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響局勢走向的關鍵一戰,簡述參與淮海戰役的國民黨三十四個軍

影響局勢走向的關鍵一戰,簡述參與淮海戰役的國民黨三十四個軍

第四軍,粵軍張發奎部(依附于陳誠),1932年2月時隸屬于第一綏靖區,下轄第59師、第90師。

軍長 王作華,廣東羅定人,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

第五軍,中央軍,1939年2月由新編第十一軍在廣西全縣改稱,時隸屬于第二兵團(邱清泉兵團),下轄第45師、第46師、第200師。

軍長 熊笑三,湖南長沙人,黃埔軍校第六期畢業。

第八軍,中央軍,1941年5月由新編第十一軍在湖北江陵改稱,時隸屬于第十三兵團(李彌兵團),下轄第42師、第170師、第237師。

軍長 李彌,雲南盈江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周開成,湖北潛江人,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第五期畢業。

影響局勢走向的關鍵一戰,簡述參與淮海戰役的國民黨三十四個軍

第九軍,中央軍,1948年5月由榮譽第1師改稱,時隸屬于第十三兵團(李彌兵團),下轄第3師、第166師、第253師。

軍長 黃淑,廣東五華人,黃輔軍校第三期畢業。

第十軍,中央軍,1939年7月由第79、第190師在江西分宜編成,時隸屬于第十二兵團(黃維兵團),下轄第18師、第75師、第114師。

軍長 覃道善,湖南石門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

第十二軍,中央軍,1949年2月在浙東重建,時隸屬于第二兵團(邱清泉兵團),下轄第112師、第238師。

軍長 舒榮,雲南彌渡人,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

影響局勢走向的關鍵一戰,簡述參與淮海戰役的國民黨三十四個軍

第十四軍,中央軍,1931年6月在江西成立,時隸屬于第十二兵團(黃維兵團),下轄第10師、第85師。

軍長 熊绶春,江西南昌人,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

第十八軍,中央軍,1930年8月由第11師擴編,時隸屬于第十二兵團(黃維兵團),下轄第11師、第49師、第118師。

軍長 楊伯濤,湖南芷江人,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第七期畢業。

第二十軍,川軍楊森派,1926年10月由川軍楊森部改編,該師下轄第133師,第134師。

軍長 楊幹才,四川廣安人,楊森侄孫,泸州講武堂第一期、中央軍官訓練團第一期将官研究班畢業。

影響局勢走向的關鍵一戰,簡述參與淮海戰役的國民黨三十四個軍

第二十一軍,原川軍劉湘派,1926年11月由四川軍務督辦劉湘所屬部隊改編,時隸屬于第一綏靖區,該師下轄第145師、第146師。

軍長 王克俊,四川廣安人,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第六期畢業。

第二十五軍,中央軍,1938年6月在湖北武昌成立,時隸屬于第七兵團(黃百韬兵團),下轄第40師、第108師、第148師。

軍長 陳士章,河北趙縣人,黃埔軍校第五期畢業。

第二十八軍,原湘軍何鍵派(已被中央軍吞并),1930年9月在湖南成立,該師下轄第52師、第192師。

軍長 李浡;劉秉哲,江蘇宿遷人,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

影響局勢走向的關鍵一戰,簡述參與淮海戰役的國民黨三十四個軍

第三十九軍,中央軍,1948年9月由整編第8師在山東煙台改稱,時隸屬于第六兵團(李延年兵團),下轄第103師、第147師。

軍長 王伯勳,貴州安龍人,貴州陸軍講武堂第二期、重慶陸軍大學畢業,戰役中由葫蘆島調來。

第四十四軍,原川軍劉湘派,1935年10月由四川“剿匪”第六路總指揮王缵緒所屬13個旅改編,時隸屬于第七兵團(黃百韬兵團),下轄第150師、第162師。

軍長 王澤浚,四川西充人,王缵緒次子,行伍。

第四十一軍,川軍孫震部,1935年5月由第二十九軍改稱,時隸屬于第十六兵團(孫元良兵團),下轄第122師、第124師。

軍長 胡臨聰,四川成都人,行伍,陸軍大學特别班第二期畢業。

影響局勢走向的關鍵一戰,簡述參與淮海戰役的國民黨三十四個軍

第四十七軍,原川軍李家钰派,1937年9月由第104師在西康西昌擴編,時隸屬于第十六兵團(孫元良兵團),下轄第125師、第127師。

軍長 汪匣鋒,四川簡州人,綏定軍事學校、南京陸軍大學畢業。

第五十一軍,東北軍,1933年3月由第111、第113、第114、第118師等在河北編成,時隸屬于第一綏靖區,下轄第41師、第113師。

軍長 王炎

第五十四軍,中央軍,1937年10月在上海嘉定成立,時隸屬于第六兵團(李延年兵團),下轄第8師、第198師、第291師。

軍長 阙漢骞,湖南甯遠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戰役中由葫蘆島調來。

影響局勢走向的關鍵一戰,簡述參與淮海戰役的國民黨三十四個軍

第五十五軍,西北軍曹福林部,1937年8月由第三路軍所屬第29師、手槍旅在山東濰縣編成,時隸屬于第八兵團(劉汝明兵團),下轄第29師、第74師、第181師。

軍長 曹福林,河北景縣人,行伍。

第五十九軍,原西北軍張自忠部,1937年9月由第二十九軍一部在河北青縣改編,時隸屬于第三綏靖區,下轄第38師、第180師。

軍長 劉振三,河北故城人,行伍,黃埔軍校高教班第二期畢業。

第六十三軍,粵軍餘漢謀部,1937年8月由第153、第154師在廣東從化編成,時隸屬于第七兵團(黃百韬兵團),下轄第152師、第186師。

軍長 林湛,廣東高要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陳章,廣東羅定人,漳州粵軍炮兵講習所畢業。

影響局勢走向的關鍵一戰,簡述參與淮海戰役的國民黨三十四個軍

第六十四軍,粵軍張發奎部(依附于陳誠),1937年8月由第155師、第156師在廣東潮安編成,時隸屬于第七兵團(黃百韬兵團),下轄第156師、第159師。

軍長 劉鎮湘,廣西防城人,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第五期畢業。

第六十六軍,中央軍,1943年4月由暫編第九軍在湖南改稱,該軍下轄第13師、第185師。

軍長 羅賢達,湖南長沙人,黃埔軍校長沙分校第五期畢業。

第六十八軍,西北軍劉汝明部,1937年8月由第二十九軍駐察哈爾部隊編成,時隸屬于第八兵團(劉汝明兵團),下轄第81師、第119師、第143師。

軍長 劉汝珍,河北獻縣人,劉汝明弟,陸軍大學将官班甲級二期畢業。

影響局勢走向的關鍵一戰,簡述參與淮海戰役的國民黨三十四個軍

第七十軍,原湘軍何鍵派(已被中央軍吞并),1937年8月由第19師在浙江溫州編成,時隸屬于第二兵團(邱清泉兵團),下轄第32師、第96師、第139師。

軍長 高吉人,陝西靖邊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鄧軍林,湖南永興人,黃埔軍校第五期畢業。

第七十二軍,原川軍劉湘派(已被中央軍吞并),1938年6月由新編第13、第14師,在四川萬縣編成,戰役第二階段隸屬于第二兵團(邱清泉兵團),下轄第34師、第122師(戰役中重建)、第233師。

軍長 餘錦源,四川金堂人,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

第七十四軍,中央軍,1937年8月由第51師、第58師在上海合編,時隸屬于第二兵團(邱清泉兵團),下轄第51師、第58師。

軍長 邱維達,湖南平江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

影響局勢走向的關鍵一戰,簡述參與淮海戰役的國民黨三十四個軍

第七十七軍,西北軍馮治安部,1937年9月由第二十九軍所屬第37師、第132師、特務旅、獨立第25旅、獨立第28師等部在河北大名合編。時隸屬于第三綏靖區,下轄第37師、第132師。

軍長 王長海,山東平原人,行伍。

第八十五軍,中央軍,1937年12月由第十三軍所屬第4、第89師在晉南編成,時隸屬于第十二兵團(黃維兵團),下轄第23師、第110師、第216師。

軍長 吳紹周,苗族,貴州天柱人,貴州陸軍講武堂第五期、黃埔軍校高教班畢業。

第九十六軍,原東北軍(已被中央軍吞并),1945年12月由騎兵第二軍在山東濟南改稱,時隸屬于第六兵團(李延年兵團),下轄第141師、第212師。

軍長 于兆龍,山東濱縣人,黃埔軍校高教班第三期畢業。

影響局勢走向的關鍵一戰,簡述參與淮海戰役的國民黨三十四個軍

第九十九軍,中央軍,1938年6月在貴州遵義成立,時隸屬于第六兵團(李延年兵團),下轄第92師、第99師。

軍長 胡長青,湖南臨湘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

第一零零軍,中央軍,1938年10月在福建福州成立,時隸屬于第七兵團(黃百韬兵團),下轄第44師、第63師。

軍長 周志道,江西永新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

第一零七軍,西北軍孫良誠部(原僞軍),1948年10月由暫編第25師在蘇北睢甯改編,下轄第260師、第261師。

軍長 孫良誠,天津人,行伍,西北軍新五虎及十三太保之一。

第一一五軍,西北軍和國民三軍舊部編成,1948年11月由第五十九軍未起義部隊與第39師在江蘇徐州編成,時隸屬于第十三兵團(李彌兵團),下轄第39師、第180師。

軍長 司元恺,河北青縣人,直隸陸軍講武堂第一期畢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