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自戀這個詞,嚴格意義來講是由科胡特的理論發展而來。
早期的時候,弗洛伊德提出過力比多這個概念,人會将愛更多投向自己,随後健康發展。母親作為孩子的第一個養育者,會成為孩子最早的愛的客體,。
不過此處是把母親作為一個有别于自己的客體來愛的。如果投向客體的愛遭受挫折,這種朝向外的愛會折傳回自我,這種現象被稱之為繼發性自戀,亦即臨床上的病理性自戀困擾。
簡單解釋來講就是“沒有得到正确的愛,滋起不合理的愛的模式,進而引起關系相處時的困擾”,大緻講的會是這個意思。
後面經過發展,克萊因又對弗洛伊德的自戀理論進行了發展,提出了自戀或客體力比多的差異轉化為是内在或外在客體關系的差異。
這句話比較拗口,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面主要是講人主客體之間的區分,以及心理功能方面的良好模式。
自戀者會将自身完全投射到他所關注的客體,否認自己與客體有任何差別,或完全不将自己和客體分開,當作一個人。
他們會有非常高的理想化自身形象,完全否認任何有礙于這種完美自身形象的人或物。這樣的人格結構來自于他們會将自己并不認同的部分自身潛意識理想化,在這些前提下,潛意識會痛恨一切好的,有價值的東西。
不僅是外在客體,而且也包括内在正常的那部分自身對客體依賴的需要。
打個比方,你從小得不到父母的關心陪伴,内心是渴望别人關心和愛護自己的。可是生活中很少有這樣的人,那麼有的人會怎麼做呢?
就會開始尋找“理想戀人”。有的人可能會玩遊戲、看電視劇或者作品,然後被裡面故事的美好事物所感動。
内心就很期盼這樣的事情出現。
以後出現對自己關心的人,符合自己内在認知的感受,那麼就會覺得“這個人是我需要的”,我真正期盼的對象。而一旦對方表現出不符合自己内心的表現,就會完全否定對方,理想化破滅之後産生憤怒、敵視和痛苦的情緒。
克萊因的理論,首次描述了自戀性人格的結構特征,并提出了自戀與攻擊性有關,這是有其發展性的。不過理論對于自戀人格與客體之間的關系并沒有太過緊密描述,否認自戀與客體的關系,這是其局限性的地方。
等到科胡特的出現,修正了之前弗洛伊德“自戀”的定義,他說自戀是一種藉著勝任的經驗而産生的真正的自我價值感,是一種認為自己值得珍惜、保護的真實感覺。
也就是說一般個體的自戀并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們整個社會也是允許适度自戀的,而隻有個體過度自戀并超出了社會對于自戀允可的範圍那才是不健康的。
這個就是“健康自戀”的定義了,也就是之後大家常說自戀并不是有害的,某些程度對人有好處的說法。
而全能自戀呢,是指可以是一種鏡射轉移作用或理想化轉移作用,這些轉移是孩子自戀關鍵性的發展階段,鏡射轉移作用會動用到誇大自體。
在這個階段,孩童試圖藉集中完美于誇大自體上并把所有不完美配送到外在世界以堅守一部分的原初自戀。
自戀存在缺陷的人,基本特征是自體結構上的缺陷,是沒有完成整合誇大自體及理想化客體的過程以進入現實取向自我結構的結果,自體和外界世界的不完全現實感。
看到這,可能很多沒學過心理學的就會感到很懵,這裡面有太多涉及主體、客體、潛意識等說法了,解釋比較抽象,一大堆名詞解釋看得人雲裡霧裡的。
實際上這些理論不管怎麼翻來覆去的說,如何創新理論的方式進行解釋,核心的話也會指向一點,就是人的心智化能力和穩定的人格結構。
心理健康的人,其功能都是符合客觀規律和發展性的,不具備傷害性和破壞性;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則會發展出最具破壞性的特點。
說理論不太好了解,稍微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比如你考試考了100分,很優秀,此時你就會自信爆棚,開始有自戀情緒。當别的同學向你請教,說有道數學題我來教你時,要是你自戀功能正常,就會這麼說:“嘿嘿嘿,這道題我會,平時經常做,我來教你吧,教了你之後你就會做這道題”。
這屬于正常的自戀行為。
不正常的,可能就會這麼做:“你看你真笨!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總是考0分,你怎麼配得上我教你呢?我這麼優秀,考試考100分,教你學數學題就掉價了,我感覺你在拖累我。”
一旦形成全能自戀,人格存在缺陷,那麼人就會開始剝削人了,控制、欺負、辱罵、诋毀、毀謗等等,各種異常和傷害他人感受的行為就會頻繁出現。
而這個就是每個人需要去避免的情況,要學會了解他人,有同理心,換位思考,真正了解自我需求與他人之間的關系,那麼才能擁有穩定持久的親密關系。
隻是這個過程,會比較漫長,需要人各方面的努力才能達到,智力、能力等方面平衡方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