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後蘇聯老兵過得如何?社會榮譽極高,但生活卻難以保障

作者:非正常曆史研究室

1946年,蘇聯的一位退伍老兵因實在過不下去,給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什維爾尼克寫了一封信。

在信裡,這位老兵不斷抱怨自己退位後過得不如意的生活,自己和家人都沒地方居住,隻能露營忍受饑寒,即便去民兵站或者執行委員會也得不到解決,希望蘇聯可以解決他的生活問題。

這麼一看,曾經在衛國戰争裡抛頭顱、灑熱血的蘇聯老兵們,在戰後居然連房子沒有,可見蘇聯對老兵們是多麼的苛待。

至于這位寫信的老兵,問題解決了嗎?似乎沒解決,因為蘇聯上層也沒法解決,畢竟這不是一個蘇聯老兵的問題,而是大部分蘇聯老兵的問題。

畢竟衛國戰争前,蘇聯并不是一個富裕的國家,而在幾年的蘇德戰争裡,蘇聯遭受了極大的破壞,前前後後有2000個城鎮、70000座村莊、600萬棟房子慘遭摧毀。

二戰後蘇聯老兵過得如何?社會榮譽極高,但生活卻難以保障

戰後滿目瘡痍的蘇聯

哪怕有些地區沒有遭受戰火波及,但居住條件依舊很差勁,無數人擠在破敗的房子裡生活,無法滿足生活的基礎設施和惡劣的衛生條件。

這還是算好的了,畢竟有房子居住,而還有數百萬的蘇聯人卻連個像樣的房子都沒有,要麼住在帳篷裡,要麼住在走廊甚至是其他的房間角落。

二戰後蘇聯老兵過得如何?社會榮譽極高,但生活卻難以保障

德軍縱火燒房

當然,除了最要緊的住房之外,蘇聯其他方面也損失慘重。

在工業上,蘇聯有65000家企業慘遭破壞,戰後蘇聯的棉紡織産量隻有戰前的40%、皮鞋産量隻有戰前的30%、砂糖産量隻有戰前的20%。

在農業上,農用機械少了40%、馬匹數量減少了50%、牛的數量減少了20%、豬的數量減少了65%、能夠播種的土地隻有3700萬公頃、肉類産量降低45%,整個農業産量隻有戰前的60%。

二戰後蘇聯老兵過得如何?社會榮譽極高,但生活卻難以保障

能帶走就帶走,帶不走就毀掉

是以,這位老兵訴苦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剛剛脫離戰争,百廢待興,哪怕蘇聯勝利了,但如此大的損失,蘇聯是沒辦法憑空變出來的,隻能等戰後恢複了,也是以,對于蘇聯老兵的一些承諾,真的沒法解決。

那是不是意味着蘇聯真的苛待蘇聯老兵呢?恰恰相反,蘇聯其實挺重視的。

早在蘇俄時期,列甯就注重給傷亡軍屬提供撫恤金,而後的蘇聯也延續了這一政策,除了撫恤金以外,還會要求當地給予力所能及的實際幫助,讓他們優先為蘇軍傷殘人員提供工作。

至于身體健康的蘇聯老兵,雖然沒有這些特殊的幫助,但也會成為行政崗位的熱門選擇對象。

1939年9月1日,蘇聯頒布了一個新的法律《普遍兵役法》,即免除了入伍的蘇聯紅軍的津貼稅,其家人可以免費使用郵政通信等設施,如果在部隊傷亡,家人和本人可以獲得傷殘撫恤金。

可以說,對于退伍老兵和撫恤金相關的安排,蘇聯早就開始制定了。

最初的安排

而衛國戰争後,蘇聯打算按照制度對退伍老兵們進行安排,按照最初的設想,蘇聯老兵返鄉的時候,會免費乘坐列車,且列車會提供免費的事務,到達家鄉後,退伍老兵們會受到像節日一樣的歡迎儀式,而且每一個退伍老兵獲得一套精緻的制服、一雙鞋,然後根據退役之前的軍銜和服役年限發放一次性的補助。

二戰後蘇聯老兵過得如何?社會榮譽極高,但生活卻難以保障

休息的蘇聯女兵

而當地則需要為退伍老兵提供住房和取暖的燃料,同時安排他們的工作,如果老兵的家鄉曾經被德國占領,則修理或者重建住房的時候,可以免費提供木材和工作上的貸款。

另外,如果退伍老兵曾經在戰争時期獲得勳章,每一枚勳章都可以在每個月領取一份津貼,且可以乘坐交通工具等等。

隻不過由于戰争帶來的創傷實在太大了,在初期困難的情況下,之前給退伍的蘇聯老兵承諾一開始隻能兌現給少數人,設想和匮乏的物質條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自然引起了大量蘇聯退伍老兵的不滿。

但蘇聯也沒辦法,畢竟真的沒有足夠的财力和物力去保證每一個蘇聯老兵都能獲得相應的待遇,隻能在宣傳上給予足夠的尊重,他們被譽為“蘇聯最可敬的人”,理應受到全蘇聯的尊敬。

二戰後蘇聯老兵過得如何?社會榮譽極高,但生活卻難以保障

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

因而從他們回到家鄉開始的那一天,就受到當地人的熱忱歡迎,當地報紙也連篇累牍的報道他們,如此高的社會地位,引起不少人動了歪心思,即冒充退位老兵以擷取利益。

1945年,一位叫雷巴爾琴科的人因貪圖退伍老兵的福利,僞造了檔案,聲稱自己是退伍老兵,而後穿着蘇軍衣服在在伊爾庫茨克州各地晃悠,不斷講述自己在戰争時期的“功績”,也是以獲得了不少物質上的援助,随後被人揭露。

而後一位叫魏斯曼的人也看中了這條“賽道”,他原本是職業小偷,趁着戰争,在1944年從古拉格越獄,但沒想到卻失去了雙腿和一隻手,眼看就要餓死,他靈機一動,選擇僞造自己退伍老兵的身份。

除了僞造身份,還僞造了七枚勳章和三枚獎章,如此驚人的“戰績”加上傷殘,他不斷宣揚自己,一下子就獲得了不少人的關注,一些人認為他是“英雄”,不斷給他援助。

截止到1947年被捕,他靠僞造老兵身份獲得了上萬盧布的獎勵和大量的物資。

從這個方面也可以看出,蘇聯雖然沒法保證每個退伍老兵都能過上優質的生活,但會給予他們最高的社會待遇。

雖然依舊有不少蘇聯老兵寫信求助,但較高的社會地位依舊給了他們不少便利。

二戰後蘇聯老兵過得如何?社會榮譽極高,但生活卻難以保障

1946年11月1日,蘇聯退伍老兵安置情況

如在求學期間,一位退伍老兵因有獎章绶帶,直接可以免除嚴格的學術測試而進入大學學習等等,因而在這種普遍的善意下,蘇聯老兵還是熬過了初期最為困難的時候。

1946年蘇聯退伍老兵安置情況

退伍複員老兵總人數:751萬7937人;

安置到城鎮的老兵人數:248萬7154人;

在城市内工作的老兵數量:221萬5834人;

進入學校學習人數:77122人;

無工作的老兵:19萬4198人;

從這裡可以看出,大部分退伍老兵還是妥善得到安置的。

而受到傷殘的退伍老兵,獲得社會地位更高,但同樣受制于物質條件,他們能夠獲得的待遇隻比普通退伍老兵好一點點。

二戰後蘇聯老兵過得如何?社會榮譽極高,但生活卻難以保障

傷殘軍人的撫恤金情況

在1946年,隻有3%的傷殘者可以獲得每月300盧布的撫恤金,另有77%的人領取了每月150盧布的撫恤金,當然如果傷殘程度較低,每個月可能隻有90盧布。

而當時,莫斯科的每個月勞工的月薪為79盧布,如果有一個孩子則是116盧布,而且這些領取撫恤金的傷殘老兵隻能用來支付配給卡上的食品費用,很顯然,平均150盧布每月的生活費隻能勉強滿足溫飽。

除此之外,優先需要給他們安排的住所卻遲遲未能順利完工,導緻很多戰争時期緻殘的退伍老兵在沒有工作能力的情況下,隻能被迫走上乞讨或者流浪的道路,甚至一些人還走上了犯罪道路,很顯然,這是他們沒辦法的無奈之舉。

當然,這麼幹的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因戰争緻殘的退伍老兵在戰後較高的社會榮譽地位下,還是重新了融入了新的生活。

比如季娜伊達·馬爾琴科,她是衛國戰争時期的一位前線護士,在戰争期間,先後挽救了123名蘇軍的士兵,并以此獲得蘇聯紅星勳章。

但在1943年,卻在庫爾斯克會戰中遭受敵軍炮火打擊,失去了右臂和左手以及下肢,成為一名殘疾者。

二戰後蘇聯老兵過得如何?社會榮譽極高,但生活卻難以保障

戰争時期的季娜伊達·馬爾琴科

戰後她被授予“蘇聯英雄”的稱号以及南丁格爾獎章,在戰後獲得了極大的榮譽,而她則積極融入戰後的生活,雖然沒有了雙手,但卻成為一名出色的廣播員。

二戰後蘇聯老兵過得如何?社會榮譽極高,但生活卻難以保障

季娜伊達·馬爾琴科

而愛德華·阿薩多夫也是如此,他在1944年的一場戰役中,被炮彈碎片擊中了臉,幾乎失去了所有的視力,以至于下半生都得靠着墨鏡和面罩生活。

二戰後蘇聯老兵過得如何?社會榮譽極高,但生活卻難以保障

但在戰後,卻成為一名出色的詩人,他的代表作就是《我可以長久地将你等待》,也是很多人最愛的俄文詩之一。

當然大部分緻殘的退伍老兵還是從事的普通工作。

1946年11月1日,領取撫恤金的傷殘者就業情況

二戰後蘇聯老兵過得如何?社會榮譽極高,但生活卻難以保障

1946年領取撫恤金的傷殘老兵就業圖示

在工廠裡:36萬5836人;

在合作社裡:23153人;

在家待業:2193人;

務農:115萬9840人;

其他工作:61萬1327人;

從這裡可以看出,大部分戰争時期的緻殘老兵都在努力融入新社會而工作,在家待業的人數僅有0.1%左右,除了社會地位較高之外,其餘和蘇聯普通人沒什麼兩樣。

而蘇聯退伍老兵和廣大蘇聯人能有良好的居住條件是什麼時候呢?這得等到赫魯曉夫時期。

赫魯曉夫上台後,摒棄了原先緩慢地修建方式,采用了預制闆結構,建造者最快五天可以建造一座樓,這就是聞名後世的“赫魯曉夫樓”。

二戰後蘇聯老兵過得如何?社會榮譽極高,但生活卻難以保障

赫魯曉夫樓

雖然樣子千篇一律,但至少滿足了大家住房的需求,而蘇聯退伍的老兵則會優先居住進去,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蘇聯才在一定成都上實作了當初對退伍老兵們的承諾。

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願意在戰後苛待蘇聯老兵的,畢竟是他們趕走了侵略者,守衛了國土和群眾,他們也理應受到優厚的待遇,唯有這樣,才不能不辜負他們的熱忱之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