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胯的确是個大家關注的問題。可能是我引入的體操與舞蹈圖檔中動作的緣故,大家将開胯與劈叉聯系在一起了。這裡說明一下:開胯不需要借助劈叉那麼深入的韌帶拉伸,能劈叉也不說明胯開了。有許多中青年朋友熱心詢問,自己還能否開胯,這個答案是肯定。隻要堅持科學的訓練,開胯并非難事,而且不用劈叉到一字馬那個程度。陳拳中有一招,跌岔。許多人就将整個前腿坐在了地上,當成劈叉一樣,這就錯了。跌岔對裆部是有要求的,裆部不能貼地,最低要保持離地四指寬的高度。
從外形上看,跌岔定勢将裆部全部貼地難度更加大,完成這樣的姿勢說明韌帶很松,一字馬自然不在話下。但是真實情況是,跌岔保持裆勁,更加辛苦,一岔到地其實下肢解放了,可以舒舒服服的坐在地面上,身上的勁全都散了。而我們開胯的目的就在于将上半身松沉勁傳導下來,這一岔到地,好不容易松下來的勁,一下子沒了,太可惜了。等進入下一招之前,又要重新找勁。這樣招招都斷勁,定勢就散勁的功夫,練再多年,也無用。下面圖檔中的跌岔就是不對的,請拳友們注意避免:
不可否認,一岔到地需要更好的韌帶松柔度以及骨骼的靈活性。但是掌握内家拳的開胯還真不需要這個。内家拳需要的是勁連綿不斷,身體要端正,架子高低并不重要。掌握勁的運轉方法之後,走低架的确漲功力快,但是剛學拳就放大架子,放低身形,收獲有限,而且還傷身體,特别是自學的拳友,更加要注意,不要一味求低架子,得不償失。《陳氏太極拳圖說》作者陳鑫前輩曾說道:“ 兩大腿根要開。裆開不在大小,即一絲之微,亦算得開合。心意一開,裆即開矣。不會開裆者,腿雖岔三尺寬,不開仍然不開,是在學者細心參之。” 這就是之前對中年讀者提到的“開胯首要心開的”出處,望拳友細心揣摩。
上面談到在“跌岔”這種招式中,裆部靠近地面會讓裆勁散掉,犯斷勁之病。行拳中斷勁,這樣的拳是無法應用到實際對抗中的。當身體掌握了開胯的方法,能順暢得将上半身的松沉勁接下來,下面最重要的就是要呵護好從“千溝萬壑”彙聚而來的勁,首要目标就是不讓其斷了消息。一旦斷勁,在行拳中,就是招式毛病的源頭;在對抗中,就是對手可乘之機。
要想勁不散,提肛,圓裆是關鍵。提肛,不要太用力,隻需用意微微收縮;意也不要過重,太重與太用力,會導緻胸口憋氣,反而影響了周身的靈活,久之對身體也不好。提肛是保持檔勁(裆勢)的關鍵,希望大家行拳時多注意。提肛與頂頭懸是一對,這兩點把握住,在尾闾中正的狀态下,中定勁就容易控制了。
在外形不動的情況下,擺架子的時候圓裆還比較容易做到。但是身形一動,裆就被擠壓成“尖”的了,也即是犯了“夾裆”的毛病(前篇《内家拳拾遺:馬步的力量》中談到“夾裆”之病)。靜态的圓裆好做,身形一動就破壞了,這一點困擾了許多拳友。對抗中一上手,拿不出内家功夫,其主要根源就在這裡。
開胯要松大腿根(腹股溝),保持圓裆也需要特别注意松腹股溝,這一點是被大家忽視掉的。大家認為開胯了,勁下去了,那麼腹股溝的任務就完成了,可以先休息一下,剩下的事情由下面的關節去處理吧。内家拳改造後的身體是個永不停息運轉的機體,勁從身體某處通過了,可不是過了就不管了。一旦某個關節“懈怠”,勁就斷了。
對于在行拳中保持圓裆,腹股溝起到什麼作用呢?大家先想想圓裆對應毛病“夾裆”、“尖裆”、“塌裆”的姿勢。本來好好的圓裆怎麼一動就變成“夾”、“尖”、“塌”的形态了?“夾裆”、“尖裆”的成因是,後腿跟進,前腿沒有接應,是以後腿對前腿造成了擠壓。前腿怎麼接應呢?松前腿腹股溝,讓後腿過來的勁直接下去,這樣裆就不會被擠壓了。“塌裆”的成因是,前腿移動,後腿沒有配合,重心被拉低,導緻臀部低于大腿。後腿如何配合?前腿移動的同時,後腿松腹股溝,将後腿的勁帶入前腿(勁移動,非外形),這樣就不會拖累前腿,造成重心被拉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