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
這顆直徑達到了數十公裡的大型小行星沖向地球,最終墜入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在這裡轟然爆炸,瞬間釋放出相當于數十億顆原子彈同時爆炸的能量。
這一爆炸點燃了周圍的氣體形成了如同核彈爆炸般耀眼的光芒,強勁的沖力也将周圍近千米的地層掀起,形成高達數公裡的巨大沖擊波。
而且這一小行星的沖擊不僅是石頭本身造成的,還有它所攜帶的物質資訊。
在墜落的瞬間,尤卡坦半島的地層是一片極其特殊的沼澤地,這個沼澤地中富含大量的硫。
當它與小行星的高溫碰撞到一起之後便發生了巨大的化學變化。
首先是發出耀眼的火光讓周圍的動物紛紛驚恐地四散而逃,再就是燃燒時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氣體。
而二氧化硫氣體在遇到雨水時會發生嚴重的酸化反應,形成酸雨落入地面。
這顆小行星帶來的二氧化硫以及其他大量的氣體,數量之多以至于在爆炸後不久,整個地球就被這些氣體籠罩起來。
這些氣體遮蔽了陽光,形成了持續數年的“核冬天”。
這個時候陽光不僅不會照耀到地面,甚至還會伴随着陰沉沉的天空落下酸雨。
恐龍不敵小行星的鐵拳。
不管是在陸地上還是在海洋中,都因為這場小行星撞擊事件而遭受了極大的影響。
首先受影響的就是植物。
植物幾乎完全依賴陽光進行光合作用,隻有在陽光照射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光合作用,生成生命所需要的氧氣并且吸收二氧化碳。
在沒有陽光的情況下,植物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
除了無法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氣,更是将自身的有機物質和生殖體産生的有機物質和水分排出去,進而幹枯癱瘓不能繁衍後代。
這場小行星的大規模碰撞導緻了全球範圍内大面積的植物死亡,植物用自身的生命換來了氧氣,以至于之後的空氣仍然可以供動物呼吸。
而獸腳類恐龍都是食肉恐龍,比如暴龍、斯卡那龍等。
它們有着非常強大的獵殺能力,主要的食物就是各種各樣的大型植食性恐龍。
而植食性恐龍又主要是中生代的獸腳類恐龍,比如三角龍、雷龍等。
它們以植物為食,有着龐大的身軀需要大量的植物來滿足自身的能量供應。
但是恐龍其實比起和它們同時代的小型哺乳動物來說更容易找到食物。
小型哺乳動物身形較小,體内能量儲備很有限。
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後,陽光遮蔽在天空中,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變得無比幹枯,整個地球就像處于末世一樣連一顆種子都找不到。
不僅如此,這顆小行星撞擊還導緻了全球範圍内的火災,随處可見大地的泥土中就像剛剛煮過一樣熱騰騰的。
大樹甚至會因為幹枯一點火就瞬間燒成灰燼。
小型哺乳動物在這樣困苦的環境下是無法存活的,這也在後來的生命史中得到了驗證。
然而大型的植食性恐龍也同樣面臨着巨大的困境。
它們的食物主來源于植物,植物枯萎了自然沒有食物。
同時還有地面大火的困擾,恐龍們必須在森林中和草原中找到水源進行降溫和補水,不然極有可能因為體溫過高和缺水而死亡。
這點火災對于恐龍們來說簡直就是緻命的。
但是同樣還有更麻煩的事情存在。
當時的恐龍時代地球上的生态系統可以說是非常完整的。
恐龍有恐龍的天敵,比如恐龍界的霸主霸王龍專門吃大型植食性恐龍,而各種小型食肉恐龍們則抓捕小型的植食性恐龍。
同時還存在着各種猛禽類的恐龍抓捕小型的飛蟲和小型爬行動物等,甚至還存在着和如今的食草動物們相似的小型食蟲恐龍。
這使得恐龍時代的生态系統穩定性極強,食物鍊完整并且連環環連貫。
但是小行星沖擊使得植物滅絕,同時恐龍們又因為體型太大行動太笨拙無法快速逃跑,不僅要面臨食物的不足,還面臨着天敵的攻擊。
在這樣大難之下,恐龍們沒過多久幾乎就受到滅絕的威脅,幾乎所有的恐龍在小行星造成的滅絕事件下都無法完成繁衍後代,是以在之後喧嚣數千萬年的恐龍時代畫上句号。
小型的哺乳動物雖然也受到了影響,但是它們比起食肉恐龍甚至比起小型食草恐龍來說存活下來是非常有可能的,當時在隕石撞擊事件下許多小型的哺乳動物甚至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便順應本能躲起來了。
小行星歪一點可能人類不在。
導緻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實際上是有着非常強的偶然性的,當時在小行星進入太陽系時,它離太陽系中最外圍的冥王星非常近。
但是由于太陽系中天體都是有着自己的引力的,冥王星這樣的小行星不管是吸引其他小行星還是受到其他小行星的吸引力都會影響它的運動軌道。
是以在小行星到達冥王星附近時和冥王星産生了互相的引力作用。
小行星在受到其他小行星的引力作用後,本身的軌迹就變了,變得更加靠近太陽系的中心。
于是在一段時間後小行星距離太陽系的中心位置越來越近,最終成為就和地球現在位置相似的地方直接被太陽系中心的引力吸引着向地球飛來。
如果小行星當時在和冥王星接近時沒有改變軌迹,或者是引力沒有那麼強,那麼小行星很可能就在冥王星附近經過。
這樣一來小行星最終撞向地球的幾率就非常小。
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那麼恐龍滅絕的可能就小的多,甚至可能會在之後世代繁衍下變成物種的一大支系。
到那時地球究竟還會不會是人類的,都是未知數。
不過就算小行星撞擊地球,恐龍也不一定會全部滅絕。
因為小行星在撞擊地球時不會是正對着地球正面,進而将整個地球都撞爛,而是會以一個斜角撞擊過來。
小行星墜落時釋放出來的能量巨大,沖擊波帶着巨大的黑煙沖上雲霄,沖擊波撞擊上雲霄後反過來在天上散開形成大片的像蘑菇形狀一樣的沖擊波。
而沖擊波後噴射出的氣體更是遮蔽了陽光,讓全地球都籠罩在陰影之中。
這樣就溫度驟降,造成大範圍的冰雪覆寫,植物無法生長甚至一些溫帶地區都變成寒帶地區。
但是今天的地球上我們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地球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因為今天的地球上也有着一些小行星在自己的軌道上回旋。
有些小行星盤旋了很久以後就自己慢慢向太陽系中心飛去。
這些小行星的軌道其實都可以計算。
我們也能通過這些計算預測這些小行星最終會不會撞到地球。
因為當今科學水準非常高,是以這些小行星撞向地球的幾率已經降到了非常小,以至于人們已經沒有必要擔心這樣的問題了。
但是這就引出另一個問題。
就算這些小行星撞向地球的幾率很小,但是它還是有機率的。
如果在未來的某一天,某個小行星真的撞向了地球怎麼辦?
這就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了。
就算人類不會因為小行星的撞擊而滅絕,但是人類又能不能承受住那樣的後果呢?
那樣後果無疑是災難性的。
怎麼減輕這種影響就成為了非常重要的課題。
結語
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
這顆小行星的撞擊不僅造成了巨大的生态沖擊,也為之後哺乳動物的崛起提供了機會。
可以說間接促成了人類的出現,是以人類的出現是建立在恐龍滅絕帶來的後果之上的。
這個世界真是神奇,生命也極其頑強。
即使恐龍滅絕,地球上仍然存在着生命。
而且在之後甚至繁榮發展,足以見得生命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