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隻做兩件事,就讓諸葛亮一輩子北伐徒勞無功

曹操隻做兩件事,就讓諸葛亮一輩子北伐徒勞無功。曹操統一北方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恢複經濟生産和社會秩序。在軍事力量方面,他做了兩件看似平凡的事情,但卻起到了關鍵作用,讓諸葛亮無法攻克曹魏。這兩件事究竟是什麼?為何會如此重要?

曹操隻做兩件事,就讓諸葛亮一輩子北伐徒勞無功

糧草根基:食鹽換牛

東漢末年,中原農村備受戰亂蹂躏,農田荒蕪,人畜流離。曹操執掌中央軍政大權後,深知無糧草将渙軍無歸,遂下決心恢複農業生産。

時有良才衛觊進谏,建言曰:"農業之興衰,系于牛力。我東漢疆土,昔有百萬頭耕牛,可惜戰火阻斷,農家多已失去這寶貴力量。若能重新配給農人工力,不昧三年,五谷豐登在即。"

曹操見衛觊言之有理,亟召群臣商議對策。經群策群力,終獲上佳良方:以食鹽專賣之利,購置上萬頭牛畜,免費租賃與農戶使用,此舉合稱"食鹽換牛"。

幾經較量,曹操終拍闆實施。次年,北方各郡縣立起牛欄,分頭購進羊曲牛、土番牛、高昌赤牛等異種良驷,與本土黃牛、白毛牛錯綜馴養,孳生大批優良種畜。

曹操隻做兩件事,就讓諸葛亮一輩子北伐徒勞無功

209年正月,牛隻蓄足,糧草使王朗遂率數百官僚巡視各鄉散放牛群,飽受戰火摧殘的農戶見狀,皆喜氣洋洋。"粥少僧多"的困境終獲解脫,從此,農時不再因缺乏體力而拖延,大田一望無際,盡皆新犁耕耘。

糧草使時常督查,嚴懲租畜徇私;農人亦盡心呵護牛畜,期盼續佃。三載春華,莊稼畝豐,糧草充裕,連年征儲獲豐,兵丁糧餉無虞。賴此良策,曹軍辎重幾無斷絕,每伐一方,兵源有自可資。

相較而言,諸葛亮雖閱覽群書,組建農民軍,連年北伐,奪取漢中、陷陳倉等,無奈糧草接濟不繼,傷亡陸續,進展艱辛。他一語道破天機:"吾昔年在桃園,拟著《農書》以殘年蕃衍後世,誰知武運旋乾,到今食不甘舊。"誠哉斯言!曹操一舉"食鹽換牛",為曹魏長久屯積了堅實的軍糧根基,諸葛亮縱有高謀遠慮,終為物力所制,北伐多吞敗仗而還。

兵器保障:水排冶金

曹操隻做兩件事,就讓諸葛亮一輩子北伐徒勞無功

兵革之利,視冶煉速度而定。曹操雖統一中原,但軍器陋劣,遠不及諸葛亮家珍"諸葛連弩"之精銳利器。遙想當年,曹操屢敗于袁紹,根由在此。

問題之源自于曹魏冶金落後。傳統冶煉需長期鼓風,而軍馬早被征調前線,匮乏馬力助風,勞工人力有餘而效率太低。百般權變之下,曹操延攬韓暨為期門下謀臣。

韓暨,字子高,襄陽鐘離人士。他生性機警,酷愛鑽研,自創出一套名為"水排冶金"的新法。其大略乃是沿河築壩,河水沖激木輪旋轉,機械輸出能量為風室加壓,使爐膛持久鼓風,加之數人控制火候,熔煉速率驟增數倍。

曹操覽其圖紙,拍案叫絕,親自試驗,果見熔渣聚簇如雨。遂下谕曰:"此法天資,豈止煉器牽強?吾當遍行之于天朝,以全力擊敗宿敵。"于是通令各郡縣務從操作,并自創獎罰制度,以欽佩察績。

曹操隻做兩件事,就讓諸葛亮一輩子北伐徒勞無功

最先實施者有魯陽、雒陽等二十馀郡,聘請少數外國工匠傳授,官府興建數千口規模高大的排風爐,盤踞于沂水、渭河等大江溪流之畔。工匠每秉教授内火化學與機械知識,各地兒郎僅數月即皆掌握技藝,工作效率之高,前所未見。

不幾時間,隴西、兖州等鋼鐵重鎮俨然水排爐林立,機聲隆隆,日夜操作不停。藍煙自熔爐口袅袅湧出,有如黑雲壓境,鐵水自下滲水冷凝,其形玄黑斑駁,不啻如镔鐵隕石。

曹操堅持不讓,縱令漏夜未酬,務必親自檢閱,時加奬罰,件件督促。日久歲深,品種齊全,有槍有矛有矰,有甲有戈有楯,無所不備。此"水排冶金"之勝,曹魏大興武功,士馬無虞,遂能長期抗衡劉備、孫權,直捍禦諸葛亮七次伐魏之師。

身經百萬軍中,諸葛亮頗有遠見,料定曹魏之是以兵甲日益铮亮者,必有高妙。然于此道一無所知,徒勞無功。他慨歎道:"吾知天文地理、陣法步卒,不曾留心于冶金火攻之學,孰料竟成弊端?雖聚天下英才于蜀中,而終獲披靡。"

曹操隻做兩件事,就讓諸葛亮一輩子北伐徒勞無功

縱論成敗:諸葛亮廣征天下英才,為何徒勞無功?

諸葛亮自年輕時即博學多才,習錐指諸子百家。及壯年從劉備,出任軍師,每每立奇計破敵,小康之治,百姓安居。然而,大梁一味進取,朝野殚精竭慮,北定中原乃可成大業。諸葛亮雖智勇過人,兵革器械供應卻未能跟上步伐。

諸葛亮于蜀漫才子,深知人才濟濟方可揚威。遂下诏四方延攬,朝夕館驿不絕,川中雲集英傑。其中赫赫有名者,如程不識、衛瓘、蔣琬、費祎;有謀無謀皆容納,各取所長任用。偌大工程,由程不識、法正統籌施工,已具龐大規模。

曹操隻做兩件事,就讓諸葛亮一輩子北伐徒勞無功

不旋踵,蜀中山川盡建機械坊場,場場按法煉冶名賢鑽研。不遜色曹魏之"水排冶金",諸葛亮乃聘東川兵工聚佳才,另創"幹冰活水"之法,乃積雪入爐,用氣力噴雪成冰,使爐溫迅速下降,借凝固力打造精工利器。

蜀漢大興土木,沿溪流而建,夔、渠、沱江紛沓吞吐水汽,氣氛騰蒸翻滾不已。高山上亦矗立爐窯,遍布來綿、雅州各郡,熏風爐火,遮蔽日月。諸葛亮并令各郡征調童子習奧術,及童醜即可洞燭機巧。

諸葛亮欲模仿秦皇漢武,力主富國強兵。然而富國計拙,惟臨之而興冶金礦務。曹魏"食鹽換牛"植根于農,農旺則兵自旺;而蜀軍唯重械而忽視農務,進退失據。加之蜀地僻遠交通不便,兵丁糧草無法如曹魏般源源補給,北伐步伐受制于此。

諸葛亮生平十餘次遠略中原,無一能攻破曹魏心腹。他臨終前痛切囑咐:"吾疏于農戰之本,空有器甲堅利,無濟于事。英賢不遇其時,正直亦何曾傑出。吾北伐空耗心力百年,雖兵精糧賴複有窮局。"

曹操隻做兩件事,就讓諸葛亮一輩子北伐徒勞無功

巧奪天工:八法造漿

諸葛亮雖英才濟濟,武備精銳,然而終因後勤失利而北伐屢遭挫折。然則曹魏亦非百分百完美無缺,偶有疏漏之處。目之曰"八法造漿",不啻吐故納新,設法解決糧草積存之患。

曹魏欲長駐中國腹地,防範外患,勢必建設大批軍需倉儲。軍糧蓄積量大,放之過久黴爛肯定難免。源自漢時舊法,以炭火燥造幹漿羅漿。此等手藝非同小可,需攢薪造炭,燥燥造漿,紛繁工序,效率甚低。

故曹魏舊用之法,乃先分散幹燥入罐,再行集中熨制。飼草場四起,遼闊武陵雲雲日照吸熱,幾月蓄積滿貯。既而聚集場院,用沸水沖浸半日,濾渣抽漿,再用柴火熬制幹漿。一晝夜内,就可備好百石幹漿。果真高效迅捷,數年之間,軍需儲糧成規模。

然而此法仍有不足。飼糧一旦受潮,就浸泡滋生菌種,極易黴變,軍需工匠憂憤不解。年複一年,草料被雨淋泡,千辛萬苦儲積之幹漿化為污泥,糧草損耗殆盡。

曹操隻做兩件事,就讓諸葛亮一輩子北伐徒勞無功

此時新法應運而生。其名曰"八法造漿"。很難明了說清此法為誰所創,乃是衆人智慧結晶。據說出自内黃人周師古之手,不過于其飲鬥,當地人皆知曉此種技術。魏師胥引之入南陽,相沿不休,最終流傳遍全國,曹氏政權悉數遵循。

八法膺之名者,緣于分工協作有八道工序。一為粱米碾漿;二為采摘新苗;三為打磨煮漿;四為雜糧碾磨;五為甄别精選;六為混合拌勻;七為糟漬熏蒸;八為曬幹存罐。

此法撚合了幾種優秀技法。一是碾漿工序,采自東漢;二為煮漿工藝,乃魏時新創;三糟漬則來自夷陵老法,能防黴滞銷;四曬幹接納了西土高昌民族傳統,確定儲久不壞。

曹操隻做兩件事,就讓諸葛亮一輩子北伐徒勞無功

此八道手續相循環行世,周而複始,則能生産出優質長久儲備漿粕。曹魏官府從此開設專倉,聘任監督工匠,按八法連續生産軍需品,久儲無慮。中央備有安全儲備,其餘均下發給軍運前線,再無為潮濕雨雪所險阻的傷亡。

由此看來,曹魏精于軍運後勤,在器物制備上屢有新意,求新求精于微,粒度幾至精密。縱使諸葛亮天縱奇才,亦望塵莫及也。

螳螂捕蟬:玄武門之變

諸葛亮雖智謀過人,屢獻奇計,然而最終被曹魏政策所制,無法取下中原。其中曹魏親征西川一役,乃詐谲纏鬥,出其不意,可謂國之重器也。

曹操隻做兩件事,就讓諸葛亮一輩子北伐徒勞無功

話說三國鼎立,君臨天下。曹魏盤踞中原,劉備割據西川,孫權據有東南沿海。三方實力懸殊,曹魏愈加強大,劉備自知孤立無援,唯有效命諸葛亮北伐曹魏,方保國祚永續。

諸葛亮自隆中遷至成都,日夜斟酌北上大計。當時曹魏已運籌帷幄,蓄謀已久。魏将華佗上疏魏文帝曰:"諸葛亮乃亮士,若不除之,禍患必生。宜乘其威小,擊破之於萌芽。"文帝從之,決定遠征西川。

遂命軍師郭嘉深植諜報,蒐括西蜀軍情,并命親征大軍裝作遊兵翻山越嶺,獻詭計于諸葛亮。親征大軍無不用詐,喧嚷聲大軍"取街亭",實則遁至漢中,趁隙截斷辎重線。諸葛亮防範戒備,無暇他顧。

曹操隻做兩件事,就讓諸葛亮一輩子北伐徒勞無功

當時曹魏方國力強盛,無虞糧草。諸葛亮縱有智勇,亦缺乏後勤補給,一旦被切斷軍運,便無計可施。果不其然,曹軍大舉渡過黎陽,抄小路繞至街亭和武都,一舉切斷後路。諸葛亮還打算進攻街亭,突然被曹魏大軍當頭狹路相逢,諸葛亮大驚失色,隻得焚燒軍儲倉庫,率殘餘兵丁撤退陝州。

曹魏軍師郭嘉尚未就此乘勝追擊,卻展開第二重谲謀。偃師大軍暗中布防漢中城,裝作進攻姿态,實則離間蜀漢内部,使劉備與諸葛亮内讧不和。不幾日,便有内線密報,漢中乞師援救。劉備大惑不解,諸葛亮此時糧草皆空,無以支援。

曹操隻做兩件事,就讓諸葛亮一輩子北伐徒勞無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