現出當時宮中的文體娛樂活動。
由于要反映特定的地點和環境,是以此卷描繪了大量的建築,以工整細膩的寫實手法按照曆史原貌對明代皇宮的樓台殿閣做了既真實又概括的描繪,是研究明代宮廷曆史以及皇家建築的重要資料。
明宣宗朱瞻基,明仁宗皇長子,永樂九年立為皇太孫,數度随成祖征讨。洪熙元年即位,年号宣德,成為明朝第5位皇帝。宣德元年平定高煦之亂,和其父明仁宗一樣,比較能傾聽臣下的意見,聽從閣臣楊士奇、楊榮等建議,停止對交阯用兵,與明仁宗并稱“仁宣之治”,宣宗時君臣關系融洽,經濟也穩步發展。
《雪夜訪普圖》,劉俊,明,十五世紀中晚期,絹本設色立軸,縱143.2厘米,橫75厘米。
此作是一幅曆史故事畫,描繪的是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夜訪趙普,詢問計謀的史實。趙普是趙匡胤的得力輔臣,曾随其統一南北、創立帝業。宋太祖常在退朝後前往趙普府宅商議國事。據《宋史•趙普傳》記載,一日大雪,趙普本以為聖上不會在此日到訪,突聞叩門聲,開門發現宋太祖立于風雪之中。《雪夜訪普圖》描繪的正是這一曆史情景。
在門庭寬敞、屋宇數重的樞密副史府内,前廳正中二人圍爐而坐。上首坐的是宋太祖趙匡胤,頭紮巾帽,身穿盤領窄袖袍服,腰束錦帶,身材魁偉,氣度不凡,其莊嚴的表情,側首聆聽的姿态,恰當地表現了深夜訪賢、商議國家大事的儀态和心境。身着便服的樞密副史趙普在下首側坐,恭謙地侃侃而談,細緻地刻畫出了他誠懇獻策的謀臣風度。
畫家在着意刻畫主體人物的同時,對景象做了細緻的描寫。近岩遠山,老樹昏鴉,均被夜色籠罩着,竹葉、樹枝、屋脊上覆寫着皚皚白雪,天氣顯然很寒冷。為突出趙匡胤的天子身份,在大門外象征性地畫有四個侍衛,他們似乎守候已久。這些細微的描繪,深化了雪夜訪賢的主題。
《蘭亭修禊圖》,文征明(1470—1559年),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金箋設色手卷,縱24.2厘米,橫60.1厘米。
“修禊”是古代的一種風俗,本是一種祈福消災的儀式,後來則逐漸演變為文人們聚會的經典範式。每逢陰曆三月上旬,人們都要去水邊用香草沐浴來祛除邪氣,早在西周時就有類似的風俗。戰國時因各國情況不同“修禊”方式也略有不同。到了晉代,演變為文人墨客借此良機雅集水濱,曲水流觞飲酒賦詩,比試才藝的活動,其中蘭亭修禊尤為著名。
此圖表現的就是廣為流傳的文壇佳話“蘭亭修禊”,反映了東晉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景象。圖繪崇山峻嶺,溪流蜿蜒,溪畔衆多文士或坐或卧,觀賞着山光水色間淙淙溪水送來的酒觞,潛心構思。水榭上相對而坐的王羲之等三人正在評點已寫畢的詩文。林木蔭翳,叢竹泛翠,春色濃得醉人。
《蘭亭修禊圖》為文征明73歲時用青綠山水技法所繪。人物之衣紋、眉目簡略,數根線條便勾勒出文人雅士潇灑的身形。全圖設色明麗豐富,畫面以青綠為主,淡施赭色渲染山腳坡石,濃而不失典雅,豔而别具秀潤。
《風木圖》,唐寅(1470-1524年),明,十六世紀早期紙本墨筆手卷,縱108cm,橫28.5cm。
風木一詞,典出《韓詩外傳》卷九:“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明代顧大典《青衫記·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懷風木之悲;壯歲鼓盆,久虛琴瑟之樂。”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養。
《風木圖》作為孝子圖的一種典型代表,并非唐寅獨創,據不完全統計,明代人的文集中所儲存的關于《風木圖》的序、記或詩跋等達26篇,可見這是明代流行的繪畫題材。唐寅的《風木圖》是為葉希谟所作,吳中名士許初題寫引首“風木餘恨”四字。此圖以水墨畫枯木兩株,樹間一人身靠蒲墩,悲思不已。唐寅在畫上題詠:“西風吹葉滿庭寒,孽子無言鼻自酸。心在九泉燈在壁,一襟清血淚闌幹。” 唐寅年輕時亦遭遇喪亂,風木之思自然流露筆端。
孝道是中國古代維護家庭倫理和社會秩序的根本,《風木圖》展現了求畫者的孝心與哀思,也讓題跋者以詩文的形式與繪畫進行交流,詩、書、畫、印結合巧妙,以景傳情,展現出文人畫的悲怆之美。在衆多描繪秋景的繪畫中獨樹一幟,實乃不朽佳作。
《職貢圖》(局部),仇英(約1494-1552年),明,十六世紀中期,絹本設色手卷,縱29.5cm; 橫580.3cm。
職貢,意為盡職納貢,系指古代各國以及國内的少數民族首領向中原皇帝盡職納貢的一種活動,以表示屈從或結盟。《職貢圖》這一題材自古有之,是描繪職貢的紀實性圖畫,為今天的人們了解當年世界各國的服飾、風俗、特産留下了第一手的材料。
此《職貢圖》畫卷描繪的是邊疆民族進京朝貢的場景。引首為許初篆書“諸夷職貢”,後依次描繪十一支朝貢隊伍:九溪十八洞主、漢兒、渤海、契丹國、昆侖國、女王國、三佛齊、吐蕃、安南賀、西夏國、北韓國。沿途山峰連綿起伏,白雲缭繞,山路崎岖,林木掩映,飛瀑流泉。數路朝貢人馬身着奇異的各族服裝,扛着大旗,牽着駿馬、駱駝,擡着寶物徐徐行進。畫面人物衆多,場面宏大,構圖繁而不亂,井井有條。
全圖用筆嚴謹,人物刻畫生動細緻,敷色豔而不俗,是仇英人物畫傳世名作。
《三教圖》,丁雲鵬(1547-1628年後),明,十六世紀晚期或十七世紀早期,紙本設色立軸縱115.6厘米,橫55.7厘米。
儒釋道融合的思想在中國源遠流長,到了明代,儒釋道融合已經成為思想界的主流。在中國古代美術史上,這也是繪畫中的傳統主題,被稱為“三教圖”,也稱“三教聖人圖”“三聖圖”,通常是将儒釋道的代表人物繪于一圖之中,以此表示儒釋道融合,表現了中國文化開放、包容、和諧、求同存異的特點,成為中國曆史上宗教融合的美術見證。
此圖畫孔子、老子、紅衣羅漢坐于樹下共同探究玄理的情景。畫中三位智慧長者面目嚴肅,神情專注,孔子儒雅敦厚,循循善誘,正發表言論;老子謹慎而善辯,他注視着對方,似乎準備随時發問;紅衣羅漢雙目低垂,安詳而平靜,從他緊鎖的眉頭可以看出他已沉于思索之中。
圖中描繪佛、儒、道三教創始者共坐樹下相談的場景,事實上這種場面是從來不曾存在的,畫家不過是憑借手中畫筆,表達了自己對佛、道思想的膜拜以及對儒家學說的尊崇。在畫中,丁雲鵬一方面是由于自己的對佛像的擅長,一方面更是以信徒的身份,是以,他将釋迦牟尼置于中心,端坐于綠柏與菩提樹下,課晶、凸鼻、虬須、紅袍,法相莊嚴慈祥。釋迦兩側的岩石上,分畫孔子與老子側坐。孔子束峨冠蓄長須,着藍色暗花長袍。老子骨骼權奇,長眉疏發,着褐色布袍、雲頭紅履。
畫法上,運用“高古遊絲描”,細勁而“筆力偉然”,既有古樸之感,又具有時代氣息。設色古妍冷隽,尤其是人物服飾的紅色、蘭色與赭色,賦色沉穩和諧。山石樹木勾勒添色,取法文徵明,小青綠設色,文靜典雅,營造了一種靜谧清淡的意境,引人入勝。
END
編輯: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