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把事情越做越好
唐朝的詩歌宋代的詞,這是中華文學史上的兩座豐碑,在宋詞的發展史上作為先人唐朝文人是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的,唐詩的發展也是摸着前人的腳步一步步攀向高峰。
宋代文學以詞為主,詩歌、散文次之,宋詞是詞作的巅峰,它掩蓋了宋詩的光芒,然而在宋代還是有一些文人創作了傳誦千古的著名詩歌,給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财富。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廣東兵敗後被元軍俘虜,并将被帶往北方關押,去北方途中坐船經過零丁洋,寫下了一首永垂千古的《過零丁洋》。
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文天祥不惜可以用死明志,為國盡忠,死而無憾,這樣的死不比泰山還重。
《遊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這首詩寫的是春日遊園所見的景色,但蘊含一定的哲理在其中,“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形象地告訴我們一切美好的、新生事物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任何外力都無法阻擋,它一定會沖破重重險關,脫穎而出,蓬勃發展。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這也是一篇寫景喻理的名作,詩人通過寫郊遊時的觀感,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詩中又暗藏玄機,以景喻理,表達了詩人于亂世之中追求聖人之道的美好願望。
《題臨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是一首非常經典的諷喻詩,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罵人不帶髒字,連綿起伏的青山,鱗次栉比的樓台亭閣,一幅多麼美好的山河風景,可現在卻是山河破碎,朝廷昏庸腐敗,當政者不思收複舊土卻龜縮在這裡縱情享樂。樸實無華的文字後面含着詩人對國家命運擔憂的憂傷之感。
《小池》
楊萬裡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裡這首《小池》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小題大作”,全詩從微小處為着入點,以小泉、細水、小荷、蜻蜓為媒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生機盎然、充滿生活氣息的初夏池塘美景圖。
《示兒》
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是愛國詩人陸遊臨終前所作的一首詩,陸遊一生懷着一顆愛國之心,一直都希望能夠收複故土,臨死之前非常遺憾沒有親眼看到收複中原之地,但他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會收複失地,光複大宋,他寄希望于後代子孫,不要忘了他的遺願,等收複中原的那一天一定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他。
《題西林壁》
蘇轼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蘇轼這篇《題西林壁》從不同角度寫出了千姿百态的廬山風景,詩人通過細緻的觀察,通過眼前的景物與人生世事的相通相融領悟到了一個人生的哲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人們都置身局中的時候,對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些片面,要看清事物的真相與全貌,我們必須要跳出圈子,以更全面的角度去看,我們才能看懂看透。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隻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鄉,流露着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在字裡行間側面反映出詩人想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強烈欲望。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誰說女子不如男”李清照雖然是一介女流,卻也着豪邁的愛國之心,這首詩語出驚人,直抒胸臆,提出男兒就該做個人傑為國建功立業,報效朝廷。
《春宵》
蘇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台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春天的夜晚,是那樣寶貴,因為花兒散發着醉人的清香,月亮也有朦胧的陰影之美。
“春宵一刻值千金”這句千古傳誦的名句,告訴我們良辰美景的短暫和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