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酒行業的三大危機事件,使白酒産業發展出現倒退

廣告酒事件和亞洲金融危機:

1994年,一款山東的白酒品牌孔府宴酒投入三千多萬,強勢拿下新聞聯播到天氣預報之間的廣告時間,成為首屆“央視标王”。此舉一下子讓孔府宴酒名聲大振,從一個地方不知名的小酒廠成為全國知名的白酒品牌。

1995年孔府宴酒的銷售額高達八九個億,比原來翻了數十倍。1995年,第二屆标王争奪中,衆酒廠都看到了标王帶來的巨大利益,衆多知名白酒品牌都加入到了标王争奪戰。1995年年底,秦池酒以6666萬元的價格拿下了1996年的央視标王。

1996年11月8日,秦池酒以3.21億的價格,力壓五糧液等名酒,再度蟬聯央視标王。表面上看,秦池風光無限,但實際上危險已經在悄悄來臨。

白酒行業的三大危機事件,使白酒産業發展出現倒退

據當時的資料披露,1995年秦池酒産量9600噸,實際銷售9140噸,當年銷售收入1.8億元。而在秦池拿下央視标王的1996年,秦池酒業實作9.5億的銷售額,業績翻了将近5倍。當時的秦池酒以低端酒為主,秦池酒突然之間是如何有這麼多的産量來支撐龐大的銷量呢?

1996年底,就在秦池蟬聯标王之後,北京《經濟參考報》的記者對秦池酒廠生産的白酒開始了暗訪調查。他們來到四川邛崃縣,找到當地一家叫“春泉”的酒廠。該廠廠長告訴記者,他們在當地收購一些小酒廠的散酒供給秦池,1995年供應了4000噸,1996年又供應了7000多噸。記者在接下來的暗訪中,還确認了另外幾家同樣向秦池供應散酒的中小酒廠。

1997年1月,當姬長孔興沖沖地赴北京領“中國企業形象最佳機關”獎的時候,《經濟參考報》針對秦池酒連續刊發4篇系列報道,其中影響最大的一篇文章是《川酒滾滾入秦池》。裡面提到秦池在山東的基地每年隻能生産3000噸原酒,根本無法滿足市場的翻番增加,該廠從四川一些酒廠大量收購原酒,運回山東後進行“勾兌”。

在很短的時間裡,這則報道被國内無數家報刊轉載,在全國讀者中掀起軒然大波。其實在當時很多酒廠的産能都不足,去四川購買基酒并不是什麼秘密。除了秦池之外,當時魯酒中一些比較強的名酒也存在這種情況。

因為秦池是當時紅極一時的央視标王,當“收購異地散酒”這一事實被曝光,原有的品牌形象瞬間倒塌。此次事件波及到整個山東白酒團體,進而導緻了魯酒的集體沒落。

白酒行業的三大危機事件,使白酒産業發展出現倒退

就在同年的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卷泰國。不久,這場風暴波及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日本、南韓、中國香港等地。雖然中國大陸地區受到的波及較小,但是對于中國白酒的出口造成了極大的打擊。

特大假酒案:

在1997年爆發了廣告酒事件,再加上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内白酒行業形勢不容樂觀。1998年,還沒等白酒行業來得及恢複,一場更大的危機再次爆發。

1998年2月,山西省文水縣農民王青華,用34噸甲醇加水後,勾兌成57.5噸散裝白酒。為了牟利,王青華将這批假酒出售給個體批發商。這些人明知道這些散裝白酒的甲醇含量嚴重超标(後來經測定,每升含甲醇361克,超過國家标準902倍),卻依然為了利益将假酒流向市場。

最終這批散裝白酒流入山西朔州後,造成27人喪生,222人中毒入院治療,其中多人失明。這次的特大假酒案引起了全國範圍内的恐慌,尤其是對于山西白酒發展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該案發生後,全國對山西白酒進行聲讨,“勸君莫飲山西酒”的言論層出不窮。當年所有無證的酒廠關閉,有證的酒廠也要停産接受檢查。原本與假酒案毫無瓜葛的山西汾酒,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和沖擊。

白酒行業的三大危機事件,使白酒産業發展出現倒退

盡管汾酒方面跑斷了腿去辟謠,但始終收效甚微。在輿論的聲讨中,山西汾酒幾乎喪失了所有的省外市場,多款汾酒的産品出現了滞銷的情況。不止是山西白酒,全國的白酒行業都收到了影響。

1998年春節,茅台酒廠門可羅雀,不複昔日車水馬龍景象。茅台酒廠下達的全年2000餘噸的銷售任務,至當年7月僅完成600餘噸。“這是茅台有史以來最艱難的時期。”茅台集團公司前董事長季克良回憶說。

最終,對于這批銷售假酒的人員,有6人被判處死刑,4人被判無期徒刑,9人被判處有期徒刑。1998年,中國的白酒産量僅為528.67萬千升,較1997年下降了25.4%。這次特大假酒案的爆發,比廣告酒事件的影響更大,直接導緻了白酒行業長達五年的調整時期。

塑化劑風波和限制三公消費:

2003年開始,白酒行業從九十年代末的陰影中走了出來。2003年—2012年是白酒行業的黃金十年,無論是産量上還是總營收上,白酒行業都在穩步提升。

2012年3月,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指出要嚴控“三公”消費,禁止公款購買高檔白酒。随後,各地為響應中央的政策,陸續出台若幹規定,限制乃至禁止公務用酒消費。要知道在2012年之前,有不少中高端白酒都是主打商務、政務消費市場。

白酒行業的三大危機事件,使白酒産業發展出現倒退

根據當時招商證券的研究,在限制三公消費的前一年,也就是2011年,公務消費占全部白酒消費的比例高達45%。政府限制白酒行業的三公消費,對于那些主要用于商務、政務消費的白酒造成了極大的打擊。

2012年11月19日,酒鬼酒被上海天祥品質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查出塑化劑超标2.6倍。但酒鬼酒公司卻認為檢測不夠權威,甚至懷疑被檢測的酒是否出自酒鬼酒公司

2012年11月21日下午,國家質檢總局通報了湖南省産商品品質監督檢驗院對50度酒鬼酒樣品的檢測結果,其中DBP(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俗稱塑化劑)最高檢出值為1.04mg/kg。

當晚11點鐘,酒鬼酒官方微網誌釋出聲明稱,“對所謂‘塑化劑’超标事件給大家造成的困惑與誤解表示誠摯的歉意”。但聲明中仍堅稱不存在所謂“超标”,消費者可放心使用。另外酒鬼酒公司為了配合調查,曾短暫地實行全面停産。

白酒行業的三大危機事件,使白酒産業發展出現倒退

其實白酒在生産的過程中并不會産生塑化劑,白酒産品中的塑化劑主要源于之前白酒行業廣泛使用的塑膠接酒桶、成品酒塑膠桶包裝等裝置。此次事件造成了白酒行業的大動蕩,在短短一個星期内,白酒行業的市值就蒸發了500億。

限制三公消費政策和塑化劑風波直接終結了白酒行業的黃金十年,白酒行業迎來了為期三年的調整時期。2013年,無論是茅台、五糧液、泸州老窖、洋河、劍南春、汾酒、古井貢酒這些名酒,還是一些地方的酒廠,幾乎業績都出現了倒退的現象。

最後:

2023年,全國白酒産量已經不足2016年的一半,規模以上白酒企業數量比2017年下降了将近一半。近兩年白酒市場消費降級,甚至出現了賣不動的現象。在這樣的情況下,白酒行業的馬太效應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資源會朝着頭部白酒企業靠攏,競争會越來越激烈。

就那T9頭部白酒企業(茅台、五糧液、泸州老窖、洋河、劍南春、古井貢酒、習酒、郎酒、汾酒)來說吧。據行業估計,2023年這9家頭部白酒企業的營收,超過白酒行業總營收的一半,淨利潤接近白酒行業的8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