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暴雨山洪已緻10人遇難 網民呼籲重視災前預防
7月20日淩晨2時30分許,四川雅安漢源縣馬烈鄉新華村因暴雨突發山洪災害。初步排查,災害造成30餘人失聯。7月21日淩晨1時,四川雅安漢源縣召開新聞釋出會通報:截至20日22時,發現遇難者遺體8具,目前5名遇難者身份已确認。另據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馬烈鄉“7·20”山洪暴雨災害搶險救援應急指揮部21日消息,截至當日16時,已發現遇難者10人,29人失聯。
對此,有網民痛惜:“天災人禍,防不勝防。願逝者安息,生者平安”;“四川雅安水災遇難的同胞們安息吧,願四川人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今年各地的洪災暴雨,造成人員和物質損失太大了,不幸離世的同胞一路走好,願天堂再無災害”。
有網民反映:“雅安本來就屬于雨量超标的城市,今天早上又是大暴雨,救援難度也好大”;“四川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是個多災多難的地方”;“地理位置不行,靠着山,雨一多什麼都來了”。
還有網民提出:“沒有值班和預警?”;“今年暴雨在各地已經引起很多災難,很多政府部門要提前排查險情,盡可能減少傷亡事故。四川沒有做到嗎?”;“為什麼不提前預警,将人員撤出”。
有網民認為:“8具遺體,一個多麼冰冷的數字,應該引起當地政府的注意,災前預防是多麼的重要”;“這雨季,政府應該與各級管理機構認真排查安全隐患,逐個找出解決辦法,普通老百姓的安全意識是比較弱的,需要宣傳和行政強制力”;“危險地段就不應該讓老百姓住了,每年都有這種情況發生,應該防患于未然”;“這類地區應該早點撤村并鎮,沒人住了就能盡可能避免災難”。
有網民呼籲:“希望救援工作能繼續全力進行,找到更多幸存者,也願逝者安息,家屬節哀。同時,也提醒我們要加強對自然災害的防範和應對能力,減少類似悲劇的發生”。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5200162499052758&wfr=spider&for=pc
上海市應急管理局召開直屬機關黨委換屆選舉黨員大會
7月16日下午,中共上海市應急管理局直屬機關黨員大會順利召開,選舉産生了市應急局新一屆直屬機關黨委委員、紀委委員。市應急局黨委書記、局長馬堅泓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市級機關工作黨委副書記李雲龍到會指導。會後,新一屆直屬機關黨委、直屬機關紀委分别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分别選舉産生了市應急局直屬機關黨委書記、專職副書記和直屬機關紀委書記。
http://yjglj.sh.gov.cn/djzc/20240717/6dd243fc68d64b62ac293aec4e4640e5.html
本市初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時間公布
7月15日消息,本市2024年度初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将于7月22日正式啟動報名,考試将于10月26日舉行。
https://mp.weixin.qq.com/s/a1S4H7Uusr4EdjwJD0Sy5w
四川一商場大火16人遇難,國務院安委會挂牌督辦
7月17日18時許,四川省自貢市高新技術開發區九鼎百貨大樓發生火災。22時許,現場明火被撲滅。自貢高新區生态環境與應急管理局18日通報,火災事故救援已于7月18日淩晨3時結束,現場已無被困人員,火災造成16人遇難。經初步調查,此次火災事故由施工作業引發,具體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7月20日,根據《重大事故查處挂牌督辦辦法》,國務院安委會決定對該起重大事故查處實行挂牌督辦。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4865074517437786
陝西柞水縣突發暴雨山洪導緻一公路橋梁垮塌,已搜尋到15具遇難者遺體
7月19日20時40分左右,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境内突發暴雨山洪,導緻丹甯高速公路水陽段山陽方向K46+200處嚴坪村二号橋局部垮塌。截至21日19時,已搜尋到15具遇難者遺體。目前,各項救援工作正在緊張開展。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5197642589881180&wfr=spider&for=pc
陝西16.92萬人因強降雨受災,寶雞5人遇難
據陝西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7月19日消息,15日8時至19日12時,陝西省出現今年入汛以來最大強降雨過程,造成陝西西安、寶雞等7市(區)16.92萬人受災。截至18日18時,暴雨洪災造成寶雞5人不幸遇難、8人失聯。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4996879777466242&wfr=spider&for=pc
城市強對流天氣的治理困境及治理思路探析
目前,大陸強對流天氣頻發,類型複雜多變,常常伴随出現風雨、雷電、極端大風、極端降水、龍卷風等天氣類型。強對流天氣可能引發城市内澇、交通癱瘓、電力中斷等一系列問題,不僅嚴重影響了城市的正常運作和居民日常生活,更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與财産損失。是以,加強強對流天氣災害事件的風險治理與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一、城市強對流天氣災害的治理困境
預報難度高。強對流天氣的形成和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之間的互相作用和回報機制尚未完全明了,增加了預報的難度。此外,強對流天氣還具有發生季節早、結束遲的特點,這就要求預報人員在較長的時間内保持高度警惕,及時更新預報資訊,確定公衆的安全。
監測手段有限。盡管衛星、雷達等技術手段已經被用于觀測強對流天氣,但受觀測條件與技術手段的限制,對于龍卷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的預報和觀測仍面臨着較高的難度。衛星觀測覆寫範圍廣闊,但其時間和空間分辨率無法滿足精确監測需求。雷達可以提供更高精度的資料,但其覆寫範圍有限,受到地形、建築物等遮擋物的影響。
防禦體系不足。強對流天氣的突發性和難以預測性使得現有的防禦體系往往難以即時、靈活地做出反應,增加了災害的風險和潛在損失。這種天氣可能突然出現且發展迅速,使得相關部門來不及做出精确的準備和響應。
資訊傳遞挑戰。首先,強對流天氣的突發性和難以預測性要求資訊系統能夠在短時間内收集、處理和釋出相關資訊。其次,資訊的精細度也是一大挑戰。精細的資訊不僅包括災害的類型、強度、受災情況等資訊,還包括受災地區的具體情況、救援物資的需求和配置設定情況等詳細資訊。最後,政府部門之間的資訊共享與協同也是資訊傳遞的重要環節。有效的資訊溝通和協作機制能夠確定資訊的全面性和一緻性,避免資訊的重複沖突。
公衆認知與準備不足。強對流天氣的突發性和難以預測性緻使公衆難以及時關注和做出相應的準備。這種天氣的快速變化和局部性特點也容易讓人們忽視其潛在的危險性。同時,公衆對于極端天氣的認知存在不足,并不完全了解強對流天氣可能帶來的風險和危害。
多種災害并發演化。強對流天氣經常伴随着多種災害的并發演化,增加了防災減災工作的複雜性和困難度。暴雨、大風、冰雹等可能引發一連串的次生災害。如短時強降雨可能導緻城市内澇,強風和暴雨還可能導緻山體滑坡和泥石流。
二、城市強對流天氣災害的治理思路
城市管理者和規劃者必須對強對流天氣給予足夠的重視,建構一個迅速響應、靈活多變的防禦體系,以有效應對由此帶來的種種挑戰,確定城市居民的生命财産安全,提升城市的整體韌性和抗災能力。
1. 加強研究與預測:提高預報準确性。通過深入分析曆史資料,結合多學科知識,探索強對流天氣的成因和演變規律,加強對強對流天氣發生、發展機制的基礎研究。利用先進的觀測裝置和技術對大氣環境進行持續、高精度的監測,提高監測精度。借助高性能計算機技術和大資料分析方法,處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海量氣象資料。開展多模式集合預報、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研究。
2. 優化預報資訊釋出系統:確定資訊及時準确傳達。優化和完善預報資訊釋出系統,確定資訊傳達的準确性和即時性。建立多元化的資訊釋出管道,確定資訊能夠迅速、廣泛地傳播。強化資訊稽核機制,對所有釋出的預報資訊進行嚴格稽核,確定其準确性和權威性,提升資訊釋出技術的先進性和可靠性,提高資訊處理的效率和準确性。
3. 建構完善的應急預案與應急響應機制:提升災害應對效率。制訂詳細的應急預案,明确各部門職責和協作方式,應對不同類型的強對流天氣災害。定期評估和更新應急預案,確定其适應性和有效性。此外,通過加強對強對流天氣的實時監測與預警、組建專業的應急救援響應隊伍、建立充足的物資儲備庫等應急響應機制,提升監測、響應與協同等方面的能力,實作各部門間的資訊互通和協同工作,提高救援效率和資源使用率,減少災害損失。
4. 增強城市防災減災韌性:減少潛在損失。在城市規劃方面,深入研究和分析城市的地形、氣候等條件,綜合考慮地質條件、排水情況、風向風速等多種因素,積極推廣綠色建築和生态城市的發展理念。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将部分城市基礎設施和市政設施納入城市地下空間。不僅可以避免地面上的自然災害對設施造成直接破壞,還能在災害發生時保障城市的基本運作。此外,加強社群管理也是提升城市防災減災韌性的重要環節。
5. 改善城市局部小氣候:降低災害發生機率。積極推進植樹造林,提高城市植被覆寫率,能夠有效減少強對流天氣的影響。高植被覆寫率有助于減少地表的太陽輻射吸收,降低地表溫度,減少大氣中的能量積聚,有助于保持大氣的穩定度,從源頭上減少強對流天氣的發生機率。此外,植被可以通過蒸騰作用釋放水分,增加空氣濕度,有助于調節城市氣溫,特别是在炎熱的夏季,能夠有效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6. 加強氣象人員的專業教育訓練:提升應對能力。深化專業知識學習,通過定期組織氣象人員學習最新的氣象理論和預報技術,確定他們提高對極端天氣的了解和預報能力。通過模拟各種極端天氣情況,對氣象人員進行實戰演練,提升他們在緊急情況下的應變能力和預報準确性。通過嚴格考核标準,確定氣象人員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和技能。
7. 提高公衆的安全意識:減少傷害和損失。通過電視、廣播、網際網路等媒體管道,廣泛宣傳強對流天氣的危害和防範措施,讓公衆了解強對流天氣的特點和可能帶來的風險。定期開展強對流天氣災害的安全教育活動,提高公衆的防範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向公衆普及強對流天氣下的安全防範措施等。
8. 推行強對流天氣災害保險制度:分散潛在經濟風險。面對日益頻發的強對流天氣災害,推行強對流天氣災害保險制度顯得尤為重要。這種保險制度可以為受災地區提供經濟支援,幫助受災者更快地恢複正常生活,提高防災減災意識,減輕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作者:許浩,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管理研究院(中歐應急管理學院)博士研究所學生;王博,中共遼甯省委黨校工商管理教研部;來源:《城市與減災》2024年7月刊)
end
▌來源:宣教中心、東方網政務中心
就是對應急人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