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的新任總裁兼CEO克裡斯托弗·富凱近期強調,包括德國在内的全球汽車行業對傳統制程晶片的需求日益增長。
這種成熟制程晶片,通常指28納米及以上制程技術的産品,廣泛應用于多個日常科技産品領域。
富凱于今年4月接替彼得·溫甯克,出任阿斯麥的進階職位。在他的上司下,阿斯麥關注到,盡管歐盟正在就擴大中國的傳統制程晶片産能征求行業意見,但西方國家在此類晶片生産方面的投資仍顯不足。他指出,目前全球對這類晶片的需求急劇增加,然而其制造利潤較低,導緻西方企業投資不足,使得歐洲難以滿足自身需求。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富凱明确表示,尤其是德國等國家的汽車産業,對使用已知技術的成熟制程晶片需求量大。他強調,面對這一趨勢,相關行業的投資者和制造商需要重新考慮其戰略布局和投資決策。
根據國際半導體産業協會SEMI的預測,預計到2025年,中國在全球晶片制造産能中将占據主導地位,其産量預計将增長14%,達到每月1010萬片,占全球總産出的近三分之一。這一增長趨勢表明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快速發展和擴張。
業界專家富凱指出,任何嘗試限制中國晶片制造商生産速度的措施都需考慮替代方案。他強調,阻礙他人生産所需物品不僅不切實際,而且缺乏戰略意義。
在另一方面,歐盟對歐洲晶片行業的資訊征詢範圍已經超越了美國商務部向本國公司發起的安全調查範圍,顯示出歐盟對于半導體産業鍊安全的高度關注。
去年12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生産的傳統半導體進行資訊管理,目的是監控和跟蹤美國公司對中國技術的依賴度。這一決策反映了美國政府對技術供應鍊安全的關切。
對于美國商務部的這一舉措,中國外交部回應稱,全球産供鍊的形成和發展是市場規律和企業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他們警告說,将經貿問題工具化、武器化的行為違背了市場經濟和公平競争的原則,不僅加劇了全球産供鍊的安全風險,而且最終損害包括美國在内的全球利益。中國外交部強調,美方應當尊重國際經貿規則和市場經濟原則,為中美之間的經貿合作創造更加有利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