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王 進
維新變法著名人物譚嗣同在獄中寫了一首詩《獄中題壁》,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尤其是其中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兩句,更是印象深刻。在前邊兩句——“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中,譚嗣同引用了兩位著名曆史人物:張儉和杜根。其中的杜根也像譚嗣同一樣,因為上書皇帝而受到懲處差點死去。
有趣的是,下令逮捕譚嗣同等人的是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後,而讓杜根去死的也是一位臨朝聽政的女性——鄧太後。這就難免讓讀者将鄧太後與慈禧太後相提并論,進而“習慣性”将她們想象成不學無術、昏庸無能的人。不過,這樣的類比需要“打住”——這位鄧太後是中國曆史上一位罕見的熱愛讀書、深有學養的太後。熱愛讀書,笃學不倦貫穿了鄧太後的一生。
一、志在典籍 不問家事
鄧太後還在幼年時期,就對讀書表現出異于常人的興趣。
出色的女政治家鄧太後 出自清焦秉真《曆朝賢後故事冊》
鄧太後出身名門。她的祖父是與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一同打天下的鄧禹,因為卓著的功勳,三次封侯。在東漢開國的二十八位将軍中,排名首位。光武帝去世後,繼位的顯宗皇帝“以禹先帝元功”,因為鄧禹在光武帝時立下的首要大功,是以“拜為太傅”,請他來教育皇太子。不僅如此,還對他相當的尊重,“進見東向,甚見尊寵”,接見時都不按一般接見臣子的禮儀。鄧禹年輕的時候,就喜歡讀書,與光武帝的相識,也是因為讀書。鄧禹13歲的時候,就能夠誦讀《詩經》,後來又離開家鄉南陽新野,前往京師長安學習。在長安,恰遇也來京師遊學後來成為東漢開國皇帝的劉秀。兩人由此相識并且成為終身好友。
鄧太後的父親鄧訓是鄧禹的第六個兒子。與鄧禹喜愛讀書不同的是,雖然他“少有大志”,卻“不好文學”,是以經常遭到鄧禹的批評。但是,鄧訓卻是一位著名的将軍。當時,東漢經常遭到西部羌人的侵掠。鄧訓受命于危難之際,不僅平定了羌人,而且還得到了羌人的擁護和熱愛,為穩定東漢的政局做出了卓越貢獻。
家庭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加上天資聰穎,鄧太後六歲時就能欣賞和書寫大篆,“十二歲通《詩》《論語》”。在哥哥們讀書時,年少的鄧太後就能提出問題難倒他們。“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在中國古代,女性的職責主要是相夫教子、治理家務,鄧太後卻“志在典籍”,根本就“不問居家之事”。這讓家人都感到意外。她的母親就帶着調侃的語氣批評她說,“汝不習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務學,甯當舉博士邪?”你不安分守己學習女工以供應家人的衣服,卻去讀書,難道你想被國家選舉為博士官嗎?鄧太後是個孝順的女兒,聽到母親這樣的話,就白天學習女工,晚上誦讀經典著作。“諸生”是當時對在學校,尤其是在國家最高學府太學讀書求學的學生的通稱。于是家人就給她取了“諸生”這個外号。
鄧太後喜歡讀書,這讓身為一代名将的父親鄧訓都感到奇怪。但與母親不同的是,父親沒有責怪她,反而是“事無大小,辄與詳議”。這樣的“待遇”非同尋常。須知鄧太後那時最多13歲。戎馬倥偬、身經百戰的一代名将願意與一個不到13歲的花季少女讨論問題,交流看法,這即使在今天也讓人震驚。當然,這展現出父親對女兒深沉的愛,但更關鍵的是反映出女兒的優異。我們無從得知鄧太後與父親交流的細節,但從她對父親去世的哀痛之中,完全可以想象這樣的交流留給鄧太後的美好回憶和深刻影響。當鄧太後被确定選入宮廷時,恰逢父親去世,13歲的鄧太後哀痛不已,不僅“晝夜号泣”,而且在守孝的三年間都不吃作為調味品的“鹽菜”,以至于“憔悴毀容”,連身邊的親人們都不認識她了。
二、身為王妃 不廢讀書
在守孝三年後的永元七年(95),16歲的鄧太後“複與諸家子俱選入宮”。鄧太後身長七尺二寸,“姿顔姝麗”,美貌“絕異于衆”,讓周圍的人都很驚異。鄧太後的天生麗質可能緣于她的母親。她的母親陰氏是光烈皇後陰麗華堂弟的女兒。陰麗華則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皇後,她的美讓光武帝一見傾心,以至于在京師看到排場盛大的執金吾時,也沒有忘記陰麗華的美,脫口發出“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感歎。陰麗華後來被封為皇後,但是卻并不驕淫奢侈,反而“在位恭儉,少嗜玩,不喜笑谑”,而且“性仁孝,多矜慈”。她在7歲時失去父親,雖已經過去了數十年,但每當談到父親時“未曾不流涕”,這樣的孝子深情,令光武帝都常常感歎。鄧太後的美貌和善良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陰麗華。
從永元七年入宮到永元十四年被立為皇後的七年間,鄧太後不為地位變遷所移,始終堅持讀書。
鄧太後雖然喜愛讀書,當年他的母親也調侃她說是不是要當博士。但她畢竟沒有成為博士,不是專門治學的專家學者,是以需要專門名家的指導。天賜良機,當時的著名學者班昭受皇帝和帝的邀請到皇宮“開班授課”,鄧太後就抓住這個機會讀書學習。
班昭身出名門,父親班彪和哥哥班固都是學富五車的大學者,先後寫作了《漢書》,另外一個哥哥班超則是著名的軍事家和外交家,因為平定西域做出的重大貢獻,而被封為“定遠侯”,史稱“班定遠”。出身于這樣的家庭,班昭也“博學高才”。《漢書》尚未完成,班固就去世了,皇帝和帝就請她繼續寫作,由此可知班昭的才華。和帝還召班昭入宮,請她給皇後諸貴人授課,當時“号曰大家”。面對這樣的大學者,喜愛讀書的鄧太後當然不放過學習機會,于是就和大家一起跟從班昭學習。學習的内容主要是經書,同時兼及天文、算數。
我們無法知道班昭當時是如何看待鄧太後的,但她可能沒想到,在當時聽講的學生中,這樣一個美麗而年輕的姑娘将來會主持朝政近20年,并且師生之間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聯系。
據《後漢書》記載:班昭“及鄧太後臨朝,與聞政事”。在鄧太後主持朝政時,并非政府官員的班昭卻得以出入莊嚴的皇宮參與嚴肅的政事,并且參與次數之多,以至于朝廷特封班昭的兒子曹成“關内侯,官至齊相”。由此來看,班昭不再隻是一個普通的大學者,而是終其一生成了政府的“進階顧問”。
才華出衆的東漢曆史家班昭
這不僅讓人想到《論語》。在《論語》中,子禽曾經問子貢:“夫子到達一個國家,就知道那個國家的政事。這到底是求來的,還是人家主動要告訴他的?”子貢回答說:“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孔子是靠自己高尚的品德取得的。孔子自己也曾說過,按照禮制,我現在雖然不參與治理國家,但作為曾經的大夫,還是有資格了解國家大事。鄧太後自小熟讀《論語》,當然知道這一點。但班昭得以與聞政事,當然一方面與班昭的知識與見識有關,但也不排除師生間的良好關系。也許,班昭很是欣賞自己的這個“學生”,鄧太後則相當敬重這位老師。這可以從後來鄧骘的辭職一事中看出。
大将軍鄧骘是鄧太後的哥哥,曾經與鄧太後一起定策禁中,參與秘密确立殇帝和安帝等國家重大決策。深受良好家風的影響,身居高位的鄧骘深知盛極而衰、月盈則虧的道理,是以數次請求辭去重要職務和優厚待遇,但都遭到鄧太後的拒絕。漢代以孝治國,是以在他們的母親去世時,鄧骘就趁機再次提出請求。想不到的是,這次鄧太後居然同意了。但這一次之是以得到允準,并不是他的孝心感動了妹妹,而是班昭的建議。
原來,鄧太後看到鄧骘的上書時,也是準備不允許的,但可能有所猶豫,于是就征求班昭的意見。班昭鄭重地上了一個奏疏,充分肯定鄧骘的“謙讓之風”,并且引用《論語》“能以禮讓為國,于從政乎何有”加以強調。最後班昭含蓄而智慧地指出,如果不抓住這次機會,再不允準,就可能帶來政治上的不利後果。鄧太後心領神會,準許了鄧骘的請求。從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兩者的政治見識,也可了解師生間的心靈默契。
班昭年長鄧太後約30歲。鄧太後從16歲初次認識班昭到41歲去世,與班昭相處約25年。25年中,班昭看到了一個花季少女長大為一個中年女子,見證了一個美麗好學的宮女成長為主持朝政的政治家。不知道班昭作何感慨,但從她與鄧太後長期而密切的接觸中可以看出她們的相知相得。班昭是中國女子教育的大師,寫作的《女誡》影響深遠。該書也是在輔佐鄧太後期間寫作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鄧太後是班昭在政界培養的最傑出的學生。25年間,他們亦師亦友、亦君亦臣,對讀書的共同愛好與追求是重要原因之一。
曆史充滿了諸多偶然與巧合,也讓我們産生無限的想象與感慨。班昭與鄧太後先後一年離開人世:安帝永甯元年(120),71歲的班昭離開人世;次年(121),鄧太後去世,時年41歲。在鄧太後去世的這一年,以發明了造紙術這一文明傳播工具而名垂青史的蔡倫也去世。蔡倫生前深得鄧太後的重用而被封侯……
三、臨朝聽政 躬自監試晚輩讀書
鄧太後在永元十四年(102)冬立為皇後,時年26歲。元興元年(105),尊為皇太後,臨朝聽政,正式執掌朝政大權。自此開始長達15年的執政生涯。在如此的高位,鄧太後也不廢讀書,隻是随着地位的變遷,她将自己讀書的私人愛好轉變成了皇室的集體活動。
早在她剛剛立為皇後時,在處理貢品方面就展現出對讀書的愛好。當時,地方上貢物品,都是千方百計追求“珍麗之物”。鄧太後成為皇後後即“悉令禁絕”,隻要求“但供紙墨而已”。想來這讓人多有意外,但對于喜愛讀書的人來說,則完全可以了解。簡而言之,這隻有一個真正愛書的人才能提出這樣的要求。
臨朝之後,日理萬機的鄧太後還是不忘讀書。元初六年(119),鄧太後下诏把皇室男女5歲以上共40餘人,加上娘家近親子孫30餘人召集起來,為他們開設地方,“教學經書,躬自監試”,聘請老師教學經書,有時還親自進行考試。對于5歲以下的幼童,則為他們安置師傅保姆,讓他們朝夕進入宮中,親自進行教導,其恩愛之情甚是濃厚。
一群孩子,這麼小就離開家庭,肯定讓家人難以接受。對此,她給娘家堂兄鄧豹、鄧康等寫信解釋說,我之是以要把孩子們召集起來讀書學習,是考慮到現在文教衰弊,“時俗淺薄,巧僞滋生,《五經》衰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果我們不對孩子們加強教育引導,那麼我們的家庭就可能日趨衰敗。書上說得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是絕對不行的啊!”在這樣敗壞的末世,如果皇親國戚、享受俸祿的家庭不注重子女的教育,那麼将遭受禍敗。洞悉人情的鄧太後還以家族先輩來激勵大家。“先公既以武功書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孫”,我們的祖輩鄧禹雖然主要是以作戰的武功留名清史,但是他也沒有忘記用文德來教育子孫,是以他要求13個兒子每個人都要習得一藝,而不能遊手好閑、無所事事。隻有這樣,才能檢束修養自己,避免觸碰國家法網。最後鄧太後誠懇地說,我希望晚輩孩子們能夠對上繼承先祖開創的盛大美好的事業,對下體諒我的良苦用心,努力勉勵自己!
以文德施行教化以避免禍敗,在西漢有先例。西漢時孝文帝窦太後出身貧寒,從小離開父母,也與哥哥長君、弟弟少君分離。當兄弟姐妹再見時,姐姐已經成了當朝皇後。姐弟重逢,百感交集,窦皇後抱着兄弟倆哭泣。窦太後不但厚賜兄弟二人,而且把他們安家在長安。绛侯周勃、将軍灌嬰等聽說後,說,我們大臣的命捏在這兩個人手裡啊。因為他們出身寒微,沒有受到過良好的教育,不識大體,不知禮義,富貴後就可能胡作非為。目前隻有一個挽救辦法,那就是選擇忠厚而又有德行的長者與他們一起居住,讓他們感受良好的教育。最後方使“窦長君、少君由此為退讓君子,不敢以富貴驕人。”
鄧太後名綏,在位20年,根據《谥法》“有功安人曰熹”的規定,是以去世後谥号為“和熹皇後”。這樣的谥号反映了鄧太後臨朝聽政的功勞,“自太後臨朝,水旱十載,四夷外侵,盜賊内起。每聞人饑,或達旦不寐,而躬自減徹,以救災厄,故天下複平,歲還豐穰”。這樣成就的取得,與鄧太後先天善良的本性和後天的勤奮讀書密不可分。
鄧太後小時深得祖母的喜愛。五歲時,祖母親自為她剪發。年老的祖母兩眼昏花,不小心誤傷了鄧太後的後額,但鄧太後忍痛不言。周圍的人問她,難道你不痛嗎?鄧太後回答說:“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憐為斷發,難傷老人意。故忍之耳。”鄧太後天性之良善,由此可見一斑。“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質樸善良的天性加上後天的勤奮讀書,“文”與“質”相得益彰,使她善良的本性得以健康地成長,成為名垂青史的政治家。
東漢建立後,光武帝在一次與功臣諸侯的宴會上從容問道:“諸卿不遭際會,自度爵祿何所至乎?”如果你們沒有遇到國家的變故,你們會幹什麼呢?鄧太後的祖父高密侯鄧禹首先發言說:“臣少嘗學問,可郡文學博士。”鄧禹對自己的人生預計是做一名博士,鄧太後的母親也調侃鄧太後是否要做一名博士。何謂“博士”?《漢書》的解釋是:“儒林之官,四海淵原,宜皆明于古今,溫故知新,通達國體,故謂之博士。”盡管祖孫二人的理想都未能實作,但他們都真正地踐行了“博士”的内涵。或許,她們才是真正的“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