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朱成祥 每經編輯:董興生
“人形機器人時代”來了嗎?
在不久前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人形機器人“十八金剛”整齊排開,引發強烈反響,特斯拉二代人形機器人Optimus亮相,同樣引發熱議。
均普智能(SH688306,股價3.86元,市值47.41億元)正是少數推出人形機器人本體的科創闆上市公司。
近日,均普智能董事長周興宥、均普人工智能與人形機器人研究院院長郭繼舜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
周興宥認為:“人形機器人行業比汽車大很多倍,但(這個市場)仍處于慢慢成熟的過程中。我們的判斷是,初步成熟至少也在5年後,5年以後,(人形機器人)可能逐漸進入一些服務行業,但是,(人形機器人)完全成熟,成為一個非常大的市場,至少再需要5年甚至10年時間。”
均普智能作為全球布局的智能制造裝備供應商,主要從事機器人及工業數字化智能軟體的研發、生産、銷售和服務。 企業供圖
工業場景将被率先應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盡管“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的“十八金剛”氣勢磅礴,而在目前,人形機器人仍少有落地的案例。
在周興宥看來,人形機器人或将首先被應用于工業領域。周興宥表示:“工業應用場景是一個非常好的管道,即通過工業場景實作商業化,通過商業化來支援研發,我們的這個觀點,也得到了合作夥伴們的廣泛認同。”
周興宥把機器人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工業機器人,比如庫卡、發那科等;第二階段為類人形機器人;第三階段為人形機器人。
周興宥判斷,5年以後,人形機器人方能初步成熟,在過渡階段,工業場景下的人形、類人形機器人有着廣闊的發展空間。
而通用人形機器人本體需要很強的泛化能力,智慧化程度很高,這在目前尚難實作。相比之下,工業場景不需要特别強的泛化能力,且能夠迅速商業化。
周興宥解釋:“人是高度柔性、高度泛化的,但在工廠裡,往往需要專業化能力,如果有合适的選擇、合适的技術,在工業生産裡馬上就可以替代人,這就是我們現在提出的類人形機器人概念,比如,類人形機器人非常适合做搬運工、巡檢等。”
郭繼舜補充道:“就目前機器人落地而言,工業場景相比居家養老服務等産值更高、确定性更強、任務更明确,相比由自然人所引導的服務場景,由工廠物聯網、智能系統所引導的生産和倉儲場景,更容易把人形機器人或類人形機器人落地。”
簡而言之,工業場景的人形、類人形機器人需求确定,技術相對簡單。是以,郭繼舜認為:“未來三至五年内,工業、倉儲會是人形、類人形機器人落地最好的場景。”
未來工廠将是一種融合
對于為何進軍人形機器人領域,周興宥回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首先,我們看好人形機器人,因為這個賽道以後可能要遠遠超過汽車;其次,這個領域目前仍然非常不成熟,無論是具身智能、多模态融合,以及硬體方案,都非常不成熟。人形(機器人)本體大規模商業化有這個預期,但時間還很長;第三,工業場景的應用,是人形機器人通往通用人形本體方向發展的非常好的管道。”
工業場景正是均普智能的優勢所在。據悉,均普智能作為全球布局的智能制造裝備供應商,主要從事成套裝配與檢測智能制造裝備、機器人及工業數字化智能軟體的研發、生産、銷售和服務。
周興宥也表示:“我們是智能制造領域非常重要的方案解決和系統內建的供應商,不僅有産線級,也有工廠中的房間級,乃至工廠級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工業機器人産線級的要求是什麼?大規模、高節拍、高穩定性的生産,但它通常與高度柔性是沖突的,是以說,産線本身柔性程度是不高的。此外,産線與産線之間也需要對接,雖然目前已經實作大規模自動化生産,但比如巡檢、上下料等,還是需要人。是以,工業場景下對人形機器人的需求是非常強的。”
關于人形機器人、類人形機器人與工業機器人的差別,周興宥認為:“工業機器人,簡單說就是一個機械臂,而人形、類人形有很多關節的自由,自由度遠遠高于工業機器人。此外,類人型機器人一定具備具身智能的能力,雖然它的泛化能力可能不強,比如讓它擰螺絲,它就隻會擰螺絲,但是它在擰螺絲領域就具備很多泛化能力,比如自己會識别、規劃等。”
其補充道:“它(人形、類人形機器人)一定比工業機器人好很多,柔性程度高得多。當然,與工業機器人相比,它節拍沒有那麼快。不過,在某些工序,需要很強的柔性,工業機器人投入與産出就不比對了。這時候,柔性更強的(人形、類人形)機器人的需求就很比對。目前的工廠仍然是人和裝備之間的融合,未來的工廠是類人形機器人與裝備之間的融合。”
郭繼舜則強調:“人形機器人不是要取代工業機器人,而是工業機器人的一個補充,二者協同工作。”
更傾向于做一級供應商
智能駕駛的邏輯鍊是感覺、決策、執行,那麼人形機器人是否與之類似呢?對此,郭繼舜認為:“智能駕駛是‘離身智能’,盡量不觸碰任何道路上的物體,是躲避邏輯。即我到達目的地,誰也别碰我。而機器人的特點是影響世界,具身智能要跟世界産生互動,成為世界的一分子。人形機器人與智能駕駛在技術底層上是類似的,但是做法稍微有點不一樣,我們把它總結為具身感覺、具身想象和具身執行。”
郭繼舜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具體闡述道:“具身感覺與智能駕駛差不多,是以現在人形機器人感覺上的很多技術都是從智能駕駛遷移過來。其次是具身想象,類似于規劃、預測。機器人大腦裡面會有虛拟仿真平台,比如去拿一個杯子,它會預測各種各樣的方式拿這個杯子,哪一種拿得最穩。而具身執行與智能駕駛的控制算法非常類似。”
那麼,既然人形機器人與智能駕駛在産業鍊上有類似之處,未來諸如禾賽、速騰、地平線等智能駕駛産業鍊企業是否也可能将技術遷移到人形機器人?“機器人現階段沒有出現任何一個新型技術産品,比如各類傳感器,在其他領域都非常成熟,這意味着,未來将來自其他領域巨頭的遷移,而不是‘新興’。在這個邏輯下,內建是均普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我們會釋出套件,更多是搭建包括本體、核心零部件、軟硬體結合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在内的機器人生态平台,去獲得市場佔有率。”郭繼舜說。
關于均普智能在人形機器人賽道的定位,郭繼舜表示:“均普智能希望以工業應用本體研發為牽引,推動與人形機器人相關公司的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共同研發、機器人總裝及零部件供應等多元度合作。”
在郭繼舜看來:“與汽車行業相比,機器人零部件更少,産業鍊也會相對短一些,這意味着,赢家通吃的可能性更大,技術壁壘也更容易建立起來。因為我們了解産線,是以在人形機器人合作方面,至少在工業生産條件下,現在很多人形機器人公司都需要和我們合作。”
從更高的架構上看,周興宥認為:“均普智能除了掌握(人形機器人)制造能力,還掌握了場景。”
郭繼舜解釋:“現在我們廣泛地與人形機器人本體公司合作,為它們提供場景,幫助它們在工業場景快速落地。與人形機器人公司合作,我們就可以基于它們的需求,快速積累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比例和産品比例,等技術成熟、産品放量的時候,我們能夠比其他企業走得更快。”
不過,郭繼舜也表示:“因為現在機器人領域技術路線衆多,為了更好地做關鍵零部件,驗證關鍵零部件,我們現在也做本體,我們做本體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正向開發。”
也就是說,雖然均普智能也推出自己的人形機器人本體賈維斯“JARVIS”,但更傾向于做一個系統內建商,即人形機器人公司的Tier1(一級供應商)。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