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本文以古白話小說《說唐全傳》為依托,無關現代評書《隋唐演義》《興唐傳》,故而評書中的羅松、羅士信等未在《說唐》出場的人物不在讨論範圍之内。
第一位:李元霸
李元霸的強大毋庸置疑,堪稱所有古典戰争小說之冠。作為上界金翅大鵬臨凡的戰力天花闆,李四公子雖然瘦小枯幹,卻撚鐵如泥,有四象不過之力,使得一對大錘重達八百斤,其師更是已經羽化成仙的紫陽真人。
自從晉陽宮出世一錘擊敗宇文成都,李元霸便一發不可收拾,不僅三敗成都,三錘擊退裴元慶,一錘擊退海雲錫三将聯手,手撕伍天錫,一錘打斷羅成長槍。四平山、紫金山兩場惡戰更是被他殺成屍山血海。四平山單人獨騎擊退反王聯軍兩百三十萬,紫金山更是将一百八十五萬人馬殺到僅剩六十五萬,恐怖如斯,堪稱人形核彈。
這般手段,别說靠山王楊林,就是把天底下所剩的全部武将加在一起,也同樣不夠李元霸一頓錘,畢竟在他馬前,幾乎人人都是一錘子買賣,士卒和上将似乎并無差別。
第二位:宇文成都
上界雷聲普化天尊臨凡,在李元霸出世前是幾乎公認的天下第一,使四百斤一杆镏金镋(最初二百斤,征讨南陽時三百二十斤,晉陽宮時四百斤),南陽大破伍雲召,殺死力大無窮的伍保;四明山獨戰海雲錫三将一日,最終勝出。
不過宇文成都比較悲催,是書中與李元霸交手最多的武将,二人曾前後三度交戰,成都毫無例外的皆遭慘敗,紫金山一戰更是被殺得性起的李元霸撕作兩片。不過由于身負三載龍命,故而李元霸殺他等于壞了天數,因而才會死在自己的鐵錘之下。
盡管遠不如李元霸,但天保将軍的實力還是足以讓楊林望塵莫及的,假如二人交手,勝負隻在一招之間。
第三位:裴元慶
巡天都太保八臂哪吒臨凡,十二三的年紀,齒白唇紅,甚是可愛,使一對三百斤重的銀錘(很多人說裴元慶的錘一個三百斤,這是誤讀,原文中宇文化及說得清楚“使一對銀錘三百斤重”),一出世就錘震程咬金,打得瓦崗諸将不敢上前。歸順瓦崗後被加封為“天保将軍”,大有隔空叫闆宇文成都之意。
四明山一戰,裴元慶曾一錘打昏力竭的宇文成都,使之威名更盛。雖然此戰屬于我們通常所說的無效戰績,但是從二人各自對陣李元霸的表現看,裴元慶似乎真的強過宇文成都,縱觀天下能接李元霸三錘者,裴元慶是唯一一位。
在被李元霸擊敗突圍時,裴元慶曾與率軍堵截的楊林狹路相逢,盡管二人兵器重量相當,但裴三公子隻用了一錘便将楊林的囚龍棒打斷,實力差距相當明顯。
第四位:雄闊海
金頂太行山總轄大寨主,使一百六十斤一對鋼斧,有萬斤之力,因驅虎過澗得以與伍雲召相識,并結為兄弟,伍雲召原本想上奏舉薦雄闊海為将,不想家中變故導緻被滿門抄斬,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後助相州知府高談聖大破麻叔謀,并将之斧劈,順勢擁立高談聖插旗自立,被任命為兵馬大元帥。
雄闊海為人急公好義,四明山為助義兄報仇,與伍雲召、伍天錫聯手大戰宇文成都,雖最終不敵落敗,卻為後面裴元慶錘震宇文成都打下堅實基礎;揚州大戰,雄闊海因江湖公幹耽擱了時間,故而進行一夜,水米未進,待其趕到時,揚州已經大亂,守軍欲放千斤閘困住衆反王,雄闊海見狀,不顧疲累,力托千斤閘,救得衆反王脫困,可惜自己卻為力竭被壓死在揚州城下。
武藝方面,雄闊海能抵擋宇文成都十至二十合,對比被裴元慶一錘打跑的楊林,優勢很大。
第五位:伍雲召
尚書右仆射伍建章之子,師承紫陽真人(與李元霸是師兄弟,不過似乎二人并不認識),使一杆丈八蛇矛,重一百六十斤,南陽大戰時,先後吊打尚師徒和韓擒虎,不過三度不敵宇文成都,最終突圍而走。考慮到宇文成都超高的水準,伍雲召拼死能擋住二十餘合,已經相當不易了。
揚州武舉戰,伍雲召原本是在場諸将中武藝最高的一位,不想卻在追擊左雄時,被其坐騎沒尾駒屁股裡突然甩出的尾巴将頭顱打得粉碎,這實在不是英雄該有的謝幕方式。
就武藝來看,伍雲召大體和雄闊海相當,直面宇文成都能鬥上十幾二十合,碾壓楊林不在話下。
第六位:伍天錫
伍雲召族弟,陀螺寨大當家,好食人心,以緻雙目赤紅(翻版鄧飛),在接到伍雲召的求援後,起兵救援南陽,不想途中與雄闊海發生誤會,二人連戰半個月不分勝負,直至伍雲召突圍而出,經過此處才為二人化解了恩怨。
四明山一戰,伍天錫與雄闊海、伍雲召聯手不敵宇文成都,後又被李元霸一錘打回,因見識到李元霸的逆天神威,故而對其極為畏懼。最後在天昌關因打死李元霸的開路将軍梁師泰而遭到報複,盡管好話說盡,卻依舊被李元霸撕作兩片。
伍天錫的兵器為一柄混金镋,重二百多斤,加上與雄闊海激戰半個月不分勝負,可以看出二人幾乎等同,甚至很可能伍天錫的力量還更大一些,不過卻在十八好漢中排名第六,就算伍雲召也與二人伯仲之間,但插在中間多少還是有些不合适。愚以為這點評書處理得比較好,比如單老在《隋唐演義》中将伍天錫和伍雲召的排位進行了對調。
但是無論怎樣,以伍天錫的本事不說吊打楊林,也足以碾壓了,參考第十條好漢尚師徒能拼死擋住伍雲召十餘合,那麼強于尚師徒的楊林對戰與伍雲召相當的伍天錫,大約撐個二三十合恐怕就是極限了。
第七位:羅成
上界白虎星官臨凡,七歲能打猛虎,十二歲大破蕃兵,一杆丈八滾雲槍重達兩百四十斤,盡管隻是第七條好漢,但或許是因為筆墨較多,是以感覺上羅成不應該位居海雲錫之下。
首先,這部書中雖然沒有羅家槍出自姜家槍的設定,但羅家槍依舊是天下聞名的絕頂技藝,也就是說隻論技術,羅家槍是數一數二的;其次,羅成的槍有兩百四十斤,盡管兵器重量不完全代表力量大小,但是比伍雲召、雄闊海的兵器重了這麼多,起碼力量不應該比二人遜色。在技藝和力量都不輸海雲錫的情況下,愚以為羅成的排名有些低了。
羅成與楊林有兩次直接交鋒,很多人因而覺得羅成比楊林僅僅略強一線,實則并非如此。第一戰,二人鬥了十餘合,書中稱楊林隻殺得平手,而後因瓦崗集體出動而心慌意亂,故而被羅成所傷。此戰确實不能當作羅成更強的佐證,但十餘合的平局便認為他們伯仲之間并不是太有說服力,畢竟時間太短了。
第二次是在龍鱗山,隻鬥了三合羅成便用回馬槍将靠山王挑殺,因而不少人覺得這是羅成通過正常手段無法取勝,是以采取了殺招,對此我有些不同看法。首先,當時十八路反王剛剛逃出揚州,猶如喪家之犬,而楊林則是率領大軍以逸待勞,是以戰事如果拖久了,對聯軍非常不利。羅成确實無法做到速勝楊林,故而一早就做好了用殺招的打算,那三合不過是個過場預熱;其次,早年在北平府時,羅成與秦瓊傳槍遞锏,原本說好了不藏私,結果每人留了一招。多年來,兄弟二人患難與共,早已不是初識之時,彼此之間唯一的那點蠅營狗苟便是當初的藏私。是以此處作者設計了“羅成回馬槍槍挑楊林,秦瓊撒手锏锏打殷嶽”,讓二人“一笑泯恩仇”,從此兄弟齊心。
其實通過羅成和楊林各自與程咬金之戰完全可以看出二人之間存在着不小差距。程咬金的前三斧相當強悍,楊林曾被砍得盔歪甲斜,汗流浃背。反觀羅成,三闆斧對其而言幾乎與普通招式并無差別,隻兩槍就刺傷了程咬金。是以,羅成不僅強于楊林,而且強了還不是一星半點。
第八位:曹延平
曹延平是評書中定延平(丁延平)的原型,不過人設完全不同,他不僅不是楊林的兄弟,反而有些仇怨。當初在登州任總兵時,因楊林自誇武藝,貶低登州武将,惹得曹延平大怒,按照他的自述,兩人當場比武,結果曹延平雙槍神出鬼沒,數合間便殺得楊林讨饒。如果按照這樣的說法,曹延平的武藝怕是比羅成乃至海雲錫還高。
不過自述很可能有些水分,比如《水浒傳》中武松曾自稱三拳兩腳打死老虎,實則打虎時他差點把自己交代了。不過曹延平強過楊林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在楊林兵伐瓦崗時,曹延平曾前往與之激戰,楊林拼死抵擋了四十餘合,實在遮攔不住,敗陣而走,在以為必死的情況下随手扔出一根囚龍棒,不想陰差陽錯下擊中了曹延平的面門,使其重傷不治。盡管就結果而言,楊林取得了最終勝利,但是論武藝,無疑還是曹延平更勝一籌。
其實除了上述八将,琉球國太子鳌魚疑似也強過楊林,因為在對戰程咬金時,鳌魚能夠無視三闆斧,一錘便将老程擊敗,在老程經曆的所有對手中,能做到這點的除了鳌魚,隻有裴元慶和羅成。不過考慮到鳌魚戰績太少,加上不是本國武将,故而未将之列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