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的前身是北京政法學院,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四校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組建而成,當時并沒有自己的校舍,暫栖沙灘北大。
1953年2月,根據中央安排,新校址選擇在北京西北郊學院路41号,即現在的中國政法大學海澱校區——西土城路25号。
1953年7月,新校舍開始興建,此時建成的校園包括北樓、中樓和南樓(後來稱為老一、二、三号樓)、聯合樓、禮堂、學生食堂、教工食堂等。其中老一、二、三樓保留至今,長期作為學生及教職工宿舍樓使用。
1956年底,錢端升、李進寶和雷潔瓊等人參加了在紫光閣召開的北京高校負責人會議,會上共同向周恩來總理提出校舍緊張的問題。在周總理的親切關懷下,北京政法學院設計修建了主教學樓,全院師生以高度的熱情參加義務勞動,至1957年主教學樓基本建成。
1970年北京政法學院撤銷,校園建築被北京市第174中學、戲曲學校、歌舞團、曲藝團、北京市文化局讀書班等機關使用。1979年北京政法學院恢複招生,并相繼收回了老一号樓、教學樓等校園内建築。
儲存至今的中國政法大學老一、二、三号樓以及主教學樓建于20世紀50年代,是當時的北京政法學院進行校舍建設時的第一批建築。建築的圖紙是基建科老師仿照蘇聯建築範式打造的仿蘇聯式建築(一說為蘇聯專家設計),學校上司、全體師生都參加過校園建設和校園美化的工作。老一輩政法大學人在學校開創階段,在簡陋的條件下,用雙手一磚一瓦地建起了這座美麗的校園。老一、二、三号樓以及主教學樓承載了老一輩政法大學人太多汗水與情感,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是中國政法大學建立階段的重要曆史見證,對中國政法大學有重要的意義,也是傳承中國政法大學艱苦創業精神的最重要實物載體。
其中老一号樓列入了北京市第二批曆史建築名單,主教學樓列入了北京市第三批曆史建築名單。
平面位置示意圖
01
中國政法大學老一号樓
中國政法大學老一号樓原為1号宿舍樓,現為辦公樓。老一号樓于1953年開始興建,是當時的北京政法學院進行校舍建設時的第一批建築,為基建科老師仿照蘇聯建築範式打造的建築。老一号樓位于中國政法大學西北角,與老二、三号樓形制相同,建築為典型的蘇聯式筒子宿舍樓,共3層。現在作為辦公樓、研究所學生院日常使用。建成後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當時校舍資源緊張的問題,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極大便利。全院師生都以高度的熱情參加了建設。
東立面
老一号樓為南北向,四坡脊屋頂,木桁架,紅磚砌體結構。一層為下堿水泥砂漿抹面,清水紅磚牆面,一順一丁砌築,立面上開大方窗,混凝土過梁,紅磚鬥砌窗台,窗下水泥砂漿抹面,刻海棠線芯,開四扇漆紅木窗,簡潔大方。木桁架四坡脊屋頂,灰機瓦屋面,檐部挑出,漆紅木挂檐闆,檐下做木闆條吊頂。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四角加設構造柱,兩道圈梁進行加強。建築主入口在東、西兩側,室内水泥砂漿地面,室内布局為典型的筒子樓式建築,中間走廊,兩側為房間,室内樓梯為水磨石台階,磚砌欄闆,水磨石扶手。室内窗戶、踢腳、木門及門鎖等構件基本為20世紀50年代始建原物,有一定的時代特色。
四坡屋頂
樓梯及木門窗
此樓作為北京政法學院校舍建設時期的第一批建築,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對中國政法大學有重要的曆史意義,也是傳承中國政法大學艱苦創業精神的最重要實物載體。
02
中國政法大學主教學樓
中國政法大學主教學樓現在仍作為教學樓使用,正對學校東側主要入口,是校園的标志性建築。主教學樓1957年建成,是當時的北京政法學院進行校舍建設時的第一批建築,為基建科老師仿照蘇聯建築範式打造的建築,全院師生都以高度的熱情參加了建設。該建築建成後主要承擔了教室、實驗室等功能。
東立面
主教學樓為典型的蘇聯三段式建築,平面呈“ ] ”形;中軸對稱,4~6層,中間高兩側低;磚混結構,平屋頂,立面開大方窗。建築主入口面向東側,中間6層部分最高,頂層為拱窗,向外凸出門廳,設拱形廊柱。外牆原為白色塗料,立柱、大門原為水刷石,混凝土過梁,水磨石窗台,樓梯寬敞,水磨石樓梯扶手。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為抗震加強,立面加設構造柱及圈梁。2000年,在未改變外形和情況下,外立面貼白、藍色瓷磚,入口門廳及一層牆面貼石材。在進行西側建築建設時,為留出消防通道,對西側南北兩頭凸出的部分進行了調整。
全景
頂層拱形窗及檐口細部
此樓作為北京政法學院校舍建設時期的第一批建築,建築設計及建造過程承載了學校悠久的曆史和文化。建築空間、結構、材料的應用展現了其科學價值,建築裝飾和符号展現了一定的藝術價值。
内容來源:《北京市曆史建築保護圖則》
本文圖檔均來源于《北京市曆史建築保護圖則》,僅供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