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曆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中國的體育組織正式和國際奧委會發生關系是在1931年,在這一年國際奧委會承認大陸的全國性體育組織——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簡稱體協)為中國的國家奧委會。
但是在1922年國際奧委會裡卻已經選出了一個中國委員,他就是王正廷。王正廷怎麼會當選國際奧委會委員的呢?
1、基督教青年會與近代中國體育
簡單說來是這樣:他是當時中國體育界的社會名流,他取得這個地位是由于他和基督教青年會的關系,基督教青年會在早期曾經是大陸近代體育事業的推動者。
基督教青年會(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簡稱YMCA,于1844年在英國倫敦創立,日後即逐漸擴充至世界各地。
1885年基督教青年會在中國的第一個學校,于福建省福州市英華書院成立,這也是五口通商後,在大陸創立最早的青年會。至1889年北美基督教青年會國際協會派員到上海,會見當時在華各地的外籍傳教士共430人之多,并在上海舉行會議。
1900年美國傳教士在上海創辦基督教青年會。由于青年會以傳教為目的,故吸收了許多中外會員,中國人也開始從青年會日漸參與西方的體育活動。
來會理博士(Dr.David Willard Lyon)是第一位由北美青年會總會派到中國來的傳教士,并首先在天津創辦中國第一個城市基督教青年會,來會理于1870年5月13日出生在大陸浙江省餘姚縣之教會家庭,後返美國就學,于1891年畢業于伍斯特學院,之後分别于1894年獲得體育碩士學位和于1916年獲得博士學位。他除了在美求學時間外,畢生生活在中國。
來會理能說流利的中國話,對中國文學頗有造詣,且會用中文作詩;他關心中國事務,熟讀中國典籍。
近代體育從西洋傳入中國的一條重要途徑,就是通過基督教會辦的學校和青年會。通過體育運動,它取得聯系青年的機會,擴大它的影響,是以它不僅在教會學校裡很早就設立體育課程,大力鼓勵課外體育活動,而且通過青年會組織各校間、各地區間的運動會和體育比賽,并在社會上推動體育活動。
體育可以說是青年會的一項中心活動,較大城市的青年會都設有專門負責這項活動的體育幹事。基督教會為了推動這項活動,很早就注意培養體育幹部,不僅在國内由青年會開辦體育學校;而且在美國麻省的國際基督教青年會學院——就是春田學院,裡面有專門訓練體育幹部的部門。這個學校的學生有一部分是直接由各國青年會保送的。
大陸早期體育界裡不少有地位的人物,就是這個學院的畢業生。
據曾擔任第一任中國籃協主席、國際奧委會委員的董守義回憶:
“1910年,那時我是十六歲,進了北京附近的通州協和書院。這是個教會辦來培養傳教師的學校。那時還在清朝末年,但是這個學校裡體育運動已很盛行,有了籃球隊等組織(籃球這項運動是1892年最初在美國開始的),我曾當過籃球隊的隊長,經常到北京、天津等地賽球。就在1913年的一次籃球比賽時,後來在天津青年會工作的一個美國人當裁判,他看中了我,當場預約我畢業後到天津青年會工作。
1916年我就進了天津青年會,當練習幹事,專搞體育。下一年他們把我送到上海,在青年會全國協會辦的體育學校裡學習。畢業後我就為青年會搞體育活動。1923年,青年會又保送我去美國春田學院留學,1925年我回到天津青年會當體育部主任,一直到1930年才和青年會脫離關系。”
另一方面,清末民初雖有一些提得新學的人也提出過德智體三育之說,但是對于體育至多也不過看成是新學堂裡的一項學生的遊戲,事實上是很少重視的,當時的政府當然更不會管這種事。
2、全國性體育組織——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的成立
大陸第一次全國性的運動會是1910年(清宣統二年)在南京舉行的,主辦這個運動會的是“全國學校區分隊第一次體育同盟會”。這個體育同盟會有公董二十五人代表上海、南京、蘇州、武昌、天津、香港等地方,事實上是各地教會學校派來的,隻有極少數和青年會沒有關系。最奇怪的是,其中竟有十二個洋人。這是一個臨時性的組織,并沒有常設機構,實際搞工作的就是青年會。
1913年中國運動員第一次參加國際體育比賽——遠東運動會。遠東運動會的發起人是菲律賓基督教青年會體育幹事美國人勃朗,他得到中國和日本青年會的贊同和協作,才把這個運動會組織起來的。
董守義回憶:
“曆屆遠東運動會,吾國多由全國青年協會體育于事主持其事,‘如出席一、三、四、六諸屆及主辦二、五兩屆,均由美人柯樂克、麥克樂、葛雷等先後主持之。”
1911年9月30日柯樂克抵達上海擔任青年會體育部主任,但他同時仍兼任加拿大奧委會的工作。柯樂克(John Howard Crocker) 1870年4月19日出生于加拿大,獲美國春田學院榮譽體育碩士學位。1896年他參加加拿大全國男子五項比賽赢得冠軍,且在往後幾年中保持此項榮銜。1908年他擔任加拿大第一次參加倫敦奧運會代表隊的經理。
第二屆遠東運動會在上海虹口體育場舉行時,由柯樂克出任中國代表隊的經理,由于中國選手們的傑出表現,吸引了觀衆高達十萬人次,是從來沒有的盛況。大陸首次主辦遠東運動會的成就,對日後體育在中國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由于青年會上司當時中國各種體育活動,是以柯樂克出任全國體育會的執行委員兼榮署秘書。
在他的報告中,也提到當時中國有四億人口,但缺乏全國性的運動組織,青年會在這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是以成立全國業餘運動董事會。
當時主辦遠東運動會的辦公室就設在上海中國青年會全國協會的大樓裡。這些都說明中國體育事業是由基督教青年會主辦的。
基督教青年會裡的洋人實際上操縱着早期的中國體育事業,但是他們還需要一些中國人出面才好辦事。
依據奧林匹克憲章的規定,凡參加奧運會者,必須按規定先組成全國性的國家奧委會,并獲得國際奧委會的承認後,才能被邀請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
1919年大陸為了參加在馬尼拉舉行的第四屆遠東運動會,由華北、華南、華中及華東四個地區的青年會代表們,仿照美國的業餘運動聯盟,組成了第一個全國性的運動組織“全國運動聯盟”,以選拔優秀選手出席遠東運動會。同年8月份各區代表在上海再度集會,選出五位代表,成立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為柯樂克,這個“全國運動聯盟”組織,直至1922年演變為“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
1921年第五屆遠東運動會再度在上海舉行,政府及民間均極重視,由中華民國參議院議長張季直擔任大會總裁,北京中國大學校長王正廷博士任會長。當時黎元洪總統以北平天壇祈年殿模型為獎杯。
本屆運動會由葛雷博士擔任總幹事策劃,門票收入甚豐(達三萬元),結餘14000元法币,葛雷建議以10000元興建一座全國體育館,4000元撥交“全國運動聯盟”作為基金,由于第五屆遠東運動會的成功及經費充裕,乃利用遠運會期間(6月初)在上海召集第一次全國性之代表會議,共49人參加,除拟定中英文章程外,并選舉籌備會的職員9人:
會長:張伯苓(天津南開大學校長)
副會長:郭秉文(南京東南大學校長)
會計:袁敦禮(北平)
書記:麥克樂(南京)
顧問:劉福基(香港)、郝伯陽(上海)、馬約翰(北平)、司馬德(蘇州)、柯樂克(保定府)。
此後又經過11月在北平,次年(1922年)2月在上海的兩次會議,至1922年4月3日在北京青年會正式成立,上列籌備會的成員亦當選為首屆執行委員,當時這個組織英文定名為“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并決議五月在武漢或南京,舉辦第一次全國運動競賽大會(亦即日後在武昌舉行之第三屆全國運動會)。
當時大會章程第二條的宗旨為:
(1)在中國提倡有系統之運動及體育。
(2)為全國業餘運動比賽制定統一之标準規則。
(3)推廣并改善業餘運動會之運動競技。
(4)設立并維持業餘運動之劃一标準,以增進高尚之運動精神。
(5)在中華全國提倡并組織分區運動聯合會,并使其隸屬于本聯合會。
(6)設立記錄部,專司記錄全國各分會業餘運動競技事宜。
(7)遇有國際競賽舉行時,由本聯合會負責,標明代表中國之運動員。
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成立時,會參照奧林匹克的憲章及其精神,在當時宣言中即強調闡揚業餘運動的意義:
運動可分為兩類:即專業(職業)、業餘兩種,業餘運動員之練習運動宗旨是一種以娛樂為目的,使身體、心智、社交受運動之益,并不以運動為生活之依靠。業餘運動員的精神,應該是運動場上的君子精神,就是愛惜自已的名聲,尊重裁判員,不取得不公平的利益。
“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九位負責人已具有各地區的代表性,會務仍賴當時東南大學體育科主任麥克樂及上海青年會體育主任葛雷兩人主持,因為當時在大陸,既無适當的體育專業人士,更無熟悉國際體育事務者,尤其是對内之上司與協調、以及對外之國際聯系、外文通訊工作等,均得借重各地青年會之洋人配合及支援。
是以“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不能說是嚴格意義上的中國人自己的全國性的體育組織。
3、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何以被認定為中國國家奧委會?
沈嗣良在《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略史》裡曾經說過:
“自遠東運動會之後,曆屆大陸參加事宜,由伍廷芳、唐紹儀、王正廷、張伯苓諸君主辦,…實際辦事和技術方面,則由外人管理之。”
伍廷芳、唐紹儀,王正廷、張伯苓這些人,也就是這樣成為早期中國體育界的頭面人物。伍廷芳和唐紹儀是清末民初辦洋務的人,他們出而來辦體育也就說明當時體育事業和洋人的關系了,張伯苓和王正廷都是和基督教青年會關系特别深的人。
張伯苓是以私人辦教育出的名。當他宣布受洗作基督徒時,在天津曾轟動過一時,因為當時社會上有地位的知識界名流皈依基督教還是不多的。他一直是天津基督教青年會的支援者。
王正廷也是基督徒,早年曾做過東京中國學生的青年會總幹事。民國成立後,他當了參議院的副議長。袁世凱想當皇帝,解散國會時要抓他,他當晚逃到通州的協和書院,躲在洋人家裡。由協和書院裡的洋人雇了隻小船,派了兩個學生護送他到天津去的。
他到了上海就擔任青年會全國協會的總幹事。
由于中國主辦五屆遠東運動會的成功,以及葛雷及麥克樂的從中聯系,國際奧委會于1922年正式承認大陸的“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為中國奧委會,同時王正廷亦以第五屆遠東運動會會長的身分,在國際奧委會第21屆年會(1922年巴黎)中當選為中華民國國籍的第一位委員(亞洲第二位),自此我與國際奧委會即展開了曆史性的關系,同時中國亦成為奧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員。
顧拜旦為了推廣奧林匹克運動國際化,先聘王正廷為委員,同時希望中國盡速能成立國家奧委會,當時由葛雷将剛成立的“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即被認定為全國性最高之體育上司機構,而搖身一變為“中國奧委會”,這種情況正如同在奧林匹克活動尚未普及時,以原有各國之最高體育組織如日本體協會、菲律賓體協會等,即承認其為國家奧委會一樣,而且這樣的方式,在當時相當普遍,且為國際奧委會所接受。
當時國内全國性的運動會舉行了兩屆,選拔組團參加遠東運動會亦已五次之多,運動競賽漸漸引起國人的興趣,尤其是在大陸早期參加遠運會時,成績相當不錯,然而面對國際性競賽活動,必須有一代表全國性的運動組織。
當時菲律賓早在1911年已仿照美國,成立了全菲業餘運動協會。尤其是日本的加納治五郎早于1909年即被聘為亞洲第一位國際奧委會委員,于1911年成立的日本體育協會,亦于1912年為國際奧委會承認為日本的國家奧委會,并參加了第五屆斯德哥爾摩奧運會。
當時的菲律賓體協均由勃朗主持,勃朗雖會參觀安特衛普奧運及列席國際奧委會年會,以美國人代表國際青年會身份,上司遠東及菲律賓的體協會,雖非長久之計,以緻菲律賓直至1934年始選出第一位菲律賓籍的國際奧委會委員瓦格斯,而菲律賓則于1924年參加了第八屆巴黎奧運會。
在上海舉辦的第五屆遠運會,顧拜旦派加納治五郎委員代表國際奧委會至上海,在開幕典禮中宣讀國際奧委會主席顧拜旦的賀詞。
4、中國人自己創辦的全國性體育組織——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
1924年5月,第三屆全國運動會在湖北武昌舉行,經由五區代表(華東、華南、華北、華中、西南及西北)于5月21日舉行首次聚會,推選籌備人員5人小組,草拟簡章重新組織一個代表整個國家的民間體育團體——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并定于5月25日在湖北省教育廳正式召開成立大會,惟因時間匆促未果。
主要是因籌備手續尚欠妥善,未獲結果。當時正好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亦在湖北省開會,逐經協商後合并召開聯席會議。
但由于人多言雜,莫衷一是;且與會者多隻代表個人身份,以至不能成立。最後,推選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會長張伯苓、中華體育協會發起人盧炜昌為籌備委員;請聶雲台、郝伯陽、沈嗣良、王壯飛、柳柏英等五人成立“章程起草委員會”,負責修改中華體育協會和中華業餘聯合會原有的章程。組織初步定名為“中華體育聯合會”,拟定于同年7月中華教育改進社在南京召開年會時,召集各省區代表開成立大會。
1895年北美國際青年會,派出生于大陸的美國傳教士來會理,到中國天津創辦天津青年會時,會建立了為大衆服務基本理念,并強調“為中國人所有,由中國人管理,任中國人享用”。
至1924年,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在南京成立,體育事業曆經美國傳教士将近30年的上司後,如先後于1908年香港成立南華體育會、由1910年的全國學校區分隊第一次體育同盟會、1912年北京體育競進會、1913年的華北運動會,1919年的全國運動聯盟,以及1922年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等,均由各地青年會外籍人士主導,30年來大陸體育專業人才日漸自美國、日本留學歸國,為了民族自尊,理應肩負起發展體育事業之責任。
1923年7月7日下午2時至5時,一次體育史上的重要會議,在上海召開了,三十多名體育界知名人士出席,明确讨論“體育管理國有化”。
精武體育會盧炜昌說:
遠運會失敗,厥在辦事西人,不肯請華人幫忙,但吾人不願放棄責任,願盡力為辦事人之助手…
馬子貞說:
成立體育協進會,必能雪恥。
郝伯陽說:
遠運失敗,實有益處,如吾人發起而組織體育會,即受其賜也。
會上決定,用中華體育會名義,聯絡華南、華北、華東、華中各體育會,定期舉行成立大會,并拟暫假北四川路中央大會堂為臨時籌備處。推選唐少川、馬子貞、郝伯陽、盧炜昌等20人為籌備委員;盧炜昌、戈公振、陳公哲、郝伯陽、侯可九、裴國雄、馬西民等七人為籌備會執行委員;唐少川、熊長卿、盧炜昌等創立協會宣言:“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體魄。”
1924年7月4日、5日,由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及中華體育協會籌備處共同召集,在南京東南大學化學教室舉行大會。與會代表有江蘇、浙江、直隸(河北)、山東、河南、陝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香港等十餘省代表66人,張伯苓為臨時主席,沈嗣良為臨時書記。
會議經全體投票選出張伯苓、郭秉文、陳時、盧炜昌、聶雲台、郝伯陽、沈嗣良、方克剛、穆藕初九人為臨時董事會董事。
7月5日晚,董事會正式召集董事會議,修改章程,并公推王正廷為名譽會長,張伯苓為董事長,沈嗣良為總幹事,和其他董事十五人,其中沒有洋人了。
1931年國際奧委會承認這個全國性體育組織為中國的國家奧委會。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于曆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