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作者:趣事聽聞

2019年11月下旬,昆汀·塔倫蒂諾在巴黎人酒店的一間客房裡努力工作。他為了發行《好萊塢往事》的一個特别剪輯版本而來到巴黎,也将在歐洲進行一次小範圍的旅行,以助力這部影片的上映。不過目前,他已經開始自己的下一個任務——寫一本小說。寫作素材就擺在他面前的桌子上,他的筆記本靜靜地躺在一摞書旁,上面滿滿的都是他的筆迹。

當然,昆汀未來還有其他計劃。尤其是他的下一部也可能是最後一部電影。他最近提起過有關《殺死比爾3》的想法,另外關于《星際迷航》電影,他尚未做出決定。還有一些他的最新消息:他很快就要做父親了。

就目前而言,回顧2019,昆汀心滿意足。《好萊塢往事》取得了巨大成功,這部非系列電影的R級片全球票房超過3.7億美元,并且引發熱議。也許隻有被稱為“昆汀第九部電影”的作品才能這麼熱門。該片榮獲五項金球獎提名,得到各種贊譽,并成為争奪奧斯卡獎的熱門。

但是昆汀清楚,這部影片發行時的環境與1992年他導演的處女作《落水狗》在美國聖丹斯國際電影節首映時的環境大不相同。他依然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拍電影,但在90分鐘的訪談中,他承認,其他人沒有自己那麼幸運。如果《落水狗》在當下的電影市場環境中發行是否仍能成功,昆汀自己也不得其解。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好萊塢往事》工作照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美國好萊塢新聞前線》

讓我們從結局談起。在《好萊塢往事》的高潮部分,克裡夫和瑞克挽救了局面,莎朗·塔特邀請瑞克到家喝一杯,攝影機拍攝的畫面從房屋和茨埃羅大道的上空升起,電影就這樣結束了。那些人當晚都活下來了,這個幻想世界也結束了。對你而言,影片結尾的鏡頭一直很關鍵,對嗎?

昆汀·塔倫蒂諾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當然很關鍵。我幾年前就想到了這個結尾。我用了大約七年時間,嘔心瀝血,一點一點打磨這個結尾。我最初的思路形成于電影《死亡證明》拍完後的某天。大約五年前,我就想出了拍攝這個結尾鏡頭的點子。坦率地說,這麼做的時候,我自己都十分震驚。但這就是我那些日子裡必須要做的事情,我必須把它拍出來。很奇怪,幾乎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情況——五年來,無論走到哪裡,我都會一直想着某個鏡頭。我們拍攝出的鏡頭正是那個一直存在于我腦海中的情景。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拍攝出與構想中一模一樣的鏡頭是不是很難?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其實拍攝并不困難。困難的是找到适合拍攝的房屋。房屋大門所在的位置必須正好和我腦海中所想的一樣,而且鏡頭必須要穿過樹叢。我甚至在劇本裡寫道:“它穿過樹叢。”拍攝時必須做到這一點,然後看到停車場和房屋的大門。我甚至希望在這個鏡頭裡還能拍到一小團樹枝。除了這一點,讓瑞克的家就在這棟房屋的隔壁也很困難。我們此前看過的場景都不滿足這個條件。我固然無法事事如意,但我想盡可能還原自己腦海中的畫面,找到适合拍攝的房屋。找到這棟房屋的是我的攝影師鮑勃·理查德森和我第一任助理導演比爾·克拉克。一天的工作結束後,他們打開谷歌地圖,開始駕車翻越好萊塢山,我們就是這樣找到這兩座房屋的。車裡沒有任何外景從業人員。他們按響了門鈴,問“我們能進去看看你的房子嗎?”裡面的人說可以,我們看過之後說:“就是這個,就是這個。”另外那棟房屋正好要出售,是以裡面沒住任何人,使用沒有問題。是以,鮑勃和比爾知道我心裡到底想要什麼。這個鏡頭是電影的結尾,我一直想着它也很久了。大概是拍攝的第五周或者第六周,我們就拍完了那個鏡頭,這在整個拍攝過程中算很早的了。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你們完成全部拍攝用了多長時間?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我已經不記得了。大概有三個半月吧。是以,我們很快就拍完了那個鏡頭,大概是第五周或第六周,這可是讓人有點沮喪的。感覺就像……就這樣結束了,那之後還有什麼可拍呢?(笑)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電影蜻蜓點水地引入了莎朗·塔特——對她美好的願景和她人生的所有希望,這引人注目,也喜憂參半。我們隻能面對現實:她在自己的生活中被偷走了,也在我們所有人的生活中被偷走了。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是這樣的,我認為部分原因(也是在我腦海中一直存在)是,除了傑伊·塞布林,當我們看到那晚的受害者走出來,就像我們總是從背後看他們那樣,他們就像小雕像一樣,像是從莎朗身上剪下來的。我沒想過,奇怪的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不僅僅是莎朗,還有阿比蓋爾·福爾傑穿着的那件小睡袍。她的藍色小睡袍對我來說是個标志,每次阿比穿着那件藍色家居服走出家門的樣子,都讓我着迷。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我對這部電影的起源有兩個想法。一個是瑞克和克裡夫,一個努力奮鬥的演員和他的禦用特技演員之間的故事;另一個是莎朗·塔特、1969年的夏天和曼森家族。當這些想法互相碰撞的時候,是不是有一個靈光乍現的時刻?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剛想到克裡夫這個角色時,我很快就想到,如果他們也住在茨埃羅大道會怎樣?如果他們就住在羅曼和莎朗的隔壁呢?一旦我真的開始把它當作一個成熟的故事來思考,事情就容易多了。事實上,這是我自從有這個故事以來想到的第一件事。雖然我反複思考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但其實将它們合在一起的時間是很早的。我開始思考瑞克和克裡夫之間的關系,是因為我在一部電影的片場見到了一位年長的演員。他走過來對我說:“看,我這裡有一個人,一個特技演員。大概近十年來,他一直是我的特技演員。我并不是在打擊他,因為他真的沒什麼事可做,還記得周四要拍的那個惡作劇鏡頭嗎?他能拍。如果我們能把這個任務給他就好了。”我說:“沒問題。”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這件事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大概八九年前吧。于是,這個人走了過來,你一眼就能看出來他曾經是這個演員完美的替身,但是你也能看出,那已成為曆史。這個人并不是為我工作,而是為那個演員工作,這也很有趣。他也是個有趣的人。記得有一天我坐在片場看着對面的他們:替身演員在工作,年老的演員穿着一模一樣的戲服坐在導演的椅子上,就在他旁邊。他們隻是坐在那裡,但我敢肯定他們已經這樣閑聊了許多年。我突然意識到:這是一段有趣的關系。這是一段我從未見過被改編成劇本的關系。我想,如果我要拍攝一部有關好萊塢的電影,揭秘這種關系将會非常有趣。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這一定是你以前就讀過或知道的什麼類似的事情吧。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坦率地說,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隻想過,某個攝影師喜歡和他的攝影助理一起工作,或者某個導演無論什麼事都會找他的助理導演商量,他們一起合作了很久。我知道類似的事情,我也認為這樣的事情現在比以前少了。伯特·雷諾茲和哈爾·尼達姆,還有史蒂夫·麥昆和巴德·埃金斯,這些我都知道,但是我之前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現在看來,這似乎是值得導演開墾的沃土。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是為什麼從來沒有人這麼做過?這樣的故事實在太豐富了。他們整個關系的事實是,他們既是好朋友,也存在雇傭關系。特技演員是被雇傭的,他拿錢做所有演員應該做的事情,卻真的在冒着生命危險。而且,有人付錢讓特技演員和自己做朋友;有人付錢讓特技演員去片場,和自己聊天,幫自己解決問題,或者和自己一起對台詞。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也許還能幫助自己遠離麻煩。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沒錯。尤其是醉酒的時候,很多演員都有類似的麻煩。是以,雖然現在談論這個問題,感覺一切理所當然,但在創作影片的當時,純粹是一個靈光乍現的瞬間。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這是一段悲傷的關系:不是指克裡夫一直跟随窮困潦倒的瑞克,而是他們的旅途結束了,而好萊塢這個遊樂場一直繼續。你的作品展示了許多悲傷情緒,尤其是《危險關系》。但是你好像并不是一個悲傷的人,這種悲傷是從何而來的呢?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是的,我并不是一個悲傷的人。生活很美好。我來到好萊塢工作以後,我的生活一直很美好,是以,我真的沒有理由悲傷。其實,事情是這樣的,如果我不把莎朗放進整個故事裡,影片可能就不會這麼悲傷了。我不知道如果不把莎朗放進整個故事裡,這個故事會變成什麼樣,但是隻要把她放進來,你就知道,你離莎朗被殺的那天越來越近,即使電影在2月份停下,即使8月份不曾出現在電影中,你也知道8月份終将來臨。這本身就讓影片更加發人深省,特别是這部沒有真正故事的影片。是以,就像我說過的那樣,在做其他工作的同時,我大概花了四年時間才弄清楚瑞克和克裡夫究竟是誰。另外還用一小部分精力研究莎朗和曼森家族,其實主要是在弄清楚瑞克和克裡夫是誰。弄清楚這其中的一部分就幾乎寫了一整本有關瑞克的書了。首先,我要知道他的職業生涯,他的影視作品和每一部電視節目。我需要清楚地知道這一切。然後我不得不超越它,是以,我不會僅僅把這些一股腦塞進影片裡。有些人可能會說,我以前就是這麼做的,但我當時确實不得不超越它。我的方法就是把它們全部寫下來。我受夠了馬文的那一幕,也就是阿爾·帕西諾的那幕(1)。每當我要弄清楚瑞克在哪兒的時候,我就會重複馬文的那一幕。這些從來不會出現在影片裡,但是讓馬文問瑞克問題是了解瑞克的好方法。當我寫完這些的時候,它已經像小說一樣厚了。但它從來不會出現在影片裡,目的隻是了解瑞克。然後,我已經知道這些角色是誰了,那麼問題就變成:我想講述什麼樣的故事?現在就由我做主了。早些時候,我有一些想法,那更像埃爾默·倫納德的故事。這些人就像埃爾默·倫納德筆下的角色,隻是年代更久遠。你可以想象這就是他某本小說裡的角色。但是後來我想,我不需要什麼故事。我覺得角色本身已經足夠了。我可以拍攝瑞克的一天,拍攝克裡夫的一天,再拍點莎朗的一天,然後我隻需要在2月份跟着他們就可以了。我認為角色已經足夠鮮明,我創造的氛圍也足夠強烈。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你之前提過,無論如何,觀衆都知道8月份會發生什麼。也許這就是悲傷的來源,因為我們知道即将見到發生于好萊塢的著名謀殺案。或者至少,我們會這樣認為。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是的。這件事的病态之處在于:一旦我意識到它可能是生命的某一天,然後開始創作這個故事,我們所知曉的謀殺案就變得像一台推動劇情發展的引擎。我不清楚8月的第一天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但是一旦到了8月的第二天,似乎每一個場景都讓你離8月8日越來越近。發生于現實的謀殺案在推着我故事中的角色前進,這是病态的。我并非不知道這一點,在創作時已經意識到了。我不停地問自己:“我努力做好了嗎?如果我沒有做好,那可真的很沒品位。”通常情況下,我不介意沒品位,但是這次我很介意,我不想利用這些受害者。我認為自己沒有利用他們,但我不得不一直問自己有沒有做到這一點。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喜憂參半的結尾展現了這部影片的樂觀之處。是的,我們清楚1969年8月8日和9日之間的午夜發生的事,但是影片展現了一個充滿希望的“如果”。如果那一刻變成永恒會怎麼樣?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我其實對那個結尾在鏡頭語言中呈現沒有十足的心理準備。當我寫故事的時候,腦子裡隻有一個想法,就像是“太好了,她得救了,完成了”。但是在影片中,當我看到它們合在一起,就隻是“好吧,她得救了……”正因為那一串的省略号讓人不得不意識到,她實際上并沒有得救,事實并沒有如影片那般發展。說實話,這五年來,我在腦中構想那個鏡頭時,從未想過她最終并未得救。當拍完電影,我們不得不接受這樣遺憾的現實。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被解放的姜戈》劇照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讓我們回到你之前說的馬文的那一幕,以及你是如何寫下這些對話的。我在《被解放的姜戈》片場時,有人給了我一個劇本,裡面的素材比最終上映的版本要多得多。然後你談到了你如何把劇本當小說看待,如何将其随着劇情的發展而修改。裡面有一些你永遠不打算拍出來的素材。在那部電影裡,我記得有關于布隆希達的一整組鏡頭,還有一次奴隸拍賣的場景。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哦,是這樣的。布隆希達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我們甚至連拍都沒拍,因為素材實在是太多了。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這是為将來看劇本的讀者準備的嗎?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是的,這很有趣,有段時間我們以為會拍攝它。雖然我想不到如何拍攝一部包含這20—25分鐘的片段、同時值得在電影院一看的電影,但為了想看劇本的讀者,我會把這一段寫到劇本中。我們甚至嘗試過選角,也偶爾想過如何拍攝它,但我仍會把沒機會重見天日的東西寫進劇本,因為即使不會拍攝這些鏡頭,劇本讀起來也會顯得更好。這樣做會充實劇本,增強劇本的閱讀體驗。但緊接着,會有很多我不确定的東西出現。也許能夠拍攝到劇本中出現的某些場景,但更多的場景拍不了。我幾乎可以猜到成片的80%是什麼,但剩下的20%我猜不到。你總會覺得有很多驚喜。在《好萊塢往事》中,有幾個我打賭一定會出現在成片中的片段,但是最後并沒有,甚至對我來說是電影靈魂的片段,至少在我們拍攝時曾是,也被删掉了。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你能說說被删掉的靈魂片段是什麼嗎?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小女孩茱莉亞·巴特斯本來有更多的戲份。她後來又出現了幾次。在8月份的第三幕,旁白響起,講述了些背景,比如瑞克為什麼再也負擔不起克裡夫的薪水了,是以瑞克不得不讓克裡夫離開。湯姆·羅斯曼(2)一直在讀劇本,他打電話給我說:“嘿,昆汀,旁白說瑞克不得不讓克裡夫離開……這應當是電影中的一段。它不應該是段旁白,它應當被表演出來。”信不信由你,隻要電影拍完,湯姆·羅斯曼就會讓我加拍場景。他說:“我覺得你應該把這段寫出來,讓它成為兩人之間的一段對手戲。”是以,我就這麼做了。在拍攝前一天,我記得自己甚至隻給了布拉德·皮特和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一份手寫腳本,是以,他們隻有手寫腳本,都沒有列印稿。但是他們在讀完之後說道:“好的,讓我們開始吧,開始拍這段吧。”我們倉促地拍了出來,他們或許認為這一段并不會出現在成片中,但是這一段特别好,至關重要。這是一段令人心碎的過程。寫下一些真的喜歡卻幾乎永遠不會拍出來的東西有點自虐,也令人心碎。但與此同時,能夠拍攝其中一部分都會感覺很幸運,能讓它脫離我們的素材去拍攝它。我的電影有着充斥大量素材的特質,電影制作的部分工作就是篩選這些素材。是以,我不會僅僅寫一部普通的劇本,然後拍攝它,拍完全部劇本就意味着大功告成。我的每一部影片都可以看成是一部小說的改編。順便一提,人們把劇本當做拍攝的藍圖是有原因的。雖然我總拿這開玩笑,但他們這樣做的理由很充分,而且大多數人都這麼做。他們不像我這麼荒唐。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八惡人》劇照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抛開戛納國際電影節上展映的《好萊塢往事》,我還是很好奇你會在其他場合如何處理這部電影的素材。《八惡人》在網飛(Netflix)公司以迷你劇的形式上線的例子讓我想到,有一天你會不會再現《好萊塢往事》中删去的精華。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對我來說,網飛公司上線的那版《八惡人》和之前的版本并無不同。《八惡人》是一部冗長的電影,而且在我看來,它更像是一出戲劇。雖然我已經很久沒去過劇院了,但我知道那裡的戲劇至少持續三個小時。這也是真正的戲劇的标準。是以,我理所當然地認為這部電影是一出戲劇,尤其是我在影片中還加入了幕間休息。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但這是一種類型的轉變。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這是一種類型的轉變。是以,我必須微調既有章節以符合新的迷你劇類型,但在某種程度上,它們其實已經有和迷你劇相符的章節了。《八惡人》上線的機遇,就是網飛公司給了我這個選擇。對于《好萊塢往事》也是一樣的,如果有人給我提供這種機會,也願意出資,我又有全部素材,我能做到,那麼如果我喜歡做,我就會做。我認為以這種方式來看這部影片是很有趣的。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你最近拍的所有電影都是大制作影片。是什麼讓你保持專注的?是什麼使你在制作和發行這麼大規模的電影的過程中一直保持熱情?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執導一些枯燥無味的劇情片,或者一些極簡主義的作品,對我來說可能沒那麼有吸引力。我認為我的大部分作品都非常非常有趣,伴随着歡聲笑語。有時我會把它們稱為喜劇,有時我不會,但即使它們不是喜劇,引發的笑聲也和同年度上映的任何一部喜劇一樣多,甚至更多。寫作劇本的過程中我一直都會聽到笑聲,拍攝的過程是這樣,剪輯的過程是這樣,聽到觀衆的反應的時候更是這樣。觀衆不隻是目光呆滞地坐在那裡。我常常坐在電影院測試觀衆的反應,看着他們因為這句或那句對白而低聲輕笑。先是笑,然後當克裡夫前往史帕恩農莊的時候感到緊張。之後,電影院突然十分安靜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吧?這就是回報,這就是獎賞。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似乎在事業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後,拍攝新電影就變得容易了。不用像之前那樣費很大力氣了。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我的确感覺,相比20世紀90年代我初出茅廬的時候,我現在做同樣的事情,會變得有些膩煩了。然而,制作電影的愉悅和樂趣,還有看到這麼多可以做其他事情的人們偏偏花錢在銀幕上看我的電影……同樣十分令人興奮。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你在獨立電影處于繁榮時期的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拍電影。對初出茅廬的人來說,那是一個富饒或許也更加樂觀的時代。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是的,我一直都在想,我如果要進軍電影界,一定會進軍獨立電影界,但我要在90年代正統獨立電影出現之前的80年代末突入。80年代末,每年都有三四部獨立電影殺出重圍,名聲大噪。即使影片隻在聖·莫妮卡的某家萊姆勒影院上映了一兩周,在《洛杉矶時報》上刊登了一則小廣告,在《紐約時報》《洛杉矶時報》《洛杉矶周報》上發表了相關影評,就已經足夠了。當我們1992年參加聖丹斯國際電影節的時候,我們誰都沒預料到,許多在電影節首映的電影,将會成為整個獨立電影運動興起的先驅。我們拍的大部分電影将在第二年上映,甚至在聖丹斯國際電影節上被拒絕的電影,比如《萬有引力定律》也最終上映了。伴随着當時另類音樂的興起,獨立電影也将随之興起,它們成為了忠實拍檔。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你如何看待目前的電影環境呢?你是一個用膠片拍電影的人。我甚至想不到,如今一位新人導演,如何能籌集足夠的資金拍一部35毫米的影片,并把它搬上銀幕。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嗯,有些人是這樣的。拍攝數字電影成本更低是個謬誤。你會在許多地方花錢,是以你能為買膠片拍膠片電影花錢。我認為悲哀的是,現在許多電影制作者并不在乎使用膠片。數字化的電影會讓他們很開心,因為這樣一來,不僅攝影師可以掌握鏡頭,他們也能掌握了。用手機和小膠片拍攝的鏡頭制作數字電影(注:制作數字電影的其中一種方式是,把膠片攝影機拍攝的畫面數字化),他們是最舒服的。他們拍攝膠片電影的時候可能會擔心:“我們如何拍出優質的畫面?如果光線不足,情況會變糟嗎?”我們對此都有類似的擔心,但我們不得不硬着頭皮去拍。昔日的獨立電影市場已經不複存在。90年代的繁榮一去不返,它甚至不如我之前描述的80年代末時的那般,那時也許你的電影隻能上映一兩周,但它起碼還有個立足點,它在報紙上永遠有一塊地盤,它能在洛斯費利斯第二影院或者音樂廳影院甚至在洛杉矶比弗利中心的某個微型影院上映。我看過的很多電影僅僅在第六電影院或者比弗利中心的某個地方上映過。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你甚至不能在比弗利中心放映電影了,因為那個影院已經不複存在了。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是的,但就是那個影院曾經上映了電影;曾刊登在報紙上的那則廣告,它就是我的一小塊地盤。你看到了小海報、小标題,這就像是在說“我就在這裡!”但是現在,報紙上的一則廣告什麼都不是。現在,電影輕易就會被掩蓋在大千世界中。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仍有人制作那些無法上映的電影。每周五當你閱讀《洛杉矶時報》時,你會看到一部新的大型喜劇片,或者,如果把電影評論也算在内的話,會看到占據整個頭版的另外兩部影片,然後你在看到電視節目單之前翻頁,又看到了七八部我從沒聽過的電影的短評。有時主演還是個名人。我從沒聽過這些影片,沒有相關廣告,我也不知道這些影片是從哪裡來的。這些是什麼電影?它們将前往何處?我甚至早在七八年前就有這種感覺。那時,我是聖丹斯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是以看了所有在電影節上放映的影片。我看了《冰凍之河》,因為它獲獎了;看了《沙囊》,這部電影也獲了什麼獎,它最終在影院上映了。還放映了一部影片,但是我現在記不住名字了。那部電影的故事發生于90年代,本·金斯利飾演的角色是一位抽大麻的心理醫生。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哦,是電影《古怪因子》。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對,是《古怪因子》。當時放映了這部,還有其他一些影片。在90年代的時候,參展聖丹斯國際電影節是個了不起的事,它像一座聖杯。七八年前,我擔任評委時,在美國首屈一指的獨立電影節,也就是聖丹斯國際電影節上,我們看完了所有影片。影片中有像薇諾娜·瑞德和保羅·吉亞瑪提這樣的著名人物,之後我就再也沒聽說過這些電影了。甚至在有線電視上都沒有。我想,好吧,也許它們将上映于娛樂時間電視網的第4頻道,但結果卻是,我再也沒有看到過它們。它們從未在影院上映,它們僅僅從字面上實作了90年代獨立電影的目标,即表達導演的個人思想而不是追求票房上的成功。它們就這麼消失了。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希望電影進入院線,而不是僅僅出現在流媒體視訊平台然後消失,這是一種落伍的想法嗎?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流媒體視訊平台是一回事,但是我所說的那些電影,我也不認為它們能出現在流媒體視訊平台上。當你閱讀這些短評時會發現,好像影評人都對它們相當不屑,但其實它們會講述很有趣的故事,或者呈現一種有趣的電影類型。你可能會想,也許這些影評人不喜歡它,但它聽上去是個很酷的電影。或許這周我不會在聖加布裡埃爾看到它,但是當它在有線電視上映的時候,我會去看。但是我再也沒看到它在有線電視播放,在有線電視播放的是在影院上映的電影。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落水狗》劇照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假如一切重新來過,29歲的昆汀·塔倫蒂諾明天憑借電影《落水狗》開始他的事業,你覺得這部電影會大獲成功嗎?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我曾反複想過這個問題。我認為影片本身很好,但我覺得它成功的關鍵在于蒂姆·羅斯和邁克爾·馬德森。如果我現在有如此才華橫溢的演員,我覺得它會大獲成功。我能預見到《落水狗》會被某家小型電影制作公司之類的看中。我對此持樂觀态度。但我也想過,當時存在的市場,那個為我提供平台、張開羽翼庇護我去創作電影的市場已經不複存在了。《落水狗》盡可能效仿了電影《血迷宮》,當時我特别希望《落水狗》像《血迷宮》一樣脫穎而出,大獲成功,這是我的出發點。我不知道我能不能獲得類似于《血迷宮》那樣的影評,但我記得那則影訊,還記得我驅車前往比弗利中心去觀看它。這是一部獨立電影,但它同時是一部類型電影,它有拍攝此類電影的獨特方式。這就是我想效仿的,也就是科恩兄弟在《血迷宮》中運用的創作手法。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好萊塢往事》的上映引發了成千上萬的熱議,但許多似乎都漫不經心地忽略了你(在電影中)呈現的語境。但它也是當年的電影大事件。看到這部電影在一個充斥着超級英雄電影和系列電影的世界裡成為一種現象很令人欣慰吧?

《當代電影》丨昆汀·塔倫蒂諾論《好萊塢往事》

感覺棒極了。我認為我們很多電影制作人都面臨着靈魂的黑夜,冒着電影默默無聞的風險。我清楚,很多電影制作人都是如此,我們與電影早已合二為一,并且這種狀态持續了很久。我不清楚15年後将會是什麼樣,但我不認為我們會堅持下去。更重要的是,當我們不再堅持,電影就變成了純粹為人們提供其想看的東西的平台。如此一來,電影還有影響力嗎?它重要嗎?它是日常交流的一部分嗎?電影曾是時代寵兒,也是我的全部。一部電影會很受歡迎,成為熱點,被輿論熱議,它構成一種對話。一些電影在影院上映時,影評人并沒有很好地了解它們,它們在票房上也不怎麼成功。但是五年後,當電影在有線電視或者其他任何地方上線後,電影也許仍能大獲成功,因為所有人都看過它們,也在談論它們。它們成了社會的一部分。是以,電影是否還有影響是個大問題,人們在出版物上、咖啡店裡還有播客上熱烈探讨這個問題。這一切都令人沮喪,但是你在創作電影的時候并不沮喪,因為一切都表明,你自身就是讨論的一部分。不可否認的是,《好萊塢往事》在影院上映的一個月内,每個人都在談論它。它在日常交流之中。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意識到,許多随着電影出現的負面評論其實令人愉悅。我之前并不這麼認為,我也會是以十分氣憤。但是現在,盡管我還是認為其中的很多觀點在很多方面偏激得不可思議,但它們并不能傷害我。它們恰恰幫助了我。它們讓輿論充滿活力、為電影創造了争議。坦率地說,或許争議比對話更重要。如果想要引起争議,就必須有人當反方。或許我認為他們很可惡,或認為一些影評人偏激至極,但是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幫助我,因為這部電影值得争論。對我而言,閱讀有關這部電影的所有影評都不算痛苦。因為對我來說,它們中的一些觀點是很有趣的,值得被拿出來讨論。一部分觀點本身就說明了一切,它們的偏激昭然若揭,就這樣赤裸裸地暴露了出來。

郭毅,重慶大學新聞學院講師

*本文翻譯自美國電子雜志《美國好萊塢新聞前線》(Deadline)2019年12月18日刊發的對昆汀·塔倫蒂諾的專訪,略有删節。

(1)譯注 :阿爾·帕西諾飾演瑞克的經紀人馬文。

(2)譯注 :索尼影業主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