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應該是屬于讀書人的時代,因為這是一個知識變得前所未有地容易擷取的時代。越是普通家庭越應該培養自己孩子讀書的習慣,因為書,是貧民的奢侈品。”
——董宇輝
大家還記得那位在《中國詩詞大會》上風靡全場的國民才女武亦姝嗎?
她憑借對2000首古詩詞的熟記而聲名大噪,更因她那淡雅脫俗的氣質赢得了衆多贊譽。
那一年,她在初賽中全答正确,還在激烈的最終對決中擊敗了衆多強手,赢了總冠軍。
當各大媒體和名校争相向她抛出橄榄枝時,她卻堅持回到高中、備戰聯考。
如今,大學畢業後的她去向如何?
“清華大學嚴謹求實的學風深深吸引着我,我希望能夠在那裡繼續深造,将嚴謹求實、行勝于言的精神作為一生的追求。”
高中時期,武亦姝的目标是清華大學。
搞理财的朋友們都知道,大家都會往往都會把風險降到最低。
但武亦姝,偏要反其道而行。
各大名校争着搶着要她,她卻不為所動。
如果她選了别的路,難免不會被懷疑是否有足夠的實力站在才能相應的位置上。
而聯考,是公平的。
沒有人能在聯考中投機取巧、徇私舞弊。
聯考,這個名字在很多中國家庭中幾乎有種神聖的氛圍。
對不少學生和家長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場考試,更是通往未來的一扇門,一張能決定命運的門票。
聯考結果出來後,武亦姝考了613分。
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這已是一個很高的分數,但對“國民才女”來說似乎略顯平平。
網絡上的聲音五花八門,有的嘲諷,有的同情。
不過,武亦姝卻收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因為613分,在上海聯考中已是非常優秀的成績。
進入清華大學後,她總結的一篇關于軍訓的文章意外走紅。
大家看到了這位國民才女在自省和自律上的又一面。
“4歲,就能背誦上千首古詩詞。
國中時,她就讀于蘭生複旦中學。
2016年,她被複旦大學附屬中學提前錄取。
2017年,她在《中國詩詞大會》打敗北大碩士,攻擂成功,拿下冠軍。
2019年,她以613分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錄取。”
2023年從清華畢業後,武亦姝表示自己想從事兒童文學,并緻力于推動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與傳播。
無關名利,隻是因為熱愛。
僅此,就已足夠武亦姝為之付出自己的全部熱情。
中央民族大學的副教授蒙曼評價她時曾說,
“武亦姝身上流淌着詩歌的真善美,這種詩意,不僅展現在她的言談舉止中,更深深烙印在她的靈魂裡。”
當武亦姝成為網絡熱話之後,很多家長都在感歎:
“要是我家孩子也這麼優秀就好了”,
甚至有家長表示:
“生女當如武亦姝”。
武亦姝的轉變也啟示了許多人:
從一個曾令父母頭疼的“差生”,到如今的佼佼者,這背後到底是怎樣的家庭教育奧秘?
武亦姝出生在一個重視文化教育的家庭,父親是律師,母親是教師。
一次偶然的機會,武亦姝的父母拜訪了一位學者好友家,發現他們全家人的讀書氛圍都很濃厚。
這種親子共讀、共學的方式極大地激發了武亦姝對知識的興趣。
她喜歡文學,喜歡傳統文化。
對她來說,古詩詞不隻是學術研究的對象,更是一種精神的慰藉和樂趣的源泉。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無可替代,父母的行為、态度和教育方式,直接影響着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從此,她的父母改變了教育方式,把家中的娛樂活動從看電視、下棋轉變為探讨《二十四史》、《山海經》等經典。
父親每天下班後都會扔掉手機,陪她一起讀書。
“父母教給我最重要一點就是如何學習,幫助我找到最适合我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才是我能夠取得高分的原因!”
在這種新的學習環境中,武亦姝的興趣被逐漸喚醒,她開始真正享受學習的過程。
她的學習方式也更加富有創意,如通過角色扮演、改編故事結局、成語接龍等遊戲,使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我告訴自己,不要隻覺得苦和累,更要學會去享受。”——武亦姝
所謂的“才女形象”不是天生,而是後天養成的。
更重要的是,武亦姝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董宇輝曾說:
“讀書的意義,它不一定是前程似錦、功成名就,它可以讓你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對于那些夢想培養出下一個“武亦姝”的家長來說,
重要的不是單純地複制她的經曆,而是要激發孩子的興趣,讓他們在享受中學習。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警惕放任孩子的天性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就比如,廣東深圳街頭發生的那起驚人事件。
一個13歲的孩子想在遊戲裡充錢,這也不是他第一次向父親要錢充遊戲了。
這次,父親不允,他竟然在大街上死死勒住了父親的脖子。
路過的人都驚呆了,有人錄像,有人勸阻,還有人報警……
可這孩子,他才13歲啊!
長大之後還不知道能做出什麼樣的事來。
“養不教,父之過。”
父母放任不管,往往會導緻孩子缺乏責任感和自我限制力。
長遠來看,是毀了孩子的一輩子。
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不平凡的家庭。
父母的觀念和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成長軌迹。
正如董宇輝所說:
“人是不可能成為自己從沒見過的物種的。”
“家庭,是最好的教育場所,父母,是最好的老師。長輩展現出什麼,大機率孩子就會學什麼。”
父母不隻是要傳授知識,還要培養态度和價值觀,更要言傳身教。
在教育的道路上,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則,隻有不斷适應和調整,才能幫助孩子在未來的路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