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學吳曉求:到銀行取錢被問用途 嚴重侵犯了人民的隐私權
騰訊新聞一線
2024-07-20 15:17釋出于北京騰訊新聞一線官方賬号
全文2678字,閱讀約需8分鐘,幫我劃重點
劃重點
01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吳曉求表示,到銀行取錢被問用途嚴重侵犯了人民的隐私權,法治對改善人民預期和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02他認為,中國經濟問題不出現在生産要素上,而是信心和預期上,而信心來自于法治。
03吳曉求指出,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特别強調未來的中國要強調法治的作用,以解決中國經濟問題。
04他呼籲重視外部需求的作用,認為中國巨大的産能需要外部需求來消化,同時全面融入國際社會才能實作中國式現代化。
以上内容由騰訊混元大模型生成,僅供參考
騰訊新聞 《一線》
作者 馮彪 編輯 劉鵬
“到銀行存錢,銀行會問你錢從哪裡來的?要取錢,會問你取錢想幹嗎?這當然嚴重地侵害了人民的隐私權,任何的政策規則都在法律的架構下允許,不可以超越法律的。”
7月20日,在香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經濟研究所(ICE)與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聯合主辦中國與全球經濟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以到銀行取錢存錢為例,闡述了法治對改善人民預期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吳曉求認為,預期和信心的來源正是法治。
對于近日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吳曉求解讀說,其中也特别強調未來的中國要強調法治的作用。
以下是吳曉求演講原文:
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問題,從目前看是來自于人民的信心,來自于預期。
中國不缺市場機制,40多年來,我們學會了。中國也不缺國際視野,加入WTO之後讓我們了解國際經濟運作的規則。中國也不缺勤奮,中華民族是最勤奮的民族。中國經濟甚至也不缺智慧,中國人非常聰明智慧,好的東西我們都拿來學。中國經濟也不缺資本,40多年前,中國當然缺資本,我們那一點點外匯存底,那一點點居民儲蓄存款不可能把中國帶入現代化。是以,當時小平同志推動改革開放,搞經濟特區,吸引外資,吸引技術,吸引人才,這都是很重要的。在某種意義上說,除了特别的一些關鍵性領域的技術我們缺乏,多數技術我們也不缺了。
我想說的是,我們這些生産要素的禀賦都很好。當然我也看到了國家統計局的資料,從宏觀資料來看,不是那麼差。盡管一季度5.3%,二季度4.7%,平均5%,從平均的概念看不算差,從趨勢概念看有點憂慮,還有其他的名額,這裡不展開。你會發現,不算太差,如果按這些資料看,在世界主要經濟體裡面,算比較好的。對于一個有126萬億的經濟體來說是很大的概念了,我們不是過去的小小的經濟體。
但跟我們的微觀感受還是有落差的。如何平衡好宏觀和微觀上的這種“體溫差”是一個任務,要做一些解釋。我既不懷疑宏觀資料,我更不懷疑微觀的體感,是以,中國經濟問題不出現在生産要素上,一定是在信心和預期上。
信心來自于哪裡?來自于法治,當人們有了安全感,有了基本的底線,人們就會有信心。
我欣喜地看到,二十屆三中全會,雖然全文沒有出來,但新聞稿出來了。從新聞稿裡面看到,其中也特别強調未來的中國要強調法治的作用,這是看到了中國經濟問題的實質。如果法治不完善,我們的各種要素就很難發揮作用,而且在中國的現實中,的确存在着很多違法現象,很多踐踏法律的行為。
在生活中,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比如,你可以看到要存錢銀行會問你錢從哪裡來的?你要取錢,會問你取錢想幹嗎?這個是非常恐懼的,當然嚴重的侵害了人民的隐私權,任何的政策規則都在法律的架構下允許,不可以超越法律的。我的錢哪裡來的,我取錢幹什麼?根本不是你可以管的事。如果他是一個貪官自有中紀委、有法律去管他,普通老百姓那點收入取錢去幹點什麼正常的金融活動實屬正常。是以,在中國就會出現,問把錢取到哪裡,拿來幹什麼?他說,我取出來放到對面的銀行去。又問你,為什麼放到對面的銀行去?因為對面的銀行給我一桶油。那好,我也給你一桶油,能不能不取?就會出現這樣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
但凡奇怪必有妖。因為這種行為不符合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征,我們想要問這背後是什麼原因。還有取錢要派出所簽字,這也很奇怪。這種現象到處都是。是以一個完善的法治是現代社會的标配,是文明社會的标志。我們要實作現代化國家,首先從法治開始。
有時候,我在想,一個國家有了完善的法治,有了基本的社會秩序,有了低成本的稅負,同時還有一個能夠激勵人們前行的制度,這個社會一定會繁榮發展。你放心,不是坐辦公室裡的人在那裡指指點點,你把這四條做好了,你要考慮每個人都很理性的。每個人理性都在為增加自己的收入而努力,這沒什麼不好,增加自己的收入也符合我們的初心。企業去增加利潤,去賺錢,這非常好。亞當·斯密說,這可能是一個有毒的花,但結出的是一個美麗的果。是以,我們還是要深刻了解市場經濟的基本原理。
我們有時候總是想當然,總是覺得人們的主觀意志非常強大,可以擺布經濟運作,我始終不這樣認為。我始終認為中國經濟持續繁榮的源頭來自于完善的法治,來自于符合現代市場經濟原則的制度平台,這兩個非常重要。我始終不認為是來自于頻繁的政策調整。
在我的底層思維中,我特别重視法治和制度的作用,政策隻是在法治和制度的架構下起一些微調的作用。但凡學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它不能決定一切的,如果當一個國家的經濟是由政策的頻繁調整來做出影響,實際上這個國家的經濟會處在波動之中,而且這種波動不是周期性的,不是由于周期性因素引起的。
我在很多場合講到,中國經濟很大的成分并不完全取決于經濟周期,這也就是我們的經濟政策、政策的頻繁調整難以奏效的深刻的原因。你不能不說我們最近一段時期,包括發改委在内多麼努力,天天加班,出台政策、刺激消費、刺激房地産,你會發現怎麼刺激就那樣了,你以為首付降到15%人們就紛紛買房?不是那麼回事,它有一個預期。有了預期以後,杠杆才起作用。當沒有預期,當預期很弱,杠杆的效力會大幅度下降。這就是現代經濟的基本原則,就是尊重法律和制度的作用。千萬别把政策看得那麼大,尊重法律和制度的作用實際上就是在尊重市場的作用,就是在相信人們的理性的力量,一定要相信人們是理性的,有了這個人們會做出科學的決策,對未來、對風險、他會做出很好的判斷。 是以,制度和法律就是市場的力量,就是理性的力量。
政策的作用,我不能說它不起作用,它當然起作用,在現代社會因為從大周期來看,它會有一些失衡,是以才會有一些必要的宏觀調控政策,給一些宏觀指引,這非常重要,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就有這方面的因素。但是我們不要迷信它,以為它能夠解決一切問題,是以我們回到法治和市場的軌道上,中國經濟會煥發新的生機。
這其中包含了我們重視外部需求的作用,中國有巨大的産能,産能不能消極去除,還要逐漸擴大包括外部需求的所有需求,内部需求固然重要,内部需求的擴張需要就業的增加、收入的增長以及存量财富的增值,這三個因素是内部需求增長的重要因素。哪怕有一個都可以。你說我的收入沒有增加,可以,但存量财富有增值也可以推動需求。如果存量财富沒有增加,收入在縮水,就業有很大的困難,消費是不可能增長的。這都是經濟學的常識。
對中國來說外部需求特别重要,千萬不要以為中國經濟規模擴大了靠自己就可以消費,完成這些過剩供給能力的平衡,完成不了,中國還是投資推動經濟增長占非常作用的國家。是以,它需要外部需求成為非常重要的消化強大供給能力的一個方面。是以,我特别強調要重視外部的作用。雖然内部需求很重要,但是絕不意味着可以替代外部需求,替代外部需求不僅僅是一個需求總量的擴充,更重要的提供了新的标準。
實際上,我們在很多領域沒有形成國際性的标準,很多領域還是要根據國際性标準來運作,是以,擴大開放很重要的是要按照标準進行。同時,隻有不斷的融入國際社會才可以在國際社會發揮更好的作用。有時候我也很擔憂,很多人覺得中國可以了,外部不重要,這是沒有看到開放對未來的中國有多麼重要,開放是最偉大的改革,最深刻的改革,中國社會隻有全面融入國際社會,我們才可以有效的、順利的實作中國式現代化。
這就是我了解的法治、制度和開放的重要性。謝謝各位。
檢視原圖 38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