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加十五日,鬥指未則大暑”,7月22日15時44分,剛好是太陽到達黃經120°時,從這一刻起将正式進入今年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
今年大暑節氣有哪些特殊之處?有關大暑的老傳統都有哪些?明日大暑,有錢沒錢,記得:1不動、2不關、3不穿、4要做,一起來了解下。
明日大暑,有哪些特殊之處?
今年大暑交節為7月22日,中伏自7月25日開始,大暑在中伏前屬于典型的“暑包伏”。農諺中說“大暑中伏前,必定有荒年”,老傳統裡認為大暑在中伏前預示着這一年的年景不太好,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意味着高溫天氣提前到了,居高不下的氣溫易引發伏旱;二是中伏前的大暑為“早大暑”,代表秋天整體天氣比較涼爽,日照時間縮短不利于莊稼的生長。
在古代每逢二十四節氣交節之日,古人通常會運用“擇吉”理論來看這一天具體是什麼日子,參照的依據為民俗信仰裡的“建除十二神”。
這個老傳統是指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這12位神仙每日輪流值班,“曆家以十二神配合值日,十二日一循環,周而複始,觀其所值,以定吉兇”。
農曆六月以未日作為建日,今年大暑是亥日,“六月建未,則亥為定”,是以為“定日”。依據和擇吉民諺“除危定執黃”,今年大暑是古人眼中的“黃道吉日”。
明日大暑不一般,有哪些老傳統?
大暑是全年之中最為悶熱的時間段,特别是進入中伏後的這段時間,更是熱中之熱。古人将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别是子時、醜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其中“午時”指的是中午11點到下午1點的時間段,“正午”說的是中午12點左右,這個時候也是一天之中氣溫最高、太陽最為毒辣的時間,老傳統裡認為此時不應運動,應以修身養性為主,心靜自然涼。
從科學角度來說,大暑期間正午運動易大量出汗,發生中暑的機率也會變大,會起到相反的作用。提醒大家合理安排運動時間,條件允許的話盡量在早上9點前、下午3點後,避開暑熱最旺的時間段。
炎炎暑天空調的使用頻率要比尋常高出不少,特别是進入大暑後,很多人家裡或辦公地方的空調一般都是全天開着,為避免冷氣外流,不少人會将門窗緊閉。
空調内部會堆積污垢,如果窗戶一直關着,空氣會變得非常渾濁,再加上人呼吸過程中呼出的廢氣,會影響到空氣的清新度。如果一直在這樣的環境中待着,會對健康不利。
要提醒大家除了定期清潔空調外,還應在空調開啟的10分鐘内敞開窗戶,讓空調濾網上的污染物有充足的時間排出,并且每隔2個小時要開窗通風15分鐘,讓室内空氣流動起來。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詩作《夏日閑放》中寫到“夏服亦無多,蕉紗三五事”,合理穿衣能避免暑熱的侵襲。古人将衣服料子分為“皮、棉、夾、單、綢、緞、羅、紗”,天熱了應穿料子薄、透氣的衣服。
大暑交節氣溫居高不下,人特别容易出汗,如果還穿一些不透氣的衣服,會導緻汗憋在衣服裡,渾身都不舒服。建議大家夏季穿衣以吸汗、透氣為主,可以穿純棉、麻質面料做的衣服。
曾國藩在書中多次提到“早起尤千金妙方、長壽金丹也”,民諺中也有“一日之計在于晨”、“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類說法。
大暑前後太陽出來得比較早,我們應遵循自然節律調整起居習慣,要想早起就要在夜晚早些休息,不然白天容易犯困。建議大家晚上11點前卧床休息,利用好“夏養”的黃金期。
明日大暑,“1不動、2不關、3不穿、4要做”也是在提醒大家,要順時而養,安康度過最熱暑天。
#夏日養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