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日前,中國科學院若爾蓋濕地生态研究站(以下簡稱“若爾蓋站”)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全面投入使用。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與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覃宇博士一同走進川西若爾蓋濕地,在高原做科研。
據介紹,若爾蓋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是大陸高寒濕地的主要集中分布區,也是大陸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若爾蓋濕地是全球最大、儲存最完整的高原泥炭濕地,這裡不僅擁有豐富的水資源,是青藏高原特有鳥類黑頸鶴的栖息地,還蘊藏着大量的泥炭資源,碳密度是全球土壤平均值的3至6倍。”若爾蓋站副站長朱單告訴記者,若爾蓋濕地在調節流域水文、生物多樣性保育、緩解氣候變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以高寒濕地保護與恢複為目标,自2017年起,若爾蓋站布局為“一站三點”,科研工作用地超過450畝,園區占地30畝,建有3500平方米的綜合樓,并配備了完善的野外試驗樣地和輔助設施。多樣化的交通工具確定了長距離野外調查及樣品采集工作的順利進行。野外觀測設施完備,為高精度資料監測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新站建成投用後,将為成都科研團隊帶來哪些好處?在科研方面,站内配備的多樣化的交通工具和野外觀測設施,将進一步提升資料檢測精度和科研效率。“過去,我們做分析和測試工作,需要先采樣,然後送到成都進行操作。”若爾蓋站站長高永恒表示,新站投入使用後,這些問題将不會存在,将支撐科研人員更好地開展高寒濕地生态系統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的監測、研究和示範工作。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黃雪松 攝影 唐建軍 責任編輯 羅皓 編輯 王鐘婧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