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蒲州讓曆史可視可觸
□記者 李婉玉 文/圖
7月28日,運城市旅行社協會組織全市13縣(市、區)30餘家旅行社前往永濟市開展研學考察觀摩活動。
此次研學旅遊活動選取鹳雀樓景區、堯王台景區、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博物館、惠暢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和永濟博物館作為觀摩地點,旨在深挖該市文旅資源,優化研學旅遊、曆史人文線路,打響“永濟研學”品牌。
一縱一橫間 煉就百年工匠
一經一緯,梳理千年文化;一針一線,彰顯中國智慧。一縱一橫,練就百年工匠;一花一色,織就中國色彩。
2021年,惠暢土布制作技藝被認定為國家級非遺項目。
對于孩子來說,我們的被褥是怎麼做出來的?棉花到底長什麼樣子?課本上外婆家的紡線車到底是個什麼物件……
所有此類疑問,在國家級非遺項目生産基地惠暢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可一站解決。
在這裡,不僅可了解粗布的制作工藝,還可親身體驗土布的制作過程。
從采棉到上機織布,其間要經過軋花、彈花、整棉絮條、紡線、打線、染線、漿線、打筒、纏穗、經線、刷線、整花型、整經做緯、織布、修布、捶布等幾十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可親自上手體驗。
一座博物館 守望蒲坂風雲
追尋蒲坂風雲,于2015年8月開放的永濟博物館當是首選。
永濟博物館展廳分上下兩層,展示永濟精美文物2000餘件。
藏品有石器時代石器、戰國青銅器、漢代陶器、北朝佛教石造像、隋唐石刻石造像、唐金銀玉鳳冠飾件、唐宋各式瓷枕、明代佛經木印刷版、明代青銅佛教造像等。
館内陳列以“永濟曆史”為主題,分設“蒲坂春秋”“古渡風雲”“蒲州風韻”“蒲劇之鄉”和“近現代史上的永濟”5個基礎陳列。
展館内容豐富,利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采用圖文說明、模型複原、實物展示、沙盤再現等表現形式,全面展示永濟深厚的曆史文化和充滿活力的城市形象。
一座堯王台 見證古往今來
堯王台是堯舜禹三大古帝實行“禅讓制”的見證地,是中華之魂“公天下”、古代和諧社會的見證地,史稱“堯山”“鳳凰山”“九州疙瘩”。
這裡曾經是抗日戰争時期中條山保衛戰的主戰場,如今,是永濟市“農文旅”融合發展示範點
目前,景區有堯台三廟、蒲坂古街、半山農耕園、九州高台等十多個景點可供參觀遊覽;有膳食宮、古蒲州文化街、民俗小吃;有窯洞民宿,房車、星空、貝殼民宿,萌寵樂園,懸崖餐廳等滿足人們對“吃、住、行、遊、購、娛”自然、生态、綠色、康養的需求。
景區周邊民間傳說頗多,“堯王訪賢”“堯舜禹禅讓”“堯天舜日”“禹分九州”“後羿射日”“嫦娥奔月”“誇父逐日”“九宮”“舜德孝天下”至今還在當地廣為流傳。
鐵牛出盛世 作伴蒲津千年
蒲津渡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是大陸首次發掘的大型黃河古代渡口遺址。
1991年,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省、地、市文物部門組成了聯合考古發掘隊,對遺址進行了全面科學的清理發掘,完整出土了唐開元十二年(724年)鑄造的鐵牛4尊、鐵人4尊、鐵山兩座、鐵镦柱4個、七星鐵柱1組、明代護岸石堤70餘米、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記事碑1通,見證了大唐帝國的輝煌。
4尊鐵牛,是中華古代文明成就的重大發現,也是目前大陸乃至全世界發現同時期最大的鐵器群。
登頂鹳雀樓 俯瞰大河奔流
一首詩帶“火”了一座樓。
鹳雀樓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因時有鹳雀栖息而得名。
鹳雀樓始建于北周時期,後被焚毀,重建于1997年。
鹳雀樓地處黃河之濱,西依黃河水,南枕中條山,總高度達73.9米,是四大名樓中最高的一座。
登頂鹳雀樓,仿佛處于高空之際,遠可眺舜都遺址,近可瞰黃河之水天上來,穿越時空,感受古代文人登高望遠的豪情壯志。
值得一提的是,鹳雀樓的油漆彩畫,是國内失傳的唐代彩畫藝術,經過專家多方考察搶救和重新創作設計。鹳雀樓是截至目前國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畫藝術恢複的唐代建築。
樓體内部共6層,每一層設有不同的展示主題,通過壁畫、雕塑等表現形式,展現河東曆代人文景觀,再現曆史悠久的華夏文明。
來吧,到永濟,登鹳雀樓頂,瞰大河奔流,品千古詩詞,尋文化足迹。