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油罐車混裝”風波後續,金龍魚回不去的巅峰

“油罐車混裝”風波後續,金龍魚回不去的巅峰

英财商業

2024-07-15 17:04釋出于北京

“油罐車混裝”風波後續,金龍魚回不去的巅峰

運輸裝載化工用的油罐車在不清洗、不隔離的情況下公然裝載食用油。如此魔幻的事件還是在近期被曝出,網友紛紛表示:這不就是變相的投毒嘛!此事一出,在全社會都掀起了軒然大波,相信無論涉事的是國企還是上市公司,這次都逃不過輿論和監管的制裁。畢竟,食品安全問題在“民以食為天”的大陸波及面是最廣泛,也是最受關注的。

在煤制油罐車裝運食用油事件不斷發酵,頂層也成立調查組着手調查此事,不少食用油企業也緊急發表聲明,稱對食用油運輸嚴格監管、嚴格落實。不過,A股“油茅”之稱的金龍魚(300999.SZ)首先成了衆矢之的,當然也不是完全被冤枉的。社交媒體平台上有人曝出了涉事的油罐車“冀E5476W”的行駛軌迹,運送途中确實給金龍魚工廠送過油,有理有據,地點也都被曝出。如此一來,社會和資本市場對于金龍魚緊急釋出的“内部的全面自查”就更不買賬了,甚至被認為是畫蛇添足、越描越黑。

調查結果未出,但後續的影響已經顯現。進口油和家用榨油機賣瘋了,原本銷量不佳的進口食用油店,這段時間的銷售額直線上升。這種現象背後反映出的,其實是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極度不安和對本土産品的信心危機。

01  不隻是品牌危機,資本市場同樣陷入深淵

卷入“罐車運輸亂象”的食品安全事件後,金龍魚的股價在7月10日開盤跌超8%,25元/股也再次重新整理了曆史新低。此時的股價相比起2022年上市後創下的曆史高點145.24元/股,下跌幅度高達82.8%,比起7800多億的巅峰市值已經蒸發超6000億。

業績預期本身就比較脆弱,“油茅”品牌最核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對于金龍魚的打擊無疑是“雪上加霜”。金龍魚的二級市場表現已經讓投資者深陷泥潭超過三年多。回顧來看,從2020年10月上市後3個月飙漲至2021年巅峰的144.86元/股,如今陰跌到最低的25元/股,公司市值已經從近8000億跌到了1500億以下,盈利比例從巅峰的98%到最新的6.87%,如今被套牢的股東戶數估計在13萬左右(今年6月28日披露的股東戶數也就140,466戶)。

曾經憑借超過三分之一的市占率,戰勝中糧旗下的“福臨門”成為食用油賽道的國内第一品牌,憑借一門剛需生意,被稱為“油中茅台”的金龍魚,在登入資本市場後獲得熱捧。然而資本“捧殺”過後,俨然一地雞毛。一蹶不振的股價背後,是奇高無比的市場估值和每況愈下的盈利能力,回歸現實,市場也逐漸意識到,金龍魚的食用油壁壘再高也并不是茅台酒。

實際上,金龍魚的輿論危機并不少,這一次是食用油,前一次是大米。就在今年的3.15,知名打假人直指金龍魚旗下的“天賦五常稻花香2号”大米“挂羊頭賣狗肉”,實際銷售的大米并非真正的五常稻花香2号,而是名為“中科發5号”的外地大米。這種大米與稻花香2号在外觀和口感上極為相似,但價格卻僅為稻花香2号的一半,雖然官方回應,有關部門也介入,但由于并未涉及食品安全問題,是以當時也是沒有後續的調查結果。

不過,如此頻繁被爆出産品端的問題,金龍魚是不是也應該認真反思下,畢竟作為糧油巨頭,曾經苦心經營樹立起來的品牌形象,一點點被殘食。目前的消費者也已經逐漸覺醒,加強了對食品安全的意識。

金龍魚品牌曾經以“1:1:1調和油”的廣告而家喻戶曉。作為一家中外合資的企業,母公司為益海嘉裡,而益海嘉裡又是豐益國際在華投資的全資子公司。穿透至最頂層的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則是全球主要的大糧商,與國際上四大糧商分庭抗禮,實力僅次于美國嘉吉、美國ADM,超過路易達孚和邦吉。而豐益國際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益海嘉裡集團為新加坡華人郭鶴年家族持有,目前該公司由其侄子郭孔豐負責管理。

嚴格意義上來說,金龍魚算是“歸化”的國内企業。彼時的2012年,受益于國内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口的增長紅利,豐益國際在國内的業務突飛猛進,當年便跻身全球三大糧油集團;由于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中,國際農産品市場一直由歐美企業主導和控制的,“糧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農産品、糧油不僅是重要的生活物資,更是戰略物資。國家希望可以有一家自己主導的糧油集團與其他歐美巨頭分庭抗禮,不過彼時國内有外資對糧油企業的諸多限制。直到2017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幹措施的通知》,取消了油脂加工領域對外資的準入限制,并且在2018年郭孔豐拿到了“中國綠卡”,金龍魚才重新開機了國内A股上市的計劃,2020年成功上市。

02  紅利期已過,業績難達标

神奇的是,金龍魚的股價即使跌了這麼多,其相對估值依然是高估,截止7月11日收盤,市盈率(TTM)可以高達50倍(動态市盈率在40.88倍)!很難想象一家盈利能力下滑的糧油企業,卻寄予着科技公司的估值,前期估值高可以了解為算是超高市占率(2023年年底市占率第一位39%),以及人口紅利帶來的市場空間增長。但随着競争加劇,原來的壁壘已經經不起推敲,中糧、魯花等食用油品牌都“虎視眈眈”着行業老大的位子。況且對于消費者來說,随着重産品、輕品牌的時代,食用油的品牌效應弱化程度今非昔比,更别說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品牌,分分鐘會被後來者取代。

根據資料來看,2008-2013年大陸食用油市場複合增長率為12.94%,而從2014-2022年則已經降低至2.44%,這兩年小幅反彈但整體進入存量時代。後面随着人口總量開始見頂,或下降趨勢下,食用油市場的天花闆已至,市場越來越飽和,産能過剩問題已經存在。

從金龍魚一向孤傲的營收規模,在這兩年也開始出現松動就能看出些問題。每況愈下的營收也能看出市場空間的收縮,先是2023年營收2515.24億元,同比下滑2.32%;再是今年一季度營收572.74億元,繼續同比下滑6.17%,預計全年不足2500億是大機率事件。而且更不樂觀的是公司下滑的盈利能力,從2020年上市後達到巅峰後的三年,金龍魚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2023年毛利率和淨利率都是曆史新低,分别為4.83%和1.11%,這意味着,雖然表面2500多億營收是茅台酒的2倍多,但歸母淨利潤,茅台酒卻是金龍魚的26倍以上。

“油罐車混裝”風波後續,金龍魚回不去的巅峰

而且對比來看,茅台白酒主打醬香型,因其水源和地理位置帶來了天然的競争壁壘,香型不同帶來了差異化競争,進而具備一定深度的護城河,是以品牌具有很強的議價權;然而反觀食用油,一邊是同質化競争嚴重,隻能在價格紅海中進行搏殺,單純依靠品牌信賴來取勝,一旦出現信任危機,對品牌打擊是毀滅性的。而且另一邊,糧油價格關乎民生,受到國家嚴格管控,雖然屬于消費必需品,但需求較穩定,提價能力遜于一般消費品,是以公司的利潤率大多随着CPI、需求變化和品牌營銷出現波動。這樣看金龍魚的“三駕馬車”都不太樂觀,首先是最近剛剛公布的6月CPI中明顯可見,食用油價格還在下挫,6月價格同比2023年下滑4.2%,上半年更是下滑5.1%;

“油罐車混裝”風波後續,金龍魚回不去的巅峰

其次是品牌,雖然市占率第一,但金龍魚的油可替代性很強,一旦出現信任危機,被替代的可能性非常大;最後是需求,前期的人口增長是食用油市場增速較高的核心,同理,當人口增速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那麼需求下滑也變的無法逃避了;且根據分地區業務來看,金龍魚核心業務就是在國内(業務占比達到97.89%),海外業務多年基本無增長,而公司前期的高速發展也隻是吃到了國内人口高速增長的紅利,“量價理論”來看,本質上就是以量取勝、價格層面很難有優勢,算是一門利潤微薄的“苦”生意,随着人口出生率下滑,人口紅利退潮,金龍魚的業績預期難免堪憂。

即使從2015年起金龍魚不斷尋求新的增長曲線,以擺脫單一業務帶來的風險。那一年它推出了醬油品牌“丸莊”,以及食用醋、料酒、酵母、植物肉等産品,但無論從品牌端還是業績端,明顯感覺到效果不佳;後面2022年前後,國内預制菜市場火熱,金龍魚也開始布局預制菜、中央廚房等半成品食材的加工業務,比如“豐廚”等品牌。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豐廚闆塊的研發上就投入1.14個億。按理來說,金龍魚的食用油與預制菜業務,可以産生比較好的結合。

然而時代不同了,品牌逐漸被弱化,而産品力被強化,使得金龍魚在食用油産品中積累的品牌效應,在其他賽道上不再具有絕對的規模優勢,而且在調味料、預制菜領域都有各自的品牌大佬占有着。比如,吃金龍魚食用油的家庭,可能用的是恒順的醋、海天的醬油和蚝油、安琪的酵母、雙彙的肉類預制菜等,這裡的競争有多激烈可想而知。

雖然預制菜和中央廚房賽道還是比較熱門的擴張賽道,但競争激烈隻是一方面頂層政策也在逐漸規範這個市場,或意味着掙第一波野蠻生長時期的“大錢”已經過去了。而且金龍魚在這個領域尚且處于初期建設階段,産品能否突圍而出,尚未可知,尋求新增量的道路一片迷茫。

檢視原圖 836K

  • “油罐車混裝”風波後續,金龍魚回不去的巅峰
  • “油罐車混裝”風波後續,金龍魚回不去的巅峰
  • “油罐車混裝”風波後續,金龍魚回不去的巅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