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徐庶去了曹營,真是終身未獻一計?不僅獻了,還差點害死了劉備!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更能友善随時回來閱讀更多精彩内容,感謝您的支援。

徐庶,字元直,颍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在東漢末年先後投于劉備和曹操帳中,成為其謀士,後在曹魏官至右中郎将、禦史中丞。

徐庶少時為人仗義,喜愛執劍為人報不平,後遭變故後專注學習知識,後來因為戰亂,與同鄉好友一起前往荊州躲避,在這裡結識了諸葛亮,成為其好友。

關于徐庶,為人所知的大多是作為劉備謀士時期,先後為劉備獻策獻計,是當時劉備遇到的第一個頂級謀士。

徐庶去了曹營,真是終身未獻一計?不僅獻了,還差點害死了劉備!

他為劉備推薦諸葛亮,贊其有經天緯地之才,在劉備出入荊州時,積極分析荊州形勢,幫助劉備制定在荊州的發展戰略。除了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在軍事謀略上也做出了貢獻。

轉投曹操後,反而銷聲匿迹,記載極少,隻知道徐庶最後在曹魏官至右中郎将、禦史中丞,右中郎将,在那時是負責軍事相關事務。

這是一個比較高的職位,禦史中丞更是負責協助禦史大夫管理整個禦史台,監察百官,這在當時是一個不低的職位。

徐庶去了曹營,真是終身未獻一計?不僅獻了,還差點害死了劉備!
親愛的讀者,作者寫文不易,收入微薄,不得不在文中加入了短短5秒廣告,觀看即可免費閱讀全文。我知道這可能會稍有打擾,但您的了解和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我會努力帶來更多優質内容!

而在曹魏的經曆也是後世流傳甚廣的“徐庶入曹營,一言不發”歇後語的出處。

關于徐庶因為救母辭别劉備而轉投曹操的故事最廣為人知的是《三國演義》中,徐庶協助劉備打赢了新野之戰。

在戰役中,合理運用謀略,成功破解八門金鎖陣,擊退曹仁。同時提前預料到夜晚會有突襲,提前準備後,殺敗曹仁大軍,成功奪得樊城。

徐庶去了曹營,真是終身未獻一計?不僅獻了,還差點害死了劉備!

曹操得知消息後,派人查探發現是劉備身邊的謀士徐庶獻言獻策,了解到徐庶侍親至孝,采納了程昱的計謀,派人抓捕徐庶的母親。

同時模仿他母親的字迹寫信給徐庶,心中言及自己孤苦,希望有人照顧,徐庶得知消息後,左右為難之下,最後向劉備請辭回家侍奉母親,臨走前向劉備推薦了好友諸葛亮。

回家之後詢問母親後才發現自己被欺騙,其母大罵徐庶後,自殺而死。此後,徐庶雖成為曹操的謀士,但是卻不再為其出謀劃策。

徐庶去了曹營,真是終身未獻一計?不僅獻了,還差點害死了劉備!

在《三國演義》裡塑造了一個有情有義,侍親至孝的徐庶形象。

對待追随的主君劉備,他發揮自己的才能,為其獻言獻策,推薦良才輔佐,在投效敵營後,堅守底線,不為其謀劃;對待至親的母親,為了母親的安全辭官歸家,放棄了自己的事業。

而在這事件中的劉備,也無愧徐庶的選擇,雖然心中不舍,但是依然成全徐庶的一片孝心,放任他歸家。

徐庶去了曹營,真是終身未獻一計?不僅獻了,還差點害死了劉備!

但是真實情況真的與小說裡寫的一樣嗎?小說都是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那是不是對徐庶進行了美化呢?

徐庶在《三國志》中記載不多,對其的了解更多是基于他的好友諸葛亮,《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寫到徐庶是在劉備率領大軍逃亡後因為母親不甚被曹軍擷取,為救助母親加上其他原因,才對劉備請辭,改投曹操陣營。

徐庶去了曹營,真是終身未獻一計?不僅獻了,還差點害死了劉備!

在改投主君後,徐庶也沒有像三國演義中寫得那樣不獻一策,隻是單純在曹營做一個背景闆,如若真的不出聲謀劃,當然曹操也未必容的下。

東漢末年,戰亂頻發,人才是亂世中最需要的,大家都在搜羅人才來幫助自己争奪天下,不可能為一不發一言的謀士就開恩讓其心念舊主。

另外曹操營中也有其他謀士,多一個更好,少了也不稀罕。

徐庶去了曹營,真是終身未獻一計?不僅獻了,還差點害死了劉備!

相比于《三國演義》中所說,《三國志》記載,徐庶早就推薦諸葛亮,并不是在辭别劉備回家的才向其推薦諸葛亮,兩人共事了很長時間。

另外,也沒有記載徐庶轉投曹操的原因是因為他的母親,如果真是是以而投靠曹操,也那麼徐庶對曹魏也會心生不滿,不會待在曹營那麼多年,且最後在曹魏中任職較重要的官職。

那在曹營中徐庶有獻過什麼計策嗎?徐策後來在曹魏官至右中郎将、禦史中丞,為什麼在曹營中的存在感那麼低調?

徐庶去了曹營,真是終身未獻一計?不僅獻了,還差點害死了劉備!

雖然在《三國志》中沒有詳細記錄徐庶對曹操征戰做出的貢獻,但是從他從來官拜禦史中丞這樣的進階官員,就知他不是真的一言不發。

有說,徐庶曾為曹操獻策,可以為其招降趙雲。長坂坡上趙雲七進七出而出重圍的英雄事迹為人傳頌,但是這其中就有徐庶獻策的功勞。

之前徐策曹操派徐庶招降劉備,将劉備的真實想法告訴了曹操,進而引發長坂坡之戰,才有了趙雲七進七出的經曆。

徐庶去了曹營,真是終身未獻一計?不僅獻了,還差點害死了劉備!

長闆坡上,趙雲被曹軍圍困,奮力殺敵時,有謀士建議用箭射殺,但是曹操惜才,徐庶獻策說自己可以勸降趙雲。

但是前提是要活捉,最後反而給了趙雲突破重圍的機會,這也算先坑了劉備,後又給他挽回一點損失。

還有是,徐庶曾在夏侯惇攻打劉備時,出于防備劉備和諸葛亮的心理,提醒他要注意不要中了劉備的計策,但是由于夏侯惇沒有放在心上,導緻被諸葛亮打敗。

徐庶去了曹營,真是終身未獻一計?不僅獻了,還差點害死了劉備!

還有一次是在赤壁之戰,為了配合火攻之計,龐統向曹操獻策,建議曹操使用鐵索連環,幫助穩固船隻。

而徐庶識破計策後,也沒有像之前一樣選擇背刺劉備,将事情原委告知曹操等人,反而借此廣布謠言,利用這個機會向曹操請命鎮守北方。

之後,曹操被赤壁的一場大火燒得大敗而歸,而徐庶也更加低調。從在曹操身邊的親近謀士,變成鎮守一方的文臣,這也可能是徐庶作為參謀在曹營之中存在感不高的原因吧。

徐庶去了曹營,真是終身未獻一計?不僅獻了,還差點害死了劉備!

當然了,由于徐庶在曆史上的記載過于少,具體他做了哪些事情,為曹操和曹丕獻了多少計策也不可考究。

毋庸置疑的是,他最後在曹魏官拜右中郎将和禦史中丞這兩個權利比較大的官職,就說明徐庶此人并不像流傳的歇後語裡說的那樣“徐庶身在曹營,卻一言不發”。

《三國演義》塑造了無數的英雄好漢,向我們展示那個時候群雄征戰,大家各為其主的立場。

徐庶去了曹營,真是終身未獻一計?不僅獻了,還差點害死了劉備!

通過對每一個人性格的塑造,将曆史書上那單薄的文字形象具象化在人們面前,讓我們了解到了記載頗少但是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徐庶這一人物。

關于徐庶的記載目前也隻能通過《三國演義》、《三國志》或者一些文獻中進行簡單的了解,更多詳情隻能等待有一天研究發現,到時候可以讓我們有機會見識到這一被小說《三國演義》美化了的角色。

關于徐庶去了曹營到底獻沒獻計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讨論!

徐庶去了曹營,真是終身未獻一計?不僅獻了,還差點害死了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