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作家走近紅旗渠丨天河紅旗渠

“河南省雜文學會骨幹作家走近紅旗渠”

采風活動作品選登之(13)

天河紅旗渠

梁耀國

一條人工天河,一座時代豐碑。

在那個物資極度匮乏的年代,河南省安陽市林縣(今林州市)為啥要舉全縣之人力、物力、财力,在太行山千峰萬仞上修建紅旗渠呢?帶着這樣的疑問,當我走進紅旗渠紀念館,看到一個悲慘場景的再現,一切都明白了。

這是發生于20世紀60年代林縣桑耳莊一個真實的故事:公公挑着水桶大清早出發,來回走了幾十公裡,天黑時分才将一擔水挑回來。孝順懂事的新媳婦出門相迎,把挑子接過去,誰知不小心把兩桶水全灑了,結果全家人隻能借水吃。剛過門三天的新媳婦由于自責,一時想不開竟然上吊自盡。

據史料載,從明正統元年(1436年)到新中國成立(1949年)的514年間,林縣發生自然災害100多次,其中大旱絕收達30多次。最嚴重時,竟發生“人相食”之悲劇。

為了解決林縣百姓的吃水用水問題,曆代官員都曾做過努力,如元代潞安巡撫李漢卿籌劃修建的天平渠,明代林縣知縣謝思聰組織修建的謝公渠等,雖能解決一方之需,卻沒有從根上解決全縣人民的缺水問題。

以上資訊和史料,一是從紅旗渠廉政教育學院贈送的叢書裡讀到的,二是在參觀紅旗渠紀念館的過程中看到的。

1959年,林縣再一次遭受嚴重幹旱,境内的4條河流全部斷流幹涸。面對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時任縣委書記楊貴同志以大無畏的氣概,向全縣人民發出了“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号召,科學研究了“引漳入林”的可能性。次年2月,該項工程正式開工,将其命名為“紅旗渠”,寓意“高舉紅旗前進”。

懷着對林縣人民的敬佩之情,懷着對紅旗渠的敬畏之心,我們魚貫登上了前往“青年洞”景區的大巴。大巴上,紅旗渠廉政教育學院的王敏敏老師,簡明扼要地向我們講述了當年修建紅旗渠的時代背景和英雄壯舉,讓我們這些來自全省各地的作家們,産生了強烈地想一睹“世界第八大奇迹”天河的渴望。

山不轉那水在轉,水不轉那雲在轉,雲不轉那風在轉,風不轉那心也轉。

突然,那英的歌詞應景地迸現于腦海裡。此刻的車窗外,巍峨嶙峋的太行山,蓊郁茂密的次生林,以及原始古樸的石闆屋,可謂一步一景,景景不同。

大巴徐徐停在了景區門口。

一下車我就發現,前往景區深處的步道設計得非常别緻,外形看,它像一條随風舞動的紅綢帶,極其醒目;走其上,既可俯瞰峽谷中的古漳河,也可眺望對岸山腳下抵頭接尾、進出豫晉兩省的大貨車。

攀上一個陡坡,紅旗渠主幹渠宛若一條不見首尾的巨蟒,赫然出現在眼前的山腰間。渠水靜默流淌,滋養着勤勞的林縣人民,滋潤着幹涸的林縣土地。

行走在近一米寬的渠堤上,聽王敏敏老師說,當年修建紅旗渠,首先需要解決五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特殊時期,三年自然災害;二是缺少資金,縣财政僅有300萬儲備金;三是缺糧食;四是缺技術,全縣水利技術人員隻有28人;五是找水源,要到山西平順縣引濁漳河水。

其次,修水渠需要大量水泥、炸藥、石灰、工具,怎麼解決?答案是,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于是,水泥自己造,炸藥自己配,石灰自己燒,工具自己做。幾萬修渠大軍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毅然決然開上幾十公裡長的工地。

紅旗渠大部分渠段修在人迹罕至的半山腰,為了節約時間,人們吃住在工地。一日三餐,自己做着吃。住,更不講究,大家要麼睡在山崖下,要麼睡在石庵裡,要麼幹脆露天打地鋪。惡劣的環境,艱苦的條件,7萬修渠大軍中,先後有81位幹群犧牲于此,最大的60歲,最小的17歲,總設計師吳祖太是其中的代表。

吳祖太,原陽縣人,河南省黃河水利專科學校畢業後,他參與了紅旗渠的工程設計工作。為了盡快繪制出紅旗渠施工藍圖,確定工程順利動工,他和同僚們一道,不畏艱險,翻山越嶺,實地勘測,精心設計,在較短的時間裡,拿出《林縣引漳入林灌溉工程初步設計書》。其間,吳祖太接連遭遇父親病逝、妻子救人犧牲的巨大變故,忍着悲痛,從未停下手中的工作,始終堅持在工地第一線。1960年3月28日,吳祖太聽說王家莊隧洞洞頂裂縫掉土嚴重,深入洞内檢視險情時,不幸被坍塌掉下來的巨石砸中,奪去了他年僅27歲的生命。

甯願苦戰,不願苦熬。正是通過成千上萬和吳祖太一樣舍小家、顧大家建設者的不懈奮鬥,在崇山峻嶺間,紅旗渠在一寸寸地延長,再延長……

行走在蜿蜒的渠堤上,你是否注意腳下用鐵盒和玻璃罩罩着的碑界?鐵盒上鑄着這樣一段話:當年修渠時,為保證品質,刻下的責任碑界。這一段是哪個公社哪個村修的,一目了然,出了問題,不用說就是你的責任。這個方法,比任何責任書都有效。

行走在蜿蜒的渠堤上,你是否注意到崖壁上留下的老炮眼?你不妨想象一下,你的腰間拴一根繩子,懸在萬丈岩壁上,如何揮錘?如何扶釺?要知道,太行山是堅硬的石英岩,一錘砸下去一個白點,即便是在平地上,一根鋼釺不一定打出一個炮眼,更别說是在使不上勁的山腰上。是以說,每一個留下來的老炮眼,就是一座戰天鬥地的豐碑。

作家走近紅旗渠丨天河紅旗渠

行走在蜿蜒的渠堤上,你是否注意到那群表演揮錘扶釺的“鐵姑娘”?其實,修渠的時候,這樣的鐵姑娘突擊隊比比皆是,她們和身強力壯的男同志一樣,再苦再累再危險的活,統統拿得起放得下,确确實實發揮了半邊天的作用。

作家走近紅旗渠丨天河紅旗渠

行走在蜿蜒的渠堤上,你是否注意到旁邊的牌子上,由老書記楊貴于一九九〇年夏回林縣時留下的墨寶,《贈言十水》:

祖祖輩輩缺水盼水,

紅旗渠引來漳河水。

水庫蓄住了山谷水,

紅旗渠灌滿庫池水。

澆地渠庫池齊放水,

一渠水可頂兩渠水。

平整土地合理澆水,

大家都來節約用水。

關鍵保好渠管好水,

林縣就不再愁缺水。

《贈言十水》既是老書記心聲的流露,也是對紅旗渠未來的希冀。

轉過一個慢彎,盼望已久的青年洞洞口立刻呈現于眼前。青年洞是紅旗渠總幹渠的咽喉工程之一,洞長616米,洞高5米,洞寬6米,開挖石方19000多立方米,共投工13萬多個,因該洞由300餘名青年修建,故得名“青年洞”。

當時,建設者每人每天僅供應六兩糧食。為填飽肚子,突擊隊員們不是上山挖野菜,就是下河撈水草,借以充饑,很多人是以得了浮腫病,但仍然以愚公移山精神,堅持戰鬥在工地,修渠不止。曆時一年零五個月,青年洞終于于1961年7月貫通。

紅旗渠的建成,不僅改變了林縣幹旱缺水的面貌,而且有力地促進了工農業生産的發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準,為建設社會主義新山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紅旗渠已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如今,紅旗渠被評為5A級景區。

如今,“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和焦裕祿精神、大别山精神一樣,已成為我們黨和國家寶貴的精神财富。

在風雨如磐中孕育,在激情燃燒中成長,在勇敢擔當中壯大,我們将在這些精神的鼓舞下,書寫更加精彩的中原篇章。

(來源:安陽融媒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