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頭條改版,增加了廣告解鎖功能,當廣告打開後,靜等5秒鐘,您再伸出發财小手,點選右上角的叉号關閉,就可以繼續閱讀我的文章了!
作為中國九大名塔之一,雷峰塔名聲在外,尤其是許仙與白娘子的愛情悲劇流傳千古,吸引了無數遊客前往。
可如今大家能看到的雷峰塔已經是重建之後的了,真正的雷峰塔早在1924年就轟然倒塌,但這也成為了百姓津津樂道的話題,大家都在推測雷峰塔塌了白娘子是不是就逃出來了。
這張是雷峰塔未坍塌之前的老照片,可以看出此時的它已經很破敗了,處處都是裂縫,外圍木質結構幾乎全部脫落,但還是能從高度看出它過去的恢弘。
其實,雷峰塔的倒塌更多的不是歲月侵蝕、天災,而是實打實的人禍。
雷峰塔始建于公元975年,建設原因是吳越國王錢俶想要國泰民安,之是以名為雷鋒是因為夕照山最高峰叫雷鋒頂。
不過,錢俶的願望并沒能實作,在之後的百年間,雷峰塔數次曆經戰火的洗禮。盡管在南宋慶元期間,官府對雷峰塔進行了修繕翻新,但到了明嘉靖年時,倭寇放火直接燒了雷峰塔,雖然它依然屹立不倒,但僅剩了塔身,一副落敗的樣子,十分蒼涼。
然而,這座屹立幾百年的古塔還是沒頂住封建思想下的群眾。
清朝末年,雷峰塔在民間莫名其妙出現了很多“奇異功能”,又能辟邪、又能利蟬、又能生兒子,是以周圍的百姓紛紛前往雷峰塔“盜磚”。
要知道,雷峰塔經曆炮火洗禮以及火燒之後,本就是強弩之末,搖搖欲墜瀕臨崩塌的狀态,百姓再進行盜磚,讓本就狀況不佳的雷峰塔雪上加霜,隻能是增加了它崩塌的速度。
1924年,雷峰塔周圍有百姓在建房子打地基,震動之下雷峰塔不堪重負,轟然倒塌。
之後的幾十年,由于現實形勢的影響,官方雖然數次提出對雷峰塔進行重建,但始終沒能付諸行動。
直至建國之後,國家才重新開機了對雷峰塔重建的項目。2002年,新雷峰塔重建完成,也就是我們目前看到的樣子。
而在重建過程之中,屹立千年的雷峰塔屬于文物級别,國家也對老雷峰塔進行了考古發掘。
這張照片便是當時雷峰塔坍塌後部分遺址,可以看出雷峰塔大體幾乎全部崩塌,隻剩下了一些殘垣斷壁。
這也是雷峰塔遺址的照片,由于重建耽擱了太多年,廢墟之上已經滿是綠草。誰能想到這看似普通與世隔絕的小土堆,竟然是名震中華的雷峰塔呢?
這是雷峰塔第一層,為了防止二次坍塌,勞工們搭起了腳手架。
而就在這青磚之下,就是雷峰塔最神秘的地宮。不過,傳說終究是傳說,考古人員并沒有在地宮中發現白娘子白素貞,别說人了,甚至都沒有發現白蛇,隻看到過一隻白色蜈蚣。
在地宮的石闆之上,壓着一塊很大的石頭,當時考古人員調來了辘轳才将其移開。過程中還差一點出了意外,萬幸這塊大石被成功移開。
敲開地宮石闆之後,大量的文物便出現在了考古人員眼中,供養舍利子的七寶環繞着中央珍貴的舍利鐵函,所有考古人員都很興奮,全都圍繞在小小的開口處。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技的發展,這次考古行動被攝影師完整的記錄了下來,并進行了全國直播,全國人民都能通過現場畫面,去感受現場考古人員的心情。不過,在揭開石闆之後,直播便停止了,之後的畫面都是錄播分期播放。
雷峰塔的地宮面積很小,但幾乎全是寶物,舍利鐵函被放在中央,四周寶貝圍繞。
經過非常周密的計劃和小心的行動,這些文物在淩晨時分被完好的送到了浙江省博物館。
從當時的照片中,還能依稀看到挖掘雷峰塔地宮時的盛況。
但要說整個地宮中讓考古人員最為期待的,那自然是舍利鐵函中的東西了,誰也沒想到打開鐵函後裡面竟然會是一座寶塔。
經過仔細的修複,這座鎏金純銀阿育王塔,以及它下面的鎏金銀盒、墊子,鎏金銀腰帶等等供養品皆被考古人員用專業的手法修複完成,它的美麗,讓所有人震驚。
由于雷峰塔地宮在早年間曾經進過水,可以看出寶塔的底部與上面顔色不一,這也是因為氧化程度不同導緻的。
在寶塔之中,還存放着一個小“金棺”,棺中放着的便是錢俶珍藏已久的“佛螺髻發”,也就是佛教的聖物佛祖的頭發。雖然這座小塔個頭不大,僅高35.6厘米,但銀塔金棺的設計,就等同于“金棺銀椁”,也代表了錢俶的佛教信仰。
也正是出于對佛教的尊重,這個小金棺考古人員并沒有打開它。
要說雷峰塔内除了這座寶塔之外最厲害的,那必須是這座鎏金銅盤龍柱坐佛像,青銅材質,經過歲月的洗禮,它已經滿是銅鏽,這張照片便是它剛出土的樣子。
經過考古人員的清理和修複,這座佛像也顯現出了它原本的樣子。
别看它個頭不大,半米多高,但佛像制作的非常精美,五官慈眉善目,還帶着絲絲微笑。無論是神态還是動作,都堪稱完美。
在蓮花座之下,便是巨龍。雖然佛像與巨龍對比下來巨龍是顯得有些小了,但它卻非常有氣勢,與佛像的慈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并且更加襯托出了佛祖的威嚴和安詳。
不得不說,當時的設計者也是很厲害,能将兩個反差如此之大的事物和諧的結合在一起。
對于當時的新中國來說,雷峰塔的考古挖掘以及後續的修複重建都是轟動全國的大新聞,這張照片便是當年釋出會的現場,可以看出非常簡陋,但這也是見證中國新聞史發展的重要事件。
很多人都不知道,雷峰塔最早是七層,隻不過在接受戰火洗禮之後,南宋時期對它進行修複重建改為了五層,而建國後的那次重建,就是按照南宋時期的雷峰塔複原的,是以我們如今看到的便是五層的雷峰塔。
參考資料
雷峰塔地宮考古發掘記2020-06-23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