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作者,寫作不易,文中會有5S廣告,觀看後可免費閱讀全文
本頭條号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搬運必追究!
文|有風
本文陳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前言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擁有一技之長便足以撐起一個家庭的生計,從四處吆喝的補鍋匠到走街串巷賣貨郎,這些走在大街小巷的手藝人,承載着無數人的回憶。
但随着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社會風貌日新月異,那些曾風靡一時的老行當,如今卻悄然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成為了時代變遷中一抹淡淡的懷舊色彩。
下面5種老行當中,看看你都知道哪些?
補鍋匠
“叮叮當當”的敲打聲,伴随着一聲聲“補鍋喽”的吆喝,曾是多少人兒時的記憶,補鍋匠,這個幾乎被時代遺忘的行當,曾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記得小時候,每當聽到巷子裡傳來補鍋匠的吆喝聲,我們這些孩子就會興奮地跑出去看熱鬧。隻見補鍋匠肩上扛着一個長長的擔子,兩頭分别挂着各種工具和材料。
他們走街串巷,為人們修補那些破損的鍋具,補鍋匠的工具箱裡,藏着許多神奇的寶貝,小锉刀、鐵屑、風箱、長柄勺,還有那個神奇的小熔爐。
每一件工具都有它獨特的用途,在補鍋匠的手中,它們就像變魔術一樣,能讓破舊的鍋子煥然一新。
看着補鍋匠熟練地操作,我們這些孩子總是看得目不轉睛,他們先用小锉刀把鍋底磨平,然後在破洞處墊上一層鐵屑。
接着他們會用風箱把小熔爐裡的生鐵燒紅,用長柄勺将滾燙的液态鐵水倒在破洞上,最後,他們會用錘子将鐵水捶打填平,整個過程看起來簡單,卻需要多年的經驗和技巧。
在那個物質匮乏的年代,補鍋匠的地位可不一般,他們走村串戶,修補鍋具,為人們解決了不少麻煩,特别是在農村和城市邊緣地區,補鍋匠更是受人尊敬的能工巧匠。
然而随着時代的變遷,補鍋匠的處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代化的廚具逐漸普及,人們更傾向于直接購買新鍋,而不是修補舊鍋。
如今在街頭巷尾已經很難再聽到那熟悉的“補鍋喽”的吆喝聲了那些曾經活躍在我們生活中的補鍋匠,如今或許已經轉行,或許已經退休。
木杆秤
在這個數字化的時代,當我們習慣了電子秤的便捷時,你是否還記得那個曾經在集市上、街頭巷尾随處可見的木杆秤?
一把好的木杆秤,不僅要精準,還要耐用,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制作木杆秤的第一步,就是選擇合适的木材。
這可是門大學問,楠木和紅木因為質地細密堅韌,常常是制作木杆秤的首選,但光有好木材還不夠,還得看木匠的眼力,他們會仔細檢查木材,確定沒有蟲蛀、裂痕等缺陷。
選好了木材,接下來就是漫長的打磨過程,木匠們會一遍又一遍地打磨木材,直到它變得光滑細膩,這個過程雖然枯燥,卻是決定木杆秤品質的關鍵一步。
制作木杆秤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藝,還需要深厚的數學功底,秤杆上的每個刻度,都是經過精确計算的。
木匠們需要考慮木材的密度、秤杆的長度、秤砣的重量等多個因素,才能確定秤的準确性,這種将實踐經驗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的智慧,正是木杆秤制作的精髓所在。
而且不同地區的木杆秤往往有着不同的文化符号,有的木匠會在秤杆上雕刻精美的圖案,有的則會刻上吉祥如意的文字,這些看似裝飾的元素,其實都寄托着木匠們對公平交易、誠信經營的美好祝願。
随着時代的變遷,老一輩的木匠們堅持傳統工藝,注重手工打造的精細,中年一代的匠人們則開始嘗試引入一些現代工具,提高效率,而年輕一代的新手們,更多地借助計算機輔助設計,追求更高的精準度。
木杆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很少見到了,它們更多地出現在博物館裡,成為了見證曆史變遷的文物。
彈棉花
彈棉花的曆史可非常久遠,據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懂得利用彈力将棉花松軟,這項技藝随着時間的推移不斷演變,到了元代,已經有了用竹制工具彈擊棉花的記載。
彈棉花的工具也在不斷進化,從最初的簡單竹棍,到後來的木制弓彈,再到現代的機械裝置,每一次工具的改進都讓這門手藝煥發出新的生機,但無論工具如何變化,那熟悉的“嘭嘭”聲卻始終伴随着我們。
彈棉花這門手藝在南北方還有着不同的特色,北方的棉花較硬,彈棉花時需要用力更大,節奏也更快,而南方的棉花較軟,彈起來則更需要技巧,講究的是輕重有度。
每到深秋初冬,街頭巷尾就會響起此起彼伏的“嘭嘭”聲,那是彈棉花師傅們最忙碌的時候。他們走街串巷,為人們準備溫暖的冬被。
彈棉花不僅僅是一門技藝,更是一種藝術,那“嘭嘭”的節奏聲,仿佛是一首動聽的樂曲,在一些地方,彈棉花的節奏甚至被融入到了地方戲曲和民謠中,成為了獨特的文化符号。
絞臉術
在以前有一個個古老而神奇的美容技藝就是絞臉術,它曾是多少女子追求美麗的秘密武器,這門看似簡單的技藝,其實蘊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智慧。
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當時宮廷裡就有專門的宮女負責為皇後和公主們進行絞臉,随着時間的推移,這項技藝逐漸從皇室傳到民間,成為了普通女子追求美麗的一種方式。
絞臉術不僅僅是一種美容方法,更是中醫美容理論的實踐,絞臉的過程中,絞面師會根據面部的穴位和經絡,進行有針對性的操作。
這不僅能去除面部細毛,還能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達到美容養顔的效果,這種将傳統醫學理論與美容實踐相結合的智慧,正是絞臉術的精髓所在。
而且在過去,絞臉常常是女性朋友之間互幫互助的活動,在絞臉的過程中,她們會交流生活瑣事,分享心事,這種獨特的交流方式,讓絞臉成為了女性之間傳播資訊、增進感情的重要媒介。
但是絞臉術并非人人都能輕易掌握。一個熟練的絞面師,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掌握正确的技巧,他們需要根據不同的年齡、膚質來調整絞臉的力度和頻率,對于一些特殊膚質,還有諸多禁忌需要注意,這種精細的技藝,正是絞臉術能夠傳承千年的關鍵。
到了現在美容技術的興起,讓許多人選擇了更便捷、無痛的美容方式。然而一些有遠見的美容師并沒有放棄這門古老的技藝。
他們将絞臉術與現代美容理念相結合,創造出了一系列新的美容方法,有的美容院甚至推出了“絞臉體驗課程”,讓都市女性重新感受這門古老技藝的魅力。
賣貨郎
在這個網購盛行的時代,當我們習慣了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心儀商品時,你是否還記得那個背着大包袱,推着小車,走街串巷的賣貨郎?
俗話說:“貨賣識人心,價錢看交情”這句話用在賣貨郎身上再合适不過了,賣貨郎不僅是一個職業,更是連接配接城鄉的紐帶,是那個年代資訊傳播的重要管道。
賣貨郎的商品來源可是有大學問的,他們常常要跑遍城裡的大小商鋪,精挑細選那些鄉下人需要又買得起的商品。
從針頭線腦到日用百貨,從糖果點心到小五金件,賣貨郎的貨籃裡總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這種獨特的供應鍊,讓賣貨郎成為了連接配接城鄉的重要紐帶。
賣貨郎的定價政策也是十分有趣,在那個物資匮乏的年代,很多鄉下人手頭并不寬裕,聰明的賣貨郎們就發明了物物交換的方式,農家的雞蛋可以換糖果,自家織的布可以換針線。
這種靈活的交易方式,不僅友善了鄉親們,也讓賣貨郎的生意越做越大,賣貨郎的吆喝聲是一門獨特的語言藝術。
“糖葫蘆喽,冰糖葫蘆喽!”、“賣布咯,新布新花樣咯!”這些充滿地方特色的吆喝聲,不僅是為了吸引顧客,更是鄉土文化的生動展現。
每個地方的賣貨郎都有自己獨特的叫賣方式,融合了當地的方言和俚語,聽起來親切又有趣。然而鄉村超市的興起,讓村民們有了更多的購物選擇。
網購的普及更是讓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各種商品成為可能,傳統的賣貨郎,似乎已經失去了生存的空間。
結語
讓我們珍惜這些正在消失的老行當,因為它們不僅是我們的回憶,更是我們文化的根脈。
也許有一天,當我們再次聽到那熟悉的吆喝聲時,會更加珍惜那份來之不易的人情味和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