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零度可樂”,交“零糖朋友”。在部分年輕人的社交領域,一股新趨勢正在悄然興起——“零糖社交”。
何謂“零糖社交”?從字面意思看,指的是一種不過分親密甜膩的人際交往模式,在社互動動中保持自我獨立性,與他人拉開适當距離,情緒價值的滿足不過多依賴于外界。
對他人看似“沒有期望,便不會失望”的“零糖社交”為何受到年輕人的青睐?我們又該如何看待?
一
“糖”,代表着“甜蜜”,但甜度過高也容易“黏膩”。就好比“零糖可樂更健康”一般,部分年輕人認為在“零糖社交”中更能建立起健康、平等的人際關系。
比如,社交活動“去僞存真”。俗話說,“朋友千千萬,知己有幾人”。傾向于“零糖社交”的年輕人不再為了社交而社交,更希望和了解、支援自己的人逐漸建立起穩定關系和深厚友誼。無需參加刻意維持關系的酒局飯局,告别各種社交平台的“塑膠”點贊,而在深度交流中收獲與朋友心靈上的共鳴。
比如,溝通聯絡自主自在。某機構釋出的《2024年社交趨勢洞察報告》顯示,在3817份有效問卷中,面對“和朋友相處的最理想狀态”這一問題時,大部分年輕人表示“經常聯系,但也有自己的獨處空間”。部分年輕人表現出一種“社交松弛感”,在“零糖”的适度親密中給自己留足空間,保持與人交往的邊界感,更好地向外尋求情感連結。
比如,情緒價值自給自足。“零糖社交”不一味迎合他人而更注重“悅己”,将情緒價值的供給權牢牢抓在自己手裡。從“發瘋文學”在社交平台上傳播,到線下來場說走就走的“短逃離”,這屆年輕人更習慣于“做自己”,在社交生活中傾向于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尋求自洽與平衡。
圖源:視覺中國
二
繼“打招呼障礙”“電話恐懼症”之後,“零糖社交”何以成為年輕人的社交關鍵詞?在筆者看來,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節約“社交體力”的客觀需要。現代社會,快速的地域流動和高強度的社會生活讓很多年輕人倍感壓力,導緻他們線下“社交體力”嚴重流失,不願意在發展建立人際關系時投入過多時間和精力。而“零糖社交”實際上讓社交關系變得輕松簡單,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成本,進而讓有限的“社交體力”發揮最大效用。具體而言,就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去選擇社交對象,而不被傳統社交中的“地位”“身份”等外在因素束縛。
告别社交焦慮的有效方式。朋友圈湊齊九張圖、實時關注點贊人數、針對不同分組定制不同内容……“精裝朋友圈”的行為讓一些人的“毛坯人生”被社交平台所關注、放大,催生出與他人攀比、對他人評價過分敏感等“社交焦慮”的症狀。“零糖社交”通過減少對社交網絡的依賴,實施适當“社交齋戒”,讓人們有更多時間專注于個人内心世界與生活品質,以真誠和平等為基礎建立人際關系,而非線上上維持虛假的“社交繁榮”。
個體意識覺醒呼喚“為己社交”。傳統的社交模式往往強調群體意識和群體歸屬感,而當代年輕人更傾向于建立一種基于自我實作和自我表達的社交關系,希望通過社交活動促進個人成長,而非受限于過度情感依附。從“為他人”到“為自我”,“零糖社交”強調的是建立在自我認知基礎上的真實交往,讓社交成為一種自我實作的過程。
圖源:視覺中國
三
在社交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每個人的社交偏好都不盡相同。有人偏愛濃烈,有人鐘情于淡泊;有人喜歡向外探尋,有人青睐向内求索。“零糖”或許并不能滿足所有人的“甜度”需求,但它的出現确實為我們探索社交生活方式帶來了諸多啟示。
“零糖社交”并非“零社交”,保持自我并非“與世隔絕”。“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中的先賢智慧與如今的“零糖社交”在觀念上不謀而合,都倡導在人際交往中保持一份淡然與真實,不為取悅他人而放棄自我立場。然而,堅守個性和獨立,并不代表要遺世獨立、遠離人群。相反,它鼓勵我們在維持個人獨立性的基礎上,去建構一種真摯且長久的人際關系,實作自我與他人的和諧共存。
擺脫社交方式“公式化”,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無論是“零糖社交”,還是前段時間流行的“搭子社交”,都不是解決所有社交問題的“通用答案”。每個人的個性與成長的背景、所處的環境都大不相同,适合每個人的社交方式也并不一緻。我們應該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實想法,不斷嘗試探索更多可能性,去找到與自身最契合的社交方式。畢竟,社交的本質是連接配接人與人,以真心換真心。
抓住自身的确定性,不必與流行為伍。如今社會快速發展,可能一個人上一秒還在交“零糖朋友”,下一秒就又在尋求“虛拟陪伴”。所謂的社交趨勢就像一陣陣來去無蹤的風,盲從跟随并無意義。歸根結底,人是萬物的尺度,過自己想要的社交生活,就是最好的社交生活。
“零糖”或“有糖”社交,取決于個人對“口味”的偏好。“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每一個人都能在社交汪洋裡,放心靈的小船暢遊,尋自己的島嶼靠岸,為生活增添幾分恰到好處的甜蜜。
來源:浙江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