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京大學曆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争?

戰争,這個人類曆史上最為沉重的話題,總是讓人不寒而栗。然而,在短短半個世紀内,日本卻多次選擇了戰争之路。從甲午戰争到太平洋戰争,日本似乎陷入了一場看不見盡頭的戰争漩渦。是什麼樣的力量推動着日本走向這條充滿血與火的道路?是民族主義的狂熱,還是經濟利益的驅使?亦或是地緣政治的壓力?東京大學曆史學教授加藤陽子帶領我們深入探讨這個複雜而敏感的話題。她以獨特的視角,剖析了日本選擇戰争背後的深層邏輯。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将跟随加藤教授的思路,重新審視那段動蕩的曆史。然而,曆史的真相往往令人不安:我們是否能從中找到警示,避免重蹈覆轍?日本人當初的選擇,對今天的我們又有何啟示?

東京大學曆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争?

戰争的誘因:從甲午戰争到太平洋戰争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軍在豐島海戰中擊沉了中國北洋艦隊的高升号運輸艦。這一事件,标志着甲午戰争的正式爆發。然而,戰争的種子早已在此前數十年間悄然埋下。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急于擺脫落後形象,渴望跻身于世界強國之列。1868年,年僅16歲的明治天皇登基,随即頒布了"五條禦誓文",宣告了日本全面現代化的開始。在這一背景下,日本的對外政策也随之發生了巨大變化。

1871年,日本派遣了由岩倉具視率領的使節團出訪歐美。這次為期近兩年的考察,讓日本的決策者們深刻認識到了西方列強的實力,也堅定了他們追趕西方的決心。岩倉具視在回國後向天皇彙報時曾說:"歐美各國正在争奪亞洲,大陸若不自強,恐怕難逃被瓜分的命運。"這種危機感,成為了日本走向對外擴張道路的重要推動力。

與此同時,日本國内的工業化程序也在快速推進。然而,日本本土資源匮乏,難以滿足快速發展的工業需求。北韓半島和中國東北地區豐富的礦産和農業資源,成為了日本觊觎的對象。1876年,日本通過武力威脅,迫使北韓簽訂了《江華島條約》,打開了北韓的大門。這被視為日本對外擴張的第一步。

1885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與清朝大臣李鴻章在天津簽訂了《天津條約》,雙方約定在派兵北韓時要事先通知對方。然而,這種脆弱的平衡很快就被打破了。1894年,北韓爆發了東學黨起義。清政府應北韓政府請求派兵鎮壓,日本則以保護在朝日僑為由也派兵入朝。雙方的沖突終于爆發,甲午戰争就此拉開帷幕。

日本在甲午戰争中取得勝利,不僅獲得了巨額賠款和台灣、澎湖列島等新領土,更重要的是,這次勝利極大地刺激了日本的民族自信心和對外擴張的欲望。然而,三國幹涉還遼事件讓日本意識到,單憑自身力量還無法與西方列強抗衡。這種挫折感,反而成為了日本進一步擴軍備戰的動力。

東京大學曆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争?

随後的日俄戰争,更是将日本推向了世界強國的行列。1905年,日本在這場被稱為"20世紀第一場現代戰争"中戰勝了沙俄,不僅獲得了在北韓半島和中國東北的特殊權益,還一躍成為了亞洲第一強國。這次勝利,讓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更加膨脹,也為日後的進一步擴張埋下了伏筆。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作為協約國一方參戰,趁機擴大了在中國和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然而,戰後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又一次讓日本感受到了來自西方列強的壓力。特别是1922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了日本的海軍發展,這被日本軍方視為對國家安全的威脅。

1929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大蕭條,更是加劇了日本的對外擴張傾向。為了擺脫經濟危機,擷取更多資源和市場,日本開始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亞洲大陸。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和随後的"滿洲國"建立,标志着日本全面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

從甲午戰争到太平洋戰争,日本在短短半個世紀内發動了多場戰争。這一系列戰争的背後,既有地緣政治的考量,也有經濟利益的驅使,更有軍國主義思想的推動。日本的決策者們,在面對國際局勢變化和國内壓力時,一次次選擇了戰争這條看似捷徑實則險途的道路。這種選擇,最終将日本推向了災難的深淵。

決策者的角色:政府、軍部與民間的互動

在日本走向戰争的過程中,政府、軍部和民間這三方力量的互動扮演了關鍵角色。這種複雜的權力關系,不僅影響了日本的對外政策,也塑造了整個國家的戰争決策機制。

東京大學曆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争?

首先,讓我們關注日本政府的角色。明治維新後,日本逐漸建立了以天皇為核心的政治體制。然而,實際的公權力主要掌握在以元老為首的少數政治精英手中。這些元老,如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人,在制定日本的外交政策和戰略方向上起着決定性作用。

1889年,日本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确立了天皇的至高無上地位。這部憲法賦予了天皇統帥陸海軍的權力,但同時也規定軍隊直接對天皇負責。這一規定為日後軍部淩駕于文官政府之上埋下了隐患。

在20世紀初期,日本政府試圖通過外交手段來實作國家利益。例如,1902年與英國締結的《英日同盟》,就是日本政府在國際舞台上的一次重要外交成果。這個同盟不僅提升了日本的國際地位,也為日後對俄作戰提供了有利條件。

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軍部在日本的決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特别是在1920年代末期開始的昭和時代,軍部的影響力達到了頂峰。1936年的二二六事件後,軍部實際上控制了政府的決策權。

軍部影響力上升的一個關鍵因素是"統帥權獨立"的概念。根據這一概念,軍隊有權直接向天皇彙報,繞過内閣。這使得軍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獨立于文官政府行事。例如,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就是由關東軍擅自發動的,事後才向東京政府報告。

軍部的擴張野心直接影響了日本的對外政策。陸軍推動了對中國大陸的侵略,而海軍則主張向南方擴張。這種分歧最終導緻了日本同時面對中國和美國兩個強大對手的局面。

東京大學曆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争?

在這個過程中,民間輿論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日本的報紙和廣播等媒體在塑造公衆對戰争的态度上起到了關鍵作用。例如,在日俄戰争期間,《讀賣新聞》等報紙大力宣傳愛國主義,激發了群眾的戰争熱情。

另一方面,随着日本的民主化程序,民間的聲音也開始影響政府的決策。1912年的"大正政變"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當時,群眾反對桂太郎組閣,通過大規模示威迫使其下台,這被視為日本議會政治的一個裡程碑。

然而,随着軍國主義思想的興起,反戰聲音逐漸被壓制。1933年,京都帝國大學教授滝川幸辰因其自由主義思想被迫辭職,這一事件标志着學術界言論自由的喪失。

在這種氛圍下,一些民間組織開始積極支援戰争。例如,1940年成立的大政翼贊會,将全國的社會團體統合起來,為戰争動員服務。這種全民總動員的狀态,使得反戰變得幾乎不可能。

東京大學曆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争?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這樣的環境下,仍有少數人堅持反戰立場。例如,社會主義者加藤勘十在1940年因反對戰争被捕,直到戰後才獲釋。這些聲音雖然微弱,但也顯示了日本社會并非完全一邊倒地支援戰争。

政府、軍部和民間這三方力量的互動,最終将日本推向了全面戰争的道路。政府的軟弱無力,軍部的專橫跋扈,以及被操縱的民意,共同構成了日本走向戰争的内在動力。這種權力結構的失衡,不僅導緻了錯誤的戰略決策,也使得日本在戰争爆發後難以及時止損,最終陷入了無法挽回的境地。

社會氛圍:從民族主義到軍國主義的演變

日本社會從明治維新後的民族主義熱潮,到二戰前夕的極端軍國主義,經曆了一個漫長而複雜的演變過程。這種社會氛圍的變化,不僅反映了日本國内政治、經濟、文化的變遷,也深刻影響了日本的對外政策和戰争決策。

明治維新初期,日本社會彌漫着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現代化熱情。1868年,年輕的明治天皇在京都禦所發表了著名的"五條禦誓文",宣告"知識要從世界各國尋求,大大振興皇基"。這一宣言激發了日本群眾對于學習西方、追趕西方的熱情。

1871年,由岩倉具視率領的使節團展開了為期近兩年的歐美考察。這次被稱為"岩倉使節團"的出訪,不僅讓日本的決策者們親眼目睹了西方國家的發展水準,也讓他們深刻認識到了日本與西方的差距。使節團成員福澤谕吉回國後撰寫的《西洋事情》一書,成為了當時日本社會了解西方的重要視窗,也進一步激發了群眾的現代化熱情。

然而,這種學習西方的熱情很快就演變成了一種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1873年,西鄉隆盛等人主張對北韓用兵,雖然這一主張最終被否決,但卻反映出日本社會中已經開始萌生對外擴張的念頭。1874年的台灣出兵事件,更是日本這種新興民族主義的具體表現。

1889年,日本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确立了天皇的至高無上地位。這部憲法的頒布,不僅确立了日本的政治制度,也強化了日本群眾的國家認同感。在這種氛圍下,"尊王愛國"成為了日本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東京大學曆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争?

1894年爆發的甲午戰争,是日本民族主義情緒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日本在這場戰争中取得勝利,不僅獲得了巨額賠款和新的領土,更重要的是極大地提升了國民的自信心。然而,随後的三國幹涉還遼事件,又激發了日本群眾的不滿情緒。這種複雜的情感,成為了日本進一步走向軍國主義的重要推動力。

進入20世紀後,日本社會的民族主義情緒進一步升溫。1904年爆發的日俄戰争,被視為"黃種人"對"白種人"的勝利,極大地刺激了日本的民族自豪感。戰後,日本社會彌漫着一種強烈的優越感和擴張欲望。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形勢變化,又一次刺激了日本的民族情緒。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日本提出的種族平等提案被否決,這讓日本群眾感到深受屈辱。1921年的華盛頓會議上,日本被迫接受了限制海軍發展的條約,進一步加劇了日本社會的不滿情緒。

在這種背景下,日本社會開始出現一些極端的民族主義團體。例如,1919年成立的黑龍會,就以"大亞洲主義"為旗号,積極推動日本的對外擴張。這些團體雖然規模不大,但卻在社會上産生了廣泛影響。

1929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大蕭條,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巨大沖擊。失業率飙升,農村經濟崩潰,社會沖突日益尖銳。在這種情況下,軍國主義思想開始在日本社會蔓延。許多人将對外擴張視為解決國内問題的出路。

東京大學曆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争?

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标志着日本全面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随後的"滿洲國"建立,更是得到了日本社會的廣泛支援。當時,許多日本人将"滿洲"視為解決國内人口和資源問題的"生命線"。

進入1930年代後,日本社會的軍國主義色彩日益濃厚。學校教育開始大力宣傳軍國主義思想,媒體被嚴格控制,反戰聲音被壓制。1937年,日本政府頒布了《國家總動員法》,将整個社會置于戰時體制之下。

在這種氛圍下,即便是普通群眾也被卷入了戰争漩渦。例如,1937年爆發的"百人斬"事件,就反映出當時日本社會中彌漫的極端軍國主義情緒。兩名日本軍官在南京城外比賽用軍刀殺害中國平民,這一殘忍行為不僅沒有受到譴責,反而被國内媒體大肆宣傳,被視為"武士道精神"的展現。

到了1941年太平洋戰争爆發時,日本社會已經完全被軍國主義思想所主導。即便面對美國這樣強大的對手,許多日本群眾仍然相信最終會取得勝利。這種不切實際的樂觀情緒,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長期的軍國主義宣傳和教育。

日本社會從民族主義到軍國主義的演變,是一個漸進而複雜的過程。這種演變既有内在的驅動力,如民族自信心的膨脹和對外擴張的欲望;也有外部因素的刺激,如國際形勢的變化和經濟危機的沖擊。最終,這種極端的社會氛圍,成為了推動日本走向戰争深淵的重要力量。

東京大學曆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争?

外部因素:國際環境與地緣政治的影響

日本走向戰争的過程中,國際環境與地緣政治因素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世界格局經曆了劇烈變化,而這些變化深刻影響了日本的對外政策和戰略選擇。

19世紀末,日本剛剛完成明治維新,正處于迅速崛起的階段。當時的國際環境為日本的擴張提供了機會。1894年爆發的甲午戰争,是日本首次對外擴張的重要嘗試。在這場戰争中,日本戰勝了中國,獲得了台灣和遼東半島。然而,随後發生的三國幹涉還遼事件,讓日本深感國力不足,也讓其認識到了國際政治的複雜性。

1902年,日本與英國締結了《英日同盟》。這一同盟的簽訂,标志着日本首次被西方大國視為平等的夥伴。這不僅提升了日本的國際地位,也為其後續的對外擴張提供了有利條件。在英國的默許下,日本得以在1904年發動對俄戰争。

日俄戰争的勝利極大地提升了日本的國際地位。1905年,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主持簽訂的《樸茨茅斯條約》,确認了日本在北韓半島和中國東北地區的特殊利益。這場勝利不僅讓日本獲得了實質性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黃種人不能戰勝白種人"的神話,極大地刺激了日本的民族自信心。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作為協約國一方參戰,趁機擴大了在中國和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1915年,日本向中國提出了"二十一條要求",企圖将中國變成其附庸國。雖然這一企圖最終因國際社會的壓力而未能完全實作,但日本仍然從中獲得了不少利益。

然而,戰後的國際形勢變化對日本極為不利。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日本提出的種族平等提案被否決,這讓日本感到深受屈辱。1921年的華盛頓會議更是直接限制了日本的海軍發展。這些事件讓日本感到被西方大國排擠,加深了其與國際社會的對立情緒。

1929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大蕭條,對日本産生了深遠影響。全球貿易萎縮,各國紛紛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這對依賴出口的日本經濟造成了沉重打擊。在這種背景下,日本開始将目光投向亞洲大陸,尋求建立一個由其主導的經濟圈。

東京大學曆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争?

1931年,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開始全面侵略中國東北。國際聯盟對此事件的調查和譴責,并未能阻止日本的行動。1933年,日本退出國際聯盟,這标志着日本開始走上與國際社會對抗的道路。

1936年,日本與德國簽訂了《日德防共協定》,次年意大利也加入,形成了日德意軸心國同盟。這一同盟的形成,深刻改變了當時的國際格局,也為日本後續的軍事行動提供了支援。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争。盡管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但由于當時歐洲局勢緊張,西方各國無暇顧及遠東事務,這在客觀上為日本的侵略行為提供了便利。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日本利用歐洲大國忙于應對德國的機會,加快了在亞洲的擴張步伐。1940年,日本趁法國戰敗之際,強迫法國維希政府同意日軍進駐印度支那。這一行動直接威脅到了英國在東南亞的利益,也引起了美國的警惕。

1941年,日本決定向南方擴張,企圖占領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的石油資源。這一決定直接導緻了日美關系的惡化。同年7月,美國當機了日本在美資産,并對日本實施石油禁運。面對這一嚴峻局面,日本決策層認為,要麼屈服于美國的壓力,要麼發動戰争。最終,日本選擇了後者。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争爆發。這一行動雖然在短期内取得了戰術上的成功,但從長遠來看,它徹底改變了戰争的性質和規模。美國的參戰,使得日本不得不面對一個工業實力遠遠超過自己的對手。

東京大學曆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争?

日本走向戰争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其應對複雜國際環境的結果。從最初試圖融入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到最後公然挑戰這一秩序,日本的對外政策經曆了巨大的轉變。這種轉變既反映了日本國内政治和社會的變化,也展現了當時國際格局的演變。最終,日本錯誤地判斷了國際形勢,高估了自身實力,低估了對手的潛力,這些都成為了日本走向戰争深淵的重要原因。

決策過程:日本政府的戰争決策與内部分歧

日本走向戰争的決策過程,是一個複雜而曲折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反映了日本政府内部的權力結構和決策機制,也展現了軍部、政府、皇室等各方勢力之間的博弈和妥協。

1930年代初期,日本政府的決策機制開始發生變化。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軍部的影響力逐漸增強。1936年二二六事件後,軍部更是獲得了在内閣中任命陸軍大臣和海軍大臣的權力,這使得軍部能夠通過撤回大臣的方式來推翻不合己意的内閣。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這一事件的處理過程充分展現了日本政府決策機制的複雜性。當時的近衛文麿内閣原本傾向于和平解決,但在軍部的壓力下,最終決定擴大軍事行動。7月11日,近衛内閣召開禦前會議,決定向華北增派三個師團。這一決定實際上開啟了全面侵華戰争的序幕。

1938年1月,近衛文麿在國會發表演說,宣布"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政策,這标志着日本放棄了與蔣介石政府談判的可能性。這一決定的背後,是軍部對持續戰争的強烈要求,以及近衛内閣對軍部壓力的妥協。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面對這一重大變局,日本政府内部出現了嚴重分歧。以陸軍為代表的"北進派"主張與德國結盟,向蘇聯進攻;以海軍為代表的"南進派"則主張向東南亞擴張,占領荷屬東印度的石油資源。這場争論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最終以"南進派"的勝利而告終。

東京大學曆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争?

1940年7月,第二次近衛内閣成立。近衛文麿提出了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構想,這一構想實際上是為日本的對外擴張提供理論依據。同年9月,日本與德國、意大利簽訂三國同盟條約,這一決定使日本在國際上的孤立程度進一步加深。

1941年,日本的戰争決策進入了關鍵階段。4月,日本與蘇聯簽訂中立條約,這一決定表明日本已經放棄了"北進"的選擇。7月,日本占領了法屬印度支那南部,這一行動引發了美國的強烈反應。美國随即當機了日本在美資産,并對日本實施石油禁運。

面對美國的經濟制裁,日本政府内部再次出現了嚴重分歧。以外相松岡洋右為代表的一派主張通過外交談判來解決危機;而以陸相東條英機為首的強硬派則主張訴諸武力。在這場争論中,天皇裕仁扮演了關鍵角色。9月6日,在禦前會議上,天皇要求與會者再次慎重考慮和平方案。這一舉動導緻了近衛内閣的總辭職。

10月18日,東條英機組建新内閣。東條内閣成立後,日本的戰争決策進入了最後階段。11月5日的禦前會議上,東條内閣提出了對美談判的最後方案,同時決定如果談判失敗,則于12月初對美開戰。這一決定實際上已經将日本推向了戰争的邊緣。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日本政府一方面繼續與美國進行外交談判,另一方面卻在秘密準備對珍珠港的突襲。11月26日,美國國務卿赫爾向日本提出了要求日本從中國和印度支那撤軍的最後通牒。這一通牒被日本視為對談判的最後否決。

12月1日,在禦前會議上,東條内閣正式決定對美英荷開戰。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争爆發。這一決定标志着日本最終選擇了一條不歸路。

日本走向戰争的決策過程,反映了日本政府決策機制的諸多問題。首先,軍部在決策過程中擁有過大的影響力,這導緻了決策的軍事化傾向。其次,天皇雖然在形式上擁有最高決策權,但實際上往往處于被動地位,難以有效制衡軍部的影響力。再次,政府内部各派系之間的沖突和鬥争,也影響了決策的連貫性和理性。最後,日本決策層對國際形勢的誤判,以及對自身實力的過分自信,都成為了日本走向戰争的重要原因。

東京大學曆史學教授加藤陽子解析: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