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中央決定将解放大陳列島提上日程。這次行動由許世友與張愛萍共同指揮。
然而就在部署作戰計劃時,兩人産生了巨大的分歧。許世友脾氣暴躁,最後竟然一拍桌子道:“你小子吃過幾碗幹飯?”
許世友與張愛萍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最後又是如何解決的?
許世友的怒火
1954年,中央的一則電話将許世友叫回了北京。許世友到達北京後,彭老總親自接見了他。
彭老總告訴許世友,中央決定将他任命為華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讓他負責指揮大陳列島戰役。
許世友欣然受命,他隻關心一件事,就是與他搭檔的參謀長是誰?
彭老總告訴他,是張愛萍。
許世友聽了這個名字後卻皺起了眉頭。衆所周知,軍中有兩個“膽大包天”的将領,一個是韓先楚,另一個就是張愛萍。
許世友與韓先楚接觸過,他也了解韓先楚的為人。
韓先楚雖然經常“違命不從”,但他基本上都是見機行事,而且每次都能順利地完成戰略目标。
事後,他也會誠懇地找上司承認錯誤。上司們也了解“将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看他道歉态度誠懇,也就不予追究了。
但是張愛萍卻不是這種情況。張愛萍為人固執,隻要是他認定的事情,就會一直做下去。
他敢當面與上級嗆聲,也敢越級指揮。雖然他的決定大部分都是正确的,但每次都會讓别人下不來台。
就連周總理也笑說過,張愛萍喜歡“犯上”。
許世友與張愛萍接觸比較少,兩人也從來沒有合作過。關鍵是許世友的脾氣也很硬,他不确定兩人能否合作順利。
不出所料,許世友的擔心果然應驗了。
在一開始見面時,兩人還相安無事。結果在正式部署作戰計劃時,兩人卻産生了巨大的分歧。
許世友建議進攻大陳島。
因為他剛剛從北韓戰場上回來,深知隻要我軍集中五倍于敵的兵力,就能在短時間内殲滅敵人。
隻要将大陳島攻下,那麼剩餘的島嶼便不攻自破了。
而張愛萍卻不贊同這個觀點,他建議先攻打一江山島。
因為他吸取了之前金門戰役慘痛的教訓,認為渡江戰役與陸地作戰還是有很大差别的。
一個渡江作戰的士兵,需要五六個保障兵。是以針對作戰的兵力而言,我軍其實并不占太大優勢。
而且這次是大陸首次海陸空三軍一起作戰,可以先用一江山島試試水。這裡的兵力薄弱,我軍傷亡也小。
況且攻下一江山島,也能對大陳島的敵軍起到震懾作用。
許世友并未一口否決張愛萍的計劃,隻是他心中還有其他顧慮。
大陳島上建有重要的軍事基地。一旦我軍先攻打一江山島,就會留給敵人毀壞軍事基地的時間。
是以他還是更傾向于先打大陳島,給敵人一個出其不意,進而保住軍事基地。
張愛萍卻不為所動,他不願意冒險。他們面對的不止是對岸的國軍,還有海上的美式軍艦以及空中的美式戰鬥機。
一旦出什麼差池,金門戰役就會重演。
兩個人各執己見,誰也不讓誰。
到最後,許世友直接拍了桌子:“你小子吃了幾碗幹飯!十萬人我都打過,大陳島區區兩萬人還能吓住我?”
說罷,許世友便拂袖而去。
其實許世友并非是一意孤行的上司,他也經常采納下屬的意見。他之是以說重話,完全是被張愛萍的脾氣給氣的。
冷靜下來後,許世友便将兩個方案都送出給了中央,讓中央做決定。
過了一段時間後,中央給了回複:采納張愛萍的建議,先攻打一江山島,并任命張愛萍為浙東前線指揮部司令員。
中央發了話,許世友也沒有了異議。衆人也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起來。
到了1955年,張愛萍認為已經萬事俱備,可以發起進攻了。但是許世友認為還未準備充分,想要再推遲一段時間。
張愛萍卻坐不住了,他直接越級請示了中央,但許世友這次卻罕見地沒有發火。
在得到中央的準确答複後,我軍便正式對一江山島發起了進攻。在海陸空三軍的默契合作下,我軍一鼓作氣将大陳列島的所有島嶼都解放了。
戰鬥大捷,但許世友并未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他直接給軍委打去了電話,請求調走。
他給出的理由是,他認為張愛萍太驕傲,兩人不好合作。
中央也知道兩人的性子不對付。于是在思考一番後,中央将張愛萍調到了北京。
在後來的很多年裡,兩人都沒有聯系,他們心中也一直都留着一個疙瘩。
張愛萍的倔強
其實許世友也沒有責怪張愛萍,隻是認為兩人不适合當搭檔而已。
雖然從表面上看,許世友的脾氣更加暴躁一些,但是他卻并未做過什麼出格的事情。
許世友自從參軍後,便一直恪守職責,對上級的指令也是絕對服從。
紅軍時期,他在鄂豫皖蘇區參加戰鬥。
當時老蔣調集了二十萬大軍來“圍剿”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并派了國民黨的“勝威将軍”嶽維峻坐鎮指揮。
在敵軍強大的兵力和火力的雙重碾壓下,我軍遭到了重創。
紅四軍軍長徐向前情急之下想出一個計策:派一支敢死隊深入敵人内部,策應大部隊行動。
許世友第一個站了出來,表示願意前往。徐向前一臉凝重地問他是否想清楚了,這一去九死一生,再也沒有回頭路了。
許世友隻堅定道:“要麼成功,要麼犧牲!”
他心中惦記着上級交給自己的任務,是以面對敵人再強勁的炮火,他也絲毫沒有退縮。
他帶領隊伍順利殺進了敵營,打亂了敵人的陣腳,最後還成功生擒了嶽維峻。
之後許世友又連續多次參加敢死隊。他曾四次遊走在死亡邊緣,但即使身負重傷,他也沒有推辭過組織交給自己的任務。
抗日時期,他被調到了陳赓手下戰鬥。
陳赓對他并不熟悉,隻知道他性子急躁。是以一開始陳赓并未重用許世友,經常讓許世友擔任輔助任務。
許世友雖然有些不開心,但是從未懈怠過,每次都認真地完成上級交給他的工作。
香城固戰役中,陳赓将許世友派到了外圍預伏,防止敵軍殘部潰逃。
這個任務并不難,但是許世友卻非常重視。他收到任務後,立即緊急修築工事。
戰鬥打響後,許世友便緊緊關注着城中的動向。但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敵軍主力見我軍來勢洶洶,立馬選擇棄城而逃。
眼見敵軍大部隊都朝着許世友的方向跑去,陳赓心中焦急不已。
然而等他帶人趕到的時候,驚訝地發現許世友已經帶人将敵軍全殲了。
正是由于許世友恪盡職守,将工事修得密不透風,才沒有給敵軍可乘之機。
事後,陳赓稱許世友為“大刀将軍”,也開始慢慢重用許世友了。
在解放戰争時期,許世友受命攻打濟南。當時敵人的兵力實在太強,剛開戰,我軍兵力便瞬間銳減了大半。
許世友向上級請示退兵,但是上級卻下了死指令:無論如何都不能退!
許世友心一橫,他直接拿起一把機槍就離開了指揮部。許世友來到戰場上,親自帶着衆人沖進了敵人的炮火中。
他帶着部隊打了八個晝夜的惡戰,才将濟南攻了下來。
這樣類似的事還有很多。從許世友的經曆中不難看出,他是一個對組織、對國家絕對忠誠的人。
無論上級下達什麼指令,他都會絕對服從,哪怕犧牲自己的生命。
但張愛萍卻不是這樣的人。張愛萍有自己的想法,沒有把握的事情他絕對不會做,哪怕違抗上級的指令。這樣的性格可以說既保守又固執。
但其實張愛萍剛參軍時,性格并沒有這樣強硬,他也會聽取别人的想法和建議。
他之是以會變成這樣,源自于他以前經曆過的一場敗仗。
那是在紅軍時期,他正擔任騎兵第一團團長。
當時他剛率領部隊打了一場勝仗。在回去的途中,他們遇到一股敵軍,而這股敵軍的身後綁着幾位紅軍幹部。
張愛萍立即率兵上前,将他們打得落荒而逃。他們也順利救下了幾位紅軍幹部。
幹部們獲救後,依舊怒不可遏,他們要求張愛萍去抓捕那些人。
張愛萍有些猶豫。因為部隊剛剛經曆了幾場戰鬥已經非常累了。但是在衆人的強烈要求下,張愛萍還是被說服了。
張愛萍帶着戰士們朝着敵軍的方向追去。但是他們到達敵軍老巢後,發現賊人主力并未回來。于是張愛萍将他們的老窩搗毀後,便帶兵傳回了。
好巧不巧的是,有個小賊逃了出來,給頭目通風報信去了。賊夥頭目知道老窩被毀後,便埋伏在了張愛萍的必經之地,想要報複他。
等張愛萍行到中途便遭到了敵人的圍攻。戰士們經過連綿的戰鬥與跋涉,早就精疲力盡了,根本無力抵抗,最後我軍傷亡慘重。
這件事也在張愛萍的心中留下了陰影。
他認為,如果不是他一時沖動,就不會造成這樣的失誤。于是在後來的戰鬥中,他便愈發地謹慎起來。
其實無論是許世友還是張愛萍,都是英勇的革命英雄。他們的初衷也全是為了戰鬥能夠勝利,并沒有誰對誰錯。
隻是兩人性格不同,才會産生沖突。
冰釋前嫌
1960年,張震邀請許世友到家中做客。許世友到了張震的家中,發現張愛萍竟然也在。
張震将許世友拉到了飯桌旁坐下。張震握着兩人的手道:“你倆之間的沖突,應該做個了結了。”
許世友這才反應過來,張震是來做和事佬的。
還沒等許世友說話,張愛萍直接站起身,敬了他一杯酒:“許世友同志,以前是我不對,這杯酒就當賠罪了!”說完便将酒水一飲而盡。
許世友也站起身回敬他:“大家都是革命的同志,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以前的事就翻篇了!”
兩人喝完酒後相視一笑,從此冰釋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