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日,一件令人震驚的發現曝光,一位旅美華人在佳士得拍賣會上,以數百萬美元的天價拍得一份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親筆的聖旨。專家鑒定,這的确是正德皇帝親筆所書。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聖旨内容與史書記載的正德形象有着天壤之别。正德皇帝在史書中被描述為荒淫無度、嗜酒成性,但這道聖旨卻展現了他對臣工的殷切期望、對百姓的體恤之心。一個率性而為的皇帝,怎會寫下如此正能量滿滿的訓詞?這一發現挑戰了我們對正德皇帝的傳統認知,學者們對此支離破碎,究竟哪一個才是真實的正德?我們拭目以待。
盛明歸德,朱厚照登基,是為正德皇帝。作為當朝龍袍,正德生性放浪形骸,貪嗔饞淫,自古以來就飽受诟病。隻說他貪色無厭,淫亂無度,竟連民間的寡婦都不放過。更有甚者,每逢夜半,他就會暗自派人,在民間挑選一幹年輕貌美的民女,強行拉進宮中,殘害不已。民不聊生,受盡折磨。更令人發指的是,正德竟然還留下了一道敗家子規矩,要求臣僚們推薦自家妻妾和侍女,以供正德縱欲。如此肆無忌憚,荒淫馳騁,其罪惡滔天,活受盡百姓唾棄。
可是,正德的一位表親,乃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六世孫,卻對正德十分贊賞。這位表親說,正德其人天性純真,為官清廉。每逢有貢士薦舉奸佞,正德總是能夠審視分明,不為表象蒙蔽。于是正德總能時時重新整理朝野,罷黜貪佞,重用隐賢,與一般朝臣推心置腹,不因伯仲長幼而分軒轾。如此公正廉明,正是一代明君。
不僅如此,這位表親還贊正德為重恩報,向來胸懷大志,終其一生都在為國君父事業苦下功夫。更有贊頌正德時時懂得反觀自身,良心不安時,就會召集幾個寬厚儒雅的老臣到宮中論道,聽取老臣們的教誨,心懷感恩。
如此贊歎正德,令人惘然。究竟曆史上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是一個耽于聲色的昏庸無能之輩,還是一個持重有為的明君賢主?他兩種截然不同的形象,給後人留下了許多謎團。
近些年來,一件令學界震驚的發現浮出水面。2006年,在著名的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位旅美華人耗資數百萬美元,從中國古董商手中拍下一份難能可貴的文物——一道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親筆所書的聖旨。
這道聖旨共313字,長達185厘米,高30.5厘米,邊沿隐隐可見雙龍環繞圖案,栩栩如生。落款處标明"正德三年五月初三日"的年月,印章上更有"禦書之寶"四字,無疑是出自皇帝親筆。經過國内外專家的反複鑒定,一緻确認這份聖旨的确是正德皇帝親筆所書,并非赝品。
a. 聖旨内容與正德形象有天壤之别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道聖旨的内容與史書記載的正德皇帝形象判若雲泥。在聖旨中,正德殷切期望官員們要恪守為政之道,心系黎民百姓,對百姓盡心盡責,不能有絲毫私心雜念。他還希望子孫後代務必謹言慎行,寬厚有德,表揚有德者,懲戒無德者,一視同仁,秉公辦事。
b. 專家鑒定确認為親筆真迹
這顯然與後世對正德荒淫無度、昏庸無能的記載極不相符。然而,鑒定結果已經确認,這的确是正德親筆所書。衆所周知,皇帝聖旨向來由侍臣口述而後代筆,極少有親自書寫的情況。能留下親筆真迹,意味着這的确是正德心中的肺腑之言。
c. 親筆聖旨少見,可見其中蘊含真心
從曆史記載來看,朝代更疊,能留下親筆真迹的皇帝實屬罕見。朱元璋、朱棣、康熙、雍正等帝王,雖然留有詩文,但親筆聖旨幾乎沒有。如今這份正德親筆聖旨的出現,無疑令人重新審視這位皇帝的為政之道。
一件珍貴文物橫空出世,由學界來重新解讀曆史,正應該客觀公正,不應囿于成見。對正德而言,他既有昏庸無能的一面,同時也兼具明君賢主的一面,這完全有可能。畢竟人非聖賢,有得有失,正德能寫下如此正能量滿滿的訓詞,足見他心中還是有為百姓着想的。
正德朱厚照這位皇帝,自古以來在史書中就飽受非議。他被描繪成一個荒淫無度、昏庸無能的昏君,是明朝從盛而衰的重要導火索。而這份親筆聖旨的出現,卻完全颠覆了史書對其的負面評價。
a. 對臣工的殷切期望
在這道聖旨中,正德表達了對文武百官的殷切期望。他希望大臣們能夠一心為民、盡忠職守,不可有任何私心私欲。同時,他也期望後代子孫謹言慎行、寬厚有德,能夠表揚有功之臣,懲戒失德之人,秉公執法,絕不徇私舞弊。
b. 對百姓的體恤關懷
更為重要的是,正德在聖旨中展現了對黎民百姓的關愛之心。他明确要求文武百官務必盡心盡力為民服務,全心全意為百姓着想,不可有絲毫私心雜念。可見作為君主,正德确實心系黎民百姓,希望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
c. 正能量滿滿的訓詞
總的來說,這份親筆聖旨充滿了正能量。正德鄭重其事,期望文武百官一味盡忠、廉潔自律,同時也希望後代能夠寬厚有德、光明磊落。作為一國之君,正德的這番訓示實在是體恤群眾、推心置腹。
如此正能量滿滿的訓詞,完全颠覆了史書對正德的負面評價。按照史書的記載,正德被視為荒淫無度的昏君,對國事漠不關心,隻知縱欲作樂。而眼前這份親筆聖旨,卻展現出正德完全不同的一面——他關心民生、重視家國、期望子孫有為。
兩種評價如此判若雲泥,令人懷疑史書對正德的描寫是否有失偏頗。一代帝王,理應是正邪參半,而非完全黑白分明。正德固然有昏庸放蕩的一面,但從這份聖旨來看,他也兼有為政愛民的一面,絕非荒淫無度的昏君。是以,這份寶貴的親筆聖旨,無疑有助于我們重新認識和解讀真實的正德皇帝。
這份珍貴的正德親筆聖旨的出土,令學者們對這位皇帝的評價陷入了深深的困惑與糾結之中。
a. 聖旨與史書記載判若雲泥
按照《明史》等正史的記載,朱厚照作為正德皇帝在位16年期間,紙醉金迷,荒淫無度。他曾立"内順"、"甯順"等十餘嫔妃,又擅自将兩位妃子的妹妹冊封為嫔,專權而恣肆。更有甚者,正德還頒布"敗家子規矩",要求文武百官獻上自家妻妾,供其縱欲。
然而,這份親筆聖旨卻展現出正德完全不同的一面。在聖旨中,正德希望官員們廉潔自律、一心為民,殷切期望子孫後代寬厚有德。如此良善正直的為政之道,顯然與史書記載的荒淫形象南轅北轍。
b. 學者對正德兩種形象支離破碎
是以,這令學者們對正德皇帝的評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一些學者堅持認為,正史記載權威無疑,正德必定是昏庸無道的荒淫之輩。另一些學者則認為,親筆聖旨出自帝王之手,展現了正德的為政之道,不應被輕易否定。
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令學者們陷入了彷徨和糾結之中。連一向嚴謹的錢大昕先生,在其著作中也無法下定論斷。錢先生寫道:"正德建立内閣制度,頗有為政良苦心。但其荒淫無度,沉湎酒色,終亦贻誤國祚。"看來,正德皇帝兩種形象的沖突對立,即使當代學者也無法完全厘清。
c. 帝王之人往往正邪參半
實際上,這種沖突現象并非個例。在曆史長河中,不乏許多帝王行為表裡不一、正邪參半的情況。如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卻又暴虐成性;康熙雍正為君極其英明,卻也有昏庸肆虐的一面。是以,正德皇帝的兩面性并非例外,也未嘗不可能。
不過,正史權威性自不待言。這份正德親筆聖旨的出土,至多令我們對這位帝王的評價有所修正,但絕不能完全否定正史。恐怕更為合理的做法,是将正德置于曆史的語境下審視,權衡其是非功過,進而作出客觀中肯的評判。這也正是學者們所面臨的重大課題和挑戰。
這份正德親筆聖旨之是以引發如此大的争議,其關鍵在于,皇帝親筆聖旨在曆史上實屬罕見。
a. 古代帝王親筆聖旨極為罕見
按照古代的禮制,聖旨一般都是由侍從口授,然後由臣工代筆書寫。從朝代沿革看,能夠留下親筆聖旨的帝王确實屈指可數。明太祖朱元璋曾親書"訖""珍重再造"二字,是為親筆最多。而清高宗雍正則曾親筆修改過《康熙字典》,亦屬罕見。
除此之外,像朱棣、康熙這些威望極高的帝王,即便留下了不少詩文佳作,但親筆聖旨卻幾乎沒有。可見,正德這份親筆聖旨的出土,無疑令人重新審視這位帝王的為政之道。
b. 親筆聖旨意味着帝王真心實意
一般而言,皇帝是絕對權力的象征,凡事都由侍臣傳達,極少親自動筆。是以,一旦出現帝王親筆聖旨,往往就意味着皇帝下了極大的決心和用意。正德如此殷切期望官員們愛民務實、子孫寬厚有為,可見這份聖旨蘊含了他的肺腑之言和真心實意。
c. 正德皇帝深懷憂國憂民之心
從内容上看,正德在這份親筆聖旨中,反複叮囑文武官員務必盡心為民、忠于職守,不可有絲毫私心雜念。他還希望子孫後代能夠廉潔自律、寬厚有德,秉持公平正義。可見,作為一國之君,正德是懷着憂國憂民的重大使命感而書寫這份親筆聖旨的。
正德在位期間,明朝已經出現了危機的苗頭。内有黨争朝權、吏治腐敗、财政赤字等問題;外有土木之變等持續不斷的邊陲戰亂。正值如此國家危亡存略之秋,帝王正德自然是深懷憂國憂民之心。是以,這份親筆聖旨,無疑展現了正德期望臣工們一心為民、子孫有為的殷切期望。
不論正德本人如何,這份親筆聖旨的出現,至少說明了他心系黎民百姓,對國家的前途确實是殷殷期勉。是以,結合這份珍貴文物和史書記載,我們也許能夠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真實的正德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