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東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常江萍 楊喬一報道)花饽饽又稱“花馍”“面塑”“面花”。從面團到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工藝品,花饽饽的整個制作過程包含了傳統文化的沉澱,更包含了手藝人的堅持。米東區三道壩鎮三道壩村“面潮食坊”的蔣愛華就是衆多手藝人其中的一位。
近日,市民吳新輝在蔣愛華這預定了一個中式花饽饽蛋糕,為70歲的母親祝壽。“媽媽的生日我準備把花饽饽、壽桃做為禮物送給媽媽。這是非遺文化,更有意義,寓意也好。”吳新輝說。
作為山東省高密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高密面花制作技藝)傳承人張東琴的第五代傳承人,蔣愛華将此項非物質文化遺産傳入米東區,為本地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998年,專業學習西式面點的蔣愛華中專畢業後,到烏魯木齊市的鴻春園飯店擔任了2年西式面點師。結婚後,她和丈夫經營起一家餐館。愛好面點的她經常給家人孩子制作蛋糕、面包等。
2019年,蔣愛華在網絡上偶然刷到花饽饽的視訊,就被視訊裡點綴着流蘇、福字的福袋、體态矯健靈動傳神的“金龍”、搖頭擺尾的錦鯉所吸引。憑借着西式面點的經驗,她開始通過網絡自學制作花饽饽。但是花饽饽的制作不同于普通饅頭、西式面點,她對自己做出來的花饽饽始終不滿意。
經過多方打聽,今年2月,蔣愛華聯系到山東省高密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高密面花制作技藝)傳承人張東琴,在她開辦的高密花饽饽研習創業基地學習了2個月。
花饽饽的制作需要曆經和面、發酵、戗面、揉面、造型、醒發、蒸、上色等十幾道制作工序,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做出來的花饽饽就會口感不佳。
蔣愛華第一步從和面開始學習。“花饽饽制作選用優質小麥面粉,不用添加色素,而是采用新鮮的果蔬汁或者果蔬粉上色,使花饽饽更富美感,又融合了瓜果蔬菜的營養。”蔣愛華說。
剛開始學做造型,老師在幾分鐘之内就可以把花饽饽的造型做好,但是她十幾分鐘都不一定能完成,導緻面醒發失敗,蒸制出的花饽饽不如人意。
“别人都回宿舍睡覺了,我就會一個人在加工房練習做造型。毀了再做,做了再做,這是一個挺折磨的過程。但是當我掌握了制作技巧,上鍋蒸制出來的花饽饽,像老師一樣有晶瑩剔透的‘水光肌’,我就會有成就感。”蔣愛華說。
學成歸來後的蔣愛華,将自家小院重新裝修,在院内開設了名為“面潮食坊”的小店,引進全套專業廚房裝置,專門制作各類花饽饽。不少人會在節慶、婚嫁、壽誕、上梁、喬遷等民俗活動時購買花饽饽。
目前,有5位徒弟跟随蔣愛華學習制作花饽饽。今年4月,第三批米東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申報時,三道壩鎮将蔣愛華的“傳統花馍制作技藝”作為申報項目。
“我們将加大對傳承人的培養和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傳承機制。同時将其與我鎮的旅遊産業相結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這項指尖上的傳統技藝。”三道壩鎮黨委委員劉亞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