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晴耕夜讀
櫻花,幾乎可以說是春天的代名詞,自古以來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
在浩如煙海的古詩詞中,櫻花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了詩人們表達情感、描繪春色的重要載體。
今天,我們就來一同領略那些關于櫻花的古詩詞,感受詩人筆下櫻花的的絢麗與哀愁。
【1】
酬韓侍郎張博士雨後遊曲江見寄
唐·白居易
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行便當遊。
何必更随鞍馬隊,沖泥蹋雨曲江頭。
家中的小花園新種了紅櫻樹,閑來繞着花在園中走走就當踏青春遊了。
白居易以閑适的心情,描繪了小園中新種的櫻花樹,花開花落間,詩人悠然自得地漫步其中,享受春光的美好。
【2】
折枝花贈行
唐·元稹
櫻桃花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
别後相思最多處,千株萬片繞林垂。
在櫻桃樹下送别你離開,牽挂之心不能放下,折枝櫻花送你;離别後對你的相思之情,如同那在春天裡生長的垂柳,千絲萬縷,不能自已!
元稹在詩歌、小說、散文、文學批評等方面都卓有成就,而以詩歌成就最突出。
【3】
謝新恩·櫻花落盡階前月
五代·李煜
櫻花落盡階前月,象床愁倚薰籠。
遠似去年今日,恨還同。
雙鬟不整雲憔悴,淚沾紅抹胸。
何處相思苦?紗窗醉夢中。
在這首詞中,李煜以櫻花落盡為背景,抒發了自己内心的愁苦與相思。櫻花雖美,卻終究難逃凋零的命運,正如詞人自身的境遇一般,充滿了無奈與悲涼。
【4】
入村
宋·方嶽
山深未必得春遲,處處山櫻花壓枝。
桃李不言随雨意,亦知終是有晴時。
“山深未必得春遲,處處山櫻花壓枝。”這兩句詩開篇即點明了主題,強調了深山之中春天并不遲來,山櫻花盛開,壓滿了枝頭。
“桃李不言随雨意,亦知終是有晴時。”這兩句詩則通過對比桃李與山櫻花的不同表現,進一步強調了山櫻花的獨特之處。
桃李雖然不言,但會随着雨意而變化,顯示出其易受外界影響的特點。而山櫻花則不然,它即使在深山中,也能頑強地生長、綻放,不畏風雨,等待晴天的到來。
【5】
櫻花
清·鄭孝胥
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
山櫻如美人,紅顔易消歇。
春與愁其實是分不開的一對物像。詩中将櫻花比作美人,紅顔易逝,流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與無奈。
【6】
不忍池晚遊詩(其五)
清·黃遵憲
百千萬樹櫻花紅,一十二時僧樓鐘。
白頭烏哭屋梁月,此是侯門彼佛宮。
百千萬樹櫻花,繁花似錦,紅得熱烈而奔放,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一十二時僧樓鐘”,詩人筆鋒一轉,将視線投向佛門。僧樓的鐘聲,每隔一個時辰敲響一次,象征着佛門的恒常與甯靜。
整首詩以櫻花為引子,通過對佛門的描繪和侯門與佛宮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内心的複雜情感。詩歌語言簡練而富有張力,意境深遠而引人深思。它不僅贊美了櫻花的美麗和佛門的莊重,也表達了詩人對于世事滄桑的感慨與無奈。
【7】
看櫻桃花發
明·祝允明
剪雲雕雪付瑤空,綴向蒼柯翠葉中。
晉代桃源何足問,蓬山異卉是仙風。
此詩将櫻花比作剪雲雕雪,綴在蒼柯翠葉之中,展現了其高雅脫俗的氣質,同時借晉代桃源之典,贊美了櫻花的仙風異卉。
【8】
櫻花落
唐·李商隐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
昨來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
忍見胡沙埋豔骨,休将清淚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憶,一寸春心早巳灰。
原來花期有10天的櫻花燦爛開放,我意興闌珊地前去賞花,想為這如此美景,即使是一天之内繞花欣賞一千回那也值得了。
可是,昨天風雨來襲,摧毀了這盛開的美景,誰能替這美景哀訴這此間的不平與哀愁啊?表達了對美好事物逝去深深的惋惜。
這些古詩詞不僅讓我們領略到了櫻花的美麗與哀愁,更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與熱愛。
在今天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我們或許很難有機會親自去欣賞那漫山遍野的櫻花。
但是,通過這些古詩詞,我們可以穿越時空,與古人一同感受那份美好與感動。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尋找那些能夠觸動心靈的美麗瞬間,讓心靈得到片刻的甯靜與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