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些同學很給力,多次冒險幫朱德,其中一位國軍上将因之被謀殺

在中國革命的漫長歲月中,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講述了一群雲南陸軍講武堂的同學之間的友誼、忠誠和犧牲。他們中的一位,後來成為了中國共産黨的元帥;而其他人,則在國民黨陣營中身居要職。但是,即便身處對立陣營,這些老同學依然多次冒險相助,展現了超越政治立場的深厚情誼。然而,這份情誼也帶來了巨大的代價。其中一位國軍上将,因為幫助了這位共産黨元帥,最終遭到謀殺,隕落街頭。是什麼樣的友誼能夠讓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險去幫助對方?這些老同學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他們的故事又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

1906年,雲南陸軍講武堂迎來了一批意氣風發的青年學子,其中包括朱德、朱培德、金漢鼎、範石生等人。這所由雲南督軍蔡锷創辦的軍事學校,不僅為學生們提供了紮實的軍事知識,更成為他們建立深厚友誼的搖籃。

朱德入學時已經22歲,比大多數同學年長幾歲。他沉穩踏實的性格和優異的學習成績很快赢得了同學們的尊重。朱培德比朱德小兩歲,但兩人志同道合,常常一起鑽研軍事理論,切磋武藝。他們的友誼在講武堂的日子裡逐漸加深,為日後的患難與共奠定了基礎。

金漢鼎是朱德的同班同學,他性格開朗,擅長交際。在課餘時間,金漢鼎經常組織同學們一起探讨時局,讨論救國之道。這些讨論不僅增進了同學們之間的感情,也為他們日後的政治理念埋下了種子。

範石生比朱德小一歲,但他的軍事才能卻十分出衆。1909年,範石生因成績優異,與朱德一同被選入特别班。兩人在特别班朝夕相處,結為金蘭之交。他們常常徹夜長談,暢想未來的軍旅生涯,立志為國效力。

在講武堂的日子裡,"模範二朱"的美譽逐漸傳開。每當外國領事來講武堂參觀,總辦李根源總是指派朱德和朱培德出來指揮演習。兩人配合默契,指揮有方,令人印象深刻。這段經曆不僅增強了他們的自信,也讓他們在同學中樹立了威望。

然而,同窗情誼并非一帆風順。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講武堂的學生們紛紛投身革命。朱德和一些同學參加了反清起義,而另一些同學則選擇了觀望。這是他們第一次因為政治立場的不同而産生分歧,但彼此間的友誼并未是以而破裂。

畢業後,這些同學們各奔前程。朱德、朱培德等人留在雲南,參與了雲南的軍政事務。金漢鼎則前往廣東,加入了孫中山上司的革命隊伍。範石生則在滇軍中嶄露頭角,很快成為一名出色的将領。

盡管各自的道路不同,但他們始終保持着聯系。每逢節日或重大事件,他們都會通過書信往來,互相問候,分享近況。這種跨越地域和時間的聯系,讓他們的友誼得以延續。

1925年,朱德加入了中國共産黨。這一選擇使他與大多數同學的政治立場産生了根本性的分歧。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并未成為他們友誼的終結,反而成為了考驗他們友誼的開始。

在接下來的歲月裡,朱德多次遇到危險,而每次都有老同學伸出援手。這種超越政治立場的友誼,不僅展現了他們之間深厚的感情,也展現了他們各自的人格魅力。正是這種情誼,讓他們在風雲變幻的時局中,依然能夠保持對彼此的信任和支援。

1927年春,中國政治局勢風雲變幻。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大肆清剿共産黨人。這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讓身在江西的朱德陷入了危險境地。然而,正是在這個危急時刻,他的老同學們伸出了援手,為他提供了寶貴的庇護和支援。

朱培德,時任國民黨江西省政府主席,面臨着一個艱難的抉擇。作為國民黨進階官員,他有責任執行蔣介石的"清共"指令。但作為朱德的老同學,他又不忍看到昔日好友遭受迫害。在這種沖突心态下,朱培德采取了一種微妙的平衡政策。

朱培德原本打算隻将擔任政工職務、已暴露身份的共産黨員"禮送"出境。然而,當他得知第三軍中有140多名共産黨員的身份全部暴露時,不得不将這些人全部"禮送"出境。朱德也在被"禮送"之列。這種"禮送"行為,表面上是在執行"清共"指令,實際上卻給了這些共産黨員一線生機,避免了他們可能遭受的更嚴重後果。

朱培德的這一舉動,雖然看似是在驅逐共産黨員,但實際上為朱德等人争取了寶貴的時間和機會。他沒有立即逮捕這些人,也沒有向上級報告具體情況,而是給予了他們離開的機會。這種做法無疑冒着巨大的政治風險,但朱培德還是這樣做了,可見他對朱德的情誼之深。

1927年6月下旬,朱德離開南昌,途經九江時,又得到了另一位老同學金漢鼎的熱情接待。當時已經是贛北警備區司令的金漢鼎,不顧可能帶來的政治風險,親自安排部隊列隊歡迎朱德,還下令吹響三聲軍号緻禮。這種高規格的接待,不僅展現了金漢鼎對朱德的尊重,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朱德提供了保護。

金漢鼎的這一舉動,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無疑是十分冒險的。他完全可以選擇視而不見,或者采取更為謹慎的态度。但是,他卻選擇了公開歡迎朱德,這種勇氣和義氣,充分展現了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

朱德離開九江後,直接前往武漢向中共中央彙報情況。此時,中共正在秘密籌劃武裝起義。7月20日,朱德再次回到九江,找到了金漢鼎。盡管金漢鼎此時已經十分忙碌,正準備上廬山參加會議,但他還是抽出時間接見了朱德,并告訴他朱培德打來電話,說汪精衛和張發奎上了廬山,有要事相商。

金漢鼎的這一資訊,看似普通,實際上卻為朱德提供了重要的情報。它讓朱德了解到國民黨高層的動向,為接下來的南昌起義做出了重要的戰略判斷。金漢鼎是否意識到自己無意中洩露了這麼重要的資訊,我們不得而知,但這再次證明了他對朱德的信任。

與此同時,另一位老同學楊如軒也在暗中給予支援。楊如軒時任國民革命軍第9軍第27師師長,駐守在臨川。在南昌起義前夕,朱德給楊如軒寫了一封信,勸說他加入革命隊伍。雖然楊如軒最終沒有響應朱德的号召,但他也沒有将這封信上報給上級,而是選擇了沉默。這種沉默,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無疑是一種默默的支援。

這些老同學們的暗中相助,為南昌起義的成功創造了有利條件。他們或明或暗的支援,不僅展現了他們對朱德的信任和友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們對當時政局的不滿和對革命的同情。這種複雜的心态,正是那個時代的縮影。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朱德作為起義的主要上司人之一,帶領部隊向廣東進發。然而,起義軍很快遭遇了國民黨軍隊的圍剿,形勢急轉直下。在這危急時刻,朱德再次得到了老同學們的援助,使他得以轉危為安。

起義軍撤退到廣東境内後,面臨着嚴重的兵力不足和補給匮乏的問題。朱德意識到,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支援,起義軍将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朱德決定向他的老同學們求助。

朱德首先給楊如軒寫了一封求助信。楊如軒當時擔任國民革命軍第9軍第27師師長,駐守在江西臨川。盡管楊如軒并未直接提供物質援助,但他采取了一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态度。他沒有将朱德的求助信上報給上級,也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來阻撓起義軍的行動。這種消極的支援,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已經是冒着極大風險的行為。

楊如軒的這種态度,為朱德争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如果他選擇将信件上報,很可能會導緻國民黨軍隊更快地對起義軍展開圍剿。楊如軒的沉默,無疑是對朱德的一種無聲支援。

與此同時,朱德還向另一位老同學範石生求助。範石生當時擔任廣東省政府委員兼第4集團軍總指揮,在廣東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接到朱德的求助信後,範石生立即采取了行動。

範石生首先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暗中向朱德提供了重要的軍事情報,包括國民黨軍隊的部署和進攻計劃。這些情報對于起義軍的戰略決策起到了關鍵作用,使他們能夠更好地規避敵人的圍剿。

不僅如此,範石生還冒着巨大的政治風險,秘密調配了一批武器彈藥和軍需物資,通過隐蔽管道送到了起義軍手中。這批物資的及時到達,極大地緩解了起義軍的補給壓力,使他們得以繼續堅持戰鬥。

這些同學很給力,多次冒險幫朱德,其中一位國軍上将因之被謀殺

範石生的這些行為,無疑是在玩火自焚。如果被上級發現,他不僅會失去自己的職位,甚至可能會被以叛國罪處決。然而,範石生還是選擇了幫助朱德,這充分展現了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

除了楊如軒和範石生,朱德的其他一些老同學也在暗中提供幫助。有的利用自己的關系網絡,為起義軍提供隐蔽的休整場所;有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當地群眾中散布有利于起義軍的輿論;還有的在起義軍撤退時,故意放緩追擊的步伐,給予起義軍更多的喘息時間。

這些看似微小的幫助,在當時的形勢下卻顯得尤為珍貴。它們不僅為起義軍提供了實質性的支援,更給予了朱德巨大的精神鼓舞。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期,能夠得到老同學們的支援,無疑讓朱德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和友誼的力量。

在老同學們的多方援助下,朱德帶領的起義軍終于渡過了最危險的時期。盡管起義最終沒有取得預期的成功,但起義軍的主力得以儲存,為後來的革命鬥争奠定了基礎。朱德帶領部隊進入了井岡山,與毛澤東上司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這段經曆,不僅展現了朱德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更展示了他與老同學之間深厚的友誼。這些老同學們,盡管大多數并未加入共産黨,但他們在朱德最危難的時刻伸出援手,展現了超越政治立場的人性光輝。然而,這種援助也為他們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其中一些人是以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朱德作為新中國的開國元勳之一,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見證了這個曆史性的時刻。在這個令人振奮的時刻,朱德不禁想起了那些在他人生最艱難時期給予幫助的老同學們。

建國初期,百廢待興,朱德作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工作繁忙。然而,他始終沒有忘記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老同學。1950年春,朱德特意安排了一次與老同學們的聚會。這次聚會在北京一個幽靜的四合院中舉行,參加的有朱培德、金漢鼎、楊如軒等人。

聚會的氣氛既熱烈又複雜。朱德熱情地迎接每一位到來的老同學,與他們親切握手,詢問他們的近況。朱培德,已經從江西省政府主席的位置上退下,正在北京養病。金漢鼎,因為在國民黨時期的身份,此時正處于觀察期。楊如軒,則因為沒有追随國民黨撤退台灣,留在了大陸。

席間,朱德回憶起了南昌起義前後的種種往事。他感慨地說道:"如果沒有你們當年的幫助,我可能早就犧牲了,哪裡還能看到今天的勝利。"朱培德笑着回應:"我們都是同學一場,互相幫助是應該的。"金漢鼎則說:"當年在九江接待你,是我這輩子做過的最正确的決定之一。"

聚會中,朱德特别提到了已經去世的範石生。範石生因為在廣東時期暗中幫助朱德,後來被國民黨懷疑,遭受了迫害,最終在1948年病逝。朱德為範石生的遭遇感到痛心,他說:"石生兄為了幫助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的犧牲。"

在這次聚會中,朱德還特意安排了一些年輕的從業人員,向老同學們介紹新中國的建設成就。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這些曾經幫助過他的老同學們感受到新中國的希望和活力。

然而,聚會的氣氛并非一直輕松。有些老同學因為曾經在國民黨政府中任職,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擔憂。朱德察覺到了這一點,他鄭重地向大家保證:"隻要不是犯有嚴重罪行,新政府會給予寬大處理。我們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來建設新中國。"

這次聚會持續了整整一天。臨别時,朱德親自送每一位老同學到門口。他握着他們的手,眼中飽含深情。朱德說:"無論以後發生什麼,我們永遠是同學,永遠是朋友。"

然而,曆史的車輪并非總是按照個人意願前進。随着新中國政治形勢的變化,朱德與這些老同學的聯系逐漸減少。有些人因為曆史原因被批評,有些人選擇淡出政治舞台。朱德雖然想要保護這些老同學,但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他能做的也十分有限。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朱德本人也遭受到了批判。在這種情況下,他更無法照顧到這些老同學。一些老同學在運動中受到沖擊,有的甚至被打成"反革命"。朱德對此感到深深的痛心,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他也無能為力。

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朱德才有機會再次與幸存的老同學們見面。然而,此時的相聚已經帶着滄桑和惆怅。許多人已經離世,剩下的人也都已經年邁。朱德在一次私下的聚會中感歎道:"我們這一代人,經曆了太多的風雨。能夠再次相聚,實在是莫大的幸運。"

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仍然惦記着那些老同學。據朱德的秘書回憶,朱德在彌留之際曾經喃喃地說出幾個老同學的名字,仿佛又回到了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回到了那些并肩作戰、互幫互助的日子。

2021年,适逢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也是朱德誕辰135周年。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裡,人們重新審視朱德與他的同學們之間的友誼,從中汲取曆史的智慧和力量。

在四川省儀隴縣朱德故裡,一座新落成的紀念館引起了廣泛關注。這座紀念館不同于傳統的革命領袖紀念館,它專門展示了朱德與他同學們之間的交往。館内陳列了大量珍貴的曆史照片、書信和文物,生動地再現了朱德與同學們之間的深厚友誼。

紀念館的一個特别展區引起了參觀者的極大興趣。這個展區名為"危難中的援手",詳細記錄了1927年南昌起義失敗後,朱德如何得到老同學們的幫助。展區中央懸挂着一幅巨大的地圖,上面标注了朱德當時的撤退路線,以及他在各地得到的幫助。每個幫助朱德的同學都有專門的介紹,包括他們的身份背景、幫助的具體内容,以及後來的命運。

在展區的一角,有一個名為"隐秘的支援者"的小展覽,專門介紹了那些暗中幫助朱德但從未公開的同學。這些人中有的是國民黨軍官,有的是地方政要,他們冒着巨大風險為朱德提供情報、物資或者掩護。這個展覽引發了參觀者的深思: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友情是如何超越政治立場的界限,成為人性中最珍貴的部分。

紀念館的另一個展區名為"勝利後的重聚",記錄了建國初期朱德與老同學們的聚會。這個展區展示了聚會時的照片、參與者的回憶錄,以及朱德後來寫給同學們的一些信件。從這些材料中,人們可以感受到朱德對老同學們的感激之情,以及他試圖在新的政治環境下保護這些老朋友的努力。

然而,紀念館并沒有回避曆史的複雜性。在"時代的陰影"展區中,詳細記錄了文化大革命期間,一些朱德的老同學遭受迫害的經曆。這個展區引發了許多參觀者的讨論:如何在政治運動中保持人性和理智?如何在特殊時期維護友誼?

在紀念館的出口處,有一面"友誼之牆",上面刻着朱德和他同學們之間的一些經典對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朱德晚年說過的一句話:"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真摯的友誼永遠是人生最寶貴的财富。"

除了紀念館,朱德與同學們的故事也以其他形式傳播開來。2021年,一部名為《同窗之情》的電視劇在全國熱播。這部劇以朱德的視角,講述了他從雲南講武堂畢業後,與同學們的種種交往。劇中不僅展現了朱德的革命曆程,更着重刻畫了他與同學們之間的友情。劇中有一個情節尤其感人:朱德在南昌起義失敗後,冒着生命危險去看望生病的老同學,這個同學雖然立場不同,但仍然為朱德提供了庇護。

在學術界,朱德與同學們的交往也成為了一個熱門研究課題。多所大學的曆史系組織了相關的學術研讨會,探讨這段曆史對現代社會的啟示。有學者指出,朱德與同學們的交往,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文以友輔"的精神。也有學者認為,這段曆史揭示了在革命年代,人性的複雜性和友情的可貴。

在社會各界,朱德與同學們的故事也引發了廣泛讨論。許多人開始反思:在當今社會,我們是否還能保持這樣深厚的友誼?面對利益沖突,我們是否還能像朱德的同學們那樣,在危難時刻伸出援手?

一些高校的學生社團以朱德和他的同學們為榜樣,發起了"同窗情"活動。他們鼓勵同學們建立深厚的友誼,并在日後的人生中互相扶持。一些企業家也受到啟發,在商業合作中更加注重誠信和友誼,認為這是比單純追求利益更有價值的事業基礎。

在國際交往中,朱德與同學們的故事也被頻繁提及。一些外交場合中,中國上司人用這個故事來說明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友誼的特點,以及中國人"患難見真情"的品格。這個故事成為了增進國際友好的一個生動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