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茂林:農業文化遺産為赓續中原農耕文明賦能

中原農耕文明悠遠綿長、燦爛輝煌,是中華文明的主根主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代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讓大陸曆史悠久的農耕文明在新時代展現其魅力和風采。”“人類在曆史長河中創造了璀璨的農耕文明,保護農業文化遺産是人類共同的責任。”中央一号檔案也多次強調“赓續農耕文明”、“加強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河南作為農業大省,曆來注重赓續弘揚農耕文明,綿綿發力,久久為功,為中原崛起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支撐。十年來,我省開展了“靈寶川塬古棗林”等農業文化遺産的發掘、保護和利用,影響廣泛,成效斐然,對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有較大貢獻,堪稱激活中原農耕文化資源的點睛之筆、赓續中原農耕文明根脈的賦能之舉。

  生生不息: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活化”中原千年農耕文明

  農業文化遺産是中原千年農耕文明的活态見證。農耕文明的活态儲存、傳承和利用,日益成為當今高速發展時代的重要話題。因為這關系到中華文明延續文化基因、“留得住根”、“守得住魂”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文明根植于農耕文明”,“農耕文化是大陸農業的寶貴财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不能丢,而且要不斷發揚光大”。随着工業化、城鎮化推進,鄉村在大發展、大變樣,保留農耕文化、鄉土文明、人文傳統面臨重大挑戰,“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日益成為全體人民共同的心理渴盼。如何應對這個挑戰呢?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是一個突破點。自從200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倡議、2012年大陸開展“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發掘保護工作以來,大批的由傳統農業相關品種、知識、技術、景觀、生物多樣性、文化習俗等構成的農業系統得到了保護。目前,我省有5項傳統農林系統入列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名單,還有若幹潛在遺産系統。這些久遠傳承的遺産,讓古老厚重的農耕文化更多地脫離“過去式”,成為“進行時”,“跳”出史典文獻,“走”出博物展館,“活”在地頭田間,“用”在鄉野農院。

  農業文化遺産演繹中原農耕文明的生生不息和經久魅力。以我省為中心的中原地區,是華夏農耕文明的搖籃。我省的農耕文明源遠流長、瓜瓞綿綿、從未中斷,是中原文明與華夏文明曆數千年而始終飽蘊生命力、保持強大韌性與連續性、赓續綿延不辍的重要原因,對塑造中國人的文化基因、民族性格、道德情操、審美意趣等也發揮着決定性作用。可以說,延續中原農耕文明,使之長葆生機活力,關乎中華文明傳承、強國建設和民族偉大複興的實作程序。在這方面,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傳承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例如,“新安傳統櫻桃種植系統”延續并傳承了長達兩千餘年的河洛農耕傳統;“嵩縣銀杏文化系統”赓續了一千多年間山村、禅寺、古銀杏林三者和諧共生的默契;“甯陵黃河故道古梨園與梨文化系統”演繹了當地百姓長久以來對老梨園持續的精心呵護和對鄉土文化的傳承與堅守。還有确山、南召、鞏義等地的“故事”。正是由于這些農業文化遺産的生生不息,才使中原大地得以在人多地少、戰亂頻仍的曆史考驗下,留存下大面積的古櫻桃林、古棗林、古銀杏林、古梨園、古闆栗園等等。它們穿越古今,見證着中原農耕傳統的薪火永續、一脈相承。

  曆久彌新:農業文化遺産創新利用“喚醒”中原農耕文明潛能

  農業文化遺産是寶貴的農耕文化資源,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揮着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豐富的曆史文化遺産是一張金名片”,“要深入挖掘、繼承、創新優秀傳統鄉土文化,把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有機結合起來,把大陸農耕文明優秀遺産和現代文明要素結合起來,賦予新的時代内涵”。我省農業文化遺産均涵蓋當地優秀的特色農産品及産業、獨特的土地利用模式、身懷傳統知識技藝的農民、敬仰傳統的新農人、傳統農耕文化習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以及社會組織結構等,對于推進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态群組織方面的振興發揮着直接作用。這樣的系統性、活态性、全面性非其他各種遺産類型、文旅項目、涉農業态所可比拟。它們是農耕文明的天然的寶貴載體,而且為傳統農耕文明要素與現代文明要素相結合,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美,提供了廣闊舞台。例如,在新安,長達17公裡的“櫻桃谷”儲存着30餘株千齡以上、2200餘株百齡以上的古櫻桃樹,構成了全球最大的古櫻桃種群。1400餘歲的“皇封樹”見證着武則天對新安櫻桃的贊歎,櫻桃故事傳說、河洛風習、曆史底蘊等賦予該地深厚文化内涵。櫻果曆為貢品,景觀令人稱羨。老農仍事古果園經營,後生發揮當地優勢、創新品種資源,大粒櫻桃種植迅速崛起,使新安縣榮膺“中國露地早熟櫻桃第一縣”稱号。紅紅火火的櫻桃經濟富了民、興了村,還帶旺了縣鄉文旅、餐飲、體育、康養等産業,使新安譽滿神州。農耕文明釋潛能,撬動城鄉共繁榮。

  農業文化遺産蘊含經濟、社會、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的豐沛價值,賦予各地發展機遇和澎湃的發展動力。在推進縣域經濟“成高原”方面,農業文化遺産以其強大優勢、深厚潛力和獨特内涵成為重要的助推器、增長極。例如,在林州,“太行菊栽培系統”通過發揮傳統農耕系統的創造力和主動性,讓太行菊由野生變“家種”,既儲存了這個原生在陡岩峭壁中、量少難采的珍稀物種,又讓這味道地藥材、藥茶走出太行,造福萬戶千家。核心區茶店鎮山多坡廣、土薄石厚,難以耕種,但太行菊偏偏很适應這種環境。種菊讓荒山坡地化身“金山銀山”,該鎮也晉身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目前,林州菊産業年總産值2.16億元,每年為2500餘戶種植戶增收3600餘萬元。菊花成為鄉村振興“軟黃金”,并托起了縣域農文旅融合等産業。其他如甯陵梨産業年總産值超20億元,新安櫻桃産業年總産值15億元,信陽茶産業年産值161億元,新鄭棗産業年産值超15億元,等等。‌農耕遺産煥新顔,縣域經濟起高原。

  赓續不辍:農業文化遺産普查發掘賦能中原農耕文明提升

  農業文化遺産角色明顯,潛能無限,功績赫赫,前景可觀。讓更多優秀農業文化遺産被發掘、被保護、被重視,浮出曆史“水面”,映入公衆“眼簾”,實作價值“變現”,是我們目前要做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不斷推進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實踐”。對全省的農業文化遺産和農耕文化資源進行普查和發掘,已顯得愈來愈重要。因為這是遴選和推薦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前提和基礎。目前,我省已獲認定的農業文化遺産占全國的比重尚小,但我省蘊含着獲得發掘、認定大批全球和國家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巨大潛能。我們需要早做工作,好好發揮這個潛能,積極揭開更多農業文化遺産的“面紗”,為它們戴上“桂冠”,更好地促進中原農耕文明赓續不辍、傳承提升。

  為此,我們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強科研,加深對中原農耕文明的曆史脈絡、發展成就和空間分布的研究,深化鄉村調查摸底,揭示農業文化遺産的底數和其保護傳承發展的現狀、經驗及存在問題;二是加強宣傳,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和管道,強化對各地農耕文明成就、農耕文化資源和農業文化遺産的宣傳報道,提高它們的知名度,聚焦它們的優勢,升華它們的價值;三是加強申報,積極做好農業文化遺産全面普查和數字建檔工作,開展好人員教育訓練和經驗交流,優中選優、梯次推進一批批遺産的晉級申報,争取有更多遺産及早入列中國和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名單。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造福億萬群眾的大事、好事、要事。

  【作者:李茂林,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河南大學黃河文化遺産實驗室副研究員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3AMZ011)、河南興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專項項目(2022XWH120)的階段性成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