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宮女也是很辛苦的,一般女人還真幹不了

深宮重重:探尋古代後宮佳麗的真實生活

許多人将“後宮佳麗三千”視為一種誇張的文學修辭,認為古代後宮的女性數量遠沒有如此龐大,曆史的真相卻并非如此,翻開浩瀚的史書,我們不難發現,許多朝代的後宮規模遠超人們的想象,其人數之多,令人歎為觀止

當宮女也是很辛苦的,一般女人還真幹不了

以唐朝為例,唐太宗李世民的後宮人數便高達萬人,每逢重大節日,皇宮内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仿佛一片人海,而這并非個例,李世民的曾孫唐玄宗李隆基的後宮更是擁有多達六萬名後妃宮女,創下了曆史之最,由此可見,除了皇帝日常處理政務的前殿之外,古代的皇宮幾乎完全是“女人的世界”

金字塔般的等級制度:後宮女子的身份與地位

在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女性世界”裡,抛開身份尊貴的後妃不談,單說宮女,便可大緻分為兩類:一類是擁有品級的女官,負責後宮的日常管理;另一類則是沒有品級的普通宮女,承擔着繁重的體力勞動

當宮女也是很辛苦的,一般女人還真幹不了

後宮的等級制度如同一個金字塔,處在最底層的普通宮女占據了絕大多數,隻有極少數人能夠通過層層選拔晉升為“宮官”,進入管理階層,即使成為了“宮官”,她們的權力也十分有限,任何嫔妃都可以對她們随意使喚,設立“宮官”的目的,不過是統治者為了維持後宮的正常運轉罷了

為了維護後宮秩序,古代統治者參照“前廷”的官僚制度,建立了一套等級森嚴的後宮管理體系,根據考古發現,唐朝後宮女官的品級從六品到九品不等,五品及以上則為皇後和嫔妃,也有一些資曆頗深的女官能夠晉升到五品,享受與才人相同的待遇,唐朝後宮的等級制度雖然曆經數次變革,但其基本架構始終未曾改變

從民間到深宮:揭秘古代宮女的入宮途徑

與“前廷”官員負責處理國家大事不同,“後廷”女官的職責僅限于管理皇宮内的大小事務,她們的工作細緻入微,從嫔妃寝宮中的蠟燭、鑰匙到被褥等日常用品,都有專人負責,擁有品級的女官畢竟是鳳毛麟角,絕大多數宮女隻能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她們很少有機會見到身份尊貴的後妃,更不用說皇帝了,很多宮女在後宮中勞作一生,直到離開人世也沒能親眼目睹皇帝的真容,可謂“不識君王到死時”

當宮女也是很辛苦的,一般女人還真幹不了

了解了宮女的等級制度後,我們不禁要問,這些宮女究竟從何而來呢?事實上古代宮女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

最主要的途徑是“采選”,與如今的選秀節目類似,“采選”通常也包括海選、初選、複選等環節,宮廷對宮女的選拔标準十分嚴格,從身體、容貌到品德都要進行全方位的考核,最終“擇優錄取”

身世各異,命運殊途:不同出身的宮女後宮之路有何不同?

除了“采選”之外,一些宮女是因為家人犯罪受到牽連而被罰沒入宮的,這些宮女往往身世悲慘,在後宮中隻能從事最辛苦、最卑微的工作

當宮女也是很辛苦的,一般女人還真幹不了

還有一些宮女則身懷絕技,例如擅長縫紉、刺繡等,她們會被安排到相應的崗位上,成為後宮中的“專業型人才”

地方豪紳也會向朝廷推薦一些出身名門、品德兼優的女子入宮,這些宮女通常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成為女官的機率也更高

還有一小部分宮女是由地方官員、附屬國或是公主、親王進獻給皇帝的,她們通常才貌出衆,更容易得到皇帝的寵幸,進而飛上枝頭變鳳凰,這種通過進獻入宮的方式也暗藏風險,如果進獻者心懷叵測,這些宮女就可能成為潛伏在皇帝身邊的棋子,對皇帝的安危構成威脅,例如,唐中宗時期,太平公主就曾試圖通過進獻宮女的方式在李隆基身邊安插眼線,但最終被李隆基識破,計劃未能得逞

從“衣食住行”到歌舞升平:古代宮女的職責與日常生活

宮女的職責與“前廷”大臣頗為相似,大臣們的工作是輔佐皇帝治理國家,而宮女們則是為皇帝管理後宮,隻要能讓皇帝、後妃以及皇子公主們滿意,她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雖然皇宮中的主子數量有限,但宮女們的工作卻絲毫馬虎不得,為了滿足主子們各種各樣的生活需求,她們需要承擔起繁重的任務,其工作範圍涵蓋了“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除了負責主子們的日常生活起居之外,還有一些宮女專門負責為皇室成員提供歌舞表演,她們都是精通雜技、舞蹈、樂器、演唱等技藝的才女,在常人看來,每天為皇帝表演歌舞似乎是一件輕松的工作,但實際上并非如此,與那些從事體力勞動的宮女相比,這些表演宮女雖然不用幹粗活,但也并非輕松自在

唐詩中的宮女群像:從“汗濕羅衣”到“停燈熨禦衣”

唐代詩歌中,不乏對宮女辛苦生活的描寫,例如,王建在《宮詞一百首》中寫道:“舞來汗濕羅衣徹,樓上人扶下玉梯,”這句詩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剛剛表演完畢的宮女汗流浃背,衣服都被汗水浸濕了,而樓上觀看表演的主子們,還需要人攙扶才能走下樓梯

另一首詩中則寫道:“每夜停燈熨禦衣”,描繪了深夜時分,宮女們在昏暗的燈光下為皇帝熨燙衣裳的場景,這些詩句都從側面反映出古代宮女生活的艱辛與不易

從“宮女學校”到才藝雙全的上官婉兒:唐朝宮女的“素質教育”

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宮女們也需要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她們學習的内容包括藝術、文化以及各種實用技能,與其他朝代相比,唐朝統治者尤其重視宮女的“素質教育”,唐朝後宮中設有專門的“宮女學校”,例如教授歌舞雜技的“内教坊”,是以,唐朝宮女的整體素質在曆朝曆代中都是比較高的,我們在唐代的文獻資料中經常能夠看到才貌雙全的宮女

唐朝女官上官婉兒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上官婉兒出身名門望族,她的祖父上官儀是唐高宗時期的宰相,由于上官儀卷入了政治鬥争,最終慘遭殺害,上官婉兒也和其他上官家族的女眷一起被充入宮中,成為了地位卑微的宮女,當時,上官婉兒還不到十歲,從她踏入皇宮的那一刻起,她的人生就與這深宮大院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

幸運的是,唐朝統治者非常重視宮女的教育問題,上官婉兒在宮中獲得了寶貴的學習機會,并最終憑借自己的才華和努力,成為了武則天最信任的女官之一,她的故事也成為了唐朝宮廷中的一段傳奇

從“參軍戲”到“紅葉題詩”:古代宮女如何排解寂寞尋求幸福?

像上官婉兒這樣出類拔萃的“宮官”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宮女隻能在壓抑、孤獨的環境中度過一生,她們的精神世界往往十分空虛,為了打發時間、排遣寂寞,宮女們也會進行一些娛樂活動

例如,古代後宮中有一種叫做“參軍戲”的娛樂項目,其形式類似于現在的對口相聲,由兩名宮女搭檔演出,一人負責主講,另一人則在一旁插科打诨,為彼此帶來些許歡樂

宮女們也會在宮牆内玩耍一些民間流傳的娛樂項目,例如鬥百花、抛繡球、蕩秋千等,雖然這些娛樂活動無法徹底消除她們心中的寂寞,但也聊勝于無

由于宮規森嚴,宮女們的活動範圍被嚴格限制在“掖庭”之内,除非有特殊任務,否則不得踏出宮門半步,她們的生活枯燥乏味,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青春就在這無盡的重複和等待中慢慢消逝,等到年老色衰,無法再為後宮效力之時,等待她們的結局往往是被迫青燈古佛,了卻殘生,或是被無情的統治者安排到先帝的陵墓附近守陵

也有一些宮女能夠逃離這深宮的囚籠,重獲自由,在一些特殊時期,例如遭遇災荒或是國庫空虛之時,皇帝為了節省開支,會下令放出一部分宮女,讓她們回歸民間

結語:回望曆史感歎古代宮女命運的不易

放出宮女的數量取決于皇帝的個人意願,一些體恤民情的皇帝,例如唐太宗、唐高祖等,每年都會放出大批年邁或身患疾病的宮女,而有些皇帝則相對比較吝啬

那些被恩準回家的宮女,也有一些人幸運地收獲了愛情和幸福,例如,晚唐時期,有一位名叫盧渥的年輕書生進京趕考,有一天,他在皇宮外的護城河邊散步時,發現一片紅葉随着河水緩緩漂來,盧渥撿起紅葉發現上面題着一首七言絕句:

“水流何太急,深宮盡日閑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盧渥被這首詩的意境深深打動,便将紅葉珍藏了起來,幾年後,唐宣宗李忱登基,大赦天下,并放出了一些宮女,在家人安排下,盧渥迎娶了一位曾經在宮中服役的女子

有一天,盧渥的妻子偶然間發現了丈夫珍藏的那片紅葉,看着上面的詩句,她不禁感慨萬千:“這首詩是我當年題寫的,沒想到竟然被盧郎收藏至今,”起初,人們都以為她在開玩笑,但經過仔細比對,發現紅葉上的字迹确實出自這位宮女之手,于是,盧渥與妻子之間這段充滿傳奇色彩的愛情故事便流傳開來,成為了脍炙人口的“紅葉題詩”

像這樣幸運的宮女隻是極少數,對于大多數古代宮女來說,她們的一生都注定在深宮中度過,她們的命運是悲劇性的,回望曆史,我們應該對這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女性多一份了解和同情,同時也應該珍惜我們今天所擁有的自由和幸福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您對古代宮女生活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