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三駕馬車”VS老“三駕馬車”

新“三駕馬車”VS老“三駕馬車”

從支出法核算的角度看,經濟增長是投資、消費、淨出口這三種需求之和,是以經濟學上常把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淨出口這三者形象地比喻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是以會選擇這幾大名額,主要是因為它們直接關聯到國民經濟賬戶中的最終需求部分,也就是GDP的構成項——消費是最穩定的增長來源,通常占GDP的較大比重;投資通常預示着未來産能的擴張和技術的進步;淨出口則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競争力和國際市場的需求狀态。此謂老“三駕馬車”。

而新“三駕馬車”則是在近年中國經濟轉型、原有增長動能已顯疲态的情況下,由一些經濟學家和知名學者提出,其意在找到決定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新動能。但具體應該以哪些名額或方向納入新“三駕馬車”尚未形成一緻的提法,這正是本文希望探讨的内容。

同時,如何正确處理新老“三駕馬車“之間的關系也是一個重點課題,留待文中細談。

第一部分

老“三駕馬車”當下動能如何?

一、消費和投資仍是拉動經濟的決定性力量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3年,國内生産總值較上年增長5.2%。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分别拉動經濟增長4.3、1.5、-0.6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别是82.5%、28.9%、-11.4%。由消費與投資構成的強大内需,是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如圖:中國三大支出對國内生産總值增長拉動情況

新“三駕馬車”VS老“三駕馬車”

資料來源:《中國發展報告2023》、國家統計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所著的《中國發展報告2023》認為,需求仍是全球經濟增長中最稀缺的資源,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量。從“三駕馬車”看,中國經濟動力變革呈現四大特點。

第一,中國尚未出現“劉易斯第二拐點”(指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完畢、形成城鄉一體化勞動力市場的轉折點),新型城鎮化加速推進,大量農業轉移人口在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産生巨大需求。同時,城市老舊小區更新改造,地下管網、停車場、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更新等,也将釋放巨大需求。

第二,中國居民收入水準不斷提高,中等收入群體規模超過4億人,居民消費呈現多樣化、高端化、服務化等特征。同時,中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 30% 左右,遠高于發達經濟體。随着經濟發展、居民收入水準提高,恩格爾系數逐漸降低,更多商品和服務消費需求将得到釋放。未來中國服務消費占比将逐漸提高至60%左右,可帶動居民消費增長約35%。2022年,中國新注冊登記汽車2323萬輛,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增長81.48%,但每千人汽車保有量226輛,明顯低于美國的843輛、德國的634輛和日本的625輛,具有較大提升空間。

第三,綠色低碳轉型帶動投資和消費雙擴容。實作“雙碳”目标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正推動中國能源結構、産業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和生産生活方式等轉型更新,其中蘊含着大規模投資和消費需求。比如,一批風電光伏基地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可再生能源生産、儲存與輸送仍需大量投資,鋼鐵、水泥、石化等重化工業多數裝置需要進行綠色低碳改造,面向“雙碳”目标的規則、技術及市場監管将推動生産生活方式實質性改變,綠色低碳商業服務等發展前景廣闊。

第四,數字化轉型将創造需求新空間。從消費看,自2013年起中國連續10年擁有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數字技術催生虛拟現實和自動駕駛等新的消費場景,一些消費模式從無到有,城鄉數字消費市場持續壯大;從投資看,自2017年以來中國工業機器人安裝量年均增長13%,2022年的裝機量占全球比重超過50%,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能夠提高生産效率、節約人力成本,而且正逐漸進入人工做不好甚至做不到的領域并開辟新賽道,激勵企業不斷加大數字化投資改造;從貿易看,數字化正在促進全球服務貿易加快發展、創造新的貿易機會,過去許多不可貿易的服務(如教育、醫療等)都變得可貿易,中國在數字技術應用、平台企業、網際網路生态等方面的積累有利于創造和分享全球數字貿易紅利。

二、消費、投資、出口面臨的困難

1、投資方面

以前的投資尤其是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如房地産、公路、橋梁、港口、航空、高鐵等,拉動中國經濟幾十年。但現在發現,我們再去投資建設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已經沒有空間了,追加投資反而造成浪費。如粵港澳大灣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基本完成,整個中國東南沿海的基建甚至比很多發達國家還要好,再去投資就是浪費了。包括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高鐵已經屬于過度投資,能賺錢的高鐵線路沒有幾條。如果還用傳統的投資思路,對經濟有害無益。

從人口角度看,中國人口開始萎縮,對投資有深刻的影響。

我們看看日本的例子就可知道。日本幾乎1/3的人口集中在東京,而邊緣地帶的小城市都開始荒廢。北海道以前也很發達,現在卻連一些鐵路都廢棄不用了。是以我們現在不要再去想這方面的投資。這種投資當然也會産生GDP,但這種GDP是最壞的類型,公路橋梁拆了又造,造了又拆,GDP是有了,但它不僅不能增加國民财富,反而損害國民财富,這種投資真的不需要。

2、消費方面

消費也面臨瓶頸。經濟學家一直在讨論消費社會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但什麼叫消費社會?消費社會從學術意義上來說就是中産社會。最窮的社會也有少部分的消費是過度的,大部分窮人的消費能力是不足的,能可持續消費的就是中産階層。

中國的中産階層有多少?一般從歐美或者日本和“亞洲四小龍”中産社會的建設來說,中産人數跨過人口50%甚至達到65%-70%的門檻的時候,這個社會才能叫真正的中産社會。我們說中國有4億中産,但這4億中産還不到人口總量的30%。而且,中國中産的增速在東亞經濟體裡面也是最慢的。

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在經濟起飛二、三十年之後,中産就達到了65%-70%,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我們的經濟增長比這些經濟體還高、還快,但是我們的中産現在隻有30%。這個差異到底是怎樣造成的?

如果到2035年或者2050年,我們的中産能達到8億以上,那麼中國經濟就非常有希望了。

但如何從現在的4億增加到8億?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後經濟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現在呢?

因為經濟不太好,一些地方在普遍減薪,越減薪大家越不消費。中産階層普遍覺得未來不确定因素太多,越不确定就越不敢消費,是以大家都去存款。南方的一個城市今年五一假期進來的人相當于2019年的三倍,但是消費隻有2019年的一半。也就是說,大家都出來了,但是不消費,就是湊湊熱鬧。

3、出口方面

貿易還能帶動經濟嗎?

前幾年全球疫情造成供應鍊斷鍊、停工停産、物流運輸受限,導緻不僅中國面臨外貿出口下降,連歐美日韓也紛紛遭受出口下降壓力。疫情也導緻全球消費行為的劇烈變化,許多國家的消費者選擇減少非必需品的購買,也是導緻外貿訂單下降的重要原因。最近俄烏沖突、巴以戰亂及伴生的各大陣營之間的攻防帶來國際貿易阻斷。

據世貿組織(WTO)釋出的2023年全球貨物貿易資料,2023年全球商品貿易量下跌1.2%,2023年全球出口總額23.8萬億美元,下降4.6%,這是繼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增長之後再次下降。

貿易量是觀察貿易活躍度的常用名額,2023年,大多數地區尤其是歐洲的進口需求急劇下降。從主要市場需求看,歐洲、北美、亞洲進口量分别下降4.7%、2.0%、0.6%。在亞洲主要出口導向型經濟體中,中國出口下降4.6%。南韓、印度、越南出口分别下降7.5%、4.7%和4.7%。

即便中國外貿的下滑與地緣政治有關系,我們也能夠向開發中國家尋找貿易機會,但歐美市場是無法替代的。

從2023年中國出口區域結構中可以看到,美國和歐盟各占接近15%,合計近30%,如圖:

新“三駕馬車”VS老“三駕馬車”

近年來,美國大力推動對華經濟“脫鈎”,對外貿易關系極限施壓,試圖遏制中國經濟崛起。尤其在高科技産業領域,美國對華技術封鎖達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今天中美關系依然處于緊張狀态,甚至呈現出越來越緊張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貿易也不會很好。中美博弈将長期且深遠影響中國出口。

我們說投資、消費、出口面臨困難并不是否定其對經濟的巨大拉升作用,而是在其動能顯現不足時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和更優的替代方案。

新“三駕馬車”VS老“三駕馬車”

第二部分

新“三駕馬車”探讨

一個國家本是一個經濟體,是否可以将其了解為一個放大版的企業實體?在單純考慮影響一個企業實體發展的根本因素時,我們通常認為:“戰略選擇、模式建構、産品技術、市場管道、資金實力”五大方面是關鍵性因素。

1)戰略選擇:是企業的方向、定位、目标的設定,是企業發展的總體指引;

2)模式建構:這裡既有商業模式、發展模式還有營運模式,商業模式是企業如何滿足客戶需求及如何盈利的模型搭建,發展模式是發展速度、品質的模式選擇,營運模式是如何組織運作,實作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3)産品技術:即産品/服務是滿足剛需的,是有特色的,是帶給顧客/使用者良好體驗的,這背後是對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對先進資訊技術的運用;

4)市場管道:解決産品/服務怎麼觸達使用者/客戶的問題,如何占有市場、擴大份額?如何推廣銷售,走進千家萬戶?根本上需要企業有良好的市場政策和健全發達的管道網絡;

5)資金實力:企業發展處處都需要資金,單靠自身原始積累往往還不行,得有外部的資本助力,有金融要素的參與,以高效促進産品研發、網絡建構、市場占有甚至助力消費者購買。

如果把中國經濟體整體看作一個放大版的企業實體,可以看到一些類似的特征,隻不過由于其過于龐大,且影響變量過于複雜,才會導緻我們難以看清整頭大象的軀體,進而出現了各種觀點和提法。但根本上,我們認為經濟體運作與企業實體的運作有共性部分,是以,其底層邏輯可以借鑒。

第一,中國在戰略抉擇、發展模式及大規模經濟建設的組織運作模式等方面已經毋庸置疑,中國已經取得全球矚目的成就,證明在國家戰略、發展模式及經濟運作效率層面已經證明了優勢。後續主要看保持定力和動态調适。

第二,産品技術方面。要維持中國經濟發展的勢頭,其立足點應該在于滿足各類消費者(各類使用者、客戶)的需求,包括toB、toC、toG等需求,而且針對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不同代際、不同性别、不同文化、不同領域的需求滿足。從總體上看,技術更新才能實作産品疊代、效率提升,是以其底層還是技術進步,而決定技術進步的關鍵在于研發投入、專業人才、成果轉化能力。這個方面的典型代表還是馬斯克,新能源車、運載火箭、人工智能。。。。。。幾乎集各領域尖端科技于一身,且産品技術疊代速度之快、組織運作效率之高、思想理念之深遠,讓人驚歎。

第三,市場管道方面。放在中國自身來看,就是要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和打開外部封鎖走向全球市場(一帶一路取得巨大的成果),即高層提到的内外循環要暢通。另外,市場不僅僅是一個地域的概念,還有消費者是誰、消費力如何提升的問題,是以近幾年各界一直在提消費不足,根本原因就是沒有消費能力再好的産品與技術實作不了價值。再從管道角度看,中國的電商或線上業态已經非常發達,但與此同時,線下實體店難以為繼。這又需要從城市發展、打破戶籍分割等角度實作人口充分流動,在核心城市群集聚人口,人流大代表錢流大。消費力不足是不敢消費還是真的沒有錢消費,其實兩種情況都有,上文提到中國的中産占比在全球都算比較少的,再加上各種負擔太重,個人收入随整體經濟内卷大幅下降甚至失業,其結果是既不敢消費也沒有太多錢消費。

第四,資本金融方面。大量新興企業除了少部分能走入資本市場的,其實大部分都很難融資。一是沒有像樣的資産,二是沒有穩定的盈利,這在創新型企業中尤其如此,但中國的科技創新需要大量的中小企業大膽嘗試和自發湧現創新思維,如果沒有資本助力,大家隻能去做保守的生意,因為保守的生意至少還能有穩定的收入或流水。很多人批評中國的原創開發太少,其實需要深入看根本原因是什麼。目前國内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相比仍然少得可憐,此種情況下,新興企業靠什麼走出來呢?著名經濟學家鄭永年指出:“金融建設非常重要。金融要支援企業的技術轉化,在美國就表現為風投。我們對金融的重要性認知還不足,對金融跟實體經濟的關系沒有解釋透。我們不能把金融跟實體經濟區分開來。像美國那樣實體經濟過度金融化、金融過度虛拟化固然導緻了太多的負面效果,我們必須防止出現類似的情況。同時,美國出現了問題也并不等于我們不強調金融了,因為缺少了金融,經濟就沒有足夠的血液。中國下一步能不能成為世界經濟大國?不僅要看實體經濟,而且也要看金融;沒有金融,中國經濟無論是内部的可持續發展還是走出去,都會變得很困難。”

通過參照企業實體關鍵發展因素,我們歸結出決定中國經濟的關鍵因素:

戰略抉擇、經濟模式、科技水準、内外市場、金融建設

如果一定要用“三駕馬車”的提法表述,則我們把戰略與模式視為成熟部分,而把關注點放在差距項上面——科技水準、内外市場、金融建設——簡稱為“科技、市場、金融”,這是筆者個人所了解的新“三駕馬車”。

中國經濟的重大變量或決定性因素還有很多,“科技、市場、金融”是我們認為能給未來中國經濟帶來新動能的三大戰略選項,中國經濟的各項動能很多,它們之間就如齒輪互相帶動、缺一不可:

新“三駕馬車”VS老“三駕馬車”

正如上文提到,無論是新舊“三駕馬車”,每一駕馬車持續提升動能的背後都有大量配套的建設需要完成,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課題。

最後,我們認為 “科技、市場、金融” 與“消費、投資、出口”新舊三駕馬車之間不是對立關系,也不是完全取代的關系,兩者是互相融合的。

另外,部分觀點把綠色發展、工業更新、基礎研究、數字化轉型、消費更新等納入到新三駕馬車來看到,筆者認為,抓問題抓關鍵,分主次,對中國經濟未來影響最大的因素應該從基本的商業邏輯和重大制約因素來尋找。科技突破卡脖子、全球及國内統一大市場雙循環、建設金融強國,這三項中的每一項都孕育着巨量的潛力;而諸如綠色可持續、工業更新、基礎研究、數字化轉型還得要靠科技來解決;至于“消費更新”,根本還是内外循環打通,産品/服務高效滿足需求,企業效益變好,大家的收入高了,心理預期也穩定了,自然有了消費繁榮。

本文内容作為宏觀經濟次元的思考,僅為自身研究與進步,觀點尚不成熟,歡迎探讨。

參考文獻:

1.《鄭永年:傳統的“三駕馬車”失靈了,我們未來投什麼?》,來源: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 ,作者鄭永年;

2.《中國發展報告202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著,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

(來源:華君策微信公衆号。感謝原作者,僅用于知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