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姚福興先生小說《風雨人生路》連載:第六章 探 索(1)

作者:中國陰山作家宣傳平台
姚福興先生小說《風雨人生路》連載:第六章 探 索(1)

半空中的電閃雷鳴 ,将熟睡中的姚一 民驚醒 。他從床上爬起來 ,拉開窗 簾的一角向外看 ,烏黑的夜空中白茫茫的 ,什麼也看不見 。他拉開一扇窗戶, 疾風暴雨迎面撲來 ,豆大的雨點打到玻璃上 ,打到他臉上 。關上窗戶 ,拿起 擱在床頭的手表看了一下 ,指針指在四點上 。他心裡想 ,夜裡一點多鐘 ,他 檢查完垃圾場的填埋垃圾情況 ,剛回家才三個小時 ,怎麼這麼大的雨就來了。 老天爺的臉 ,真是說變就變啊 。他急忙穿上衣服走到桌子前 ,拿起電話給局 裡防洪辦撥動了電話。

電話接通後 ,話筒中傳來值班員的聲音:“ 喂 , 哪位?” 當姚一 民說出自 己的姓名後 , 電話那頭立刻傳來值班員清脆的聲音:“是局長呀 ,你還沒睡? 有什麼事兒?”

姚一 民吩咐他立刻派值班車到家裡接他 ,并安頓他讓司機直接把車開到 巷子口等他 。他馬上就要出去等車 。打完電話後 ,他穿上雨衣雨靴 ,悄悄地 拉開門 ,正準備走出去 , 背後 卻 傳 來 妻 子 的 聲 音:“ 這 麼 大 的 雨 , 又 要 出 去呀?”

姚一 民說 :“我馬上得到街上去看看 。這麼大的雨 ,恐怕街上的水也小不 了 。你睡吧。”

姚妻說 :“我看你今晚又回不來了吧? 我把門從裡面鎖上了啊。”

姚一 民說 :“好的 ,記得明天你送孩子們去上學 ,把雨具都帶上。”

說罷 ,姚一 民出了家門 ,徑直往巷口走去。

白茫茫的雨簾中 ,道路上的積水已經有半尺多高 ,不時翻起小浪花接合 着天上掉下的豆大的雨點 。防洪值班車閃亮的燈光照在地面上 , 隻見街面上的水流不時漂過瓜皮 、塑膠袋等雜物。

姚一 民上了車 ,吩咐司機往工業北路方向開去 。車行至東門大街和工業 北路的交彙處 ,隻見一群黑影在一個店鋪的屋檐下聚擁在一起 。姚一 民吩咐 車停下 。他下了車向這群人走去 。人群中一個年輕的女子喊道:“ 局長來了。 這麼大雨跑出來幹甚?”

姚一 民一看 ,原來是這一路段掃街班長大鳳 。隻見她全身已經濕透 ,而 臉上仍在不停地往下淌雨水。

大鳳說 :“ 剛剛掃到這 ,快掃完了雨就來啦 。沒辦法 ,雨太大了 。從隊裡 出來時 ,天還好好的 ,大家誰也沒帶雨具 ,衣服都濕透了 。現在我正給他們 布置趕快分開路段檢查一下路段上的排水口 ,有沒有堵得雜物 。如果雨停了, 明天還得早上早出班 ,趁濕鏟‘ 雨沖沙 ’。”

姚一 民聽他這麼一說 ,心中頓時放下心來 。 自己所要想說的 ,她都安排 了 。看着他們個個像剛從海中爬出來一樣 ,不但渾身濕透 ,而且衣着單薄瑟 瑟發抖 。心中一 陣感動 ,也不再說什麼 。隻說了一下大家辛苦啦 ,就驅車直 往清運隊駛去。

姚一 民到這個局工作已經三年過去了 。他深了解自己所管理的環境衛生 工作的複雜性 ,也深了解自己所管理的環衛勞工默默奉獻的可貴精神。

車子駛進清運站的大門時 ,清運站的會議室燈火通明 。他踏進會議室的 一刹那 ,看到車隊的司機和裝卸工們 ,衣服都濕透了 ,頭發都是濕漉漉的。 他們有的在喝水 ,有的在抽煙 。所不同的是裝卸工手中的大鍬 ,依然在每一 個裝卸工身旁立着 ,似乎在等待什麼?

一會兒 ,身體壯實的全隊長和排程員陳玉剛進來啦 ,見姚一 民坐在會議 室的椅子上 ,馬上一愣 ,知道局長剛從道路上回來想聽聽他們明天鏟運“ 雨 沖沙 ” 的安排 。全隊長祖籍是山西人 ,前輩也是“ 走西口 ” 來鹿塬的農民, 多年來他的口音随父母一點也沒變 。他向姚一 民簡要地說了緊急開會的内容。

原來按一般“ 三清 ”工作的規律 ,是清運站一點出車拉垃圾 ,把全區近 二千五百多個垃圾點 ,特别北梁一帶的垃圾基本拉完後 ,兩點半清掃隊開始 清掃全城區十八條主要幹道的道路 。這樣就把垃圾車駛過的道路上抛灑下的 垃圾也一并清掃幹淨 。而廁所清掏除機械吸糞車白天運作以外 ,一般民居旱 廁 ,尤其是北梁一帶大大小小一千餘座旱廁也要在清晨職工上班前結束清掏。

今天在暴雨來之前 ,正好垃圾點上垃圾剛清運完 。隊上司看到這場來勢 兇猛的暴雨 ,勢必要在道路上沖刷積存大量的“ 雨沖沙”。隊上司研究後決定讓所有當晚拉運任務完成的司機和裝卸工不回家 ,集中留在會議室 ,布置明 天鏟運“ 雨沖沙 ” 的任務。

姚一 民聽罷全隊長的簡單彙報後說 :“你們的會盡量短些 ,讓勞工多休息 一會兒 。明天雨一停立即出動 。你們安排吧。”

姚一 民從會議室出來 ,看到修理工廠中的房間孫主任在大聲地吆喝着 ,招呼修理 工給幾輛車換水箱和修補輪胎 。修理工廠中的房間的勞工們揮汗如雨 , 緊張地為明天 就要啟動的大小裝載機和鏟車做維護檢修 。孫主任見姚一 民過來 ,連忙說: “ 沒問題 , 明天各隊的車輛一定耽誤不了鏟運‘ 雨沖沙 ’的任務。”

“ 雨沖沙 ”這個名詞 ,恐怕在全國從事環衛工作的人也極少知道這個名 詞 ,這是因為鹿塬老城區的地形所緻 。博托城區是 N 自治區鹿塬的一個老城 區 。在這裡流傳着一句話 :鹿塬的根在博托 ,博托的根在北梁 。所謂梁就是 鹿塬人稱兩個低窪地挾一高凸之處 。博托老城區的地勢是北高南低 。北梁人 稱四溝七梁一面坡( 即後水溝 、瓦窯溝 、榆樹溝 、西腦包後溝 , 四店兒梁、 東 、西營盤梁 、大仙廟梁 、寺梁 、召梁 、官井梁 、黃土渠)。從空中俯視看北 梁一帶 :溝壑交錯 ,溝梁于西南方向順勢陳列 ,錯落相間 。隻不過黃土渠一 帶順南北起坡 ,頗有點黃土高原的味道 。在此居住的房屋建築都在梁上或依 坡半坡而建 。 以寺梁東回族聚居區為例 ,這裡最早為蒙古族巴家的 “ 戶口 地”,從山西“ 走西口 ” 的人在此居住 ,租種巴氏蒙古族“ 戶口地 ” 為生。 是以有鹿塬老人講鹿塬最早居住的是蒙古族人 。有了人家後 ,從清康 、乾開 始陸續的有來自甯夏 、甘肅 、河北等地的回族逐漸聚居 ,形成以清真大寺為 核心的居住區 。其後 ,貧富不一 的蒙 、漢 、 回 、滿等各民族或行商至此 ,或 “ 走西口 ”落腳 ,逐漸建起了各具民族特色的居所 。其中以山西風格的房屋居 多 。如像“ 走西口 ”發家創業的商賈大家喬 、曹 、常諸家 ,也有鹿塬攘鄰的 公旗王爺和官家大院 ,一般都是高牆深宅 。這種房磚瓦結構 ,滿面門窗 ,雕 梁畫棟 。門洞上方有磚雕“ 書香瑞霭 ” 或“ 福壽滿堂 ” 等字銘 ,寓意此宅是 讀書富貴人家 。有的門洞兩旁或院廊廊柱 ,還有磚刻或木雕楹聯 。此住宅建 造時也适應鹿塬匪多 、風沙大 、寒冷的特點 ,加入了防風 、防寒 、防水 、防 匪的功能 。但北梁大多數貧困人家的房屋則是依坡而建的土房 ,密密匝匝, 而且每年都還要用泥和草桔攪拌後抹房頂 。特别在此居住有以養牲畜為生的 祖居戶 ,除了住房外 ,還有大片圈地 ,裡面駱駝 、牛 、馬 、羊應有盡有。

随着鹿塬工商業日益興起 ,特别是在 1925 年以後 ,喬家 、曹家 、殷家、 姚家在鹿塬坐商買賣的興旺和影響 ,加之馮玉祥創辦新文化教育的日益發展, 引進了段繩武等天津 、北京 、河北 、河南 、上海等地行商的大筆投資 ,帶來了現代文明經商氣息和經營理念 ,使鹿塬的經濟文化進入一個飛快發展的時 期 ,有了富三元 、川行店 、東西前街等著名的商業街區。

新中國成立以後 ,鹿塬這個北方的商業重鎮迎來了新生 ,修建了東 、西 環城路 、西腦包大街 , 向南又新修拓寬了南門外大街 ,南北工業路 ,使博托 區的交通形成了二縱四橫的交通網絡 。但城區的排水仍然是整個城市建設和 發展的“ 瓶頸”。“雨沖沙 ”就是曆屆政府環境衛生工作最頭庝的問題之一。

因為北梁的排洪靠溝 ,如果是小雨雨過地皮濕還問題不大 ,但如遇到暴 雨平地起水 ,那就糟了 。博托區北高南窪 ,這就是為什麼當初不管是來鹿塬 經商的 、種地的 、行醫讨飯的都要據鹿塬地勢北高南低的特征 ,住房都要建 在坡梁上 。暴雨一下 ,梁上的垃圾雜物 ,房頂上的泥草 ,牲畜的糞便 ,廁所 的人糞尿 … …從七梁四溝一瀉而下 ,從太平官巷 、瓦窯溝 、官井梁大街 、九 長城巷 、西腦包後街幾條街巷一湧而出 ,經解放路 、勝利路 、西門大街彙集 形成一股洪流 , 向工業路 、和平路 、環城路 、西腦包大街奔來 。水過之處, 果皮 、草木等各式各樣的雜物通通留在道路上 , 目不忍睹 。特别是水流在城 區幹道上逐漸水勢降速平緩 ,流淌下的泥沙留在馬路的兩側 ,形成了一丘一 丘的一層“ 水沖沙”。

姚一 民回到局裡 ,見防洪辦的值班主任張亮正在給水庫打電話 。姚一 民 從他們的談話中 ,知道水庫的庫容量還在安全線以下 。他吩咐張主任親自去 水庫一趟 ,掌握汛情一手材料 。等張主任等人乘車去往水庫後 ,姚一 民回到 辦公室和衣躺下。

暴雨終于在清晨停了 。姚一 民從辦公室出來 ,見辦公室的王主任正從倉 庫往外扛鍬鎬等工具 。車庫門前 ,黨委的甄書記正在按城管科提供的“ 水沖 沙 ”集中的地點給機關幹部配置設定任務 。他看了看手表 ,還不到上班時間 。但 機關的同志們都是按崗位責任制的要求 ,凡遇大的暴雨 、暴雪天氣和重大衛 生檢查的時候 ,必須提前到機關 ,按自己聯絡的機關和地方去參加勞動 ,并 督促責任機關完成清理“ 雨沖沙 ” 和積雪的任務。

甄書記是一個精幹的女同志 。見姚一 民從辦公室出來 ,對他說:“ 剛才看 到你在辦公室睡得很沉 ,估計你也睡得很晚 ,沒叫你 。我和王主任商量了一 下 ,準備讓幹部馬上到自己的聯系點 。你看還有什麼要說的?”

姚一 民說 :“挺好挺好 。我準備到街上看看 ,看一下‘ 雨沖沙 ’任務量的 大小得弄幾天 ,好心中有數。”

清晨的博托區 ,大雨過後街道已是一片狼藉 。幹道上除了大大小小的沙堆外 ,垃圾随處可見 ,臭氣熏天 。當他到了東門大街拐向工業路的五金公司 門口 ,看到清運隊的裝載機已開始把十字路口的“ 雨沖沙 ” 往清運車輛上裝。 在裝載機的轟鳴聲中 ,旁邊的裝卸工和清掃隊的勞工們順着鏟頭的方向從四 面用鍬把沙子鏟堆在鏟頭前 ,形成大堆堆起來 ,便于裝載機鏟起運走 。姚一 民看到司機小賀 ,滿臉倦容地指揮裝載機往清運車輛中倒沙土和雜物。

姚一 民知道小賀和大鳳是新婚夫婦 ,他倆都是局團委委員 。小賀由于在 工作中的優異表現 ,在上個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并被評為“ 五四獎 章 ”獲得者 。他們夫妻都是環衛戰線上的優秀青年 。他們在工作中相識 ,在 勞動中相愛。

勞工中還流傳着一則故事 。小賀是清運隊的司機 ,每天清運垃圾都是淩 晨回家 。往往小賀回來 ,大鳳剛出去清掃道路 。大鳳又是班長 , 出得早回得 遲 ,是以有時回來小賀正睡得香 。大鳳又是個個性火爆 、生性活潑的人 , 時 常開小賀的玩笑 。有一天大鳳回來見小賀睡得香 ,心裡有事想叫醒他 ,可怎 麼也叫不醒 。大鳳就喊了一聲:“ 全隊長電話!” 小賀“ 噌 ” 的一下坐起來, 睜開迷迷糊糊的眼睛說:“是不是出車?” 結果把大鳳笑的是前倒後仰 。小賀 一看大鳳開玩笑 ,就又倒頭睡下 。當大鳳笑完再看小賀時 ,他已經打上呼噜, 咋也叫不起來了。

姚一 民叫過大鳳來說:“ 我說咋也認不出你來了 ,從後背影看 ,像你。” 原來這些女清潔工今天都是用頭紗蒙着頭 ,外表根本看不出誰來 。順着大鳳 的指點 ,姚一 民看到清掃工們有的在用鐵鍬鏟沙子 ,有的推小車在清理果皮 箱和道上的雜物 ,還有的在清理排水口内的東西 。這些排水口本來都有鐵篦 子 ,可是總有些家夥把上面的鐵篦子撬走賣錢 。雨水一來 , 因為沒鐵篦子, 雜物等順着排水口進入沉澱井 。隻見一個個戴着頭紗的女清潔工把手伸入排 水孔内 ,一把一把地往外掏樹枝 … …姚一 民的眼睛濕潤了。

他一擡頭正好看到清掃隊的孟隊長拎着剛從下水口掏出的死雞 ,往垃圾 車上扔去 ,忙招呼他過來。

姚一 民說 :“孟隊長 ,你趕快給清掏站林站長打個電話 ,讓她趕快抽出一 輛吸糞車過來 ,把十八條幹道所有沒有鐵篦子的排水口抽一遍 。如果雜物弄 不幹淨 ,堵了排水 ,将來破路就麻煩啦。”看着小孟應聲走去 ,姚一 民随即又 到西巴彥大街“ 雨沖沙 ”更為集中的地方去看清理情況。

西巴彥中段是西環城路的雨水從西五街和公園路沖下來的“ 雨沖沙 ” 較 多的一個地段 。因為這條大街在修路時 ,可能沒操平或是不知道的原因 ,這 裡一下雨就會形成大面積積水 , 因而形成的“ 雨沖沙 ” 量比較大 。而西巴彥又是鹿塬去往 N 自治區青城市的主要幹道 ,車流量大 ,“雨沖沙 ”如果不及時 鏟起運走 ,經多次車輛碾壓 ,形成硬塊 ,此地人講“ 硬圪旦”,你想再鏟也鏟 不動 ,除非炸藥炸。

在勞動現場 ,姚一 民看到年過半百的甄書記 ,雖然是個女同志 ,但随着 手中鎬頭的上下揮舞 ,揚起的黑頭發中已隐見白發 。幹勁十足 ,汗水不停地 流淌在清瘦的臉龐上。

姚一 民走過去 ,讓她歇一歇 ,她似乎沒聽見 ,邊幹邊說:“不行 ,趕快把 這裡的沙子弄走 ,那邊的量還很大呢。”姚一 民一把奪下她的鎬頭 , 自己揮鎬 幹起來。

三天過去了 ,這場暴雨造成的幹道上大面積的“ 雨沖沙 ” 在環衛勞工的 日夜奮戰中徹底清理完了。

姚一 民粗略地算了一下 ,僅這一場雨就清理出“ 雨沖沙 ” 和垃圾雜物有 近千噸 。鏟運完“ 雨沖沙 ” 還不算 ,機關幹部又幫助清掃隊的女工們足足地 夜掃了三天馬路 ,才把主要幹道上鏟運完“ 雨沖沙 ”後所留下的一層薄沙土 清掃幹淨 ,使博托老城區的十八條幹道不見塵土飛揚 ,恢複了道路本來的 面目。

看到幹淨 、整潔的街道 ,姚一 民感到欣慰 ,更使姚一 民感動的是 ,環衛 勞工雖沒有大的本事 ,也就是一把掃帚一把鍬 ,抱着臭氣熏天的吸糞管 ,開 着人人路過都要捂着鼻子走的垃圾車或吸糞車 ,幹得是再平凡不過的事兒, 在一些人的眼裡也是被瞧不起的活計 ,但她( 他) 們應該最值得我們尊敬。 他們無論春夏秋冬 ,嚴寒酷暑 ,或在毒辣的太陽下 ,或在寒冬的西北風中, 在每一天從不缺席 。他們孤單身影的背後留給我們的是城市的文明 、整潔、 幹淨 。有人說環衛勞工是城市的美容師 ,而姚一 民更想說的是 ,他們不但是 美容師 ,更是城市交響曲中一顆不可缺少的“ 小豆芽”,在城市發展的樂譜中 奏響着城市文明的樂曲 ,帶給我們歡樂 ,帶給我們喜悅 ,帶給我們舒适。

姚一 民回想起自己即将到城建環衛部門上任時 ,一位熟知城建環衛工作 甘苦的老上司曾和他說這項工作時形象的總結為:“修橋補路掃拉掏 , 防洪防 震種花草 。公園的猴子有人愛 ,就你耐① 罵不說好。” 讓他有心理準備 ,不要 怕批評 ,要做好面對困難的準備。

記得姚一 民剛來這個局上班時 ,第一天就接到多份群衆來信 。說某某地的廁所滿了沒人掏 ,大冬天屎凍的一尺多高了 ,人都蹲不下去 ;某某地的垃 圾沒人拉 ,堆積如山 ;某某地自來水跑水了 ,天寒地凍人在冰上走 , 自行車 根本滑得動不了及影響交通上班等等 。有一封信是告狀的 。信中反映來信人 去廁所 ,根本沒注意到冬天旱廁蹲坑屎尖凍得越壘越高 ,甚至高出蹲坑近二 尺 。來人沒注意往下一蹲 ,正好蹲在當機的屎尖上 ,撞得尾巴骨疼得坐不成, 正趕過大年時節又心煩 , 隻好上醫院治療 。來信要求給予賠償 。姚一 民看着 老百姓的份份來信 ,心中很不是滋味 。群衆來信反映的都是真實情況 ,但市 政環衛設施欠賬太多了 。就說北梁的情況 ,環衛管理比起新中國成立前有了 長足的進步 ,但實際狀況和群衆生活的基本需要相差太遠了。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姚福興先生小說《風雨人生路》連載:第六章 探 索(1)

作者姚福興,筆名福星高照。滿族。本人是1966年内蒙古標頭市第一中學高中畢業生。于l968年9月下鄉插隊落戶于後套(今巴彥淖爾市)五原複興公社和勝五隊。

1972年返城回内蒙古標頭市。先後在市、區政法系統、城建環衛系統工作多年。期間,考入標頭師專政教系(今標頭師範學院政法學院),加修文學理論和寫作專業知識學習。學業期滿,獲大學證書。曾參與區政協關于老標頭史志資料收集和編纂工作。退休後,熱心于業餘寫作。曾有《音樂成就了爸爸輝煌的一生》、《南圪洞名源及曆史沿革》有關章節等文章發表在報紙和刊物上。著有長篇科普文學作品《每日一語》。

曾任内蒙古標頭市第十一屆人代會人民代表。

姚福興先生小說《風雨人生路》連載:第六章 探 索(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