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溫軍魂鑄就的曆史脈絡

作者:長安号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作者:李濤

重溫軍魂鑄就的曆史脈絡

重溫軍魂鑄就的曆史脈絡

■李濤

在即将迎來古田會議召開95周年、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召開10周年之際,我在多年研究古田會議的基礎上,曆時近10年編寫的《黨指揮槍——軍魂鑄就之路》一書,由人民出版社正式付梓。

黨對軍隊絕對上司的原則,也就是黨指揮槍原則,是中國共産黨上司中國人民奪取革命、建設和改革一系列勝利的重要保障,是我軍的建軍之本、強軍之魂。1929年底,在福建上杭古田召開的中國共産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彪炳史冊的古田會議,第一次以黨的決議的形式,明确了黨對軍隊的絕對上司這一永遠不變的軍魂,成為我黨我軍發展史上重要的裡程碑。

黨指揮槍原則不是從書本裡抄出來的,也不是從别國照搬過來的,其确立過程,也就是軍魂鑄就之路,絕非一帆風順、一蹴而就,而是曆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得到的。正如習主席在慶祝建軍90周年大會上指出,“黨對軍隊絕對上司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發端于南昌起義,奠基于三灣改編,定型于古田會議”。要把這段複雜的曆史脈絡梳理清楚,就不能單純隻寫古田會議,必須将其置于中國革命和人民軍隊建立發展的恢宏曆史背景中加以描述。

本書從大革命失敗寫起,講述了1927年8月南昌起義至1929年12月古田會議召開,中國共産黨人圍繞如何克服非無産階級思想、為建設一支黨上司下的新型人民軍隊進行艱苦探索的過程。内容不僅涉及黨史軍史的若幹重要事件,如三灣改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反“會剿”鬥争、進軍贛南閩西、大柏地戰鬥、長嶺寨戰鬥、三打龍岩、上杭戰鬥、出擊東江、新泉整訓等;還涉及諸多重要會議和檔案,如柏露會議、羅福嶂會議、湖雷會議、白砂會議、中共閩西“一大”和紅四軍黨的“七大”“八大”“九大”,以及中央“二月來信”“八月來信”“九月來信”和《古田會議決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我采取以時間為經、事件為緯的方式,運用史論結合、夾叙夾議的手法進行講述,力圖為讀者描繪出一幅軍魂鑄就的完整曆史畫卷,讓讀者全面了解黨指揮槍原則确立的艱難曆程,深入了解黨指揮槍原則的内涵要求。同時,我也試圖啟發讀者,在風雨如晦的歲月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共産黨人是以怎樣一種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把中國革命的火種和希望帶給紅軍将士。

一部曆史作品必須建構于客觀真實的基礎之上。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沉下心來,查閱原始檔案文獻、到現地開展田野調研,確定字字句句有史可查、有據可依。我創作此書的想法,最早起意于2014年。那年夏天,我前往龍岩、永定、古田、新泉等地,參觀了古田會議舊址、上杭臨江樓、蛟洋文昌閣、新泉整訓舊址、古田會議紀念館等,收集了大量一手資料,并同當地黨史機構的專家學者座談交流,進而對古田會議在理性思考中有了更深的感性認識。随後,我在查閱大量檔案資料基礎上,開始着手撰寫這本書。但在基本完成20餘萬字的初稿後,我仍覺得有必要再次去實地考察,一是為了查證自己所寫内容的史實準确性,二是為了了解更多曆史細節,進一步豐富作品内容。于是,我在2020年底,赴贛南閩西革命老區,沿着紅四軍1929年的主要足迹,走了許多城市,參觀了望雲草室、大柏地戰鬥遺址、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舊址等。令我欣慰的是,此番行程有了許多收獲。是以,我對初稿又作了較大修改,增加了“土地革命政綱的探索與創新”“毛澤東在休養期間的工作”等小節,補充了東固革命根據地建設、紅四軍在長汀休整時開展宣傳工作、新泉整訓期間毛澤東進行調查研究等相關内容,最終形成10章近30萬字篇幅的作品。

一位曆史學者曾說:“如果曆史離開了細節,總讓人想到博物館那一具具人體骨骼。”在創作這部作品時,我努力在恢宏曆史背景下專注于細節的挖掘,以接地氣的方式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講好軍魂鑄就的故事,力争用真實的細節打動人、用有溫度的語言感染人。出席古田會議的120多位代表中,隻有80多人留下了姓名,最終見證新中國誕生的人不足半數。我通過翻閱這些親曆者的傳記、年譜、回憶錄、紀念文章等,從中查找到許多曆史事件背後的精彩故事寫入書中。比如,書中講述關于紅四軍主力下井岡山後,在贛南地區連吃敗仗,毛澤東、朱德等數度遇險的經過。在戰鬥中,朱德新婚不到一年的妻子伍若蘭負傷被俘,兇殘的敵人把她的頭割下來,挂在贛州城樓示衆。那年,伍若蘭隻有26歲,一生都沒有留下一張自己的照片。朱德悲痛萬分,此後一直鐘愛蘭花。這樣的細節描述在本書中還有很多,如曾志對毛澤東在進軍贛南途中向其“讨飯”的回憶、蘇家坡村民講述毛澤東在當地養病的點點滴滴等。這些生動鮮活的真實故事,不僅有曆史的細節,還有人性的溫度,可以讓讀者跟随曆史人物的命運軌迹,展開對曆史的深思,具有一定的沖擊力和感染力。

以史為鑒,才能開創未來。本書回顧了90多年前軍魂鑄就的那段極其曲折而又無比艱辛的曆史軌迹,感懷在面對黨和紅軍建設的關鍵問題上,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始終堅持初心使命,以黨的事業為重,以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根據時代需要、曆史需要、人民需要,開拓創新、自我革命,確定人民軍隊永遠在黨的上司下成長壯大,從勝利走向勝利。希望這部作品能夠幫助更多的官兵,深入了解黨指揮槍的軍魂鑄就的曆史過程,進而進一步凝聚起團結一心、奮鬥強軍的意志力量。

重溫軍魂鑄就的曆史脈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