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5年,唐朝的節度使安祿山和史思明起兵攻向長安,唐玄宗帶着楊貴妃,以及大小官員等連夜逃亡四川,這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亂。我們都知道安史之亂标志着盛唐的的終結,是以有很多人認為,安史之亂是盛唐終結的直接原因,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安史之亂
其實在安史之亂之前,大唐的盛世就已經不行了,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唐玄宗本人,以及大唐的朝廷對基層百姓的情況,已經完全失去了掌控。根據《資治通鑒》記載,天寶十三年的秋天,關中平原發生了大規模的暴雨,“長安霖雨60餘日,農田淹沒房屋盡毀,是歲關中大饑”
而此時的大唐沒有内亂,沒有外敵,朝野上下一片安甯。官府要赈災的話很快就能解決問題,但當時的宰相楊國忠,不僅隐瞞了災情,還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了一株又大又漂亮的麥穗獻給唐玄宗。他還對唐玄宗說,雨雖然下的很大,但并沒有危害到百姓和農耕
這麥穗就是證明,唐玄宗一聽就接着奏樂接着舞。沒過幾天扶風郡的太守上報朝廷,指出了當地的災情。但這個上報還沒有到唐玄宗手裡,就被楊國忠按下去了,從這起整個大唐的官員,沒人再對朝廷,對皇帝提起水災之事
影視劇中的楊貴妃和唐玄宗
盛唐想象圖
這個不說那個不說,唐玄宗便以為盛世還在繼續,直到第二年安史之亂的爆發,才将社會的真實狀況呈現到了唐玄宗面前。而這場水災,就是大唐盛世結束後的一種表現。至于盛世結束的原因,還要從唐玄宗剛剛登基的時候說起
那時候的他親自考察全國縣級的大臣,目的就是牢牢的掌握地方情況,然後根據實際解決問題。這種上下之間無間隔的資訊交流,是締造開元盛世的基礎。因為唐帝國是典型的中央集權國家,國家的一切運作,都建立在官僚系統的穩健運作當中
而皇帝專制之下,這一切能否正常的運作,又取決于皇帝本人能否勤勞務實,精力充沛。唐玄宗繼位初期勵精圖治,是以他在位的早期,大唐能走向巅峰,但随着唐玄宗本人的逐漸衰老,無論是精力還是進取的意識,都在衰退
盛唐版圖
影視劇中安史之亂玄宗逃出長安
當唐玄宗失去對基層管理的意識後,整個朝廷就嚴重脫離了基層,大唐的官僚系統也變成了以楊國忠為首的權貴階層,維護權力的工具。最終在安祿山和史思明發起的謀反中,盛世的外衣被擊碎,大唐就這樣落入了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