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失,電梯直達安全島報人劉亞東A
來源:環球科學
作者:王昱
圖檔來源:unsplash
從小到大,我們總是被教導“失敗是成功之母”,隻要我們不斷努力,曾經的失敗,不過是未來通向成功的階梯。這些話語是為了培養我們堅韌的品格,但客觀上、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真的如此嗎?
答案是否定的。
至少根據近期在《實驗心理學雜志:總論》(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人們往往會高估失敗的好處。理想情況下,人們會從失敗中汲取教訓,變得更強,最終成功。但這項納入超過1700人(次)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們期望看到的情況并沒有出現。
失敗不是成功之母
實驗采取了線上問卷調查的方式,總共分為11組,一共7個方向。以第1組為例,研究人員在問卷中問了受試者一個問題:如果一名法律專業的畢業生第一次參加律師資格考試沒有通過,那麼他第二次考試時,會有多大的可能性通過考試?或者将律師随機替換成護士、教師。根據300名受試者給出的答複,他們平均認為律師、護士和教師通過複試的機率分别為57.95%、62.65%和67.16%。然而實際上,隻有35%的律師、42%的護士和58%的教師能通過複試。受試者明顯高估了失敗後成功的可能。
淺色為受試者估計的複試通過機率,深色為真實的複試通過機率。從左到右分别為接受考試的律師、護士、教師和學生。受試者明顯高估了他人在失敗後通過考試的機率。圖檔來源:原論文
研究人員用類似的方式研究了7個方向,結果發現不論從何種角度,人們都更容易高估失敗的好處。
1、如果一名參與者在考試中挂科了,那麼外界往往會高估參與者在複試中通過的機率。
2、如果外界被告知參與者在考試中挂科,那麼外界往往會高估他在下次考試中成功的機率;反過來,如果外界沒有被告知參與者成功或失敗的情況,那麼外界的估計就會更準确。
3、讓職業為護士的受試者估計,自己的同僚在工作中失誤犯錯後,有多大的可能會吸取教訓。結果護士往往會給出比現實更樂觀的預期。
4、讓受試者回答三個問題,猜測一些古代文字的意思,問題類似于“下列哪個古代單詞表示動物?”受試者都不認識這種文字,結果對錯都有可能。但是,如果受試者在開始時猜錯了,那麼他會相對高估自己在後續實驗中猜對的機率。
5、受試者仍然會被要求猜測那些古代文字的意思,但在測試結束後,研究人員會将帶解析的标準答案交給受試者,并告知受試者如果通過複試,就能獲得獎金。而這時,受試者估計自己通過複試、拿到獎金的機率,高于實際情況。
6、受試者被要求猜測,有多少心髒病患者會在心髒病發作後改善自己的健康習慣。受試者被分成了兩組,一組會正常回答這個問題,另一組則會收到一個提示,表示隻有一小部分心髒病患者會将心髒健康作為日常話題來思考。結果前一組受試者明顯高估了改善習慣的人群比例,後一組哪怕是在被提示的情況下,也會高估患者改善生活習慣的可能,隻是高估的程度少了一些。
7、受試者往往會高估瘾君子戒毒成功、不再複吸的可能;同樣也會高估犯罪人員重新融入社會、不再犯罪的可能。而在了解真實的機率後,受試者會支援社會投入更多資源禁毒和抑制犯罪。
從這7個方向的實驗中,我們可以分别得出以下結論:人們會高估失敗後成功的機率;抹去先前的成功和失敗,會讓人們對成功機率的估計更準确;人們會高估同僚吸取教訓的可能;人們會高估自己失敗後成功的可能;人們往往會高估自己從失敗中吸取了多少教訓;對失敗的樂觀可以被事實修正;這種樂觀被糾正後,對政策的制定有重要意義。
不論是對自身的失敗還是他人的失敗,人們總是會高估失敗後成功的機率。研究人員給出了他們的猜測——這是因為人們在不自覺地權衡利弊。逃避關于自身的負面資訊,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防禦,比如股票下跌時,投資者往往更少看自己的股票,有時甚至會表示:“什麼都不想看。”是以,人們會不自覺地逃避失敗的事實。當自我意識感受到的威脅壓過了從失敗中汲取教訓的理性欲望時,人們就會将失敗的經驗置之不理。而在看到他人失敗後成功的故事時,這種“英雄式的弧光”往往會更深入人心,讓人們錯認為,是先前的失敗導緻了後來的成功。但事實并非如此,失敗隻是讓這個故事更精彩而已,它不是成功的原因。
努力可能陷入陷阱
那如果失敗之後,勇敢面對失敗的現實,努力奮鬥,能否最終實作成功呢?很可惜,結果仍然是不一定,尤其是在原生家庭本來就處在社會底層的那些人。這是論文《努力陷阱:社會結構性奮鬥與劣勢的再生産》(Effort Traps: Socially Structured Striving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Disadvantage)的結論,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國社會學雜志》(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上,作者為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社會學系的湯姆·伍滕(Tom Wooten)。
論文對8名黑人男性進行了為期2年的跟蹤研究。其中化名為多裡安(Dorian)的受試者是最典型的例子。多裡安來自低收入家庭,他的高中非常強調努力的重要性,他被教導隻要足夠努力,就能克服一切困難。升入大學後,他追随自己的夢想選擇了藝術和攝影專業,同時兼職了攝影工作,賺錢購買電腦和攝影裝置。
最開始,事情的發展都還算正常。他在學業和事業上都表現得較為出色,這讓他更加堅信自己的努力會帶來成功。但随着課程難度增加,兼職公司提升要求,多裡安很快就不堪重負,身體和心理都倍感疲憊。但他的決定是,更加拼命地工作,甚至給自己的周末排滿了工作,從早上7點一直幹到天黑。
終于,他在大學第二個學期被生活和學業的壓力壓垮了。出現了抑郁的傾向,難以按時起床上課,和家人的争吵也多了起來。他考慮過改善現狀,于是辭去了攝影的兼職工作。但他節儉的習慣讓他沒能專注于學業,而是又找了一份夜間代客泊車的工作。這又讓他疲憊不堪,抑郁症狀不斷加重,挂掉了擅長的英語課,身心狀态再也無法工作,甚至出現了自殺傾向。最終,因為多門挂科,多裡安被學校勸退了。
研究跟蹤的其他7名被試者都和多裡安一樣,是剛剛進入大學的黑人男性,都來自美國新奧爾良州。在研究跟蹤的8人中,包括多裡安在内的7人都陷入了過度努力的陷阱,隻有胡安(Juan)是個例外,但他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因為母親搬家導緻通勤時間過長,同時他還有一個年幼的兒子需要撫養,隻能放棄了大學入學機會,選擇工作。其餘7人都陷入了過度努力的陷阱,他們總是同時追求多個目标,在應對困難時,又陷入了錯誤應對的陷阱,機械地選擇過度努力而不是調整政策,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一點上。
但是,他們這樣做是有迹可循的。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學校中,總是接受“隻要努力就能克服困難”的資訊。并且,貧困會加劇他們對成功的渴望,它們會更加急迫地同時追求多個目标,過度努力,過度承諾,最終不堪重負,走向失敗。而對于高收入家庭的孩子,他們除了努力,還有更好的家庭背景、社會關系可以依靠,他們天然會認為,成功不僅僅取決于努力。
生活是殘酷的,雞湯真沒那麼多。或者說,讓人盲目樂觀,或是無緣無故地強調努力的作用,往往并不是最有效的選擇。
參考論文: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856918/
https://www.journals.uchicago.edu/doi/10.1086/73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