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錢心理學》作者最新作品:想教你賺錢,更想教你清醒地活着

作者:中信出版集團

亞馬遜公司創始人傑夫·貝佐斯曾說,人們經常問他未來 10 年的變化趨勢。“但是幾乎沒有人問過我:‘未來 10 年裡有什麼事情不會改變?’我認為,這才是更重要的問題。”

貝佐斯說,毫無疑問,未來亞馬遜網站的客戶将一如既往地追求低廉的價格和快捷的物流,是以公司也會一如既往地在這些方面投入大量資金。

永恒不變的事情之是以重要,是因為我們深信它們能塑造我們的未來。這一道理适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許我們無法預測明年或任何一年的股市狀況,但可以确信,人類的貪婪和恐懼之心将永不改變。

是以,《金錢心理學》作者摩根·豪澤爾花了很多時間來思考這一問題,并将自己的思考成果凝結在新書《一如既往》中,和讀者分享了他所觀察和經曆過的那些永恒不變、但蘊藏無限智慧與可能的人類生存法則。

《金錢心理學》作者最新作品:想教你賺錢,更想教你清醒地活着

《一如既往》

[美]摩根·豪澤爾 著

宋紅波 符李桃 譯

2024-4 中信出版集團

摩根·豪澤爾,是合作基金(The Collaborative Fund)的合夥人,他曾兩次獲得美國商業編輯與作家協會頒發的“最佳商業寫作獎”,還曾獲得《紐約時報》頒發的“西德尼獎”,并兩次入圍傑拉爾德·勒布傑出商業新聞獎。

《金錢心理學》作者最新作品:想教你賺錢,更想教你清醒地活着

摩根·豪澤爾

新書原本 Same as Ever 剛一出版,國内不少讀者就翹首以盼中文版的引進,阿信自然也不負衆望。

這本書的副書名是“不變的人性與緻富心态”,摩根·豪澤爾是能把道理講透的高手,全書一共23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圍繞人性與财富展開。

萬維鋼老師在推薦這本書的時候說:“豪澤爾在這本書裡的觀點,不符合你曾受到的教育。如果你很少接觸這樣的思考,你的觀念肯定需要重構。”

比如“長期主義”,豪澤爾說隻有極少數事物才适用長期主義,大多數事都有時效性;

比如“風險”,豪澤爾說,你已經預想到的就不是風險,那些意料之外的才是風險;

比如“樂觀與悲觀”,豪澤爾說,最佳的理财計劃是悲觀地儲蓄,樂觀地投資。

正如書名“一如既往”這個詞的含義,伏爾泰曾說:“曆史從不重演,人類卻經常重蹈覆轍。”以下就是豪澤爾在書中分享的一小部分、那些人們容易“重蹈覆轍”的地方。

未來無法預測!無法預測!

研究曆史的一個諷刺之處在于,我們通常非常清楚一件事的結局,而對其起因卻全然不知。

例如,是什麼造成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

——追根溯源,我們必須了解抵押貸款市場。

是什麼造就了抵押貸款市場?

——我們必須先了解此前30年的利率下降狀況。

是什麼導緻了利率下降?

——我們必須了解20世紀70年代的通貨膨脹情況。

是什麼導緻了當時的通貨膨脹?

——我們必須了解20世紀70年代的貨币體系和越南戰争的後續影響。

又是什麼引發了越南戰争?

——我們必須了解“冷戰”。

如此等等。

人們常說,隻有了解曆史,才能預知未來。但實際上我們得承認,了解曆史并不意味着我們能預知未來。事物的發展總是錯綜複雜,深不可測。

《金錢心理學》作者最新作品:想教你賺錢,更想教你清醒地活着

世間很多事情都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新書《一如既往》中,豪澤爾稱有兩件事他時刻謹記于心。

第一件事:要根據人們的行為而非具體事件對未來進行預測,雖然無法預料 50 年後的世界是何種面貌,但我笃信,人們仍将以同樣的方式受困于諸多問題,例如貪婪、恐懼、機會、剝削、風險、不确定性、種族認同和社會說服等。

第二件事:需要牢記的事情是,要敢于想象。無論今天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無論當下什麼大行其道,到了明天,一切都可能發生改變,變化的起因同樣可能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事情的發展就像金融學的複利法則,一開始一個微小的變化不知會帶來何等巨大的後續發展。

風險不可預見

人們也許碰巧能預測一點未來的趨勢,但永遠無法預測意外,而預測意外才是關鍵。

最大的風險總是那些沒有人預料到的事。因為沒有人預料到,是以沒有人做準備;因為沒有人做準備,是以造成的損失就會加倍。

回顧曆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事件——新冠病毒感染疫情、“9·11”恐怖襲擊事件、珍珠港事件、經濟大蕭條等等,它們的共同特點在于它們都是意外事件——即在事件發生之前,幾乎沒有人發現端倪。

你無法為沒有預想到的事情做好準備。

《金錢心理學》作者最新作品:想教你賺錢,更想教你清醒地活着

不過,在新書《一如既往》中,豪澤爾認為有兩事件可以引導你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應對風險。

第一,預期比預測更有意義。就像塔勒布說的:“投資的重點是準備工作,而不是預測工作。”預期和預測是兩回事,即使不知道風險何時何地會發生,也要做好風險終究要發生的預期,而不是完全依賴預測。事實上,幾乎所有的預測要麼是無稽之談,要麼就是些盡人皆知的事。

第二,在心理上要做好無法應對風險的準備。在很多情況下,對意外變故感到措手不及并不是因為事先沒有計劃。有時候,即使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規劃者日夜不息、竭盡所能地預測每個可能的風險,最後也有可能以失敗告終。他們為每個看似可能發生的風險做了計劃,最終卻因始料未及的事情遭受重創。

幸福的第一法則是降低預期

早在 275 年前,孟德斯鸠就寫道:“如果你希望自己幸福,這很容易;但如果你希望自己比别人更幸福,這就很難了,因為我們總是高估别人的幸福。”

可見,要想過上幸福的生活,管理預期是多麼重要!

著名曆史學家大衛·麥卡洛曾寫道:“對許多人來說,羅斯福去世不僅僅是偉人倒下了,更主要的是他的繼任者杜魯門資質平平。”但如今,在曆史學家眼中,杜魯門一直是美國曆史上十大總統之一,甚至經常位列羅斯福之前。

部分原因是人們之前對杜魯門的預期很低,這使他在任期間展現出的任何上司才能都讓人刮目相看。在公衆眼裡,他的小成績就是大成果,大成功則是奇迹。

是以,現實境況對人們的情緒并沒有很大影響,造成影響的是預期與現實之間的巨大差距。

為此,在新書《一如既往》中,作者豪澤爾稱你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點:不斷提醒自己,财富和幸福是一個等式,一邊是你所擁有的,一邊是你所期望或需要的。等式兩邊同等重要,隻顧積累财富而不控制預期将毫無意義,尤其是因為控制預期相對容易做到。

《金錢心理學》作者最新作品:想教你賺錢,更想教你清醒地活着

第二點:要了解預期的規律。我們通常認為,為了自己和世界,我們要努力追求上進。但是大多數時候,這都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我們真正想要的,其實是感受現實狀況和自我預期之間的差距。是以,等式中的預期一端不僅很重要,而且相較于改變現實狀況,更能被我們掌控。

好故事具有杠杆效應

人們大都很忙碌、很感性,是以,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比引用一長串冰冷的資料更吸引人。

這裡有兩個例子:

在股票估值方面,約翰·伯爾·威廉姆斯教授比本傑明·格雷厄姆的見解更深刻。然而,格雷厄姆擅長巧妙的表達,因而成為投資界的傳奇,他的著作銷售量高達數百萬冊。

《金錢心理學》作者最新作品:想教你賺錢,更想教你清醒地活着

大家都知道“泰坦尼克号”的沉沒緻使 1500 多人喪生。但幾乎沒有人提到 1948 年中國客輪“江亞輪”的沉沒,罹難者達 3000 餘人。

如何利用好故事的杠杆效應?在《一如既往》中,豪澤爾給出了兩點建議:

談論複雜、難解的知識,故事就像杠杆。就像債務杠杆可以撬動資産一樣,通過一個故事表達深邃的思想可以事半功倍。肯·伯恩斯說過:“普通的故事會講一加一等于二。這我們都明白,也很有道理。但是好故事會講一加一等于三。”這就是故事的杠杆效應。

最具說服力的故事一定是人們深信不疑的事情,或是來自人們的親身經曆。詩人拉爾夫·霍奇森精辟地總結道:“有些事情隻有相信了才能看見。”一個故事即使不那麼真實,但如果剛好滿足了人們的願望或增強了他們的信念,也可能會令人信服。

規模法則

一個原本不錯的點子,一旦被過度強化,很快就變成一個糟糕的主意。

一個人洗完澡邁出浴缸時,身體上淌下來的水差不多 0.5 千克,這點重量對人幾乎沒什麼影響。但老鼠如果濕透了,會重得爬不動。同樣,濕漉漉的蒼蠅會重得趴在地上飛不起來。可見,同樣的行為對不同體型的動物所造成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

每種動物都有其适合生存的最佳體型,體型的變化必然有相應的形态與之比對。

我們可以把這一概念稱作“最佳規模”,即事物賴以維持正常運作的一種适宜狀态。如果擴大規模或加快速度,原有的比對度就會被打破。

它适用于生活中的許多事情。

當一個團隊從 4 人增至 100 人、10 萬人乃至 1 億 人時,人們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應對風險和履行責任。

在弱肉強食的世界,生長是件好事。但被迫生長、加速生長和人工幹預生長往往都适得其反。

生活中大多數重要的事情,無論是愛情、事業還是投資,其價值都來自兩點:耐心和稀缺性。耐心指做事循序漸進,順其自然;稀缺性指珍視事物最終實作的獨特價值。

然而,當人們追求遠大志向時,最常見的兩種政策是什麼? 加快速度,擴大規模。

這個問題一直存在,也将永遠存在

必要時忍受痛苦

每件值得追求的事都伴随着些許痛苦。訣竅在于不要在意痛苦。

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勞倫斯用手指掐滅了燃燒的火柴,面不改色。有個人看見了,也去嘗試,結果痛得“哇哇”直叫。

“好痛!你有什麼訣竅嗎?”他問勞倫斯。

“訣竅就是忍受疼痛。”勞倫斯回答。

在必要的時候忍受痛苦,不要總想着有沒有便車,有沒有捷徑。這是一項非常有用的生活技能。捷徑具有誘惑力,因為捷徑讓人覺得成功好像是輕而易舉的。

但是,現實世界極少有捷徑。

查理·芒格說過:“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讓自己的努力配得上它。

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人,但因為下肢癱瘓,他連去衛生間都需要人協助。他曾說:“如果你自己不能走路,你想要橙汁而别人拿給你牛奶,你要學會說‘沒關系 ’, 然後把牛奶喝下去 。”

《金錢心理學》作者最新作品:想教你賺錢,更想教你清醒地活着

各行各業雖然不一樣,但是一條普遍适用的規律就是,你得根據現實的要求,接受一些煩擾。

競争優勢最終都會消失

古生物學家愛德華·科普曾追蹤了數千個物種的譜系,發現物種在進化過程中呈現出體型不斷變大的趨勢,這一發現被後人稱為“科普法則”。

馬從小狗一般大小演化到如今的體型;蛇從 2.5 厘米左右演化到現代的巨蟒;而人類從數百萬年前 1.2 米的成年平均身高演化到現在的身高。

問題在于,為什麼進化過程沒有讓所有物種都變得龐大?

《金錢心理學》作者最新作品:想教你賺錢,更想教你清醒地活着

阿龍·克勞塞特和道格拉斯·歐文兩位科學家解釋道:“進化創造更大物種的趨勢,與更大物種更易滅絕的趨勢互相抵消。”

生物學中的體型就像投資中的杠杆:放大收益,但也會放大損失。它在一段時間的正常運轉後,到了某個利益可觀但損失能緻命的節點,往往會發生重大反轉。

進化鼓勵物種變得龐大,但大到一定程度又會對其施以懲罰。

各個領域的種種迹象都表明:競争優勢總是無法持續。

豪澤爾在《一如既往》中,指出五個方面的因素會削弱競争優勢。

第一,成功會讓人堅信自己不會犯錯。規模助力成功,成功滋生狂妄,而狂妄是失敗的開始。

第二,獲得成功的政策并不相同。10 年前業績出色的投資基金經理在接下來的 10 年業績平平, 這樣的故事不斷上演,部分原因在于時運不濟。

第三,人們通過努力工作獲得競争優勢,目的是将來不必如此辛苦地工作。既然努力工作是為了達成目标,而目标一旦達成,你理所當然就會釋放壓力,就不會時刻緊繃神經。也就在這時,競争對手悄然而至,事态也在發生變化。

第四,在一個時代有價值的技能,到了下個時代不一定有價值。

第五,成功依賴于天時地利。人們常常在事後才發現,很多成功的背後就是運氣,這讓人既無可奈何又難以接受。

沒有人永遠安全。沒有人可以停歇。

堅持長期主義是很困難的事

長期主義信奉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大部分人都知道,無論在投資、職場還是在人際關系中,隻要是存在複利效應的領域,秉承長期主義都是正确的政策。

但是,說出一句“我要做長遠打算”,有點兒像站在珠穆朗瑪峰腳下,指着山頂說“那是我心之所向”。聽起來不錯,但真正的考驗在後頭。

秉承長期主義比大多數人想象的要難,正因如此,真正的長期主義比人們想象的更有益處。

任何有價值的事物都需要付出代價,然而代價并不總是顯而易見的。長期主義所需付出的代價,如必要的技能、穩定的心态等,很容易被低估。而且,長期主義經常被簡單地概括為“要更有耐心”之類的話,這解釋不了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不能踐行長期主義。

《金錢心理學》作者最新作品:想教你賺錢,更想教你清醒地活着

若想有效踐行長期主義,你必須明白以下幾點。

長期由諸多你必須經曆的短期組成。

隻有你堅持長期主義還遠遠不夠,你的合作夥伴、同僚、伴侶、朋友也需要堅持長期主義。

耐心堅守不是固執己見。

長期主義強調時間跨度,更強調靈活變通。

《金錢心理學》作者最新作品:想教你賺錢,更想教你清醒地活着

企業家兼投資人納瓦爾曾說過:“如果有 1000 個平行世界,你會巴不得在其中的 999 個裡面都能發财。你不想憑借運氣隻在其中的 50 個裡面發财,是以我們要把運氣因素排除在外⋯⋯如果有 1000 種選擇,我希望在其中的 999 個選擇中都能取得成功!”

那麼,如果有 1000 個平行世界,是什麼樣的普遍真理适用于每個平行世界呢?

這正是豪澤爾在自己的新書《一如既往》中想和讀者分享的内容。

《金錢心理學》作者最新作品:想教你賺錢,更想教你清醒地活着

《一如既往》

[美]摩根·豪澤爾 著

宋紅波 符李桃 譯

2024-4 中信出版集團

每個人都想看清未來,但無論在金融投資、商業、經濟,還是政治、社會學等領域,沒有人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

我們必須承認世界永遠變化,未知無法預測。但千百年來,人類的行為一如既往,永恒不變。

人類一如既往地深陷貪婪和恐懼之中難以自拔;

人類一如既往地被風險、嫉妒、身份認同等問題困擾;

人類一如既往地尋求根本不存在的确定性;

人類一如既往地追尋幸福生活的秘訣。

恰恰是那些永恒不變的人類行為,蘊含着最深刻的曆史經驗,因為它們能夠預示每個人的未來。

無論你的身份、年齡或财富狀況如何,你都能夠從這些人類行為中吸取一些永恒的經驗教訓,并受益無窮。

《一如既往》

關于金錢、生活、叙事、野心與滿足感的永恒智慧

羅永浩、朱甯、萬維鋼、脫不花等誠摯推薦

《金錢心理學》作者最新作品:想教你賺錢,更想教你清醒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