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河三角洲新增淡水沼澤濕地7.4萬畝 丹頂鶴等373種鳥類在此栖息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編者按:近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牽頭組織的中華環保世紀行2024年宣傳活動在山東濟南啟動。今年宣傳活動的主題是“貫徹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動黃河保護法全面實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跟随宣傳活動采訪團,現場探訪了被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以及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長興集鄉興東新村等地,見證當地推進生态文明建設,推動黃河保護法全面實施的好經驗、好做法。即日起,本報将陸續推出相關報道,敬請關注。)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 旭

成片的蘆葦随風搖曳,蘆葦蕩裡群鳥飛騰,水波蕩漾間,鳥兒們展翅飛向天空……

經過多年的精心治理,位于黃河入海口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經成為衆多珍稀鳥類的中轉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被國内外專家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

6月23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牽頭組織的中華環保世紀行2024年宣傳活動在山東濟南啟動。宣傳活動的主題是“貫徹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動黃河保護法全面實施”。

6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跟随采訪團來到位于山東省東營市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探究這片曾被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侵蝕的鹽沼濕地,如何從“綠色沙漠”變成岸美灘淨、鳥類群居的淡水濕地。

黃河三角洲新增淡水沼澤濕地7.4萬畝 丹頂鶴等373種鳥類在此栖息

每經記者張懷水攝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階工程師、生态監測中心副主任趙亞傑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上世紀90年代,黃河三角洲建立保護區。經過治理保護,近年來保護區新增淡水沼澤濕地7.4萬畝,總面積超過30萬畝,為鳥類繁衍生息提供了多樣栖息地。建區之初,這裡的鳥類隻有187種左右,經過多年修複和保護,如今鳥類已經增加到373種,其中有38種水鳥的種群數量超過全球總量的1%。

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繁殖數穩定在萬隻以上

丹頂鶴、東方白鹳、黑嘴鷗……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這些平時隻能在影像資料中看見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卻出現在了不遠處的灘塗上。在一些高壓線杆上,記者甚至能發現東方白鹳的巢。

地方從業人員介紹,由于黃河三角洲地區沒有高大喬木,東方白鹳往往選擇在高壓線杆做巢,這對電力安全形成一種威脅,而巢材缺失也讓東方白鹳搭建的一些鳥巢不那麼牢固。于是,當地搭建了人工巢,招引更多白鹳來這裡安家。

趙亞傑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最新監測,自然保護區鳥類已經增加到373種,連續兩年東方白鹳繁殖數均超過450隻,黑嘴鷗繁殖數穩定在1萬餘隻,丹頂鶴2022~2023年度越冬數量達到389隻。“由于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這裡被譽為‘中國東方白鹳之鄉’‘中國黑嘴鷗之鄉’,也成為全球丹頂鶴重要越冬地。”

據悉,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于1992年10月由國務院準許建立,總面積1530平方公裡,分南北兩個部分:南部區域位于現行黃河入海口處,面積1045平方公裡;北部區域位于1976年黃河改道前的入海口處,面積485平方公裡。自然保護區以保護黃河口新生濕地生态系統和珍稀瀕危鳥類為主,2013年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談及保護區的治理過程,趙亞傑感慨地說,從2002年開始,當地就緻力于濕地修複,一開始是簡單做一些圍壩引續黃河水,後期則由粗放型修複逐漸轉化為精細化的濕地保護和修複。

趙亞傑介紹,當地綜合運用三種修複模式進行濕地修複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首先,對互花米草進行綜合治理,為鳥類繁衍生息提供了多樣栖息地。

其次,建成了“引、輸、蓄、排”科學生态補水體系,引水能力由不足40立方米/秒提高到131立方米/秒,近兩年生态補水均超過1.75億立方米,維持了濕地良好的生态環境。

“此外,我們還建構了‘河—陸—灘—海’連通體系,連通水系115公裡,疏通潮溝76公裡,恢複了黃河與海洋的水文連通。”趙亞傑說。

面積一度超13萬畝的“綠色沙漠”得到治理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規劃建設科科長周立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由于過度繁殖,擠占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

周立城指着前方一大片剛治理過的灘塗向記者表示,互花米草屬于一種全球性入侵物種,大約從2010年開始,這裡的互花米草以每年增長約20%的速度大幅擴張,最終面積擴大到驚人的13.1萬畝。據統計,全國11個沿海省份都發生過外來物種泛濫的情況,但黃河三角洲單片的面積是最大的。

根據網絡搜尋的資訊,互花米草是一種原産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灣的多年生禾大學草本植物,主要用于抵禦台風、保灘護岸。然而,由于其極強的适應性和繁殖能力,互花米草曾一度在中國沿海地區擴散,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100種入侵物種之一。

“最大的問題在于擠占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周立城向記者表示,互花米草的根系深度達到1米左右,每平方米密度能達到200~500株,海藻床裡的小螃蟹,還有小型底栖生物都難以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導緻整個海岸看似綠油油,實際形成了一片“綠色沙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現場了解到,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2022年實施的濕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恢複項目是一項以治理互花米草為主的綜合性生态保護修複項目,總投資3億元,治理互花米草6161公頃、恢複鹽地堿蓬1000公頃、恢複海草床50公頃、增殖底栖生物10公頃。

治理區内植被清除比例達99%以上

互花米草複發率高、治理難是全球共識。2023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資源部等5部門印發了《互花米草防治專項行動計劃(2022~2025年)》,要求力争到2025年,全國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治理,擴散态勢得到遏制,綜合防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濱海濕地生态危害基本消除,治理攻堅取得階段性勝利。

如何讓“綠色沙漠”換新顔?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互花米草治理上形成了自己的“東營樣闆”。

周立城向記者介紹,主要采用“刈割+圍淹”的方式。首先,種子成熟之前把它割除,防止種子飄散。其次,劃定一個區域,用充填膜袋把它整個圍起來,漲潮時引入海水,深度在60厘米以上,連續圍淹90天以上,通過連續圍淹,緻使其根系窒息死亡。

“另外就是連續翻耕,通過翻耕将根系搗碎。”周立城表示,實際工作當中,當地綜合運用了刈割、圍淹、翻耕等方式進行治理。

“對我們來說這就是一場‘殲滅戰’。”周立城告訴記者,由于作業面積特别大,乘船一來一回需要六七個小時,時間都浪費在路上了。于是我們帶着幹糧,連吃帶住一次待10天。此外,我們還在作業區裡修建了50個安全台,以防在作業過程中遇到風暴潮等惡劣天氣,可以用安全台來逃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對互花米草的綜合治理開始于2022年9月,截至目前,已完成多項治理任務。通過項目的實施,保護區内互花米草的蔓延擴張态勢得到全面遏制,有效改善了底栖生物群落和鳥類栖息環境,為國際候鳥遷飛保護提供了食物來源和栖息場所。

根據最新的監測評估結果,互花米草治理區的治理效果良好,植被清除比例達99%以上,底栖動物數量總體呈增加趨勢,栖息鳥類達到31種、8萬多隻,黃河三角洲地區生态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得到大幅提升。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