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0歲以後,最節能的活法

40歲以後,最節能的活法

作者:洞見yangtuo

人到了一定年紀,是往回收的。

人到了中年歲月,無論是什麼樣的人,其實都在負重前行。

很多要操心的瑣事,不時掩襲的麻煩,讓我們神經緊繃,身上責任不容松懈。

壓力越來越大,身心的能量卻消耗過度,每每不能及時恢複。

如果我們總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分心,自然是越活越累。

少些對外界的期待,多些不争不辯的豁達,學會為自己節能,才能管理好這段中年的生涯。

01

隻接受,不期待

美國上将斯托克代爾講過他和同伴被俘虜8年的經曆。

八年中,他的同伴相繼而去,而他們去世原因,竟然是因為太樂觀了。

他們總想着:聖誕節可以被放出去了吧?聖誕節沒被放出去,就想複活節可以被放出去;複活節沒被放出去,又想着感恩節……

他們的情緒在一次次希望與失望中高低起伏,最終信心磨滅,郁郁而終。

董卿說: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就是别希望,别盼望,别指望。

年輕時,我們總期盼事事順遂,時至中年才明白:世界是無常的,期待太多除了消耗自己,别無意義。

生活從來不會為誰改變,學會順其自然,才能保護好自己的能量。

1940年冬,受戰亂影響,林徽因夫婦離開昆明,前往川南大山的李莊。

李莊人煙稀少,農舍簡陋,全然不是别人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同去的很多人大失所望,抱怨連天,但林徽因毫不在意,反而覺得偏僻荒蕪,可以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專注自己的學習。

李莊天氣濕冷,使得她康複多年的肺結核複發,隻能靠在床上工作,她也坦然承受,不尤不怨。

病情還沒好轉,她又收到弟弟戰死前線的噩耗。

丈夫和朋友都對她擔心不已,但面對這一切,林徽因卻說:都這樣了,還有更糟糕的嗎?

她沒有是以愁眉鎖眼,也沒有抱怨命運不公,而是坦然接受了一切變故。

精神好些時,林徽因就拖着病軀下床,去看山中的美麗景色,呼吸新鮮的空氣。

心情舒暢了,身體也慢慢恢複了。

周國平說:“人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但可以支配對待命運的态度,平靜地承受落在自己頭上不可避免的遭遇。”

特别是到了中年,事情越來越多,能量越來越有限。

如果讓期待耗盡自己的心力,還不如收好自己的心,生活給什麼,就接住什麼。

任憑世事變化,心修定海神針。

不期盼,不期許,允許一切,接納一切,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

40歲以後,最節能的活法

02

隻輸出,不争辯

作家成甲講過自己的一段經曆。

一次他春節回老家,和一位親戚大哥聊到了學習的話題。

大哥覺得,讀書是由基因決定,自己讀書不行,兒子讀書也不行。

但成甲表示,讀書學習這種事,并不是基因決定的,很多方法都可以輔助學習,提高學習能力。

成甲還沒說完,大哥立即反駁:“你看《最強大腦》裡那些人,無論什麼,看一遍就全記在腦子裡了。我們這種人,看了電視劇過幾天就忘了演的啥了,學有啥用。”

于是成甲即刻閉嘴,不與之辯論。

他很清楚,自己不可能改變大哥三四十年的認知。

到了一定年紀,很多人的觀念都已成型。

若是強行辯論,難免會耗幹自己。

更多的時候,隻需輸出自己的觀點就好,至于别人是否相信,并不是我們的課題。

1917年,胡适受聘北大教授,主張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

國學大師黃侃反對白話文,見胡适就罵,甚至連上課也不放過。

他曾對胡适說:“你要真心提倡白話文,就不該叫‘胡适’,應該改名叫‘胡到哪裡去’。”

課堂上論及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優劣時,黃侃舉例說:

“比如,胡适在老家的太太死了,家人發電報通知胡适本人,若用文言文,僅需4字‘妻喪速歸’即可;

但是如果用白話文,就要寫‘你的太太死了,趕快回來呀’,足足11個字,電報費要比文言文貴出兩倍。”

胡适聽後笑而不語,從始至終都沒有争辯。

他所有精力都投注在白話文運動中,推廣“活的文學”,為中國文學現代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1928年,他創作的《白話文學史》一經問世,更是獲得了文學界的極高贊譽。

有句話說得好:你要保護好自己的能量,不要浪費一丁一點兒在沒有任何回報的地方。

中年以後,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重心。

主張不合,隻表達,不駁斥;立場不同,隻溝通,不辯解。

不做無謂的消耗,才不會讓自己精疲力竭。

把時間和精力存下來精進自己,才是中年人該有的成熟。

40歲以後,最節能的活法

03

隻篩選,不教育

作家畢淑敏說:無論工作還是生活,用心選合适的,而不是為不合适的費心。

中年人生,時間寶貴。

費心費力去教育一個錯的人,最終浪費的,是自己的心血。

網友Meiji創業時,招過一位985碩士小楊。

原本,她是想找在本行業有3至5年經驗的人。

但考慮團隊缺高學曆人才,便對自己說:有着名校碩士的底子,隻要用心引導,他定能很快獨當一面。

于是,她開始了對小楊的改造。

小楊做事粗心,她就安排小楊寫會議紀要,訓練他抓細節的能力;小楊性格内向,就帶他去見客戶,倒逼他“打開自己”;小楊口才欠缺,就讓他主持小組會議,提升當衆說話的能力……

可幾個月下來,小楊沒有成為她的得力幹将,反而抱怨連連。

而她自己也因小楊工作中的種種失誤,一邊為此兜底,一邊重新打理各種關系,折騰得身心俱疲。

最後她索性将小楊打發了,換了一個有豐富項目經驗的人,這才讓事業重回正軌。

想起比爾·蓋茨曾在談及公司用人準則時說:

“人是由過去的環境和經曆造就的,公司要做的,是把合适的人從人群中篩選出來,而不是把不合适的人教育好培養好。”

公司如此,人與人之間,亦是如此。

合适的人,哪都合拍;不合适的人,怎麼相處都會别扭。

就像學者劉瑜,她曾有個德國朋友,兩人剛開始關系不錯。

可相處時間一長,劉瑜就發現,兩人的話題,根本不在一個次元上。

劉瑜表達對某件事的看法,對方立馬針鋒相對。

劉瑜覺得坦誠自己的缺陷很重要,朋友卻習慣性逃避和掩蓋。

劉瑜喜歡随時記錄,朋友卻嘲諷她裝文藝。

劉瑜想平和地與朋友溝通,得到的卻是滔滔不絕的争辯。

最後,劉瑜放棄了這個朋友,她感慨道:“我們根本說不到一起去。”

年齡越大越明白,不是同路人,再怎麼磨合,也會陌路。

你永遠無法将他變成對的人,隻能空耗自己的能量。

而避免這種消耗最好的方式,就是一開始就篩選對的人。

隻與合拍的人相處,隻與同頻的人同行。

作家雪小禅說:人到了一定年紀,是往回收的。

四十歲以後,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大不如前。

任何多餘的念頭,不該有的沖動,都可能成為一種障礙和消耗。

因為你永遠無法讓所有事如願,也無法讓所有人與自己适配。

唯有節約能量,内收自己,才能有心力去關注于己有益的事、自己喜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