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看看盛久永鏡頭裡的靈渠時光

來看看盛久永鏡頭裡的靈渠時光

↑盛久永介紹自己的作品。記者劉琪 攝

7月22日,由興安縣靈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産上司小組辦公室主辦,靈渠博物院、興安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興安縣攝影家協會聯合承辦的“攝影家盛久永攝影作品捐贈暨‘千年運河·文韻悠長’攝影作品展”開展儀式,在靈渠博物院舉行。活動中,攝影師盛久永将他積累的上萬幅珍貴攝影作品慷慨無償地捐贈給靈渠博物院。這些作品,從1969年開始,記錄着靈渠50多年的時光變遷。

盛久永今年79歲,是興安縣嚴關鎮人,已近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靈渠博物院忙着拍攝藏品資料。他向記者回憶說,1969年6月,他被調入興安縣委宣傳部擔任新聞幹事,開始與攝影結緣。“當時從警察局借來了一台海鷗相機,四處拍攝。”

随着歲月的流轉,盛久永的攝影裝置從最初借用的海鷗4B相機,到宣傳部配發的雙鏡頭海鷗4A相機,再到友人贈送的哈蘇相機,直至現在自己購置的SONY數位相機和大疆無人機,不斷更新。

在他的鏡頭裡,靈渠是常駐的主角。“我從小在靈渠邊長大,對它很熟悉,但真正觸動我心靈的,是1969年4月15日在嚴關馬頭山采訪時的那次偶遇。當時,我無意間聽到了一首民謠:‘三十六陡上興安,陡陡望見馬頭山,馬頭山上樣樣有,缺少仙女配牡丹。’這首民謠的前兩句描繪了馬頭山的雄偉,而後兩句則透露出一種孤寂之美。”

來看看盛久永鏡頭裡的靈渠時光

↑1969年8月拍攝的靈渠灌溉的良田。

來看看盛久永鏡頭裡的靈渠時光

↑1988年11月拍攝的靈渠南渠嚴關口段。

盛久永表示,馬頭山海拔并不高,但卻是南渠沿岸的制高點。“聽說山上的青雲殿已荒廢,僅剩下斷壁殘垣和一位孤獨的守廟人,這極大地引起了我的探索欲,決定上山一探究竟。在村民指引下,我趁着夜色,沿着崎岖的山路,穿越茂密的灌木叢,終于抵達山頂。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照耀大地,眼前的田園風光宛如一幅精美的畫卷。蜿蜒曲折的南渠猶如一條絢麗的彩帶,在山峰間輕盈地舞動。特别是六口岩至馬頭山這一段靈渠,堪稱南渠的精華所在,先輩們用巧妙地設計,使其蜿蜒曲折,以減緩水流落差,利于通航。我深深地被美景所折服。”

自那以後,他也無數次帶上相機,沿着這條彩帶,追尋着靈渠的悠久曆史,記錄靈渠上的一座座陡門、堰壩、橋梁,以及兩岸百姓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

“光是靈渠的照片,現存和遺失的加起來估計有幾萬張。每一次拍靈渠,都能讓我發現新的美。”每當捕捉到靈渠的精彩瞬間,他都激動不已。從最初的黑白照片到如今的彩色圖檔,他所拍攝的《新書》《靈渠水運》等上百幅作品,相繼在《人民日報》《中國攝影》等權威報刊上發表,廣受好評。

今年,盛久永決定将自己珍藏的上萬幅照片全部捐贈給靈渠博物院。這批照片主要是他在1969年至2024年間拍攝的老照片掃描件和新照片電子檔。

來看看盛久永鏡頭裡的靈渠時光

↑1978年9月拍攝的渡頭江石闆橋。

來看看盛久永鏡頭裡的靈渠時光

自2020年起,随着體力的逐漸衰退,盛久永外出拍攝的頻率明顯減少,轉而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圖檔的整理與數字化進行中。他不僅将所有已沖印的老照片精心掃描成電子檔案存檔,還使用專業裝置對它們進行了高品質翻拍。

談及捐贈,他感慨地說:“興安的變化日新月異,而我有幸用鏡頭記錄了其中一部分。能将自己的作品捐贈給靈渠博物院,我感到非常滿足和自豪。期望後輩能夠通過這些照片看到靈渠昔日的面貌。”

興安縣攝影家協會會員廖新華說:“盛老師對興安有着深厚的情感,他鏡頭下記錄的這50多年時光,通過這次捐贈讓興安人民乃至全國人民都有機會來直覺感受。這不僅是對興安攝影藝術的巨大貢獻,也将激勵更多的興安攝影人不斷前行。現在活躍着的興安攝影人,幾乎都受過他的指導和影響,他是我們永遠的榜樣。”

來看看盛久永鏡頭裡的靈渠時光

↑拍攝于1991年9月的靈渠北路。

(圖檔除署名外均為盛久永作品)

來源: 桂林晚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