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7年前的今天,1937年7月7日 (農曆五月廿九),盧溝橋事變。
在這個浩瀚的曆史長河中,總有一些轉折點,它們猶如驚雷劃破天際,宣告着新的時代的來臨。而談及中國抗日戰争,有一個事件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今天,就讓我們一同回溯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探尋這一事件如何點燃了全民族抗日的烽火。
那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代,那是一個屈辱與抗争交織的時期。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大地上肆意踐踏,企圖用武力将這顆東方的明珠臣服于他們的腳下。而中國人民,正面臨着空前的危機和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1937年的盧溝橋顯得異常甯靜而又暗流湧動。這座古老的橋梁見證了太多的興衰榮辱,而這一次,它即将見證一個民族的覺醒和奮起。
事件背景
本早在明治維新時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時,迅速走上了擴張侵略的軍國主義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國、北韓為主要侵略對象的所謂“大陸政策”。20世紀初葉,日本于日俄戰争後取代俄國,在中國東北擴大殖民勢力,屯駐關東軍,設立殖民機構“南滿鐵路公司”,把東北作為對中國殖民擴張的基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利用西方列強無暇東顧,極力擴大對華侵略,出兵山東,脅迫袁世凱接受日本妄圖鲸吞中國的“二十一條要求”,把侵略魔掌伸向中國内地。一次大戰後,日本企圖通過加緊掠奪中國、北韓和其他亞洲國家,擺脫政治、經濟危機,在1927年的“東方會議”上對侵略中國問題進行了精心策劃。
1931年9月18日,日本對大陸東北發動突然襲擊,3個多月就占領東北全境。翌年日軍進攻上海(一·二八事變),并攻占大片華北土地,威逼平津,又在東北建立僞“滿洲國”、在華北搞所謂“自治運動”,妄圖長期占領這些地區。1936年日本制定的總體戰略計劃――“國策基準”出籠後,日本舉行了一次“将官”演習,向參加演習的将官交代了全面發動侵華戰争的戰争部署。
直接起因
事發當天,日軍以一名士兵失蹤為借口,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這無疑是赤裸裸的挑釁。然而,當時的國民黨軍隊第二十九軍并未被吓倒,他們堅守崗位,嚴詞拒絕了日方的無理要求。緊接着,日軍開始集結兵力,意圖通過武力達到他們的目的。在這種緊張的氣氛下,一聲槍響劃破了甯靜的夜晚,盧溝橋事變正式爆發。
事件經過
二十九軍的将士們英勇抵抗,他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保衛家園的第一道防線。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湧現出了無數的英雄人物,他們的事迹至今仍然激勵着後人。
事變當天,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彼将乘我準備未完時,逼我屈服乎?亦将與宋哲元之為難乎?迫使華北獨立乎?”顯然,蔣并不認為日軍此舉旨在對華全面開戰。當時,駐華北日軍總數不過6000餘人,宋哲元之二十九軍及地方保安部隊的總兵力約在10萬上下。這種力量對比,是蔣傾向于認為日軍旨在制造第二個僞滿洲國而非對華全面開戰的一個重要原因。
作為回應,蔣決心顯示中方的堅決立場,以強硬态度阻擊日軍的陰謀。是以,在7月13日,蔣通過電報向宋哲元如此交底:“中早已決心,運用全力抗戰,甯為玉碎,毋為瓦全”。同時計劃借機讓中央軍重返華北。
7月17日,蔣更在“廬山談話稿”中宣稱:“北平若可變成沈陽,南京又何嘗不可變成北平!是以盧溝橋事變的推演,是關系中國國家整個的問題,此事能否結束,就是最後關頭的境界。萬一真到了無可避免的最後關頭,我們當然隻有犧牲,隻有抗戰;但我們的态度隻是應戰而不是求戰,應戰是應付最後關頭,必不得已的辦法。……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隻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幸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随着時間的推移,這場局部沖突逐漸更新為了全面的抗日戰争。中國各地紛紛響應号召,人們拿起武器,參與到這場偉大的民族解放戰争中。在這個過程中,無數中華兒女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正是這些犧牲,最終鑄就了中華民族的堅強脊梁。
事件影響
盧溝橋事變的爆發,不僅僅意味着一場戰争的開啟,更是一個民族覺醒的标志。它喚醒了沉睡的東方雄獅,點燃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保衛家園的鬥志。從此刻起,中華民族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日鬥争,展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
此事件直接導緻了中日戰争的全面爆發,對中國曆史産生了深遠影響。它揭示了日本侵略者的野心和殘暴行徑,也喚醒了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熱情。在随後的抗日戰争中,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努力,最終取得了勝利。
是以,銘記曆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對于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為此,我們要向所有在抗日戰争中付出巨大犧牲的烈士們緻以最崇高的敬意,也要銘記那段峥嵘歲月中的艱辛與輝煌。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