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藍鲸新聞7月23日訊 (記者 石雨)近期,全國正式進入“七下八上”防汛最關鍵時期,魯豫蘇皖等地強降雨持續;陝甘等地地質條件脆弱,山洪和地質災害風險突出;四川盆地降雨與前期高度重疊,次生災害易發多發。與此同時,6月以來,新疆多地陸續發生暴雨、冰雹、洪水、高溫等嚴重氣象災害。
自然災害頻發之際,巨災保險備受關注。一方面,災害面前,巨災保險發揮重要價值,提供災後保障,承擔救濟資金價值;而另一方面,保障供給仍有較大缺口,亟需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巨災保險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巨災風險保障,風險減量成為各方的重要突破方向之一。保險業也正在加大投入,并通過科技手段、巨災模型等方式尋求積極發力,賦能風險關口前移。
巨災保險制度持續探索:政、商發力,多地試點
災害自然頻發之下,保險正在發揮積極力量。
據金融監管總局日前披露的資料,截至7月11日12時,湖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廣東、廣西、貴州等地保險機構累計接到報案9.5萬件,估損(報損)金額32.1億元,已賠付和預賠付金額超11億元。
截至7月15日,重慶金融監管局轄内保險機構已接到相關理賠報案3954件,估損金額9846萬元;已完成賠付1405件,理賠金額1196萬元。其中巨災保險完成賠付145件,農險完成賠付113件,房屋倒塌完成賠付16件。
大陸巨災風險具有“複雜、多發、集中”的特點,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自然災害嚴重的地區。如東南沿海地區經常遭受台風侵襲,東北、西北、華北、西南等地不同程度面臨的洪澇威脅等等。
建立多層次巨災保障體系,完善多元風險分散機制成為應對關鍵。而其中,巨災保險被寄予厚望。據了解,大陸巨災保險主要分為政策性巨災保險和涵蓋巨災責任的商業性保險。
政策性巨災保險方面,2015年中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共同體的成立,推動大陸地震巨災保險制度在全國範圍内先試先行,各地基于地區經濟、城鄉分布、建築結構的不同存在保險費率設計的差異性。截至2023年底,共保體累計為全國超過2100萬戶(次)提供保障。
2022年初,監管開展擴大巨災保險範圍的論證及多災因費率測算。今年3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釋出《關于擴大城鄉居民住宅巨災保險保障範圍 進一步完善巨災保險制度的通知》,從更新拓展保障責任、提升基本保險金額、支援商業巨災保險發展方面進行強化。
地方層面,近年來多地逐漸結合區域特點開展巨災保險試點探索,截至2023年,共有19個省市根據建立地方性巨災保障制度,據業内交流資料,估算保費規模已達到10億元,從2014年到2023年年均符合增速超過40%。
巨災保險落地以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為主,近年來,西藏、浙江、湖北、貴州、山東等地陸續推動巨災保險試點,範圍和内容各有差異,如廣西自2022年起,在桂林、玉林、梧州、欽州、北海、防城港等六個地區開展指數型巨災保險試點,今年6月,安徽省釋出自然災害綜合保險試點實施方案,綜合推進民生保險和政府巨災保險,巨災保險選取10市進行試點,涵蓋農業基礎設施、園區财産損失和城市生命線保障三類品種。
商業性巨災保險的情況來看,目前主要以财産險、工程險涵蓋巨災責任為主。據中再産險創新業務部總經理周俊華介紹,從每年行業統計口徑來看,财産險和工程險領域,巨災的賠付超過10%的損失占比,年平均損失大概在52億左右。
巨災保險制度還處于探索和試點階段
盡管巨災保險已在自然災害發生後承擔重要責任,但與實際損失體量,以及國外巨災保險承擔賠償占比進行對比來看,仍有較大的缺口。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在2024陸家嘴論壇發表主題演講時介紹,從全球平均水準看,重大災害事故的損失中,40%左右由保險業承擔,而大陸這一比例僅為10%左右。
依托于巨災保險制度建設及各地試點情況積累經驗的同時,也透視發現巨災保險發展的多重困難。如在産品設計方面,巨災“低頻高損”的特性使得缺乏有效的長時間觀測資料支援保險方案設計,量化分析結果不确定性大;産品創新方面,目前巨災保險産品較少,災因相對單一,缺少綜合性保險保障等等。
“目前大陸巨災保險制度還處于探索和試點階段,普及度、覆寫面整體較低,同時,企業、個人購買的商業巨災保險體量小,與經濟發展水準,及對巨災保險認知度、重視度不足有關”,中國自保網執行董事曹志宏向藍鲸新聞記者分析道。
如何推動巨災保險發展?近年來,業内對于推動巨災保險立法,政府推動進行災害相關資料的共享與整合,豐富巨災保險産品體系等方面廣有建言。
從發展模式角度而言,“對于巨災風險,國内初期以政府救助為主,形成的防災防損體系,目前逐漸探索提升商業保險在防災防損方面支出的占比,但還沒有形成完善的模式”,曹志宏提出其個人建議,“未來成熟的模式,應該是在政府支援或組織下,從需求端對個人、企業進行指導性甚至強制性投保,從供給端組織保險公司形成共保體的模式推進。”
其中,保險公司作為巨災保險的主要參與主體,也在尋求突破。如對于進一步做好巨災保險,國壽财險提出,在共同體工作方面,在繼續推廣産品、提升保障覆寫面的同時,重點推動解決制約直保端結算效率的一系列問題; 在提升巨災保險經營能力和服務水準方面,提出根據市場需求及區域風險特點,豐富産品供給;着力提升巨災風險識别、計量評估和精準定價能力等。
中再旗下巨災風險管理公司研發中國地震模型、中國台風模型和中國洪澇模型。在巨災保險方案設計方面,巨災模型通過客觀标準化量化風險,實作科學定價。通過計算年均期望損失及不同回歸期損失,更科學地設定保險保障水準;通過測試優化免賠額和限額等參數,更科學确定保險實施方案、設計分攤機制等等。
“巨災領域面臨諸多新的挑戰”,周俊華認為,風險積累、次生災害、氣候變化等造成的風險和損失,均需要直面。“未來潛在的損失将越來越大,巨災發生帶來的社會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需要更大的承保能力,需要更大投入來讓整個保險業在巨災風險管理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重視災前防災防損,發力風險減量
今年4月,金融監管總局在釋出《關于推動綠色保險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要推動巨災保險發展,擴大巨災保險覆寫面,運用再保險有效分散風險,研究探索通過巨災債券等新型風險轉移方式拓寬風險分散管道,推動形成多層次多元度的巨災風險分散體系,提升行業巨災風險承擔能力。
“巨災保險是災害治理的有效機制,但巨災保險制度不能等同于巨災保險險種”,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副主任、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分析指出,“必須改變以往形成的思維定勢,将巨災保險視為特定制度安排而不是限定為一個或一類保險險種;需要樹立新思維,以化解巨災風險為巨災保險制度的最終目的和最高目标,堅持因地制宜、因災制宜、因時制宜的基本方針,在分區域分災種分情勢的條件下,采取獨立險種、附加險種、将巨災風險融入相關險種,以及采取保險與非保險方式相結合等多種方式,精準施治。”
風險減量,将巨災風險保障重點從災後賠付驅動向災前預防是有效手段之一。包括如對高風險區域進行風險評估和監測;為潛在風險相關人、企業提供防災減災建議和技術支援;以科技手段推進智能檢測系統,提高風險減量服務的精準度等等。
其中,保險公司有衆多可為空間,如平安産險陝西分公司搭建風險減量管理平台,利用紅外監測、物聯網、衛星遙感等多種技術,為客戶提供各類災害預警,助力客戶做好風險隐患處置和災害預防措施。
國壽财險提出,計劃在2023至2025年3年間,開展覆寫企業财産保險、工程保險19個重點行業領域的系列能力提升項目,通過開展專項技能教育訓練、編制風險查勘指引、組建階梯型專業隊伍、篩選優質外部專家資源,提升風險減量服務能力,培育風險減量人才隊伍。
中再将巨災模型融入到自然災害風險治理體系中。中再巨災風險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京介紹,“幫助地方政府建立的巨災保險管理平台,以巨災模型為核心,接入到政府應急管理平台中,從政府應急管理平台中調取相應資料進行分析。比如基于實時氣象預報等資料,通過巨災模型分析,可以更精準地實作城市内澇災害預測,并及時向政府應急管理平台及時回報高風險點,來協助應急管理方案制定。”
“推進風險減量落地的薄弱環節,在于缺少推動群組織的主體,從國外經驗來看,基于商業巨災保險的發達,保險公司有較強動力推動風險減量”,曹志宏認為,“國内巨災保險規模整體還相對較小,當保費體量提升後,保險公司将會更加有動力,形成大範圍的推動和執行。目前更多還是需要政府、公益部門來統籌群組織。“
據保險業協會統計,2023年保險業涉及重大自然災害的賠付約252.59億元,發送預警資訊約1.30億人次,排查企業客戶風險約17.14萬次,預計減少災害損失約37.09億元。
“比災後賠付更有價值的,是有效規避和減少災害造成的人身、财産損失”,一位保險業内人士說道。(藍鲸新聞 石雨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