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的轉折往往始于不經意間。三年前,江西省九江市的柴先生,因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他脊椎遭受重創,高位神經損傷導緻下肢癱瘓,喪失了自由行走的權利,這讓他的世界瞬間崩塌。
就在絕望之際,他在襄陽尋得希望。在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細胞治療中心團隊的精心救治下,讓腿部功能喪失三年的他,重拾行走夢。
一次意外讓他癱瘓,一次意外讓他獲得希望
2021年,家住江西省九江市50歲的柴先生,經曆了人生的至暗時刻,一次意外導緻他腰椎高位神經損傷,下肢功能障礙,無法站立行走。
期間,他四處求醫,希望能夠重新站起來、走起來。然而,多家醫院的診斷如同冰冷的判決,告訴他高位神經損傷的恢複幾乎不可能。三年中,他嘗試過多種治療方式,但都沒有根本性的改變。
在一次求醫途中,一位病友告訴他:“去湖北省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試試,打一針就能看見效果。”這位病友向柴先生介紹了自體體細胞移植治療技術。
經過了解後,柴先生決定跨越700公裡,來襄陽求醫。
千裡赴襄陽,從不可能變為可能
2023年8月,柴先生來到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見到了細胞治療中心主任裴斌教授。“他剛來的時候,髋關節不穩,佩戴支具,依靠助行器能走20步。”裴斌介紹,該患者雙大腿的肌力是下降的,小腿和足部的肌力是0級到1級,不能夠正常站立和行走,有嚴重的運動功能障礙。經過評估我們認為,患者可能是腰1部位脊髓損傷,符合細胞治療的适應症。
據了解,脊髓損傷治療的難點在于神經傳導重建及運動功能的恢複。自體細胞移植就是把自己的細胞移植到需要的部位,通常會從外周血、骨髓或者脂肪等部位采集細胞,然後通過提取自體體細胞,用微創穿刺的方式移植到病竈部位,進而使得病竈部位的細胞數量和構成比發生明顯的變化,促進局部的再生修複,進而達到治療目的。
解決的方法找到了,但又一個問題擺在面前:神經元的自然再生與重建的黃金視窗期通常限定在受損後的6個月内。鑒于柴先生神經受損已久,受損區域極有可能被瘢痕組織所替代,行走功能的恢複之路顯得尤為艱難與不确定。然而,看到裴斌團隊展現出的專業素養與堅定信心,柴先生毅然決定把握住這次的機會,勇敢嘗試。
裴斌及其醫療團隊對柴先生的病情進行了全面而細緻的評估,制定了一套周密的治療方案。
自體細胞助他“滿血複活” 周遊世界不是夢
治療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但每一步都充滿了希望。裴斌團隊從患者體内抽取不到200毫升骨髓血,進行“純化”後,再把它們回輸至患者的脊髓,修複受損脊髓。
首次治療僅僅過去一周,柴先生便感受到了明顯的變化,從最初借助助行器僅能蹒跚前行幾步,到如今能夠穩穩當當地邁出超過200步的距離。這份驚喜,無疑為柴先生的康複之旅注入了強大的動力與信心。
在曆經了2023年12月的第二次治療與2024年5月的第三次治療後,柴先生的身體狀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已成功擺脫腳踝支具的束縛,髋關節和膝關節的力量也顯著增強,行走時步伐穩健而有力,單次行走距離超過800步。這讓柴先生激動不已,他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
“本來我已經不報希望了,能夠再次行走,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奇迹。”柴先生滿懷感激地說。他更是滿懷期待地表示,希望有一天能夠完全恢複行走能力,實作環遊世界的夢想。
裴斌介紹,脊髓損傷作為一種嚴重的神經系統損害,其治療一直是醫學界的難題。據統計,大陸每年新增脊髓損傷患者逾12萬例,凸顯了這一疾病的廣泛影響與嚴峻挑戰。
傳統治療手段雖能緩解症狀,但在神經功能恢複方面收效甚微。而自體細胞技術的發展,為脊髓損傷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這一前沿技術不僅為柴先生這樣的患者帶來了生命的轉機,也為解決脊髓損傷這一重大醫學挑戰開辟了新的道路。在未來,随着自體細胞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完善,相信能幫助更多像柴先生一樣的患者恢複肢體功能,重獲新生。
( 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
來源:襄陽融媒體中心經濟生活頻道
記者:劉俊炎 | 通訊員:龔波 陳文
編發:劉鵬 | 編輯:劉俊炎
責編:何雯 | 稽核:曾春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