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生路 !( 寫得真好 )

我不介意别人認為生活無意義,對我來說并非如此。即便我覺得人的一生,從年輕到年老,要體驗千般萬般滋味,去克服内心的變幻起伏、迷惘、哀傷與不時升起的那種嚴酷的孤獨……不管如何,經曆了一路前行,我從不覺得人生無意義

—— 《讀者》2024年第6期《相信生命》

年輕時,我們意氣風發,想努力攀上更好、更優越的生活。

行至中年,才恍然發覺,繁華喧嚣、香車美酒,并不重要。

汲汲營營地追逐欲望,反會讓人活得疲憊乏力,錯失生命中更為珍貴的饋贈。

其實,人這輩子,最重要的東西不在遠方,而在生活的點滴間。

你我要做的就是,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瑰寶”,為它們賦予獨一無二的注解。

人生路 !( 寫得真好 )

來源:視覺中國

人生路 !( 寫得真好 )

在“迷茫關卡”,找目标定位

很多時候,人們妄自菲薄,認為自己沒能力、沒長處,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一邊躊躇滿志,一邊躺平擺爛,偶爾萌生努力的念頭,也沒動力執行。

造成人們彷徨無措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目标感缺失。

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沒有目标,哪來的勁頭?”

當人生沒有前行的“燈塔”指引,就注定要在迷霧中來回兜轉。

部落客@安徒生每筆,也有過渾渾噩噩的生活經曆。

初入社會,面試高不成低不就,一直待業在家。

因為找不到方向,他索性直接擺爛,不再投履歷,每天睡到中午。

醒來無事可做,就茫然地刷手機、看視訊,困了接着睡……

直到有一天,他在朋友圈中看到,曾經立志考研、考公的同學已成功上岸,才覺悔恨。

怨自己得過且過,平白浪費了青春。

契诃夫曾說:“活着而沒有目标是可怕的。”

要知道,生活裡的鬥志、能量,從不是憑空而來的,需要目标加持、方向導航,才有可能加速人生。

董宇輝在一次演講中,分享自己找目标感的方法。

他一畢業就收到兩家公司的橄榄枝。

兩家公司福利待遇都很不錯,但他猶豫不決,不知如何抉擇。

為此他特意回了趟老家,向父親請教。

父親沒有替他做決定,隻是沉思片刻,告訴他:

“真正的工作,應該是能幫你創造價值的。”

董宇輝琢磨良久,終于意識到,對于自己最有價值的事情是影響更多的人。

他果斷謝絕這兩家大公司,轉頭入職新東方,成為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

漫漫人生路,我們常陷入生活迷霧中。

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穩住心神,向内尋心之所向。

當我們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才能有的放矢,化焦慮為行動。

誠然,向内求索是個徐徐圖之的過程,不是所有人都能一次就找到此生的目标,但我們至少可以從細微處開始。

不追求面面俱到,先聚焦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做好一件再開始下一件。

不做“假大空”的想象,從小目标開始,然後為之不間斷地行動。

要知道,真正聰明的人,即便身處低谷,也會在難挨的生活裡,努力發掘人生的方向感。

人生路 !( 寫得真好 )

來源:視覺中國

人生路 !( 寫得真好 )

在“困難關卡”,找勇氣加持

行于世間,磕碰總是難免,每個人都有遭遇困境、摔倒在地的時刻。

但最怕的就是,我們是以頹廢,喪失站起來的勇氣,把自己困于恐懼幻象中。

蔣勳先生曾說過一句話,很是認同。

“人生最痛的,不是痛本身,而是對痛的恐懼。”

面對生活路上的坑窪、低谷,如果一味蜷縮、後退,早晚會被厄運吞噬。

小說《朗讀者》中,漢娜就是一個習慣逃避、退縮的人。

她工作能力不俗,唯一的劣勢是不認字,這讓她感到自卑。

可是她沒想過主動學習,反倒盡可能遠離、回避,認為隻要自己遠離文字,就不會害怕。

上司覺得她表現不錯,想讓她進辦公室工作。

但她擔心自己目不識丁的事被發現,直接放棄工作,不辭而别,最終淪落到納粹集中營,開啟自己的悲慘生活。

命運經常出各種難題,但也賦予了我們勇敢面對的機會。

逃避并不能改變現狀,還會讓問題愈發複雜,最終混沌一生。

唯有直視恐懼、蓄滿勇氣,才是我們行走于世,抵抗風雨的不二法門。

汶川地震幸存女孩牛钰,在廢墟中獲救,卻永遠失去右腿。

但是她沒有放棄努力生活,依然穿着好看的衣服、化漂亮的妝,甚至還參加了馬拉松比賽。

偶遇路人獵奇眼光,她還會大笑着向對方炫耀自己的假肢:“我的右腿能發光!”

苦難不值得歌頌,但勇敢面對命運刁難的她,真的好美。

大多數人的生活,雖沒有極緻的苦痛,卻難逃擦傷。

與其自怨自艾、畏手畏腳,不如轉換思維,拾起腳邊的“勇氣寶石”。

曆經夫妻錯過,依然相信情誼,不丢勇敢愛的信心。

即便人到中年,也敢踏出舒适圈,去追心中夢想。

哪怕做錯事、走錯路,仍有主動承擔錯誤、直面挫敗的心氣。

羅翔老師說:

“勇敢是一個最進階的詞彙。在人類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

勇敢的确很難,需要日複一日 、持之以恒地練習。

但沒關系,我們可以與之一起慢慢成長。

人生路 !( 寫得真好 )

來源:視覺中國

人生路 !( 寫得真好 )

在“内卷關卡”,找自我核心

不得不承認,現在有這樣的趨勢——

資訊泛濫,卻少有人求證真僞;

焦慮泛濫,囤錢、囤物、囤欲望,沒人管是否真的有必要;

比較泛濫,忙着你追我趕,早已忘記成功的标準不止一個。

而我們之是以活得這麼擰巴、辛苦,不過是被他人評價,亂了心神,丢了自己。

正如阿德勒所說:“對認可的追求,扼殺了自由。”

心理學家阿希,做過一個“線段實驗”。

六位參與者,五人提前串通,一人是真試者。

阿希提出問題,真試者很快說出正确答案。

五位假試者卻異口同聲地反駁。

于是,真試者迷惑了,開始懷疑是自己錯了。

當阿希再次讓其确認答案時,真試者糾結很久,最終選擇認同其他人。

這就是著名的“從衆心理”,甯肯違心,也要與他人保持一緻。

生活裡,我們也經常落入從衆的陷阱。

看他人創業,沒有分析自身情況,便躍躍欲試,想要大展拳腳。

為搞好關系,不喜歡的話題,硬聊,不認同的觀點,硬贊。

殊不知,強行在他人的世界裡找存在,隻會讓我們看不清自己。

唯有找到自我的核心,明确自己内心所想,才能獲得生命的律動。

适時地關掉耳朵、閉上眼睛,不斷探尋、矯正自我,才能不被世界同化,不受“标準”脅迫。

畢竟一千個人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停下追逐他人的腳步,找到自己的核心,方能獲得安定。

人生路 !( 寫得真好 )

“我不介意别人認為生活無意義,對我來說并非如此。

“即便我覺得人的一生,從年輕到年老,要體驗千般萬般滋味,去克服内心的變幻起伏、迷惘、哀傷與不時升起的那種嚴酷的孤獨……

“ 不管如何,經曆了一路前行,我從不覺得人生無意義。”

《讀者》上的這段話,讀完讓人心定。

人生路 !( 寫得真好 )

攝影:稀硫酸

是啊,人生意義這個課題太大了,但也是以,我們可以一邊前行,一邊為其注釋、賦予含義。

彷徨時清晰目标,苦難時磨砺勇氣,嘈雜時喚醒心靈。

而這之後,當你我再回首過往,便也就找到了意義。

願人生的下段旅程,我們都能掌控自己的節奏、路線,覓得屬于自己的生命寶藏。

人生路 !( 寫得真好 )

作者:滿慈,一個想把生活寫在文字裡的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