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間的糾紛,
常常是“法結”“心結”兩相依。
有時候,利益之争是表象,
掩藏于内的情感沖突才是症結所在。
近日,香洲法院化解了
一宗母女間的贈與合同糾紛案。
女兒把母親微信拉黑,
母親卻一紙訴狀講女兒告上法庭,
讓她歸還此前贈予的20餘萬元。
這是怎麼回事?
一起來看看↓
被女兒拉黑後
母親起訴還款21.2萬元
一切要從6年前說起。2018年,張阿姨的女兒阿美因個人原因向他人借款,卻一直無力償還。張阿姨得知此事後,果斷替阿美清償了所欠債務,并表示這筆款項是對阿美日後履行贍養義務的贈與。
轉眼間6年過去了。盡管張阿姨當初傾囊相助、平日裡對女兒也是全心付出,可兩人的關系并不融洽。她們時常争吵不斷,動不動就劍拔弩張。随着關系的愈發惡化,阿美現已多日離家不歸,甚至還将張阿姨的微信拉黑。張阿姨認為阿美的行為已傷透了自己的心,于是把心一橫訴至了法院,要求阿美歸還贈與的21.2萬元款項。
關系走到這一步
母女倆都很委屈
香洲法院收到起訴狀後,考慮到雙方關系的特殊性,遂将案件轉入訴前調解程式。調解員接案後随即聯系了母女二人。經過幾輪背對背式溝通,調解員發現,此案雖是母女間贈與合同的撤銷,但案件的背後其實還另有隐情。
阿美表示,她不是不愛母親,也不是故意避而不見和拉黑微信,是因為母親長期以來的過度控制和打壓式教育讓她倍感窒息,進而産生了抵觸情緒。從小到大,即便是生活中點滴小事,母親都要事無巨細地過問。也因母親的過分幹涉,她的第一次婚姻無奈以失敗告終。就算現已年過四十且再婚,母親仍以管教孩子的方式幹涉她的生活,這讓她的精神和生活都承受着巨大壓力,兩人摩擦也越來越多。阿美訴說着過往種種,不禁落淚。
張阿姨坦言,自從跟丈夫分開,她便将生活重心放在了女兒身上,為女兒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包括女兒在外借的20多萬,她也是二話不說幫着還了。這次起訴不是真的想讓女兒還錢,隻是希望能借此機會見到她,讓她多回家。張阿姨擦拭着眼淚,傾訴着滿腔的委屈。她不了解,明明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女兒好,為何反将女兒越推越遠?
調解成功,圓滿化解
了解完當事人的内心想法,調解員認為兩人沖突的症結不在款項本身,而是長期以來錯誤的溝通和相處方式導緻的關系惡劣,遂為雙方向法院申請了心理咨詢,以期能夠真正消除隔閡、化解沖突。
在香洲法院的安排下,心理專家先後為二人進行了心理疏導。經過一系列的情緒宣洩、深入溝通和專業引導,張阿姨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溝通和管教方式,明白不應再過度控制、說教女兒,而是直接表達關心。阿美也意識到自己的過激行為給母親帶來的傷害,開始嘗試了解母親的用心良苦,并承諾今後會經常看望母親,多給予關懷和照顧。
最後,在心理專家和調解員的牽線下,張阿姨和阿美順利見了面。經心理專家的悉心引導,兩人逐漸敞開心扉、互訴衷腸,積攢多年的郁結得以疏解,臉上的愁雲也終是散去。次日,張阿姨即向法院撤回了起訴,阿美也在微信中表達了真摯感謝,案子至此圓滿化解在訴前。
阿美與調解員的聊天截圖
珠海傳媒集團 施展華 通訊員姚遙 梁覺元/文
圖檔來源香洲法院
胡潔婷/責任編輯
陽紫微 趙清穎(實習)/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